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162阅读:9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层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立体停车库,属停存车装置技术领域。
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多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众多车辆大量进入社会,停车位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人们迫切需要建造更多的停车场。但在另一方面,城市地价的暴涨,使普通停车场的建造费用急剧上升,迫使人们转而研究其它停车装置,所谓立体停车库便应运面生。中国专利93105315公开了一种设计方案,该车库由停车区和升降区所组成,利用一套复杂的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达到存取车的目的,这种车库虽功能完善、自动化程度较高,但结构复杂,造价也颇为可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停车库设计方案,它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制造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立体停车库,由框架部分、停车部分和升降存取部分所组成,其基本改进之处在于a.框架部分由若干竖直固定的导轨10和底座构成车库的骨架,分别安装车库的上下层停车位,b.停车部分它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n个停车位,下层为n-1个停车位,上层的每个停车位20由上车盘24、斜拉杆22、上导轮21、下导轮23组成,所述上车盘基本上为一长方形载重平面,它通过下导轮23滑动于导轨上,左右斜拉杆一端连接上车盘,另一端经上导轮滑动于导轨上,停车位的数目n为自然数,下层的每个停车位30由下车盘36、被动轮34所组成,所述下车盘基本上为一长方形载重平面,下面安装若干被动轮,下车盘通过被动轮34滑动于横移导轨上,c.升降系统升降系统40由油缸41、滑轮42、牵引绳43组成,所述油缸竖直固定于底座上,其活塞的顶部固定滑轮42,牵引绳绕过滑轮,一端固定于底座上,另一端固定于上车盘24上,d.横移系统它由电机33、减速器32、主动轮31、导轨60所组成,其中,电机与减速器固定于下车盘36上,主动轮31固定于减速器的输出轴上,电机的旋转运动经减速器传递到主动轮31上,两根导轨平铺于底座上,主动轮和被动轮骑跨于导轨上。
上述立体停车库,其上下导轮21、23分别安装在轮架25、26上,导轮分左右两个,压紧在导轨的滑动面上,轮架25、26固定于立柱27上,立柱的下端与上车盘24固定,轮架25则直接固定于上车盘上。
上述立体停车库,为了使受力均匀,每一个上车盘升降系统的滑轮采用两个,分别跨接于油缸活塞的两边,相应的牵引绳43也采用两条。
上述立体停车库,为了简化结构,导轨60的截面形状为角形,主动轮31、被动轮34与之相配的工作面,其形状亦为角形。
上述立体停车库,其导轨10的截面形状为”H”形。
上述立体停车库,其停车位的数目n为2-20。
按照本实用新型制作的立体车库,占用同样的存车面积,可以使存车数几乎翻番。而车库结构非常简单,仅用几根竖导轨即可构筑起车库框架。上车盘采用斜拉杆悬臂支撑式,结构简单,承载力大。升降及横移系统,所用元部件数量少,通用性强,易于制造和维修。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也相应带来了控制容易、存取车方便、易于推广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3是下车盘轴侧图;图4是下车盘A处局部放大图;图5是上车盘结构示意图;图6是轮架25的B-B剖面图;图7是轮架26的A-A剖面图;图8是升降系统原理图;图9是升降系统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中的各部分均采用金属材料制造。构成框架的导轨采用“H”型钢,除起支撑整个停车设备作用外,还兼作升降系统的导轨。底座可用板材铺设,也可直接利用地基。上下车盘用型材作框架,再铺设板材。上车盘升降用的导轮,每个车盘上下各采用两个就可以了。由于车盘载重的力矩作用,上下导轮将分别沿导轨的内外面运行,这种结构也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升降系统的作用是将车在上层停车位进行存取,油缸活塞与上车盘的行程之比为1∶2,也就是说,活塞上升一米,上车盘被提升二米,这种结构较为简单。横移系统的作用是将下车盘左右移动,以便腾出空间供上车盘降落占用。主动轮和被动轮将下车盘支撑在导轨上,一般采用一个主动轮和若干个被动轮。导轨可采用角钢,这种结构简单而实用。为了方便存取车,在下车盘的前面可固定上车板50。
停车位的数目n虽然可以为任意自然数,但数目过大或过小会造成价格比不合理或存取车的不便,n的最佳数目为2-20。当n为1时,本停车库仅存留上层停车位,下层的存车位不再设置,其横移系统也就没有必要保留了。
存取车时,若是欲停泊在下车位,直接将车开至某一车盘上即可。若是欲停泊在上车位,则先需将该上车位下方的下车盘先横移至一边,腾出位置,而后,启动油缸,将上车盘降下,将欲停泊的汽车开至车盘上,再用油缸举升上去,一个存取车动作即告结束。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立体停车库,由框架部分、停车部分和升降存取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a.框架部分由若干竖直固定的导轨10和底座构成车库的骨架,分别安装车库的上下层停车位,b.停车部分它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n个停车位,下层为n-1个停车位,上层的每个停车位20由上车盘24、斜拉杆22、上导轮21、下导轮23组成,所述上车盘基本上为一长方形载重平面,它通过下导轮23滑动于导轨上,左右斜拉杆一端连接上车盘,另一端经上导轮滑动于导轨上,停车位的数目n为自然数,下层的每个停车位30由下车盘36、被动轮34所组成,所述下车盘基本上为一长方形载重平面,下面安装若干被动轮,下车盘通过被动轮34滑动于横移导轨上,c.升降系统。升降系统40由油缸41、滑轮42、牵引绳43组成,所述油缸竖直固定于底座上,其活塞的顶部固定滑轮42,牵引绳绕过滑轮,一端固定于底座上,另一端固定于上车盘24上,d.横移系统它由电机33、减速器32、主动轮31、导轨60所组成,其中,电机与减速器固定于下车盘36上,主动轮31固定于减速器的输出轴上,电机的旋转运动经减速器传递到主动轮31上,两根导轨平铺于底座上,主动轮和被动轮骑跨于导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导轮[21]、[23]分别安装在轮架[25]、[26]上,导轮分左右两个,压紧在导轨的滑动面上,轮架[25]、[26]固定于立柱[27]上,立柱的下端与上车盘[24]固定,轮架[25]则直接固定于上车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每一个上车盘升降系统的滑轮采用两个,分别跨接于油缸活塞的两边,相应的牵引绳[43]也采用两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导轨[60]的截面形状为角形,主动轮31、被动轮34与之相配的工作面,其形状亦为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0]的截面形状为“H”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位的数目n为2-20。
专利摘要一种双层立体停车库,它由框架部分、停车部分、升降系统及横移系统所组成,其中,停车部分设计为上下两层,均可利用升降及横移系统方便地存取汽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在用地紧张的城市极具推广价值。
文档编号E04H6/14GK2258902SQ9621594
公开日1997年8月6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22日
发明者谷全诚, 蔡奇忠 申请人:河北中山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