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毛装置及拉毛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16874发布日期:2020-12-15 13:0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拉毛装置及拉毛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拉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拉毛装置及拉毛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pc板生产线上通常需要在叠合板混凝土表面进行拉毛处理,使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面产生均匀毛面,使现场浇筑的结合面增加结合力。

现有技术的拉毛机需要固定在模台上,需要通过模台带动拉毛机运动到拉毛工位上始终沿桁架筋方向进行拉毛处理。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方面,拉毛机上的刮刀通常布置一排,一排刮刀在前进时对构件表面进行拉毛处理,与构件表面线接触易存在拉毛不合格需要模台回流的问题,pc产线单块模台回流需要再次进行产线循环,再到到拉毛工位进行拉毛所需时间约1小时,如果采用人工拉毛则会使拉毛不均匀影响构件质量,而且效率低,用时为机械拉毛的6倍左右。

另一方面,现有的拉毛机在模台上只能单方向运动,需要将多块pc叠合板沿着拉毛机的运动方向排列(且叠合板仅能在模台上沿该方向排列),导致单个模台可布置的叠合板数量非常有限,存在模台上空余位置无法得到有效利用、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因此,现有模台带动拉毛机运动的方式效率低下,拉毛机的刮刀设置方式易产生拉毛质量问题、拉毛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拉毛装置及拉毛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拉毛装置只能沿单向移动,且刮刀组件固定设置无法改变刃口方向,导致拉毛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拉毛装置,所述拉毛装置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可移动的设置,其包括升降机构和刮刀机构,其中:

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刮刀机构的上部,用于带动所述拉毛工作面接触和脱离构件表面;所述刮刀机构上存在有刮刀组件,所述刮刀组件在水平方向上可转动的设置以在所述拉毛装置改变移动方向时能调整其刃口方向。

优选的,所述刮刀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部和旋转轴,其中:所述驱动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以其自身轴线为旋转轴转动,所述旋转轴竖直布置,其一端与升降机构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刮刀组件固定连接并用于在旋转时带动所述刮刀组件转动。

优选的,所述刮刀组件的上部存在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存在有锁销,所述锁销与所述旋转轴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旋转轴锁固。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丝杠升降机、内升降座和外升降座,其中:

所述内升降座位于所述外升降座内,所述内升降座下端与所述刮刀机构连接,其上端与所述丝杠升降机驱动连接,所述丝杠升降机用于带动所述内升降座在所述外升降座内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外升降座与所述内升降座之间存在有多个限位滚轮,所述限位滚轮围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内升降座仅能竖直方向上运动的限位空间。

优选的,所述刮刀组件包括刀座、刀轴和具有双刃结构的刮刀,其中:

所述刀座固定于连接座的底部,并与所述刀轴固定连接;所有所述刮刀活动连接于所述刀轴上,每排所述刮刀的刃口方向能通过所述刮刀组件的转动调节至与所述拉毛装置的移动方向垂直的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拉毛处理系统,包括固定于模台上的驱动装置和上述拉毛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拉毛装置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拉毛装置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运动以沿拉毛工作线工作。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其中:

所述第一车体包括用于在y轴轨道上行驶的第一行走部以及和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沿x轴方向延伸以形成有x轴轨道;

所述第二车体与所述拉毛装置连接,且所述第二车体包括第二行走部,所述第二行走部能在所述x轴轨道上运动以带动所述拉毛装置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行走部包括位于所述x轴轨道两端的第一驱动梁,所述第一驱动梁内存在有第一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轮驱动连接有第一驱动部且能在其驱动下沿所述y轴轨道运动。

优选的,所述x轴轨道包括有至少两根,所述第二行走部包括位于两所述x轴轨道上的第二驱动梁,所述第二驱动梁内存在有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二行走轮驱动连接有第二驱动部且能够在第二驱动部的驱动下沿所述x轴轨道运动;

所述第二车体上还包括有用于固定所述拉毛装置的第二横梁。

本发明提供的拉毛装置及拉毛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拉毛装置上能够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可移动的设置,可适应在模台上沿不同方向布置的叠合板,提高模台的空间利用率;需要进行拉毛处理时拉毛工作面可下降至构件表面进行工作,提高拉毛质量和拉毛效率,不进行拉毛工作时可上升至不妨碍模台移动的位置。

且刮刀组件能够在拉毛装置改变移动方向时在水平方向上转动,从而改变其上用于拉毛的刀刃的刃口方向,这样即使拉毛装置的运动方向改变也能使得刮刀组件始终沿既定方向(桁架筋方向)对叠合板进行拉毛处理,防止由于拉毛不合格造成的模台回流问题,提高拉毛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拉毛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拉毛处理系统的侧视图,图中显示了驱动装置及拉毛装置的装配位置;

图3是拉毛处理系统的正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面图,图中显示了驱动装置及拉毛装置的装配结构;

图5是拉毛处理系统的俯视图。

图中:1、驱动组件;101、蜗轮蜗杆减速器;102、旋转轴;103、锁销;104、连接座;105、轴承;

2、刮刀组件;201、刀座;202、刀轴;203、刮刀;

3、升降机构;301、丝杠升降机;302、外升降座;303、内升降座;304、限位滚轮;

4、第二车体;401、第二横梁;402、第二驱动梁;403、第二行走轮;404、第二驱动部;

5、第一车体;501、第一横梁;502、第一驱动梁;503、第一行走轮;504、第一驱动部;

6、限位挡板;601、限位挡轮;7、防撞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1

现有的拉毛机只能在模台上单向运动,如拉毛机在模台上沿模台的长度方向前进,此时叠合板只能在模台上沿其长度方向布置,才能使拉毛机的刮刀始终沿着桁架筋方向进行拉毛。这样会导致模台上的空间利用率低下,生产效率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毛装置,拉毛装置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可移动的设置,具体的可通过驱动装置连接于模台上或直接连接于模台上实现移动(驱动装置见下文本实施例2中结构);其包括升降机构和刮刀机构,其中:

升降机构3连接于刮刀机构的上部,用于带动拉毛工作面接触和脱离构件表面;刮刀机构上存在有刮刀组件2,刮刀组件2在水平方向上可转动的设置以在拉毛装置改变移动方向时能调整刮刀组件2的刃口方向。其中,刮刀组件2能够通过转动90°调整其排列方向,换言之,刮刀组件2具有沿x轴方向排列的第一状态和沿y轴方向排列的第二状态。

拉毛装置上能够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可移动的设置,可适应在模台上沿不同方向布置的叠合板,提高模台的空间利用率;需要进行拉毛处理时拉毛工作面可下降至构件表面进行工作,提高拉毛质量和拉毛效率,不进行拉毛工作时可上升至不妨碍模台移动的位置。

且刮刀组件2能够在拉毛装置改变移动方向时在水平方向上转动,从而改变用于拉毛的刃口方向,这样即使拉毛装置的运动方向改变也能使得刮刀组件始终沿既定方向(桁架筋方向)对叠合板进行拉毛处理,防止由于拉毛不合格造成的模台回流问题,提高拉毛处理效率。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刮刀组件2可转动的具体实施方式,参图3和图4所示,刮刀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1,驱动组件1包括驱动部和旋转轴102,其中:驱动部与旋转轴102连接用于驱动旋转轴102以其自身轴线为旋转轴102转动,旋转轴102竖直布置,其一端与升降机构3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刮刀组件2固定连接并用于在旋转时带动刮刀组件2转动。

上述驱动部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蜗轮蜗杆减速器101,其固定于减速机座上并通过缓冲胶块减振。蜗轮蜗杆减速器101驱动旋转轴102转动,旋转轴102的一端可通过轴承105(如调心滚子轴承)转动连接于升降机构3的下部,旋转轴102的端部还可固定弹性挡圈。换言之,升降机构3能够带动刮刀组件2在竖直方向上运动,驱动组件1能够带动刮刀组件2在水平面内转动以改变刮刀组件2的排列方向,上述结构能够在满足移动需求的情况下,提高拉毛效率。

为了便于使用,刮刀组件2和旋转座可拆卸连接,在刮刀203发生损坏时便于更换节省成本。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刮刀组件2的上部存在有连接座104,连接座104内存在有锁销103,锁销103与旋转轴102的内部螺纹连接(旋紧方向与旋转轴102的转动方向相反),连接座104与旋转轴102锁固。

具体的,上述连接座104内存在有凹槽,锁销103的侧壁上设置有平键,平键与凹槽配合的结构能够使连接座104与旋转轴102锁固。上述连接座104的作用是固定刮刀组件2并实现刮刀组件2与驱动组件1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升降机构3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3和图4所示,升降机构3包括丝杠升降机301、内升降座303和外升降座302,其中:

内升降座303位于外升降座302内,内升降座303下端与刮刀机构连接,其上端与丝杠升降机301驱动连接,丝杠升降机301用于带动内升降座303在外升降座302内上下移动。

上述丝杠升降机301为现有的成熟技术,又称螺旋传动机构,用于将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丝杆升降机是由蜗轮减速机和丝杆组成,其减速部件是蜗杆传动,利用蜗杆带动蜗轮(或者螺母)实现减速。蜗轮相当于升降丝杆的螺母,和升降丝杆相匹配。

如图4所示,利用丝杠升降机301通过丝杠法兰带动内升降座303在外升降做竖直直线运动。当内升降座303下降时,通过驱动组件1带动刮刀组件2下降至构件表面;当不需要进行拉毛工作时,丝杠升降机301反向转动通过带动内升降座303上升实现刮刀组件2上升至合适的位置。

为了防止内升降座303在外升降座302内左右晃动,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内升降座303的外部存在有用于限制内升降座303水平晃动的限位机构。

具体的,如图4所示,外升降座302与内升降座303之间存在有多个限位滚轮304,限位滚轮304围设有用于限制内升降座303仅能竖直方向上运动的限位空间。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在竖直方向布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限位空间每个限位空间由四个限位滚轮304围成。如图4,限位滚轮304可通过滚轮座固定于外升降座302上,且限位滚轮304的表面与内升降座303的外壁滚动连接。

上述结构的限位机构不妨碍内升降座303的上下移动,且可通过与内升降座303抵接限制了内升降座303的左右偏移,保证刮刀组件2可稳定升降。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刮刀组件2的具体实施方式,参加图3和图4所示,刮刀组件2包括刀座201、刀轴202和具有双刃结构的刮刀203,其中:

刀座201固定于连接座104的底部,并与刀轴202固定连接;所有刮刀203活动连接于刀轴202上,本实施例中的刮刀203设置有一排,每排刮刀203的刃口方向能通过刮刀组件2的转动调节至与拉毛装置的移动方向垂直的位置。

上述刮刀203为双刃结构,如图3,可进行双向拉毛,提高拉毛效果。

上述刀座201与连接座104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刮刀203的数量为多个,其均匀布置于刀轴202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刮刀203在刀轴202上设置有一排,当旋转轴102以自身为轴线转动时,刀座201、刀轴202及刮刀203在水平面内转动以改变刮刀组件的排列方向。具体的,刮刀203活动连接在刀轴202上,即刮刀203与刀轴202间隙配合,其可绕刀轴202转动,在刮刀203碰到突出物体时会单片抬起,通过突出物体后刮刀203通过重力作用自动回位,防止刮刀203损伤,且保证拉毛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施例2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拉毛处理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上述拉毛装置,驱动装置与拉毛装置连接并用于带动拉毛装置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运动以沿拉毛工作线工作。

上述驱动装置可固定于模台上,在工作时,模台无需运动,可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拉毛装置在同一模台上进行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运动,无需模台换向,防止由于拉毛不合格造成的模台回流问题,操作方便,提高拉毛效率。

拉毛装置的移动方向在进行转换后,如由沿x轴方向变为沿y轴方向运动,若不改变刮刀组件2的刀刃延伸方向,在拉毛装置前进过程中只会在待加工构件表面留下一线条状,而非拉毛面,无法正常进行拉毛处理。本实施例中的拉毛处理系统,同时包括上述拉毛装置,刮刀组件2能够在拉毛装置运动方向改变时通过转动改变排布方向,使得用于拉毛工作刮刀的刃口方向与拉毛装置前进方向垂直,在驱动装置带动拉毛装置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移动时,均可在构件上产生拉毛面。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3以及图5所示,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车体5和第二车体4,其中:

第一车体5包括用于在y轴轨道(未示出)上行驶的第一行走部以及和第一横梁501,第一横梁501沿x轴方向延伸以形成有x轴轨道;

第二车体4与拉毛装置连接,且第二车体4包括第二行走部,第二行走部能在x轴轨道上运动以带动拉毛装置移动。

其中,上述y轴轨道可为y轴方向上的任意轨道(未示出),用于供第一车体5在y轴方向上行走,以带动拉毛装置在y轴方向上运动。

上述第一车体5设置在y轴轨道上,第二车体4设置在x轴轨道上(位于第一车体5上的第一横梁501),可控制第一车体5及第二车体4的运动实现拉毛抓装置在y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的运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第一行走部包括位于x轴轨道两端的第一驱动梁502,第一驱动梁502内存在有第一行走轮503,第一行走轮503驱动连接有第一驱动部504且能在其驱动下沿y轴轨道运动。

上述第一驱动部504可以为变频电机,变频电机通过驱动轴连接第二行走轮403,上述变频电机可以摇臂的方式安装在第一驱动梁502上(电机固定座和螺栓配合固定)。上述第一驱动梁502的作用是便于设置第一驱动部504和第一行走轮503,同时便于固定安装x轴轨道(第一横梁501)。第一驱动部504带动第一行走轮503在y轴轨道上行走,同步带动第二车体4、拉毛装置在y轴方向上移动。

为了便于第二车体4运动的稳定性,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5所示,x轴轨道包括有至少两根,第二行走部包括位于两x轴轨道上的第二驱动梁402,第二驱动梁402内存在有第二行走轮403,第二行走轮403驱动连接有第二驱动部404且能够在第二驱动部404的驱动下沿x轴轨道运动;

具体的,第二驱动部404同样可采用变频电机,并通过驱动轴与第二行走轮403连接。如图5所示,每个第二驱动梁402的两端均设置有轮体,其中,一端的两个轮体作为第二行走轮403与驱动轴连接,另外两个轮体作为被动轮体与第一横梁501滚动连接。

如图5,第二车体4上还包括有用于固定拉毛装置的第二横梁401。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梁502和第二驱动梁402为空腔结构,便于在内部固定相应行走轮,如图1,第一驱动梁502和第二驱动梁402的两端均存在有限位挡板6和位于限位挡板6下部的限位挡轮601,防止第一行走轮503和第二行走轮403从相应驱动梁内脱出。

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运动的稳定性,如图1,第一驱动梁502和第二驱动梁402的两端部均存在有防撞胶块7,在受到撞击时可缓冲压力,保证结构的稳定性,防止损坏。

本实施例中第一车体5上的第一横梁501根据实际情况设置x轴轨道的长度,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的拉毛处理系统,其具体工作流程是:为了提高模台的空间利用率,在模台上布置有多个方向延伸的pc叠合板。当需要对沿x轴方向延伸布置的叠合板进行拉毛处理时(桁架筋方向沿x轴方向布置),驱动装置带动拉毛装置在x轴方向上运动,刮刀组件上的所有刮刀沿y轴方向排布,随着拉毛装置的前进,刮刀组件对该方向布置的叠合板进行拉毛。当需要对另一处沿y轴方向延伸布置的叠合板进行拉毛处理时(桁架筋方向沿y轴方向布置),驱动装置带动拉毛装置在y轴方向上运动,刮刀组件转动90°,刮刀组件上所有刮刀的刃口方向沿x轴方向延伸,随着拉毛装置的前进,刮刀组件对该方向布置的叠合板进行拉毛。其中x轴方向和y轴方向指的是相对而言的两相互垂直方向。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