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7739发布日期:2019-01-02 22:1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适用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旧建筑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及生产生活需要,在城市整体规划推动下,秉承持续、绿色发展目标,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改造工程。高层建筑中,框架剪力墙结构改造成框架结构时,剪力墙的拆除作为关键工作,既有难度,往往也需要不小的成本投入。

目前,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施工方案都是从最顶层先将原本与剪力墙相连接的结构板用临时支撑加固好,再拆除最顶层剪力墙并补做框架结构,因与剪力墙相连的板在剪力墙拆除后即变为悬挑板,若采取多层同时拆除剪力墙的施工方案,上层临时支撑无法再通过下层结构板受力,故剪力墙需要由上至下逐层拆除,每拆除一层即施工一层框架结构,逐层向下。

如此施工方法虽比较常规,但施工成本较大,资源浪费,工期较长,主要表现在:①剪力墙拆除前,与剪力墙相连的结构板下方需用临时支撑加固。避免剪力墙拆除后结构板悬挑受力,对板自身结构造成损害。结构板下设置临时支撑相对来说,需要投入较大成本。②因与剪力墙相连的结构板在剪力墙拆除后即变为悬挑板,上层临时支撑无法再通过下层悬挑板受力,故剪力墙需要由上至下逐层拆除,每拆除一层即施工当层框架结构,逐层向下。如此多次施工工序替换作业,不利于施工资源调配。③如此施工方案中,剪力墙只能够逐层拆除,并逐层施工框架结构,即需逐层搭设结构支架,浇筑混凝土并养护,最后拆除支架继续向下层施工,整体流程工期较长。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较大降低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拆除剪力墙时施工投入,确保改造结构的施工质量,并具有节约资源,加快工期的、低碳施工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拆除剪力墙时施工投入,确保改造结构的施工质量,并具有节约资源,加快工期的、低碳施工的社会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拆除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用于将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以改造成框架结构,包括设置于待拆除剪力墙和结构板交汇连接处下方的钢筋混凝土梁以及若干连接钢板,将剪力墙在钢筋混凝土梁的底面标高以下与结构板的顶面标高以上的部分拆除后剩下剪力墙保留部分,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两端锚入剪力墙两端的框架柱中,所述剪力墙保留部分的下底面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下底面齐平,所述剪力墙保留部分的底部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钢板连接,形成组合构造梁,所述连接钢板沿着钢筋混凝土梁的纵向间隔设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宽度≤框架柱宽度-剪力墙厚度+200毫米,且钢筋混凝土梁的宽度≥400毫米。

优选的,在上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中,所述连接钢板的宽度为300毫米,所述连接钢板的长度=剪力墙厚度+钢筋混凝土梁宽度,连接钢板通过若干化学螺栓锚固于组合构造梁上,所述连接钢板沿钢筋混凝土梁纵向的设置间距为800~1000毫米。

优选的,在上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中,所述化学螺栓的直径为12~22毫米。

优选的,在上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中,所述剪力墙的单侧或两侧设有结构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改造成框架结构施工中,待拆除剪力墙和结构板连接处下方增加适当大小的钢筋混凝土梁,附加的钢筋混凝土梁与剪力墙保留部分加固组合成构造梁,剪力墙拆除后,可保证改造后的框架结构整体受力稳定,从而省去剪力墙全部拆除后新做较大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梁。可见,通过设置钢筋混凝土梁,可以在剪力墙拆除时确保结构安全。另外,附加的钢筋混凝土梁可在各层剪力墙拆除前全部施工完毕,即各层同时可施工,并能起到支撑结构板的作用,各层结构板在受到钢筋混凝土梁的支撑后,各层剪力墙即可同时拆除,不影响结构整体受力,无需另外再设置结构板的支撑架,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节约资源,具有绿色低碳施工优点,进而使其与传统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施工方法相比具有操作方便、工序简化、可靠性、实施性高的特点。

综上所述,本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与普现有技术相比:

1、采用附加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运用其结构受力、便于施工的技术综合优点,与传统剪力墙拆除、结构改造施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资源消耗低、工序简化、可靠性、实施性高的特点。

2、本新型施工技术中,增加钢筋混凝土梁设置,无需设置悬挑板下加固支撑,并在多层剪力墙拆除过程中,各层各工序均可同时进行,之间不受施工交叉影响,便于施工资源调配。

3、本新型施工技术中,组合构造梁的组成中,保留部分原有剪力墙结构,减少对原有结构的破坏,与钢筋混凝土梁通过构造钢板连接成受力整体,更好的保护原有结构,具有良好的经济综合效益。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接钢板、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以及植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施工方法步骤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施工方法步骤二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施工方法步骤三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筋混凝土梁;2、待拆除剪力墙;3、剪力墙保留部分;4、结构板;5、剪力墙拆除部分;6、框架柱;7、连接钢板;8、化学螺栓;9、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10、植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拆除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用于将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即原结构中的待拆除剪力墙2拆除以改造成框架结构,包括设置于待拆除剪力墙2和结构板4交汇连接处下方的钢筋混凝土梁1以及若干连接钢板,将剪力墙在钢筋混凝土梁1的底面标高以下与结构板4的顶面标高以上的部分拆除后剩下剪力墙保留部分3,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的两端锚入剪力墙两端的框架柱6中,所述剪力墙保留部分3的下底面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的下底面齐平,所述剪力墙保留部分3的底部与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的底部通过所述连接钢板连接,形成组合构造梁,所述连接钢板沿着钢筋混凝土梁1的纵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用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2需要拆除改造成框架结构的部位4,通过设置于待拆除剪力墙和结构板4交汇连接处下方的钢筋混凝土梁1,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的两端锚入剪力墙两端的框架柱6中,增设的钢筋混凝土梁1能够起到支撑悬挑板5和形成框架整体稳定结构的作用。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和剪力墙保留部分3剪力墙保留部分3通过在其底部设置的连接钢板7进行连接。也就是说,钢筋混凝土梁1和剪力墙保留部分3组合方式为在梁1底部和剪力墙3底部设置钢板7连接成整体。组合构造梁属于新旧混凝土结合,为保证结合质量,达到协同受力效果,使用钢板7连接可增强整体性及发挥梁的受力特征。

优选的,在上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的宽度≤框架柱6宽度-剪力墙厚度+200毫米,且钢筋混凝土梁1的宽度≥400毫米。限制钢筋混凝土梁1的截面最小宽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梁1和不拆除的剪力墙3构成组合梁后具有足够的受力稳定性。限制梁1截面的最大宽度为保证钢筋混凝土梁1锚固于框架柱6上,限制梁端超出框架柱6宽度的悬挑段宽度,避免造成框架柱6太大的偏心受力,而影响框架整体稳定性。

优选的,在上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中,所述连接钢板7的宽度为300毫米,长度=剪力墙厚度+钢筋混凝土梁1宽度,以在确保钢板自身刚度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连接钢板7中钢材的使用量。连接钢板7通过直径为12~22毫米化学螺栓8锚固于组合构造梁上,,以保证钢板与组合梁有足够锚固力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化学螺栓8直径大小。所述连接钢板7沿钢筋混凝土梁1纵向的设置间距为800~1000毫米,每块连接钢板7上设置化学螺栓8个,分别锚固于剪力墙保留部分3和钢筋混凝土梁1上,以在确保组合梁整体结合强度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连接钢板7的使用量。

优选的,在上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的设计高度根据框架受力计算确定。计算原理为:剪力墙拆除线和钢筋混凝土梁1下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剪力墙拆除高度具有一定的浮动调整性,故在剪力墙拆除高度在浮动值中确定一值,同时,在钢筋混凝土梁1的截面宽度确定后,根据钢筋混凝土梁1截面核算框架受力稳定性是否能够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调整剪力墙拆除高度,即调整钢筋混凝土梁高度后,重新计算复核,最终确定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大小。

优选的,当钢筋混凝土梁1施工养护完成后,剪力墙拆除范围自钢筋混凝土梁1底开始至下层结构板4的板面结束,即剪力墙拆除范围为钢筋混凝土梁1底至下层结构板4之间。多层剪力墙拆除重复上述范围,并可以同时进行,节约工期。

优选的,在上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中,所述剪力墙的单侧或两侧设有所述结构板4。剪力墙拆除后,没有任何支撑状态下的结构板4为悬挑板。剪力墙2拆除前,单侧或两侧均可有上述结构板4。剪力墙2单侧有与结构板4连接时,在连接处下方增加钢筋混凝土梁1。当剪力墙2两侧均有结构板4连接时,在两侧连接处下方均增加钢筋混凝土梁1,保证两侧结构板4在剪力墙拆除后有足够的支承,维持框架体系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改造成框架结构施工中,待拆除剪力墙2和结构板4连接处下方增加适当大小的钢筋混凝土梁1,剪力墙拆除后,附加钢筋混凝土梁1与剪力墙保留部分3加固组合成构造梁,可保证改造后的框架结构整体受力稳定,从而省去剪力墙全部拆除后新做较大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梁。可见,通过设置钢筋混凝土梁1,可以在剪力墙拆除时确保结构安全。另外,附加的钢筋混凝土梁1可在各层剪力墙2拆除前全部施工完毕,即各层同时可施工,并能起到支撑结构板的作用,各层结构板在受到钢筋混凝土梁1的支撑后,各层剪力墙即可同时拆除,不影响结构整体受力,无需另外再设置结构板的支撑架,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节约资源,具有绿色低碳施工优点,进而使其与传统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施工方法相比具有操作方便、工序简化、可靠性、实施性高的特点。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施工方法,用于将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以改造成框架结构,采用如上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请重点参阅图3,在既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中,对剪力墙和结构板上与钢筋混凝土梁接触的部位进行表面凿毛处理,以利钢筋混凝土梁1与原结构更好的接触。剪力墙两侧的框架柱上用于连接钢筋混凝土梁的部位按照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9分布位置设置对应的植筋10;绑扎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9并使得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9与植筋10固定连接,浇筑钢筋混凝土梁。各层可以同时施工完成钢筋混凝土梁1,以提高施工效率。

优选的,钢筋混凝土梁1的宽度≤框架柱宽度-剪力墙厚度+200毫米,且钢筋混凝土梁1的宽度≥400毫米。限制梁1截面最小宽度为保证钢筋混凝土梁1和不拆除的剪力墙3构成组合梁后具有足够的受力稳定性。限制梁1截面的最大宽度为保证钢筋混凝土梁1锚固于框架柱6上,限制梁端超出框架柱6宽度的悬挑段宽度,避免造成框架柱6太大的偏心受力,而影响框架整体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设计高度根据框架受力计算确定。计算原理为:剪力墙拆除线和钢筋混凝土梁1下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剪力墙拆除高度具有一定的浮动调整性,故在剪力墙拆除高度在浮动值中确定一值,同时,在钢筋混凝土梁1的截面宽度确定后,根据钢筋混凝土梁1截面核算框架受力稳定性是否能够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调整剪力墙拆除高度,即调整钢筋混凝土梁高度后,重新计算复核,最终确定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大小。

优选的,所述悬挑板指剪力墙拆除后,没有任何支撑状态下的结构板。剪力墙2拆除前,单侧或两侧均可有上述结构板4。剪力墙2单侧有与结构板4连接时,在连接处下方增加钢筋混凝土梁1。当剪力墙2两侧均有结构板4连接时,在两侧连接处下方均增加钢筋混凝土梁1,保证两侧结构板4在剪力墙拆除后有足够的支承,维持框架体系稳定性。

步骤二,请重点参阅图4,钢筋混凝土梁施工完成,将在钢筋混凝土梁的底面标高以下与结构板的顶面标高以上的剪力墙拆除,剩下剪力墙保留部分3。也就是说,钢筋混凝土梁施工完成,根据钢筋混凝土梁1底部高度确定拆除剪力墙5范围的顶部高度,拆除剪力墙5范围的底部至下层结构板4的顶面标高。优选的,当钢筋混凝土梁1施工养护完成后,剪力墙拆除范围自钢筋混凝土梁1底开始至下层板4面结束,即剪力墙拆除范围为钢筋混凝土梁1底至下层结构板4之间,多层剪力墙拆除重复上述范围,并可以同时进行,节约工期。

步骤三,请重点参阅图5,剪力墙拆除完成后即剪力墙拆除部分5拆除后,对剪力墙保留部分3的底面需安装连接钢板7的部位进行打磨平整,根据连接钢板7上的螺栓孔洞,在组合构造梁底进行放线定位,并做好标记,在标记的位置钻孔植化学螺栓8,完成后安装连接钢板7,连接钢板7与组合梁混凝土接触部位涂刷粘钢胶,最后拧固化学螺栓8。

优选的,钢筋混凝土梁1和剪力墙保留部分3组合方式为在梁1底部和剪力墙3底部设置钢板7连接成整体。组合梁属于新旧混凝土结合,为保证结合质量,达到协同受力效果,使用钢板7连接可增强整体性及发挥梁的受力特征。

优选的,所述梁1底部和剪力墙3底部连接所用的连接钢板7,宽度为300毫米,长度=剪力墙2厚度+钢筋混凝土梁1宽度,以在确保钢板自身刚度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连接钢板7中钢材的使用量。连接钢板7通过直径12~直径22化学螺栓8锚固于组合构造梁上,以保证连接钢板7与组合梁有足够锚固力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化学螺栓直径大小。连接钢板7沿梁方向设置间距800~1000毫米,每块钢板设置化学螺栓8个,分别锚固于剪力墙保留部分3和钢筋混凝土梁1上,以在确保组合梁整体结合强度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连接钢板的使用量。

优选的,在如上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施工方法中,所述剪力墙拆除前,当剪力墙单侧与结构板连接时,在连接处下方增加钢筋混凝土梁;当剪力墙两侧均有结构板连接时,在两侧连接处下方均增加钢筋混凝土梁。

优选的,在如上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施工方法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宽度≤框架柱宽度-剪力墙厚度+200毫米,且钢筋混凝土梁的宽度≥400毫米,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高度通过如下方法确定:剪力墙拆除线和钢筋混凝土梁的下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剪力墙沿着剪力墙拆除线分成剪力墙保留部分3与剪力墙拆除部分5,且剪力墙拆除线具有一浮动范围,在剪力墙拆除线的浮动范围内确定一值,同时,在钢筋混凝土梁的宽度确定后,根据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核算框架结构受力稳定性是否能够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调整剪力墙拆除线的高度,即调整钢筋混凝土梁高度后,重新计算复核,最终确定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大小。

优选的,在如上所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施工方法中,当钢筋混凝土梁施工养护完成后,各层剪力墙的拆除施工同时进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附加结构,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改造成框架结构施工中,待拆除剪力墙和结构板连接处下方增加适当大小的钢筋混凝土梁,剪力墙拆除后,附加钢筋混凝土梁与剪力墙保留部分加固组合成构造梁,可保证改造后的框架结构整体受力稳定,从而省去剪力墙全部拆除后新做较大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梁。可见,通过设置钢筋混凝土梁,可以在剪力墙拆除时确保结构安全。另外,附加的钢筋混凝土梁可在各层剪力墙拆除前全部施工完毕,即各层同时可施工,并能起到支撑结构板的作用,各层结构板在受到钢筋混凝土梁的支撑后,各层剪力墙即可同时拆除,不影响结构整体受力,无需另外再设置结构板的支撑架,从而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节约资源,具有绿色低碳施工优点,进而使其与传统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施工方法相比具有操作方便、工序简化、可靠性、实施性高的特点。

综上所述,本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拆除的施工方法及附加施工结构与普现有技术相比:

1、采用附加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运用其结构受力、便于施工的技术综合优点,与传统剪力墙拆除、结构改造施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资源消耗低、工序简化、可靠性、实施性高的特点。

2、本新型施工技术中,增加钢筋混凝土梁设置,无需设置悬挑板下加固支撑,并在多层剪力墙拆除过程中,各层各工序均可同时进行,之间不受施工交叉影响,便于施工资源调配。

3、本新型施工技术中,组合构造梁的组成中,保留部分原有剪力墙结构,减少对原有结构的破坏,与钢筋混凝土梁通过构造钢板连接成受力整体,不需要再新做结构,节约资源的同时也可更好的保护原有结构工程,具有经济综合效益。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