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85737发布日期:2021-07-30 13:3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



背景技术:

楼板一般指预制场加工生产的一种混凝土预制件,楼板层中的承重部分。按其所用的材料可分为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和钢衬板承重的楼板等几种形式。目前在复式结构住宅中采用钢结构夹层楼板,但现有的钢结构夹层楼板需要现场焊接,焊接后的接口处需要进行剔除、清洁焊门等处理,之后再做除锈、补漆等表面处理等油工的工作,工序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因为有明火还容易带来安全隐患。在需要改装、拆卸时,拆除不便,还会对现有房屋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

公开号为cn20805641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包括多个框架结构、用于连接相邻框架结构的连接结构和至少一个主梁,主梁的两端与边龙骨栓接,框架结构至少有一边与主梁栓接,至少有一边与连接结构栓接,且框架结构的上表面低于主梁和连接结构的上表面,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主体和间隔设置在框架主体内的多个框架方管,框架主体的每一边的外侧均设有加固连接件,其缺点在于,该楼板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为后续的施工带来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解决楼板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参差不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包括主梁和楼板本体,所述楼板本体沿主梁的长度方向线性分布,前后相邻两块楼板本体之间连接有辅梁,所述楼板本体可拆卸地安装在辅梁上,所述主梁分设在楼板本体的左右两端,所述楼板本体的端部连接在主梁上,所述主梁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楼板本体高度的调平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主梁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托楼板本体的支撑件,所述调平机构设置在支撑件上。

作为优选,所述调平机构包括调节梁和调节螺栓,所述楼板本体栓接在调节梁上,所述主梁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调节梁的端部滑接在限位槽内,所述调节螺栓设置在调节梁的下方并螺接在支撑件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件包括l形折板和加强肋板,所述l形折板固定连接在主梁上,所述加强肋板沿l形折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楼板本体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下方的支撑梁、设置在底板上方的抵抗叠合面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抵抗叠合面支撑板上的楼板填充体,所述支撑梁与主梁垂直设置,并且沿主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支撑梁栓接在调平机构上。

作为优选,所述抵抗叠合面支撑板呈折叠板状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辅梁的横截面呈倒置的t形结构,所述楼板本体栓接在辅梁的侧托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侧托板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沿辅梁的长度方向延伸,位于楼板本体前后两端的支撑梁上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卡接在卡槽内并栓接在辅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辅梁和调平机构的相互配合,解决前后两块楼板本体与左右两块楼板本体在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参差不齐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夹持楼板地安装质量,安装和拆卸方便、相邻楼板之间连接较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楼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楼板本体与辅梁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主梁,101-限位槽,2-楼板本体,201-支撑梁,202-底板,203-抵抗叠合面支撑板,204-楼板填充体,205-定位件,3-辅梁,301-侧托板,302-卡槽,4-调节梁,5-调节螺栓,6-支撑件,601-l形折板,602-加强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包括主梁1和楼板本体2,楼板本体2分设在主梁1地左右两侧,并且沿主梁1的长度方向线性分布。前后相邻两块楼板本体2之间连接有辅梁3,楼板本体2可拆卸地安装在辅梁3上。

主梁1分设在楼板本体2的左右两端,楼板本体2的端部连接在主梁1上,主梁1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楼板本体2高度的调平机构。主梁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托楼板本体2的支撑件6,调平机构设置在支撑件6上。

如图2所示,支撑件6包括l形折板601和加强肋板602,l形折板60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主梁1地两侧,加强肋板602呈三角形结构,沿l形折板60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调平机构包括调节梁4和调节螺栓5,楼板本体2栓接在调节梁4上,主梁1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槽101,调节梁4的端部滑接在限位槽101内,调节螺栓5设置在调节梁4的下方并螺接在支撑件6上。

如图3所示,楼板本体2包括底板202、设置在底板202下方的支撑梁201、设置在底板202上方的抵抗叠合面支撑板203以及设置在抵抗叠合面支撑板203上的楼板填充体204,支撑梁201与主梁1垂直设置,并且沿主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支撑梁201栓接在调平机构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梁201的端部栓接在调节梁4上。

抵抗叠合面支撑板203呈折叠板状设置,楼板填充体204设置在抵抗叠合面支撑板203的凹槽内。其中楼板填充体204可以为混凝土或其它阻燃材料。

如图4所示,辅梁3的横截面呈倒置的t形结构,楼板本体2栓接在辅梁3的侧托板301上。侧托板301上设置有卡槽302,卡槽302沿辅梁3的长度方向延伸。辅梁3与支撑梁201为平行设置,位于楼板本体2前后两端的支撑梁201上设置有定位件205,定位件205为l形结构,焊接在支撑梁201的底部,定位件205卡接在卡槽302内并栓接在辅梁3上。

在装配楼板时,先安装主梁1,将主梁1的两端分别与墙壁上的连接件进行连接;然后在左右两条主梁1之间安装辅梁3,辅梁3的两端栓接在调节梁4上,并通过调节螺栓5调整辅梁3的高度,使前后相邻的两根辅梁3处于同一高度;最后将楼板本体2铺设在主梁1和辅梁3上,分别用螺栓进行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包括主梁(1)和楼板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本体(2)沿主梁(1)的长度方向线性分布,前后相邻两块楼板本体(2)之间连接有辅梁(3),所述楼板本体(2)可拆卸地安装在辅梁(3)上,所述主梁(1)分设在楼板本体(2)的左右两端,所述楼板本体(2)的端部连接在主梁(1)上,所述主梁(1)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楼板本体(2)高度的调平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托楼板本体(2)的支撑件(6),所述调平机构设置在支撑件(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机构包括调节梁(4)和调节螺栓(5),所述楼板本体(2)栓接在调节梁(4)上,所述主梁(1)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槽(101),所述调节梁(4)的端部滑接在限位槽(101)内,所述调节螺栓(5)设置在调节梁(4)的下方并螺接在支撑件(6)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6)包括l形折板(601)和加强肋板(602),所述l形折板(601)固定连接在主梁(1)上,所述加强肋板(602)沿l形折板(60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本体(2)包括底板(202)、设置在底板(202)下方的支撑梁(201)、设置在底板(202)上方的抵抗叠合面支撑板(203)以及设置在抵抗叠合面支撑板(203)上的楼板填充体(204),所述支撑梁(201)与主梁(1)垂直设置,并且沿主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支撑梁(201)栓接在调平机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抗叠合面支撑板(203)呈折叠板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梁(3)的横截面呈倒置的t形结构,所述楼板本体(2)栓接在辅梁(3)的侧托板(3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托板(301)上设置有卡槽(302),所述卡槽(302)沿辅梁(3)的长度方向延伸,位于楼板本体(2)前后两端的支撑梁(201)上设置有定位件(205),所述定位件(205)卡接在卡槽(302)内并栓接在辅梁(3)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夹层楼板,包括主梁和楼板本体,所述楼板本体沿主梁的长度方向线性分布,前后相邻两块楼板本体之间连接有辅梁,所述楼板本体可拆卸地安装在辅梁上,所述主梁分设在楼板本体的左右两端,所述楼板本体的端部连接在主梁上,所述主梁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楼板本体高度的调平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辅梁和调平机构的相互配合,解决前后两块楼板本体与左右两块楼板本体在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参差不齐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夹持楼板地安装质量,安装和拆卸方便、相邻楼板之间连接较为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飞;李国民;俞柏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国丰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6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