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89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在能操控座椅升降或角度调整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上设置的线控离断装置,该装置可将整条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一分为二离断或连结在一起,而达到方便拆解升降或倾斜机构进行维修或更替的效果。
背景技术
一般的座椅大致包含有椅脚、设在椅脚上方的座垫及设在座垫后侧的椅背。而业者为了适应每一位乘坐者的不同身高以及为提供乘坐者乘坐时背部舒适的躺靠,因此在座椅的椅脚与座垫间藉由高度调整装置调整座垫的高度,或透过椅背角度调整装置调整椅背与座垫间的角度。如中国台湾证书号第Μ3 ^601号“椅具的升降杆构造”,该案于椅座与脚座之间设置一含气压棒的升降杆,于气压棒顶端设调整杆,利用按压调整杆控制气压棒的伸缩,进而改变座椅的高低。再如中国台湾证书号第Μ301593号“办公椅改良”,在一座椅的坐垫下方设蝴蝶盘,该蝴蝶盘底部组设一气压棒,令该座椅可视需求调整不同安坐高度。另参阅中国台湾证书号第Μ240905号“调整椅背仰靠角度之装置”,其利用一操控杆的操控进行调整椅背仰靠的角度。然而,上述各前案不论在进行座椅的坐垫高度调整或椅背的仰靠角度调整,均需透扳手(或操控杆),而扳手(或操控杆)通常装设的位置,都必须对应于气压棒或特定位置处,才能对气压棒或椅背倾斜度调整装置做控制,导致扳手(操控杆)无法装设于椅具上的其它任意位置处,尤其考虑到座椅的整体性,上述扳手(操控杆)通常是装设在坐垫的下方,因此乘坐者欲施力操作扳手(操控杆)时,必须略为侧身并离开坐垫或是令背部施力贴靠椅背,在完成调整后再回复乘坐姿态,以致造成乘坐者在进行调整操作上的困扰与不便。于是后来有相关业者再研发出一种能方便操控座椅高度或倾斜角度的结构。参中国台湾证书号第Μ314557号“办公椅之高度或倾斜度的调整控制装置”及第Μ397748号“可调整椅背角度的椅具”,其均为透过一挠控线(连动索单元)使按键元件与升降或倾斜装置连接,而该按键元件被安装于乘坐者容易操作之处;如此便能直接藉由对按键元件的压或放,令椅具得以调整高低或倾斜角度。但是,上述透过一挠控线(连动索单元)控制椅具高低或倾斜角度调整的结构设置,于考虑椅具的整体外观下,其挠控线(连动索单元)均是采用隐藏式的安装方式,例如埋在椅具的内部(例如坐垫、扶手),加上传统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与升降或倾斜机构并无法分离,所以当椅具的升降或倾斜机构损坏而欲进行维修或更替时,必须连同挠控线 (连动索单元)埋设所经之处的物件(例如坐垫、扶手)加以拆解,才能将升降或倾斜机构与挠控线(连动索单元)顺利拆下进行维修或更替,因此,实施上相当不方便,也相当浪费时间。因此,若能提供一种结构,该结构在维修或更替升降或倾斜机构时,仅需拆解升降或倾斜机构即可,而不需再拆解挠控线(连动索单元)以及因为拆解挠控线(连动索单元) 而必须再连同拆解埋设挠控线(连动索单元)所经之处的物件(例如坐垫、扶手),则会令升降或倾斜机构的维修或更替作业更为便利、省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尤其是一种透过在挠控线(连动索单元)上设置有离断装置,可将挠控线(连动索单元)离断,而方便将座椅的升降或倾斜机构拆解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替的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所实现一种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离断装置装设在一分为二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的离断处;所述线控离断装置包括有一固定座、一结合块与两个嵌卡块;该固定座上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的两端各有一与该容置槽相连通的走线槽;该结合块被安装于该容置槽中,其上有两个嵌孔;该两个嵌卡块各自与一分为二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的离断处固接,并各自以能分离的方式嵌设于该两个嵌孔中;如上所述的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该挠控线(连动索单元)的其中一段连设座椅的升降或倾斜机构其中之一,而另一段挠控线(连动索单元)则埋设于座椅的内部。如上所述的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该固定座上的容置槽设有开口,该走线槽上设有窄开口,该窄开口与该开口相连通。如上所述的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该结合块的两个嵌孔分别往该结合块的两端侧向连接一供挠控线(连动索单元)穿设的线槽。透过在能操控座椅的升降或倾斜机构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上装设有本实用新型的线控离断装置,将使该座椅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在进行维修或更换升降或倾斜机构时,不需再将整条挠控线(连动索单元)拆下, 也不需再拆解埋设挠控线(连动索单元)的物件(例如坐垫、扶手),只需自该线控离断装置处离断挠控线(连动索单元),便能将挠控线(连动索单元)连设升降或倾斜机构与埋设在物件(例如坐垫、扶手)内部的两端离断分离,而便于取下升降或倾斜机构,节省维修及更换时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控离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控离断装置的立体组合外观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控离断装置装设在座椅上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控离断装置的组合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控离断装置的组合侧视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控离断装置于操作离断时的示意图(一);图7为本实用新型线控离断装置于操作离断时的示意图(二)。主要元件标号说明IA 挠控线(连动索单元)IB 挠控线(连动索单元)2 固定座21 容置槽[0027]211 开口221 窄开口31 嵌孔
22 走线槽 3结合块
32 线槽4 嵌卡块具体实施方式
为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目的及达成功效有更完整及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附图及元件标号。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揭示本实用新型的线控离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与立体组合外观图。本实用新型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装设在一分为二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1A、1B 的离断处,并令其中一段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IA连设座椅的升降或倾斜机构(请再参阅图3),而另一段挠控线(连动索单元)IB则埋设于座椅的内部;该线控离断装置包括有一固定座2、一结合块3与两个嵌卡块4 ;其中该固定座2上设有其开口 211朝向一面的容置槽21,该容置槽21的两端各有一具窄开口 221的走线槽22,该走线槽22与该容置槽21相连通,而该窄开口 221则与该开口 211相连通;该结合块3被安装容置于该容置槽21中,其上并设有两个并列的嵌孔31,该两个嵌孔31分别往该结合块3的两端侧向连接一线槽32,且该结合块3的径长大于该走线槽 22的径长;该两个嵌卡块4各自与一分为二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1A、IB的离断处固接,并能各自嵌入该结合块3上的两个嵌孔31,该嵌卡块4的径长大于线槽32的径长。据此(以下请参阅图2、图4及图5),组合时先将各自固定在一分为二的挠控线 (连动索单元)1A、1B的离断处的两个嵌卡块4分别嵌入该结合块3上的两个嵌孔31中, 并令该一分为二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1A、1B各自由该结合块3的线槽32处穿出,由于该嵌卡块4的径长大于该线槽32的径长,使该两个嵌卡块4不会由侧向的线槽32处脱离; 再将该结合块3置入该固定座2的容置槽21中,且令一分为二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1A、 IB由该固定座2的走线槽22穿出,由于该结合块3的径长大于该走线槽22的窄开口 221 的径长,使与该结合块3组接在一起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ΙΑ、1B,不致于脱离该固定座2 的容置槽21 ;于是透过该嵌卡块4嵌设于结合块3的嵌孔31中,而该结合块3又容置于该固定座2的容置槽21中,将一分为二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1A、IB的离断处稳固接合定位。当要自座椅上拆解升降或倾斜机构以进行维修或更换新品时,则先将该结合块3 自该固定座2的容置槽21中取出(以下参阅图6、图7),再将其一嵌卡块4由该结合块3 的嵌孔31中取出,如此便能将原本连结在一起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1A、1B—分为二而成离断状态,以顺利取下升降或倾斜机构,且不需再拆解原本被埋设在座椅内部的另一段挠控线(连动索单元)1B。上述一种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该装置装设在一分为二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 的离断处,其包括有一固定座、一结合块与两个嵌卡块;该固定座上设有开口朝向一面的容置槽,容置槽的两端各有一窄开口的走线槽,该走线槽与该容置槽、该窄开口与该开口相连通;该结合块容置于该容置槽中,其上并设有两个嵌孔,两个嵌孔侧向连接线槽;该两个嵌卡块各自与一分为二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的离断处固接,并各自嵌入该结合块上的两个嵌孔,且使挠控线(连动索单元)穿经该结合块的线槽再由该固定座的走线槽穿出;据此,该挠控线(连动索单元)透过嵌卡块嵌设于结合块的嵌孔中,而结合块又容置于该固定座的容置槽中,将一分为二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的离断处接合,而当其中一嵌卡块脱离该结合块时,便能将挠控线(连动索单元)自离断处离断分开。经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透过在操控座椅的升降或倾斜机构的挠控线 (连动索单元)上装设有线控离断装置,将使该座椅在进行维修或更换升降或倾斜机构时, 不需再将整条挠控线(连动索单元)拆下,也不需再拆解埋设挠控线(连动索单元)的物件(例如坐垫、扶手),只需自该线控离断装置处离断挠控线(连动索单元),便能将挠控线 (连动索单元)连设升降或倾斜机构与埋设在物件(例如坐垫、扶手)内部的两端离断分离,而直接取下升降或倾斜机构进行维修或更换,达到节省维修及更换时间的效果。以上所举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部份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包括在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离断装置装设在一分为二的挠控线的离断处;所述线控离断装置包括有一固定座、一结合块与两个嵌卡块;该固定座上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的两端各有一与该容置槽相连通的走线槽;该结合块被安装于该容置槽中,其上有两个嵌孔;该两个嵌卡块各自与一分为二的挠控线的离断处固接,并各自以能分离的方式嵌设于该两个嵌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挠控线的其中一段连设座椅的升降或倾斜机构其中之一,而另一段挠控线则埋设于座椅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上的容置槽设有开口,该走线槽上设有窄开口,该窄开口与该开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合块的两个嵌孔分别往该结合块的两端侧向连接一供挠控线穿设的线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合块的两个嵌孔分别往该结合块的两端侧向连接一供挠控线穿设的线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上的容置槽设有开口,该走线槽上设有窄开口,该窄开口与该开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合块的两个嵌孔分别往该结合块的两端侧向连接一供挠控线穿设的线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结合块的两个嵌孔分别往该结合块的两端侧向连接一供挠控线穿设的线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座椅的线控离断装置,该装置装设在一分为二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的离断处,能透过该线控离断装置的离断与否,使该一分为二的挠控线(连动索单元)呈现断离或连结状态,在平常连结状态时,能顺利透过该挠控线(连动索单元)操控座椅升降或角度调整,而欲维修或更换座椅的升降或角度调整机构时,能将挠控线(连动索单元)自线控离断装置处离断使之一分为二,方便进行维修或更换作业。
文档编号A47C3/00GK202168621SQ20112027428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纪清辉 申请人:纪清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