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错层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3044发布日期:2019-03-16 00:01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走式错层立体车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立体车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走式错层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现有停车泊位数量难以满足日常需求,特别是在城市核心区,因土地资源的稀缺,停车位配比严重不足,停车矛盾尤为突出,为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上、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建设立体停车设施逐步得到认可和支持。

自走式立体车库因其存车数量多,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在城市商业区和医院等地面空间不足的场所得到广泛应用,但市场上现有的自走式立体车库因行车安全等要求,坡道设置较长,约为层高的7-8倍,占用了大量空间且不利于停车位摆放;或设置为螺旋坡道,造成车主停车体验较差并增加了其行车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自走式立体车库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空间利用率高,停车体验较好的自走式错层立体车库。

为实现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方案为:

一种自走式错层立体车库,包括多个位于不同标高的停车层单元以及将停车层单元相互连通的连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层单元由停车区域及行车通道组成,所述行车通道用于组织行车动线及连接所述停车区域,所述停车层单元在垂直方向上布置为双层或多层,在平面纵向方向上布置为单行或多行,在平面横向方向上布置为双列或多列,所述停车层单元垂直相邻上下层间距离为一个标准停车位所需高度,平面纵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之间同层设置,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之间同层设置或错层设置,不同所述停车层单元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停车层单元内部及平面纵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之间通过行车通道连通,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之间采用连接通道连通,当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同层设置时所述连接通道为平面通道,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错层设置时所述连接通道为斜坡道。

可选地,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之间错层设置时,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之间采用搭接布置或非搭接布置。

可选地,所述斜坡道的坡度不大于15%,以满足车辆爬坡的要求。

可选地,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之间搭接长度不大于1.5m,充分利用车辆车头或车位部位较车中间部位低的特点。

可选地,所述停车层单元设置为水平式,或设置为坡度不大于5%的斜楼板式,或设置成水平式与斜楼板相组合的形式,以满足在斜面上停车的安全性要求。

可选地,所述停车区域的车位布置采用平行式、斜列式、垂直式或混合式,停车方式采用前进式停车或后退式停车。

可选地,所述自走式错层立体车库单独建造或附属于已有建筑。

可选地,所述停车层单元设置有步行楼梯和/或电梯。

可选地,所述自走式错层立体车库在首层设置停车区域和/或商业空间和/或储物空间。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将车库停车层采用错层的方式设置,相邻错层间对齐或搭接,该车库可使单个坡道爬升高度降低,进而减少坡道长度,有利于停车位布置,减少车主行车安全隐患,提高车主停车体验,不同停车层单元间可根据建设场地形状及规模排列组合,提高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自走式错层立体车库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自走式错层立体车库剖面图(后退式停车);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自走式错层立体车库剖面图(前进式停车);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自走式错层立体车库剖面图(组合库,三组);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自走式错层立体车库剖面图(组合库,四组)。

图中:1、停车层单元;2、连接通道;3、停车区域;4、行车通道;5、平面通道;6、斜坡道;7、步行楼梯;8、电梯;9、商业空间;10、储物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叙述中的垂直方向指立体车库高度方向;平面指立体车库水平面即立体车库俯视图中的平面;平面纵向是指俯视图平面中的上下方向(图1所示情况下的上下方向);平面横向是指俯视图平面中的左右方向(图1所示情况下的左右方向)。

如图1~5所示,一种自走式错层立体车库,包括多个位于不同标高的停车层单元(1)以及将停车层单元(1)相互连通的连接通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层单元(1)由停车区域(3)及行车通道(4)组成,所述行车通道(4)用于组织行车动线及连接所述停车区域(3),所述停车层单元(1)在垂直方向上布置为双层或多层,在平面纵向方向上布置为单行或多行,在平面横向方向上布置为双列或多列,所述停车层单元(1)垂直相邻上下层间距离为一个标准停车位所需高度,平面纵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1)之间同层设置,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1)之间同层设置或错层设置,不同所述停车层单元(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通道(2)连通。

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停车层单元(1)内部及平面纵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1)之间通过行车通道(4)连通,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1)之间采用连接通道(2)连通,当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1)同层设置时所述连接通道(2)为平面通道(5),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1)错层设置时所述连接通道(2)为斜坡道(6)。

如图2所示,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1)之间错层设置,高差为1/2标准停车位所需高度,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1)之间平齐布置。

如图3所示,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1)之间错层设置,高差为1/2标准停车位所需高度,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1)之间搭接布置。

如图2~5所示,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斜坡道的坡度为15%。

如图2~5所示,作为一可选实施例,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1)之间搭接长度为1.5m。

如图2~5所示,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停车层单元(1)设置为水平式。

如图1、2、4、5所示,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停车区域(3)的车位布置采用垂直式即车位垂直于行车通道(4),停车方式采用后退式停车。

如图3所示,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停车区域(3)的车位布置采用垂直式即车位垂直于行车通道(4),停车方式采用前进式停车。

如图2~5所示,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自走式错层立体车库单独建造。

如图1所示,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停车层单元(1)设置有步行楼梯(7)和电梯(8)。

如图2~5所示,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所述自走式错层立体车库在首层设置停车区域(3)、商业空间(9)和储物空间(10)。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走式错层立体车库,包括多个位于不同标高的停车层单元以及将停车层单元相互连通的连接通道,所述停车层单元由停车区域及行车通道组成,所述行车通道用于组织行车动线及连接所述停车区域,所述停车层单元在垂直方向上布置为双层或多层,在平面纵向方向上布置为单行或多行,在平面横向方向上布置为双列或多列,所述停车层单元垂直相邻上下层间距离为一个标准停车位所需高度,平面纵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之间同层设置,平面横向相邻的所述停车层单元之间同层设置或错层设置,不同所述停车层单元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立体车库可使单个坡道爬升高度降低,减少坡道长度,降低停车位布置难度,提高空间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磊;张雷刚;修彦吉;罗晓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岩智泊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08
技术公布日:2019.0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