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牵引式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161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梯牵引式立体停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立体停车库,属停存车装置技术领域。
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多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众多车辆大量进入社会,停车位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人们迫切需要建造更多的停车场。但在另一方面,城市地价的暴涨,使普通停车场的建造费用急剧上升,迫使人们转而研究其它停车装置,所谓立体停车库便应运而生。中国专利93105315公开了一种设计方案,该车库为由框架构成的停车区和升降区所组成,利用一套复杂的升降机构、纵移机构、横移机构、旋转机构、驱动机构及制动机构达到存取车的目的,这种车库虽然解决了占地问题,车库的功能也比较完善、自动化程度也比较高,但结构复杂,造价也比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停车库设计方案,它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制造及成本低廉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牵引式立体停车库,它由框架构成的多层停车区11和升降区10、以及由升降机构、横移机构、回转机构、曳引装置、制动机构等构成的存取车操作部分所组成,其中,横移机构包括横移架30及相应的驱动装置,横移架30为一由型材制成之框架,上面安置载车盘20,其基本改进之处在于在停车区和升降区的前后两边分别设各自的横移驱动装置,每一驱动装置均由导轮架31、及安装于其上的电机32、主动轮33、被动轮34、链轮36及链条35所组成,电机32经链条35带动链轮36转动,再由后者带动主动轮33转动,数个被动轮34亦安装在导轮架上,各主动轮、被动轮的轮周均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构成一导向横移通道。
上述立体停车库,其升降区之横移驱动装置,可数层设一部电机32,所述链条35,可以绕经本层的链轮36及其他停车层的链轮后闭合。
上述立体停车库,其设于升降区内的四条升降导轨13的横剖截面为槽型,升降架40由两条纵梁45构成,升降架的四个角端分别经支撑架41与升降导轨13相连,每个支撑架上均装设三个导轮,其中,导轮42的轮轴与支撑架垂直,其轮周面紧贴于升降导轨的一个内侧面,导轮43的轮轴与支撑架也垂直,其轮周面紧贴于升降导轨的另一个内侧面,导轮44的轮轴与支撑架平行,其轮周面紧贴于升降导轨的底面。
上述立体停车库,构成升降架40的两条纵梁45之间的横向距离L2,小于与其对应的两条升降导轨13之间的距离L1,每条纵梁的端部设L形支架与支撑架41相连接。
上述立体停车库,每一支撑架上安装上下两组导轮,每组导轮中包括三个导轮,其中,导轮42的轮轴与支撑架垂直,其轮周面紧贴于升降导轨的一个内侧面,导轮43的轮轴与支撑架也垂直,其轮周面紧贴于升降导轨的另一个内侧面,导轮44的轮轴与支撑架平行,其轮周面紧贴于升降导轨的底面。
上述立体停车库,其用于牵引升降架40升降的曳引装置由转向轮50、升降索51、分向导轮53、导轮架52、曳引机导轮54所组成,其中,四个转向轮50分别固定在升降导轨13的正上方,导轮架52固定在四个转向轮的中间,曳引机导轮固定于曳引机的输出轴上,四条升降索5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升降架40的四个角端,另一端则分别绕过转向轮50、分向导轮53、压绳轮55及曳引机导轮54后接至配重PZ。
上述立体停车库,其在升降区的地面层设有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由载车盘托架61、电机64、主动齿轮63及被动齿轮62所组成,其中,主动齿轮固定于电机输出轴上,并与被动齿轮62所啮合,载车盘托架则置于被动齿轮上。
按照本实用新型制作的立体车库,占用同样的存车面积,可以使存车数翻至几倍十几倍。由于升降导轨采用槽型材,不仅简化了导轮的结构,而且大大提高了升降架和升降导轨之间联结的稳定性;曳引装置采用升降索经分向导轮曳引升降架的四个角端,使升降架受力均匀合理,运行平稳。本实用新型还将普通牵拉索式的横移机构改进为摩擦导轮式,使车库结构非常简单,易于制造和维修,相应地也带来了控制容易、存取车方便、易于推广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横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横移装置分拆示意图;图5是升降架和升降导轨连接示意图;图6是导轮架局部放大图;图7是导轮架A向视图;图8是曳引装置原理图;图9是回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中的各部分均采用金属材料制造。用各种型材构成车库框架,外围可铺敷轻型薄板,以避风遮雨。停车区用于停放车辆,每层停车左右各一辆,停车区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层高。升降区用于将车辆载至某一层。本实用新型将牵拉索式的横移机构改进为摩擦导轮式,将升降机构改进为三面压紧导轮式,升降导轨采用槽钢,与带动升降架滑行的导轮配合贴切,每组三个方向的导轮正好对应槽钢的三个平面。这种结构使它们之间的接触面加大,平移稳定可靠。升降架的纵梁加L形支架,再配合上下两组导轮,使升降架载重时,将受到一个横向力矩的作用,这个力矩使导轮紧紧地压贴于槽钢的内侧面上,使升降架定位牢固,稳定性大为提高。
横移架30为一由型材制成之框架,其底部为凸形导轨,升降区和停车区的主动轮、被动轮工作面都设计成凹形,正好相配。
存取车时,车主将车开至停车区的地面层,此时已预先放置好了载车盘,汽车停在上面,司机下车,升降架配合载车盘,将车牵引至某层停车区,再由横移机构将车移至停车位,则存车过程完成。若是取车,其动作过程与之相反,车被载至地面层,利用回转装置将车掉头,由司机将车直接开出去。
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牵引式立体停车库,它由框架构成的多层停车区[11]和升降区[10]、以及由升降机构、横移机构、回转机构、曳引装置、制动机构等构成的存取车操作部分所组成,其中,横移机构包括横移架[30]及相应的驱动装置,横移架[30]为一由型材制成之框架,上面安置载车盘[20],其特征在于在停车区和升降区的前后两边分别设各自的横移驱动装置,每一驱动装置均由导轮架[31]、及安装于其上的电机[32]、主动轮[33]、被动轮[34]、链轮[36]及链条[35]所组成,电机[32]经链条[35]带动链轮[36]转动,再由后者带动主动轮[33]转动,数个被动轮[34]亦安装在导轮架上,各主动轮、被动轮的轮周均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构成一导向横移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其升降区之横移驱动装置,可数层设一部电机[32],所述链条[35],可以绕经本层的链轮[36]及其他停车层的链轮后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其设于升降区内的四条升降导轨[13]的横剖截面为槽型,升降架[40]由两条纵梁[45]构成,升降架的四个角端分别经支撑架[41]与升降导轨[13]相连,每个支撑架上均装设三个导轮,其中,导轮[42]的轮轴与支撑架垂直,其轮周面紧贴于升降导轨的一个内侧面,导轮[43]的轮轴与支撑架也垂直,其轮周面紧贴于升降导轨的另一个内侧面,导轮[44]的轮轴与支撑架平行,其轮周面紧贴于升降导轨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构成升降架[40]的两条纵梁[45]之间的横向距离L2,小于与其对应的两条升降导轨[13]之间的距离L1,每条纵梁的端部设L形支架与支撑架[4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撑架上安装上下两组导轮,每组导轮中包括三个导轮,其中,导轮[42]的轮轴与支撑架垂直,其轮周面紧贴于升降导轨的一个内侧面,导轮[43]的轮轴与支撑架也垂直,其轮周面紧贴于升降导轨的另一个内侧面,导轮[44]的轮轴与支撑架平行,其轮周面紧贴于升降导轨的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其用于牵引升降架[40]升降的曳引装置由转向轮[50]、升降索[51]、分向导轮[53]、导轮架[52]、曳引机导轮[54]所组成,其中,四个转向轮[50]分别固定在升降导轨[13]的正上方,导轮架[52]固定在四个转向轮的中间,曳引机导轮固定于曳引机的输出轴上,四条升降索[51]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升降架[40]的四个角端,另一端则分别绕过转向轮[50]、分向导轮[53]、压绳轮[55]及曳引机导轮[54]后接至配重PZ。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其在升降区的地面层设有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由载车盘托架[61]、电机[64]、主动齿轮[63]及被动齿轮[62]所组成,其中,主动齿轮固定于电机输出轴上,并与被动齿轮[62]所啮合,载车盘托架则置于被动齿轮上。
专利摘要一种电梯牵引式立体停车库,它由框架构成的多层停车区、升降区、以及由升降机构、横移机构、回转机构、曳引装置、制动机构等构成的存取车操作部分所组成,本实用新型将牵拉索式的横移机构改进为摩擦导轮式,将升降机构改进为三面压紧导轮式,将曳引装置改进为分向导轮四角牵引式,从而赋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制造和维修,以及控制容易、存取车方便、易于推广的优点。
文档编号E04H6/12GK2258900SQ9621594
公开日1997年8月6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22日
发明者谷全诚, 蔡奇忠 申请人:河北中山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