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遮阳装置的叶片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73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遮阳装置的叶片角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遮阳装置,尤其是一种遮阳装置的叶片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住宅中位于偏热地区的住宅,当住宅的窗户是东西朝向时,为了避免太阳照射,一般需要在窗户上安装遮阳装置。现有的遮阳装置,一般包括两种,ー种为卷帘式结构,即采用卷帘机构将遮阳布卷起,平时不影响窗户的正常使用,在需要遮阳时才将遮阳布拉出放下进行遮阳。这种卷帘式结构,在遮阳时难以实现通风功能。另外还有一种百叶窗结构,在无需遮阳时可以将百叶调 整为水平状态进行通风,在需要遮阳时可以将百叶调整为封闭状态进行遮阳。这种传统的百叶窗结构,一般只能在两种状态进行转换,也无法实现遮阳的同时具备通风效果的功能。另外,现有的这些遮阳装置,仅仅采用遮挡的方式,故防紫外线辐射的功能较差。为了解决所述问题,申请人设计了ー种可以根据太阳照射方向对百叶进行调整使其实现遮阳的同时实现通风效果的遮阳装置,该遮阳装置中,采用ー种由拉绳,滑轮和电机等构件形成的叶片收展装置实现对叶片的收拢和展开功能。其中,需要设计ー种结构简单巧妙,能够对展开后的叶片的角度位置进行调节的叶片调节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能够对展开后的叶片的角度位置进行调节的叶片调节装置;同时提供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遮阳装置,使得该遮阳装置具有控制方便,可以根据太阳照射方向对百叶进行调整的特点,使其实现遮阳的同时实现通风效果,使其具备良好的防电磁波辐射,隔热和屏蔽紫外线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种遮阳装置的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ー个固定杆、一个转动杆和ー个对转动杆的转动进行调节的转动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杆相邻设置在叶片的ー侧,所述转动杆可转动地设置于叶片的另ー侧,转动杆的两端连接有一个折向段,折向段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具有转动杆的转轴,所述转动杆的旋转半径大于转动杆转轴到固定杆所在竖直面之间的距离。在遮阳装置中,采用本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对叶片进行调节时,只需转动转动杆进行调节,当转动杆完全离开叶片所在位置时,此时叶片处于未受外力的初始状态,叶片呈侧立姿势,此时叶片完全打开,透风面积最大。当太阳开始照射时,可以旋转转动杆,使转动杆往叶片所在位置转动,当转动杆与叶片相接时,叶片被限制在转动杆与固定杆之间,这样,进ー步调节转动杆位置,改变转动杆与固定杆之间间隙的大小,就能够迫使叶片转动以适应该间隙,进而实现了对叶片角度的调整,使其保持遮阳效果的同时具备良好的通风效果。其中,所述转动调节机构优选采用如下结构,包括ー个调节螺杆,调节螺杆旋接在一个相对长条形支撑件固定设置的螺母上,螺母设置在转动杆两端转轴之间且位于叶片下方的位置上,调节螺杆的一端为旋转把手,另一端与ー个螺旋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杆上。采用本结构的转动调节机构,在需要改变转动杆与固定杆之间间隙的大小以迫使叶片转动,进而调节叶片角度时,可以通过旋转螺杆调节螺杆位置,进而调节螺旋弹簧对转动杆的拉カ的大小,以改变转动杆的位置,实现对转动杆的调节,进而实现对叶片旋转角度的微调。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巧妙,能够对展开后的叶片的角度位置进行调节的功能,这样就可以根据阳光照射角度调节叶片角度与其对应,使得遮阳装置在完全遮阳的同时具备通风效果。同吋,本实用新型还具备微调的效果。

图I是ー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遮阳装置具体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单独ー个吊挂件和对应的叶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单独第二滑轮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中转动调节机构位置处局部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遮阳装置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1-4所示,一种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遮阳装置,包括横向设置于上方的长条形支撑件1,所述支撑件I上可水平滑动地挂接有若干吊挂件2,每个吊挂件2下方对应设置有一片矩形叶片3,叶片3上端中部靠绳子4可转动地悬挂在对应的吊挂件2上且保持未受外力的初始状态时为侧立姿势(侧立姿势指叶片所在平面垂直于所有叶片中线所在的平面),所述叶片分为左右対称的两组,每组叶片中相邻叶片的外侧均通过固定长度的线条5实现连接,所述线条5长度等于或小于叶片宽度,其中位于支撑件I两端处的叶片分别相对于支撑件I固定设置(其中叶片是固定在支撑件I下方的固定杆上)上;还包括叶片收展装置和叶片角度调节装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I采用滑杆,吊挂件2采用吊环。其中,所述叶片3为层状结构,包括具有防水效果的基层31,依次设置在基层31外的具有吸收电磁波功能的吸波层32和能够屏蔽紫外线的隔热层33。所述吸波层32采用含有吸波涂料的纤维布得到,所述隔热层33采用含有碳黑材料的毛毡得到。其中,所述叶片收展装置包括拉绳6,分别固定于支撑件I左端的第一滑轮机构7和固定于支撑件I右端的第二滑轮机构8,以及具有在叶片收展到位时自动停止功能的叶片收展控制机构,所述第二滑轮机构8 (參见图3)包括壳体81,壳体81内设置有转轴82,转轴82上可转动地并列设置有第一滚轮83和第二滚轮84,第一滚轮83和第二滚轮84之间设置有隔片85,壳体81上对应第一滚轮83和第二滚轮84均设置有进线口和出线ロ ;所述叶片收展控制机构包括ー个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电机9 ;所述拉绳6整体呈环形,拉绳6中间的一点10固定在左侧的叶片组的最右端的叶片对应的吊挂件上,然后该点10处拉绳的一端沿该点10向左延伸并绕过第一滑轮机构7后向右延伸并固定在右侧的叶片组的最左端的叶片对应的吊挂件上,后继续向右延伸并进入第二滑轮机构8,该点10处拉绳的另ー端沿该点10向右延伸并进入第二滑轮机构8,拉绳的两端分别进入第二滑轮机构8的第一滚轮83和第二滚轮84对应的进线ロ,然后分别绕过第一滚轮83和第二滚轮84后从对应的出线ロ伸出,并连接入叶片收展控制机构后异向缠绕在电机9的转轴上;所述叶片收展控制机构还包括一个用于控制切换电机9正转或反转的主开关(图中未显示),还包括两个用于控制电机9正转时停止和反转时停止的副开关11,以及两个触头体12,所述两个触头体12分别对应两个副开关11设置且固定在电机9的转轴附近的两条拉绳上,并使得电机9转动带动叶片展开完毕或收拢完毕时两个触头体12能够分别触发两个副开关11动作。其中,所述叶片收展控制机构中,每个副开关11对应均设置有一个带弹性的杠杆13,杠杆13的一端开孔并供拉绳穿过,触头体12位于杠杆13上方的拉绳上,杠杆13另ー端与副开关11对应设置,当电机9转动带动叶片展开完毕或收拢完毕时两个触头体12能够各自下压对应杠杆13的一端,使得杠杆13另一端上翘进而触发对应的副开关11动作,当触头头上升离开时,对应的杠杆弹性复位进而使副开关复位。其中,所述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ー个固定杆14、ー个转动杆15和一 个对转动杆15的转动进行调节的转动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杆14相邻设置在叶片3的ー侧,所述转动杆15可转动地设置于叶片3的另ー侧,转动杆的两端连接有一个折向段,折向段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具有转动杆15的转轴16,所述转动杆15的旋转半径大于转动杆转轴16到固定杆14所在竖直面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转动调节机构包括ー个调节螺杆17,调节螺杆17旋接在ー个相对长条形支撑件固定设置的螺母18上,螺母18设置在转动杆15两端转轴之间且位于叶片3下方的位置上,调节螺杆17的一端为旋转把手19,另一端与ー个螺旋弹簧20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旋弹簧20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杆15上。上述遮阳装置使用时,可以安装在窗框上或者其他需要遮阳的地方使用。安装时所述长条形支撑件可以采用滑杆,所述吊挂件可以采用吊环的结构,当然,也可以是长条形支撑件采用带有滑槽的结构形式,而吊挂件采用挂接在滑槽内进行滑动的结构形式。安装好后,当无需遮阳时,可以采用叶片收展机构将叶片收拢,使其不影响窗户正常的通风。当太阳照射需要遮阳时,采用叶片收展机构将叶片展开,进行遮阳。遮阳时,根据太阳照射角度大小,可以通过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对叶片旋转角度进行调节,使叶片即能够将太阳光挡住,有在叶片之间留有角度间隙而保证通风效果。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的特点。装置中,所述叶片为层状结构,包括具有防水效果的基层,依次设置在基层外的具有吸收电磁波功能的吸波层和能够屏蔽紫外线的隔热层。这样可以使叶片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又具有良好的吸收电磁波效果,还具有良好的屏蔽紫外线和隔热效果。其中所述基层,可以采用防潮布,塑料片,彩钢片和有色金属薄皮等防水材料制得。所述吸波层,可以采用含有吸波涂料的纤维布得到,所述隔热层采用含有碳黑材料的毛毡得到;这样具有成本低廉,实施方便,便于各层之间相互连接等优点;同时,毛毡内含碳黑,一来可以屏蔽紫外光;ニ来毛毡具有一定厚度,可隔热。夏天抵御阳光热辐射,冬天抵御冷气入侵。具体实施时,吸波涂料可以采用派蒙吸波王产品,其含有铁氧化体,能够有效吸收电磁波。隔热层也还可以采用含有石墨、碳黑或碳化硅微粉等吸波物质的隔热材料制得。上述遮阳装置中,采用了独特结构的叶片收展装置,这样,在使用时,直接通过叶片收展控制机构的电机的主开关控制电机正反转切换,进而通过拉绳控制叶片的展开与收拢。同吋,当叶片展开或者收拢到位后,拉绳上的触头体触发两个副开关动作使电机停止转动。这样就采用简单的结构使其具备了自动控制的功能。具体实施时,所述电机采用两个控制回路,一个控制回路控制电机正转,另ー个控制回路控制电机反转,所述主开关采用切换开关的方式对两个控制回路之间的通断进行切換。所述两个副开关为行程开关,分别以常开状态连接到电机的两个控制回路中。该叶片收展装置中,所述第二滑轮机构的结构简单可靠,用于供两段拉绳变向使用,由于此处位置两段拉绳各自前行的方向相反,故设计了两个滚轮分别供两段拉绳变向,可以避免两段拉绳发生干渉和缠绕,保证本叶片收展装置功能的正常实现。在采用的叶片收展控制机构中增设了杠杆结构,这样,可以保证开关动作的灵敏可靠。上述遮阳装置中,其叶片角度调节装置采用了ー种自主设计的优化结构。优化后,采用本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只需转动转动杆进行调节,当转动杆完全离开叶片所在位置吋,此时叶片处于未受外力的初始状态,叶片呈侧立姿势,此时叶片完全打开,透风面积最大。当太阳开始照射时,可以采用叶片角度调节装置调节叶片角度,调节时旋转转动杆,使转动杆往叶片所在位置转动,当转动杆与叶片相接时,叶片被限制在转动杆与固定杆之间,这 样,进ー步调节转动杆位置,改变转动杆与固定杆之间间隙的大小,就能够迫使叶片转动以适应该间隙,进而实现了对叶片角度的调整。上述遮阳装置中,其转动调节机构也采用了ー种自主设计的优化结构,使得,在需要改变转动杆与固定杆之间间隙的大小以迫使叶片转动,进而调节叶片角度时,可以通过旋转螺杆调节螺杆位置,进而调节螺旋弹簧对转动杆的拉カ的大小,以改变转动杆的位置,实现对转动杆的调节,进而实现对叶片旋转角度的调节。综上所述,上述遮阳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以根据太阳照射方向对百叶进行调整使其实现遮阳的同时实现通风效果的优点,同时该遮阳装置具备良好的防电磁波辐射,隔热和屏蔽紫外线的效果。最后值得指出的是,上述遮阳装置,以及叶片自身的结构、第二滑轮机构的结构以及叶片收展控制机构的结构等均为申请人自主设计并単独申请了专利进行保护,故别人如果单独实施此部分结构也会侵犯到申请人的专利权。
权利要求1.一种遮阳装置的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一个固定杆、一个转动杆和一个对转动杆的转动进行调节的转动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杆相邻设置在叶片的一侧,所述转动杆可转动地设置于叶片的另一侧,转动杆的两端连接有一个折向段,折向段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具有转动杆的转轴,所述转动杆的旋转半径大于转动杆转轴到固定杆所在竖直面之间的距离。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遮阳装置的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调节机构,包括一个调节螺杆,调节螺杆旋接在一个相对长条形支撑件固定设置的螺母上,螺母设置在转动杆两端转轴之间且位于叶片下方的位置上,调节螺杆的一端为旋转把手,另一端与一个螺旋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转动杆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遮阳装置的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一个固定杆、一个转动杆和一个对转动杆的转动进行调节的转动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杆相邻设置在叶片的一侧,所述转动杆可转动地设置于叶片的另一侧,转动杆的两端连接有一个折向段,折向段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具有转动杆的转轴,所述转动杆的旋转半径大于转动杆转轴到固定杆所在竖直面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巧妙,能够对展开后的叶片的角度位置进行调节的功能,这样就可以根据阳光照射角度调节叶片角度与其对应,使得遮阳装置在完全遮阳的同时具备通风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备微调的效果。
文档编号E06B9/36GK202611539SQ20122030782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张德华 申请人:张德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