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锁的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81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锁的离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制造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电子锁的离合装置。
技术背景 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保险装置,它 给人们的财产及人身安全带来保障。传统的锁一般为机械锁,机械锁虽然操作简单、价格较 低,但它不仅安全性差,而且需要配带钥匙,用户使用和携带很不方便。 现有技术的电子锁虽然克服了传统机械锁存在的安全性差、使用不便的问题。但 是,现有的电子锁采用的离合装置结构复杂,所用零部件较多,导致电子锁的生产及安装过 程麻烦,容易出现故障,并且故障后不易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 及安装过程方便的电子锁的离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电子锁的离合装置,它 包括驱动机、离合器下壳和离合器上壳,所述离合器下壳与所述离合器上壳相固定,它还包 括前执手连接件、后执手连接套、推块、插杆、插杆套和复位弹簧,所述前执手连接件与后执 手连接套活动套合,前执手连接件侧壁上的圆形插孔在周向限位状态下与后执手连接套侧 壁上的圆形插孔对准,所述后执手连接套置于离合器下壳中的圆形槽内且与离合器下壳转 动配合,所述插杆的一端套有复位弹簧,并与后执手连接套侧壁上的圆形插孔滑动配合,其 中插杆的顶部抵至后执手连接套内侧壁上,插杆的另一端套有插杆套,并与推块相抵,所述 插杆套与插杆滑动配合,并与后执手连接套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固定在离合器下壳中驱 动机槽内,驱动机的活动块与推块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机是主要由电机构成的机械传动装置,它的作用是把电机的快速旋转运 动转化为驱动机的活动块的慢速直线运动,并增大驱动力。 所述前执手连接件的周向限位状态是指,前执手连接件与电子锁中的前执手固定 连接,在电子锁中前执手处在自然状态下时,前执手连接件所处的状态,所述前执手连接件 与电子锁中的前执手的固定连接是指,前执手连接件上有两个沿圆周对称分布的两个凸 起,前执手上有两个与前执手连接件上的两个凸起切入配合的两个凹槽。 采用以上离合装置的电子锁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此离合装置采用零部件较少,结构也较简单;当电子锁接收到开锁信号后,主控 电路给驱动机施加信号,驱动机内电机正转,通过驱动机上的活动块与推块的连接,推动推 块向插杆方向移动,推块推动与之相抵的插杆插入到后执手连接套和前执手连接件的插孔 里,使插杆、前执手连接件、后执手连接套三者连为一体,前执手连接件与后执手连接套固 定,固定后,扳动前执手即可带动后执手连接套,后执手连接套带动锁体开锁。当主控电路 输出关锁信号时,驱动机内电机反转,带动推块向反方向移动,插杆因为复位弹簧的推力,脱离前执手连接件上的插孔,使前执手连接件与后执手连接套脱离,此时,扳动前执手只会 带动前执手连接件空转,而不能使后执手连接套转动,此时不能开锁。可以看出此离合装置 原理也较简单,生产及安装过程也较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离合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前执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后执手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中离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中前执手连接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使用过程中自然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1、前执手,1. 1、凹槽,2、前面板锁壳,3、主控电路板,4、离合装置,4. 1、 驱动机,4. 2、前执手连接件,4. 2. 1、凸起,4. 3、后执手连接套,4. 4、推块,4. 5、插杆,4. 6、插 杆套,4.7、复位弹簧,4.8、离合器下壳,4.9、离合器上壳,5、后面板锁壳,6、后执手,7、常开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锁包括以下结构前执手1,前面板锁壳2,主控电路
板3,离合装置4,后面板锁壳5,后执手6,常开开关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锁的离合装置,包括驱动机4. 1、前执手连接件4.2、后执 手连接套4. 3、推块4. 4、插杆4. 5、插杆套4. 6、复位弹簧4. 7、离合器下壳4. 8和离合器上壳 4. 9组成,所述前执手连接件4. 2与后执手连接套4. 3活动套合,前执手连接件4. 2侧壁上 的圆形插孔在周向限位状态下与后执手连接套4. 3侧壁上的圆形插孔对应,所述后执手连 接套4. 3置于离合器下壳4. 8中的圆形槽内且与离合器下壳4. 8转动配合,所述插杆4. 5的 一端套有复位弹簧4. 7,并与后执手连接套4. 3侧壁上的圆形插孔滑动配合,其中插杆4. 5 的顶部抵至后执手连接套4. 3内侧壁上,插杆4. 5的另一端套有插杆套4. 6,并与推块4. 4 相抵,所述插杆套4. 6与插杆4. 5滑动配合,并与后执手连接套4. 3固定连接,插杆4. 5中 部有一部分有圆柱形凸起,可抵着插杆套4. 6,这样插杆套4. 6可将插杆4. 5套有复位弹簧 的一端限位在后执手连接套4. 3侧壁插孔中,所述驱动机4. 1固定在离合器下壳4. 8中驱 动机槽内,驱动机4. 1上的活动块与推块4. 4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下壳4. 8与所述离合器 上壳4.9相固定。 所述驱动机4. 1是主要由电机构成的机械传动装置,它的作用是把电机的快速旋 转运动转化为驱动机4. 1上活动块的慢速直线运动,并增大驱动力。因为该技术为现有技 术,故不在此做赘述。 如图2 、 3 、 4、 5 、 6所示,所述前执手连接件4. 2与电子锁中的前执手1固定连接,前 执手1在电子锁中通过复位弹簧和限位片使前执手1限位在执手部分处在水平状态的位 置,所述前执手连接件4. 2与电子锁中的前执手1的固定连接是指,前执手连接件4. 2上有 两个沿圆周对称分布的两个凸起4. 2. 1,前执手1上有两个与前执手连接件4.2上的两个凸
4起4. 2. l切入配合的两个凹槽l. 1。安装时,将离合装置4中前执手连接件4.2上的两个凸起4. 2. 1切入前执手1上的两个凹槽1. 1中,使离合装置4中的前执手连接件4. 2与前执手1固定连接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电子锁接收到开锁信号后,主控电路板3给驱动机4. l施加信号,驱动机4. 1内电机正转,通过驱动机4. l上的活动块与推块4.4的连接,推动推块4. 4向插杆4. 5方向移动,推块4. 4推动与之相抵的插杆4. 5插入到后执手连接套3和前执手连接件4. 2的插孔里,使插杆4. 5、前执手连接件4. 2、后执手连接套4. 3三者连为一体,前执手连接件4. 2与后执手连接套4. 3固定在一起,因为前执手连接件4. 2与前执手1是固定连接的,所以扳动前执手1即可带动后执手连接套4. 3,后执手连接套4. 3带动锁体开锁,当电子锁收到开锁信号数秒之后主控电路输出信号,使驱动机4. 1内电机反转,带动推块4. 4向反方向移动,插杆4. 5因为复位弹簧4. 7的推力,脱离前执手连接件4. 2上的插孔,使前执手连接件4. 2与后执手连接套4. 3脱离,此时,扳动前执手1只会带动前执手连接件4. 2空转,而不能使后执手连接套4. 3转动,此时不能开锁。 在上锁状态下,驱动机4. 1内的电机处于反转后的状态,插杆4. 5在复位弹簧4. 7的弹力下始终脱离前执手连接件4. 2的插孔,当输入开锁信号后,电机正转可开锁,数秒后,电机自动反转,自动上锁,但是如果在数秒范围内,电机未反转之前,按下常开开关7,电机即处于一直正转后的那个状态,此时电子锁处于开锁状态,可以随时扳动前执手来开锁;当再次按下常开开关7,电子锁解除开锁状态。
权利要求一种电子锁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驱动机(4.1)、前执手连接件(4.2)、后执手连接套(4.3)、推块(4.4)、插杆(4.5)、插杆套(4.6)、复位弹簧(4.7)、离合器下壳(4.8)和离合器上壳(4.9)组成,所述前执手连接件(4.2)与后执手连接套(4.3)活动套合,前执手连接件(4.2)侧壁上的圆形插孔在周向限位状态下与后执手连接套(4.3)侧壁上的圆形插孔对准,所述后执手连接套(4.3)置于离合器下壳(4.8)中的圆形槽内且与离合器下壳(4.8)转动配合,所述插杆(4.5)的一端套有复位弹簧(4.7),并与后执手连接套(4.3)侧壁上的圆形插孔滑动配合,其中插杆(4.5)的顶部抵至后执手连接套(4.3)内侧壁上,插杆(4.5)的另一端套有插杆套(4.6),并与推块(4.4)相抵,所述插杆套(4.6)与插杆(4.5)滑动配合,并与后执手连接套(4.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4.1)固定在离合器下壳(4.8)中驱动机槽内,驱动机(4.1)上的活动块与推块(4.4)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下壳(4.8)与所述离合器上壳(4.9)相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锁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4. 1)是 主要由电机构成的机械传动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锁的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执手连接件 (4.2)的周向限位状态是指,前执手连接件(4.2)与电子锁中的前执手(1)固定连接,在电 子锁中前执手(1)处在自然状态下时,前执手连接件(4. 2)所处的状态,所述前执手连接 件(4.2)与电子锁中的前执手(1)的固定连接是指,前执手连接件(4.2)上有两个沿圆周 对称分布的两个凸起(4. 2. l),前执手(1)上有两个与前执手连接件(4. 2)上的两个凸起 (4. 2. 1)切入配合的两个凹槽(1. 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锁的离合装置,它包括驱动机、离合器下壳和离合器上壳,它还包括前执手连接件、后执手连接套、推块、插杆、插杆套和复位弹簧,前执手连接件与后执手连接套活动套合,前执手连接件侧壁上的圆形插孔在周向限位状态下与后执手连接套侧壁上的圆形插孔对准,后执手连接套置于离合器下壳中的圆形槽内且与离合器下壳转动配合,插杆的一端套有复位弹簧,并与后执手连接套侧壁上的圆形插孔滑动配合,插杆的顶部抵至后执手连接套内侧壁上,插杆的另一端套有插杆套,并与推块相抵,插杆套与插杆滑动配合,并与后执手连接套固定连接,驱动机的活动块与推块固定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离合装置的电子锁结构简单,生产及安装过程都很方便。
文档编号E05B49/00GK201486230SQ20092012111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6日
发明者黄惠杨 申请人:宁波兴科智能化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