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门限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79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门限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门限制装置,尤指于风门上装设具连杆组的限制装置,风门多 个叶片密闭时连杆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呈直线状,且第一连杆又可受解除装置的推杆推 抵脱离直线状,让多个叶片平时防止手动误开且紧急时又可手动顺利开启。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的大都市,高楼大厦林立。不论居家或是办公场所、公共场合等,均使用 装潢材料来进行装修,将室内环境装修得美轮美奂。然而大批的装潢材料具有极高的可燃 性,一旦发生火灾,装潢材料极易产生剧烈浓烟,这不仅阻断逃生路线,且会延误逃生与救 援的时间。往往既造成严重的生命危险,还造成财产损失。再,一般大楼内是共享室内空调 系统,因此容,更易传导浓烟迅速流窜、蔓延于各个楼层,使得灾害程度扩大,且不可忽视。因此,遂有业者创设出排烟、防烟的闸门,以于火灾发生时,将室内共通的管道予 以阻隔,而有效减少浓烟蔓延的速度。现有的防烟、排烟、排风闸门如图8所示,在闸门的框 体A内枢设有多个转轴Al,并于各转轴Al上套设有闸门板B,以使闸门板B以转轴Al为轴 心做旋转,而达到开启或关闭闸门的目的,然现有闸门在实际使用时为具有诸多缺失,如闸 门板B关闭后,若受到外力推动,其间门板B便会开启,进而无法确实达到隔绝空气或浓烟。上述现有排烟、防烟、排风闸门的结构所存在的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者与本实用 新型发明人所亟欲研究改良的方向所在。故,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 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平时防止手动误开、 紧急时又可顺利开启的风门限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该限制装置的连杆组为设有风门多个叶片密闭时 呈直线状枢接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且第三连杆为与第一枢轴、第二枢轴轴心连接线呈 垂直,让风门驱动装置可带动多个叶片呈开启或密闭,但多个叶片密闭时若受到外力推动, 因第三连杆旋动产生的施力为朝向第一枢轴及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枢接处的轴心,直线状 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便不会旋动或位移,即可防止多个叶片被意外开启,紧急状况时,则透 过推动解除装置的推杆朝内位移抵持第一连杆,使第一连杆旋动并与第二连杆脱离直线 状,便可手动开启多个叶片,进而达到平时防止手动误开且紧急时又可手动顺利开启的目 的。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在于,该解除装置为于推杆的抵持部及座体之间设有弹 性元件,推杆朝内位移时,抵持部便会抵压弹性元件产生弹性变形,而停止施力时弹性元件 便会利用弹性恢复力推抵抵持部,并带动推杆自动复位,即可让推杆进行往复位移,进而达 到提升使用方便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乃在于,该限制装置的连杆组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枢接
3处邻近轴心连接线一侧设有挡止块,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旋动、位移约呈直线后,便会受 到挡止块止挡而不会继续位移,不仅可限制第三连杆仅于0° 90°之间旋动,且第三连 杆旋动对第二连杆施力时,因施力为朝远离轴心连接线方向,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也会受 到挡止块止挡而不会产生旋动或位移,进而可达到多个叶片确实密闭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乃在于,该限制装置于第一枢轴与第二枢轴的轴心连接线 远离连杆组直线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一侧,设有与第二枢轴间距小于第三连杆长度的限 位元件,且限位元件与第一枢轴之间形成有长度大于第一连杆的以供第一连杆旋动穿过至 另侧的通道,让多个叶片由密闭转成开启时,第三连杆旋动后便会受限位元件止挡而停止, 而多个叶片由开启转成密闭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呈直线后则受到挡止块止挡而不会继 续位移,让多个叶片仅能于0° 90°之间进行开关,以避免风门的驱动装置、连动装置及 多个叶片作多个叶片开启程度不会增大却具较长行程的运作(90° 180°之间),进而达 到节省能源、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乃在于,该限制装置于第一枢轴、第二枢轴、连杆组及限位 元件外侧罩覆有盒体,以缩小体积来节省空间,更可达到方便搬移、库存及避免内部构件受 碰撞损坏的目的。一种风门限制装置,其包括风门、限制装置,其中该风门为于框体内部设有连通二侧外部的流通空间,且于框体侧壁上设有具传动 轴的驱动装置,再于流通空间侧壁设有具连动轴的连动装置,再于流通空间内枢设有可受 连动装置带动同步旋动呈开启或密闭的多个叶片;该限制装置为设置于风门的驱动装置与连动装置之间,限制装置设有与风门驱动 装置传动轴对接的第一枢轴及与连动装置连动轴对接的第二枢轴,并于第一枢轴与第二枢 轴上连设有连杆组,连杆组设有一端固设于第一枢轴并于风门多个叶片关闭时朝第二枢轴 一侧斜伸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另侧为枢设有多个叶片关闭时与第一连杆呈直线状的第二 连杆,再于第二连杆另侧枢设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另侧则固接于第二枢轴,第一连杆侧边 设有解除装置,解除装置设有内部具容置空间的座体,且座体上穿设有伸出至外部并可朝 内位移推抵第一连杆朝第一枢轴与第二枢轴轴心连接线方向旋动的推杆。所述的风门限制装置,其中,该风门驱动装置的传动轴与连动装置的连动轴为朝 向同一方向或朝向相对方向。所述的风门限制装置,其中,该限制装置连杆组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枢接处邻 近轴心连接线一侧设有止挡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约呈直线后停止的挡止块,第二连杆与 第三连杆枢接处远离轴心连接线一侧设有止挡使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呈直线后停止的挡 止体。所述的风门限制装置,其中,该限制装置于轴心连接线远离连杆组直线状第一连 杆与第二连杆一侧设有与第二枢轴的间距小于第三连杆长度的限位元件,且限位元件与第 一枢轴之间形成有长度大于第一连杆的以供第一连杆旋动穿过至另侧的通道,且多个叶片 关闭时与第一枢轴、第二枢轴轴心连接线呈垂直。所述的风门限制装置,其中,该限制装置于第一枢轴、第二枢轴、连杆组及限位元 件外侧罩覆有盒体,且解除装置的座体为组装于第一连杆侧边盒体上。所述的风门限制装置,其中,该限制装置于第一枢轴及第二枢轴上为分别设有穿过传动轴1连动轴形成定位的固定元件。[OO19] 所述的风门限制装置,其中,该限制装置的解除装置于座体二侧分别设有对正第一连杆并供推杆穿置的贯穿孔1穿槽,推杆长度为长于贯穿孔与第一连杆之间距。[0020] 所述的风门限制装置,其中,该推杆上又设有增大外径以止挡于贯穿孔周缘座体侧壁的抵持部,再设有二端分别抵持于抵持部1座体具穿槽的侧壁的弹性元件。[002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提供的风门限制装置,不仅达到平时防止手动误开且紧急时又可手动顺利开启的目的,还缩小体积节省空间,更可达到方便搬移1库存及避免内部构件受碰撞损坏。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节省能源1延长使用寿命。


[0022]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个叶片关闭时的侧视图;[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个叶片关闭时限制装置的侧视图;[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解除装置推动第一连杆的侧视图(一);[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解除装置推动第一连杆的侧视图(二);[0027] 图6为本实用新型解除装置推动第一连杆的侧视图(三);[0028]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个叶片开启后限制装置的侧视图;[0029]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多个叶片开启时的侧视图;[0030] 图9为现有闸门的立体外观图。[0031]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32] l1风门[0033] 111框体131连动装置[0034] 1101流通空间13l1连动轴[0035] 121驱动装置141叶片[0036] 12l1传动轴[0037] 21限制装置[0038] 2l1第一枢轴251固定元件[0039] 221第二枢轴261盒体[0040] 231连杆组271解除装置[0041] 23l1第一连杆27l1座体[0042] 2321第二连杆27lo1容置空间[0043] 2331第三连杆27111贯穿孔[0044] 2341挡止块27121穿槽[0045] 2351挡止体2721推杆[0046] 241限位元件272l1抵持部[0047] 24l1信道2731弹性元件[0048] 31轴心连接线[0049] A1框体[0050] Al1转轴[0051]B、闸门板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配合附图就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多个叶片关闭时的侧视 图、多个叶片关闭时限制装置的侧视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该风门限制装置包括风门 1、限制装置2;其中该风门1为于框体11内部设有连通二侧外部的流通空间110,且于框体11侧壁上 设有具传动轴121的驱动装置12,再于流通空间110侧壁设有具连动轴131的连动装置13, 再于流通空间110内枢设有可受连动装置13带动同步旋动呈开启或密闭的多个叶片14。该限制装置2为设置于风门1的驱动装置12与连动装置13之间,限制装置2设有 与风门1驱动装置12传动轴121对接的第一枢轴21及与连动装置13连动轴131对接的 第二枢轴22,并于第一枢轴21与第二枢轴22上连设有连杆组23,连杆组23设有一端固设 于第一枢轴21并于风门1多个叶片14关闭时朝第二枢轴22 —侧斜伸的第一连杆231,第 一连杆231另侧为枢设有多个叶片14关闭时与第一连杆231约呈直线状的第二连杆232, 再于第二连杆232另侧枢设有多个叶片14关闭时与第一枢轴21、第二枢轴22轴心连接线 3呈垂直的第三连杆233,第三连杆233另侧固设于第二枢轴22,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 232枢接处邻近轴心连接线3 —侧设有止挡使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约呈直线后停 止的挡止块234,第二连杆232与第三连杆233枢接处远离轴心连接线3 —侧设有止挡使第 二连杆232与第三连杆233约呈直线后停止的挡止体235,再于轴心连接线3远离直线状第 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 —侧设有与第二枢轴22的间距小于第三连杆233长度的限位 元件对,且限位元件M与第一枢轴21之间形成有长度大于第一连杆231的以供第一连杆 231旋动穿过至另侧的通道M1,第一枢轴21及第二枢轴22上为分别设有穿过传动轴121、 连动轴131形成定位的固定元件25,再于第一枢轴21、第二枢轴22、连杆组23及限位元件 24外侧罩覆有盒体沈。另,第一连杆231侧边设有对正第一连杆231的解除装置27,解除装置27设有内 部具容置空间2710的座体271,座体271 二侧分别设有对正第一连杆231的贯穿孔2711、 穿槽2712,再于穿槽2712穿设有另侧穿过贯穿孔2711伸出至外部的推杆272,推杆272长 度为长于贯穿孔2711与第一连杆231之间距,推杆272上又设有增大外径以止挡于贯穿孔 2711周缘座体271侧壁抵持部2721,再设有二端分别抵持于抵持部2721、座体271具穿槽 2712的侧壁的弹性元件273 ;再者,解除装置27的座体271可为单独制造或与盒体沈组装 而成,让座体271可组装于第一连杆231侧边盒体沈上。上述的固定元件25则可为插梢、铆钉或卡榫等,限位元件M则可为柱体、块体、螺 丝、片体等,然而有关固定元件25及限位元件M的型式及使用、组装方式为现有的技术,且 该细部构成非本案创作要点,不再赘述。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 图、多个叶片关闭时的侧视图、多个叶片关闭时限制装置的侧视图、解除装置推动第一连杆 的侧视图(一)、侧视图(二)、侧视图(三)、多个叶片开启后限制装置的侧视图、多个叶片开启时的侧视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该风门1的多个叶片14在未启动前为呈密闭状, 使风门1框体11 二侧的空气无法通过流通空间110进行对流,此时,限制装置2的第一连 杆231及第二连杆232为呈直线状朝第二枢轴22 —侧斜伸,若启动风门1的驱动装置12 运作,驱动装置12的传动轴121便会开始转动让第一连杆231枢接第二连杆232 —侧朝邻 近轴心连接线3方向旋动,第二连杆232便会随的位移并带动第三连杆233产生旋动,第一 连杆231旋动穿过限位元件M与第一枢轴21之间的通道241至另侧后,第三连杆233便 会在旋动约90°时恰抵持接触限位元件M,此时驱动装置12便会停止运作,而第二枢轴22 因为随着第三连杆233旋转90°,连动装置13则随第二枢轴22运作而带动多个叶片14旋 动90°呈开启状,通过此避免多个叶片14过度旋动。若风门1的多个叶片14要由开启转换呈密闭状,则以驱动装置12进行相反方向 运作,便会带动限制装置2的第一枢轴21、连杆组23及第二枢轴22作相反方向运作,而在 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呈直线状后,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便会受到挡止块 234止挡而不会继续位移,让第三连杆233仅作90°旋动,更可让第三连杆233旋动产生朝 远离轴心连接线3方向施力时,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不会旋动或位移,让多个叶片 14确实呈密闭状。透过上述挡止块2;34及限位元件M限制第一连杆231、第二连杆232及第三连杆 233的旋动范围、角度,即可让多个叶片14随驱动装置12运作开启呈0° 90°,由于多个 叶片14开启90° 180°时流通空间110开启的尺寸大小,恰相对应于90° 0°的开启 尺寸,通过此便可避免风门1的驱动装置12、连动装置13及多个叶片14作无谓的运作而延 长运作时间,进而达到节省能源、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 图、多个叶片关闭时的侧视图、多个叶片关闭时限制装置的侧视图、解除装置推动第一连杆 的侧视图(一)、侧视图(二)、侧视图(三)、多个叶片开启后限制装置的侧视图、多个叶片 开启时的侧视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该多个叶片14呈密闭时,限制装置2连杆组23 的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呈直线状,便无法直接施力于多个叶片14使其开启,但若 遇到紧急状况(如停电、机械故障等)却又需开启多个叶片14时,便可施力推动推杆272, 让推杆272朝内位移而抵推于第一连杆231远离挡止块234 —侧,让第一连杆231旋动,则 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便会脱离直线状,此时,即可直接施力于多个叶片14让其进 行开启。再者,推杆272朝内位移时,推杆272的抵持部2721便会抵压弹性元件273产生 弹性变形,而停止施力于推杆272时,弹性元件273的弹性恢复力便会推抵抵持部2721并 带动推杆272再次伸出盒体沈外部,即可让推杆272进行往复位移。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多个叶片关闭时的侧视 图、多个叶片关闭时限制装置的侧视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该风门1的多个叶片14在 密闭时,若有人员直接施力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叶片14欲使其旋动时,由于多个叶片14会 带动第二枢轴22及其对接的第三连杆233产生旋动,第三连杆233枢接于第二连杆232 — 侧便会弧状位移,其施力可分成二个方向,一为朝第二连杆232远离轴心连接线3方向推 动,但直线状第二连杆232及第一连杆231受挡止块234止挡便不会位移,另一为朝第一枢 轴21方向推动,由于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为呈直线状,施力穿过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枢接的轴心及第一枢轴21的轴心,便不会推动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 产生旋动或位移,因风门1大多为设置在遇到火警时密闭来隔绝浓烟,如此即可避免不知 情人士直接推动多个叶片14使其开启,而让浓烟扩散蔓延,进而可达到确实密闭隔离的目 的。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多个叶片关闭时的侧视 图、多个叶片关闭时限制装置的侧视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该限制装置2的第一枢轴 21、第二枢轴22、连杆组23及限位元件M为可利用盒体沈罩覆,进而可具有缩小体积、方 便搬移的效果,又可避免内部各构件受到碰撞产生毁损,且限制装置2为可装设于风门1框 体11的内侧壁或外侧壁,驱动装置12的传动轴121及连动装置13的连动轴131为可朝向 相同或相对方向,其较佳实施例为朝向相对方向,让驱动装置12与连动装置13装设于限制 装置2同侧以节省空间,其仅具利用第一枢轴21与第二枢轴22分别固接于驱动装置12的 传动轴121及连动装置13的连动轴131以同步转动的功能即可,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 的专利范围,如利用其它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风门限制装置于实际使用时,为可具有下列各项优点,如(一 )该限制装置2连杆组23为设有风门1的多个叶片14密闭时呈直线状枢接 的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让风门1驱动装置12以传动轴121带动第一枢轴21旋转 时,可带动多个叶片14呈开启或密闭,而多个叶片14密闭时若受到外力施加,则可让施力 朝向第一枢轴21及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枢接处的轴心,以避免多个叶片14意外 开启,且若遇到停电、机械故障等状况又需手动开启多个叶片14时,则透过推动解除装置 27的推杆272,让推杆272朝内位移抵持第一连杆231,使第一连杆231产生旋动并与第二 连杆232脱离直线状,便可手动开启多个叶片14。( 二)该解除装置27的推杆272朝内位移时,推杆272的抵持部2721便会抵压弹 性元件273产生弹性变形,而停止施力于推杆272时,弹性元件273的弹性恢复力便会推抵 抵持部2721并带动推杆272再次伸出盒体沈外部,即可让推杆272进行往复位移。(三)该限制装置2连杆组23于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枢接处邻近轴心 连接线3 —侧设有挡止块234,让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约呈直线后受到挡止块234 止挡而不会继续位移,不仅可让第三连杆233仅作90°旋动,且第三连杆233旋动产生朝远 离轴心连接线3方向施力时,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也不会旋动或位移。(四)限制装置2于轴心连接线3远离连杆组23直线状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 杆232 —侧设有与第二枢轴22之间距小于第三连杆233长度的限位元件24,且限位元件 24与第一枢轴21之间形成有长度大于第一连杆231的以供第一连杆231旋动穿过至另侧 的通道M1,且第三连杆233为与第一枢轴21、第二枢轴22轴心连接线3呈垂直,使第三连 杆233旋动约90°后便受到限位元件M挡止,第一连杆231与第二连杆232呈直线后则受 到挡止块234止挡而不会继续位移,让多个叶片14仅能于0° 90°之间进行开关,以避 免风门1的驱动装置12、连动装置13及多个叶片14作较长行程的运作(90° 180°之 间),但多个叶片14开启程度却不会增大。(五)该限制装置2于第一枢轴21、第二枢轴22、连杆组23及限位元件M外侧罩 覆有盒体26,通过此以缩小体积来节省空间。故,本实用新型为主要针对风门限制装置,而 可于风门1上装设有限制装置2,限制装置2设有驱动装置12传动轴121对接的第一枢轴21及与连动装置13连动轴131对接的第二枢轴22,并于第一枢轴21上连设有连杆组23 的第一连杆231,第一连杆231另侧为枢设有第二连杆232,再于第二连杆232另侧枢设有 固接于第二枢轴22的第三连杆233,让风门1的多个叶片14密闭时,第一连杆231与第二 连杆232为呈直线状,以避免人员误施力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叶片14时让多个叶片14开 启,紧急时又可推动解除装置27的推杆272,让推杆272朝内位移抵持第一连杆231,使第 一连杆231产生旋动并与第二连杆232脱离直线状,让平时防止手动误开且紧急时又可手 动顺利开启为主要保护重点,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 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 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风门限制装置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 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创作,符合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风门限制装置,其包括风门、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门为于框体内部设有连通二侧外部的流通空间,且于框体侧壁上设有具传动轴的 驱动装置,再于流通空间侧壁设有具连动轴的连动装置,再于流通空间内枢设有可受连动 装置带动同步旋动呈开启或密闭的多个叶片;该限制装置为设置于风门的驱动装置与连动装置之间,限制装置设有与风门驱动装 置传动轴对接的第一枢轴及与连动装置连动轴对接的第二枢轴,并于第一枢轴与第二枢轴 上连设有连杆组,连杆组设有一端固设于第一枢轴并于风门多个叶片关闭时朝第二枢轴一 侧斜伸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另侧为枢设有多个叶片关闭时与第一连杆呈直线状的第二连 杆,再于第二连杆另侧枢设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另侧则固接于第二枢轴,第一连杆侧边设 有解除装置,解除装置设有内部具容置空间的座体,且座体上穿设有伸出至外部并可朝内 位移推抵第一连杆朝第一枢轴与第二枢轴轴心连接线方向旋动的推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门驱动装置的传动轴与连动 装置的连动轴为朝向同一方向或朝向相对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制装置连杆组于第一连杆与 第二连杆枢接处邻近轴心连接线一侧设有止挡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约呈直线后停止的 挡止块,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枢接处远离轴心连接线一侧设有止挡使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 呈直线后停止的挡止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制装置于轴心连接线远离连 杆组直线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一侧设有与第二枢轴的间距小于第三连杆长度的限位元 件,且限位元件与第一枢轴之间形成有长度大于第一连杆的以供第一连杆旋动穿过至另侧 的通道,且多个叶片关闭时与第一枢轴、第二枢轴轴心连接线呈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门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制装置于第一枢轴、第二枢 轴、连杆组及限位元件外侧罩覆有盒体,且解除装置的座体为组装于第一连杆侧边盒体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制装置于第一枢轴及第二枢 轴上为分别设有穿过传动轴、连动轴形成定位的固定元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门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限制装置的解除装置于座体二 侧分别设有对正第一连杆并供推杆穿置的贯穿孔、穿槽,推杆长度为长于贯穿孔与第一连 杆之间距。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门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推杆上又设有增大外径以止挡 于贯穿孔周缘座体侧壁的抵持部,再设有二端分别抵持于抵持部、座体具穿槽的侧壁的弹 性元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门限制装置,包括风门、限制装置,该风门为于框体内设有驱动装置、连动装置,框体上枢设受连动装置带动,以使内部流通空间开启或密闭的多个叶片,驱动装置与连动装置分别对接于限制装置的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一枢轴连设有连杆组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另侧枢接的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枢接,第三连杆另侧固接于第二枢轴,风门多个叶片密闭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呈直线状,可防止多个叶片被手动意外开启;第一连杆侧边设有解除装置,解除装置座体穿设的推杆受推动朝内位移抵持第一连杆,使第一连杆旋动并与第二连杆脱离直线状,可手动开启多个叶片,进而达到平时防止手动误开且紧急时又可手动顺利开启的目的。
文档编号E06B7/084GK201865535SQ20102059897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4日
发明者许丽娜 申请人:巧风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