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井型扬升调整平台及墙壁模板构成,支撑架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16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天候井型扬升调整平台及墙壁模板构成,支撑架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用成型模板,尤指一种使用系统模板的高楼建筑物于逐层造升中,能予先组成为内含钢筋、拉杆,配管线路等配件的模板组,随层吊挂到已灌成楼板予定位部和对应件简单套合,并快速的连结支撑定位后灌浆成型的组合构造。
如公众所知,一般的钢筋混凝土高楼结构体由早期的传统木料模板演进到近来的钢制模板或铝合金模板等的系统模板,其组模时通常是在下一层的外墙上予埋众多的支撑元件,再使外模抬到予定位置的多数个支撑元件上,由人力组合定位后,钢筋工、水电工等就该外模为依靠,于各楼层上就地单独组立配合件如钢筋、配线盒、管线路等组成后,即套合内模穿置拉杆而成。
然而,以外模为依靠组立钢筋、配线盒、管线路等配合件时,是由作业人员悬站在外墙外以人工操作诸多外模板的支撑组立和固定作业,极不安全,也影响工作效率;再者,各配合件都需要随层的建造而吊载或人力的搬运到达予定的位置,且组成后的清理常因空间已由各组成器材或物件充塞,而显杂乱影响作业;尤其,在高楼组装常有心理负担而有可能发生不正常的作业,且若有配合件的准备过多或过少,亦造成困扰;更者,无论墙壁或楼板的模板组成后的支撑所使用的器材和配合作业的支架和踏板,随着楼层的升高皆需人力逐层的搬运,费工费时,实为缺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天候井型扬升调整平台及墙壁模板构成,支撑架构造,能在地面上予先组成完备的模板组,快速的吊载到建造楼层予定位置结合,以减少高楼现场的作业和搬运所造成的不便,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建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包括一内模板组,由同一予定宽高厚尺寸的诸多模板组装,且其组成的整体至少有一对相邻的模板系呈向上外斜展开的边壁对合,而组成的适当宽度系略小于建造楼层的墙壁宽度,及各模板的底部系由脚杆透空撑持,使和建筑物的柱体及楼板面有一工作空间,使在建筑楼板上完成结合作业后,能封塞固定底盖板和左右侧板,并于各模板上予留有诸多拉杆的穿置孔;一外模板组,对应该内模板组的各模板亦采用同一予定宽厚尺寸,但为完全板面的诸多模板组成,而其组成宽度较建筑物墙壁的宽度略大,能使该外模板组的两侧和底部贴盖合于该建筑物柱体;一支撑架结构,对应该建筑物各单位范围的墙壁大小含有至少四支以上的中空柱杆穿置在建筑物的楼板适当位置所予留的通孔内,并在该各柱杆上等份的穿设有诸多的贯穿孔,使该各柱杆在予定的高度位置各穿置一支撑杆座落在该建筑物楼板通孔周缘上支撑着,而邻向欲成型房间墙壁侧的各柱杆上各枢设一组可调整长度的握持杆,使该各组握持杆外端设置一枢接头,能操作的枢接该斜边壁的模板组适当位置,及对应该各内模板组斜合边壁枢设一作动器,使该各作动器的作动杆斜置向下枢接该斜边壁的模板组适当位置,及邻近该各柱杆顶端固设有各柱杆间的连结杆,且该各连结杆延一可各上枢折的悬壁,和在各悬臂外端的臂杆上叠设有工作踏板和护栏;一升降装置,于该支撑架构造的各中空柱杆顶端固设一卷扬装置,使其缆索穿经该中空柱杆内部,绕过枢设在该中空柱杆底部的槽轮、能于操作该支撑架构造随着楼层建造的升起时,使该缆索的挂钩扣结搭置在上层楼板通孔周缘的一支撑杆或其他的卡持物;其中,该支撑架构造的各柱杆高度至少高于建筑物的两层楼板,且其中各柱杆贯穿孔插置的支撑杆所座落的该各楼板通孔周缘放置有可移动的护板,以为该支撑杆的垫片,并对称的在该护板上连设可调整的顶持杆固持该各柱杆于适当位置,并可依该各柱杆上设置的水平仪等以为调整该柱杆的垂直度;其中,该升降装置以油压设备逐段抬升该支撑架构造的各柱杆,且于每次作动抬升行程到该支撑楼板对应的各柱杆贯穿孔时,即以各支撑杆穿置支撑再缩回该油压设备作动杆复顶抬该支撑架构造逐段的移升到予定的高度位置,且其对应该支撑架构造各柱杆以各吊车滑轮组挂钩搭置在上一层支撑楼板通孔顶面的支撑杆或其他的卡持物上,而吊车缆索挂钩则钩扣在该支撑架构造各柱杆的底部,使手动或自动的传动该吊车抬升该各柱杆到达予定位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板成型后的外观简单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作业状况的简单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作业楼层组的模板组成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外模板组合之上视剖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外模板边壁组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内外模板边壁组合的上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灌浆后拆模作业的剖示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构造的作业支架操作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构造柱杆的定位构成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上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构造升降构成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构造升降构成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构造升降构成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
参阅
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系包括一内模板组(1),一外模板组(2),一支撑架构造(3),一升降装置(4)等部分所组成。
该内模板组(1)系由同一予定宽高厚尺寸的诸多模板(11),于其各模板的相邻边壁(111)上穿设的数个对合孔(112)插置快速结合销组(12)组装,能依照建筑物建造楼层的墙壁(W)大小组成适当宽度,而其组成的整体至少有一对相邻的模板(11)系呈向上外斜展开的边壁(113)、(114)对合,且该各模板(11)适当位置连设对合的数扣环(13),能穿置固定一或数段的连杆(14)固持该各模板(11)成一体,并于该模板(11)上予留有诸多拉杆(10)的穿置孔(115)。
该内模板(1)各模板(11)其底部系由脚杆(15)镂空撑持,而组成之宽度略小于建造楼层的墙壁(W)宽度,使和建筑物的柱体(C)及楼板面(F)有一工作空间,可将该内模板组(1)和该外模板组(2)间予先组成的钢筋、配线盒、管线路等在建筑楼板上完成结合作业后,使封塞固定各底盖板(16)和左右侧板(17),以为灌浆的作业。
该外模板组(2)系对应该内模板组(1)的各楼板(11)亦采用同一予定宽厚尺寸,但为完全板面的诸多模板(21)组成,且亦有边壁(211)和对合孔(212)插置快速结合销组(22)的组装,以及扣环(23)。连杆(24)及拉杆穿置孔(215)等的构成,而其组成系较宽于建筑物墙壁的宽度,使该外模板组(2)的两侧和底部能贴盖合于该建筑物柱体(C)上。该内、外模板组(1)、(2)的各模板(11)、(21)顶缘皆连设有钩环(20)。
该支撑架构造(3)系对应建筑物各单位范围的墙壁(W)大小含有至少四支以上的中空柱杆(31)穿置在建筑物的楼板(F)上适当位置所予留的通孔(F1)内,且该各柱杆(31)高度至少高于两层楼板(F)。该各柱杆(31)上等份的穿设有诸多的贯穿孔(311),使该各柱杆(31)在予定的高度位置各穿置一支撑杆(32)座落在该建筑物一楼板通孔(F1)周缘上支撑着,且于支撑该各柱杆(31)的各楼板通孔(F1)周缘放置可移动的护板(33),以为该支撑杆(32)的垫片,及对称的在该护板(33)上连设可调整的顶持杆(331)固持该各柱杆(31)于适当的位置,并于该各柱杆(31)上设置有各方位的水平仪等以为调整该各柱杆的垂直度。
该支撑架构造(3)邻向欲灌浆成型的建筑物墙壁(W)的内外模板组(1)、(2)的各柱杆(31)上各枢设一组可调整长度的握持杆(34),使该各组握持杆(34)外端设置一枢接头(341)能操作的枢结该内模板组模板(11)上适当位置,并对应该各内模板板组(1)斜边壁(113)、(114)的模板组在该各柱杆(31)上枢设一作动器(35),使该各作动器(35)的作动杆(351)斜置向下枢接该斜边壁(113)、(114)的模板组适当位置,该支撑架构造(3)邻近各柱杆(31)顶端固设有各柱杆间的连结杆(36),且该各连结杆(36)并延设一可向上枢折的悬臂(37)跨过欲灌浆成型的建筑物墙壁(W)上方,及在各悬臂(37)跨出墙壁(W)外的臂杆上叠设依各悬臂(37)枢折方位的数单位的工作踏板(38)和护栏(381)。
该升降装置(4)系于该支撑架构造(3)各中空柱杆(31)顶端固设一卷扬机(41),使其缆索(42)穿经该中空柱杆(31)内部,绕过枢设在该各中空柱杆(31)底部的一槽轮(43),于操作该支撑架构造(3)随着楼层建造的升起时,使该缆索(42)的挂钩(44)扣结搭置在上一层楼板通孔(F1)周缘的一支撑杆(32)或其他的卡持物。
于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地面上可依建筑物两柱体(C)实际的距离将该内、外模板组(1)、(2)组装,并依墙壁(W)的成型厚度予先成型混凝土套管(101),使在该内外模板组(1)、(2)间在予先组立钢筋、配线盒、管线路等配合件后,再以该混凝土套管(101)穿置拉杆(10)间隔固定及将内、外模板组(1)、(2)的各连杆(14)、(24)插置固结成一体,使整面的内外模板组(1)、(2)吊置到欲建造的楼层板(F)上已成型作成的柱体(C)间的予定位置,即可将该支撑架构造(3)各柱杆(31)上枢设的各握持杆枢接头(341)枢接该内模板组模板(11),以及该作动器(35)作动杆(351)亦枢连该内模板组模板(11)上,并调整该各握持杆(34)的长度,以调整该内模板组(1)和外模板组(2)的垂直度,及该外模板组(2)适当的贴封在建筑物的外墙,使枢接在该支撑架构造(3)各柱杆(31)上的握持杆组(34)及作动器(35)作动杆(351)伸出顶持,作为灌浆时内、外模板组(1)、(2)的支撑,并由该内模板组(1)各模板(11)底部脚杆(15)的透空部位,和其两侧边缘和建筑物柱体(C)工作空间,将该内模板组(1)和该外模板组(2)间予先组成的钢筋、配线盒、管线路等和建筑楼板(F)上予留的对应物件操作结合作业(如钢筋焊接、配线盒定位、管线路套连等),再封塞固定各底盖板(16)和左右侧板(17),以便进行灌浆的作业。
当混凝土达到早期强度可以拆模时,可将该内、外模板组(1)、(2)上的各拉杆(10)和该内模板组(1)的部份连杆(14)卸除,并使建筑物和吊载机具钩挂外模板组(2)各模板(21)顶缘钩环(20)后,即可操作该各作动器(35)的作动杆(351)向上缩退,而使该内模板组(1)向上斜外展开的对合边壁(113)、(114)脱离而脱模,及吊离该外模板组(2),而楼板(F)则可由已成型的墙壁(W)和欲成型楼板(F)以下的该支撑架构造(3)的各柱杆(31)支撑模板(F2)及展开该支撑架构造(3)各柱杆(31)顶端的悬臂(37)和工作踏板组(38),以进行楼板钢筋等配合件的组立和灌浆作业。
于升造次一楼层时,将该升降装置(4)的卷扬机(41)缆索(42)松放,使其挂钩(44)可以拉伸到上一楼板(F)的通孔(F1)钩扣搭置卡持在该通孔(F1)顶面周缘的支撑杆(32)或其他的卡挂物后,即反转该各卷扬机(41)而近似同步的提升该各柱杆(31),以抬起该支撑架构造(3)整体上升到予定高度,即可再于该各柱杆(31)对应的贯穿孔(311)各插置支撑杆(32)落置于楼板通孔(F1)周缘置放的护板(33)上,由各顶持杆(331)依该各柱杆(31)上嵌设的水平仪调整适当的位置和垂直度。
本实用新型该升降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系使用油压设备(4a)顶抬,在该油压设备作动杆(41a)每次抬升行程到该支撑楼板对应的各柱杆贯穿孔(311)时,即以该各支撑杆(32)穿置,使逐段的近似同步的移升到予定的高度位置(如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如
图13所示,系使各吊车滑轮组(4b)挂钩搭置在上一层支撑楼板通孔(F1)顶面的支撑杆(32)或其他的卡持物上,而该吊车挂钩(41b)则钩扣在该支撑架构造(3)各柱杆(31)的底部,使手动或自动的传动该吊车滑轮装置(4b)近似同步的抬升该各柱杆(31)到达予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建筑物系统模板及其支撑的构造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在地面上予先组成完备的模板组,以减少高层楼板或悬空作业,以确保安全和提高效率。
2、本实用新型因在地面上作业,使准备工作和补给能更为快捷,且组装后的模板能快速的吊载到建造楼层予定位置结合,而加快作业的速度,以提高经验效益。
3、本实用新型能使建造中的高楼仅使用少数的支撑构造,从而减少器材的数量和种类,相对地减少了组装程序,相应地降低了组装的人工成本。
4、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支撑构造能随层逐提升高而仅需使用该同一形式建造层的支架构成,以减少组件数目和成本,进而降低构件,元件管理,及搬运作业、场地使用的成本。
5、本实用新型能使各建造层在建成中有较宽阔的活动空间,及建造后有保持较佳的清洁楼面,以便利高楼各层结构体建成后的接续工作,以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为当今向世人公开的一种理想的建筑楼房用提升调整平台及墙壁模板构成,支撑架构造,很有实用推广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全天候井型扬升调整平台及墙壁模板构成,一支撑架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模板组(1),由同一予定宽高厚尺寸的诸多模板(11)组装,且其组成的整体至少有一对相邻的模板(11)系呈向上外斜展开的边壁对合,而组成的适当宽度系略小于建造楼层的墙壁宽度,及各模板(11)的底都系由脚杆(15)透空撑持,使和建筑物的柱体及楼板面有一工作空间,使在建筑楼板上完成结合作业后,能封塞固定底盖板(16)和左右侧板(17),并于各模板(11)上予留有诸多拉杆(10)的穿置孔(115);一外模板组(2),对应该内模板组(1)的各模板(11)亦采用同一予定宽厚尺寸,但为完全板面的诸多模板(11)组成,而其组成宽度较建筑物墙壁的宽度略大,能使该外模板组(2)的两侧和底部贴盖合于该建筑物柱体;一支撑架结构(3),对应该建筑物各单位范围的墙壁大小含有至少四支以上的中空柱杆(31)穿置在建筑物的楼板适当位置所予留的通孔内,并在该各柱杆(31)上等份的穿设有诸多的贯穿孔(311),使该各柱杆(31)在予定的高度位置各穿置一支撑杆(32)座落在该建筑物楼板通孔周缘上支撑着,而邻向欲成型房间墙壁侧的各柱杆(31)上各枢设一组可调整长度的握持杆(34),使该各组握持杆(34)外端设置一枢接头(341),能操作的枢结该内模板组(1)模板(11)上的适当位置,及对应该各内模板组(1)斜合边壁枢设一作动器(35),使该各作动器(35)的作动杆(351)斜置向下枢接该斜边壁的模板组适当位置,及邻近该各柱杆(31)顶端固设有各柱杆(31)间的连结杆(36),且该各连结杆(36)延设一可向上枢折的悬壁(37),和在各悬臂(37)外端的臂杆上叠设有工作踏板(38)的护栏(381);一升降装置(4),于该支撑架构造的各中空柱杆(31)顶端固设一卷扬装置,使其缆索穿经该中空柱杆(31)内部,绕过枢设在该中空柱杆(31)底部的槽轮(43)、能于操作该支撑架构造随着楼层建造的升起时,使该缆索(42)的挂钩(44)扣结搭置在上一层楼板通孔周缘的一支撑杆(32)或其他的卡持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井型杨升调整平台及墙壁模板构成,一支撑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3)构造的各柱杆(31)高度至少高于建筑物的两层楼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井型杨升调整平台及墙壁模板构成,一支撑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架构造(3)的各柱杆(31)贯穿孔(311)插置的支撑杆(32)所座落的该各楼板通孔周缘放置有可移动的护板(33),以为该支撑杆(32)的垫片,并对称的在该护板(33)上连设可调整的顶持杆(331)固持该各柱杆(31)于适当位置,并可依该各柱杆(31)上设置的水平仪等以为调整该各柱杆(31)的垂直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井型扬升调整平台及墙壁模板构成,一支撑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装置(4)以油压设备逐段抬升该支撑架构造(3)的各柱杆(31),且于每次作动抬升行程到该支撑楼板对应的各柱杆贯穿孔(311)时,即以各支撑杆(32)穿置支撑再缩回该油压设备作动杆(351)复顶抬该支撑架构造(3)逐段的移升到予定的高度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井型扬升调整平台及墙壁模板构成,一支撑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升降装置对应支撑架构造(3)各柱杆(31)以各吊车滑轮组挂钩(44)搭置上一层支撑楼板通孔顶面的支撑杆(32)或其他的卡持物上,而吊车缆索挂钩(44)则钩扣在该支撑架构造(3)各柱杆(31)的底部,使手动或自动的传动该吊车抬升该各柱杆(31)到达予定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天候井型杨升调整平台及墙壁模板构成,支撑架构造,它属于楼房建筑用成型模板构件,它包括一内模板组(1),一外模板组(2),一支撑架结构(3),一升降装置(4)等组成,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地面上可依建筑物实际将该内、外模板组(1)、(2)组装,再予以组立钢筋、配线盒、管线路等配合件,再以该混凝土套管(101)穿置拉杆(10)间隔固定,将内、外模板组(1)、(2)的各连杆(14)、(24)插置固结成一体,非常便捷。
文档编号E04G11/02GK2326666SQ96216049
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6日
发明者黄信璁 申请人:黄信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