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调节轮距的上轮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18386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调节轮距的上轮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节轮距的上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固定板和转动板,转动板的中间形成有安装孔,转动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轮子;还包括:设置在转动板顶面的扭簧,前述扭簧的两端形成有倒钩,扭簧的轴向通孔与转动板的安装孔重叠,两端的倒钩分别钩住固定板和转动板;前述扭簧、转动板和固定板通过铆钉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当推拉门运动时,由于扭簧的作用,轮子与轨道可以时刻保持良好的接触,二者之间的间隙消失,不仅避免了推拉门产生晃动,而且有效降低了轮子与轨道之间因摩擦产生的噪音,具有良好的静音效果;另外,由于轮距可调,大大方便了将上轮装置安装到轨道内的操作。
【专利说明】—种可自动调节轮距的上轮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轮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轮距的上轮装置,属于日用五金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安装于推拉门上的上轮装置,其与上轨道一对一的配合制定,经过长期使用后,导轨内壁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且由于上轮装置的两个轮子之间的轮距固定不可调,因此轮子与导轨内壁就会产生一定的间隙,人们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推拉门的惯性和间隙的作用,尤其是开、关门时,推拉门不但会产生晃动,而且还会产生摩擦噪音,并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另外,为了减小轮子与导轨内壁之间的间隙,通常会将轮距设计的尽可能大一些,但是由于轮距固定不可调,不仅安装不便,而且调节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克服因间隙而产生的摩擦、碰撞和噪声的适用于推拉门的可自动调节轮距的上轮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自动调节轮距的上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螺丝固定孔的固定板,与固定板垂直设置的转动板,前述转动板的中间形成有安装孔,转动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轮子;还包括:设置在转动板顶面的扭簧,前述扭簧的两端形成有倒钩,扭簧的轴向通孔与转动板的安装孔重叠,两端的倒钩分别钩住固定板和转动板;前述扭簧、转动板和固定板通过铆钉连接。
[0006]前述的可自动调节轮距的上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转动板的侧边形成有用于钩住扭簧的第一扭簧卡位。
[0007]前述的可自动调节轮距的上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固定板的侧边形成有用于钩住扭簧的第二扭簧卡位。
[0008]前述的可自动调节轮距的上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固定板与转动板之间设置有垫圈。
[0009]前述的可自动调节轮距的上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导柱,前述导柱竖直设置。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设计新颖,结构合理;当推拉门运动时,由于扭簧的作用,轮子与轨道可以时刻保持良好的接触,二者之间的间隙消失,不仅避免了推拉门产生晃动,而且有效降低了轮子与轨道之间因摩擦产生的噪音,具有良好的静音效果;另外,由于轮距可调,大大方便了将上轮装置安装到轨道内的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轮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0012]图2是图1中的上轮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0013]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固定板,2-转动板,3-扭簧,4-铆钉,5-导柱,6-垫圈,7-轮子,8-销钉,9-第一扭簧卡位,10-第二扭簧卡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1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案中,轮距指的是在与轨道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两轮子之间的垂直距离,而非两个轮子的中心连线的长度。
[00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0016]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上轮装置包括:固定板1、转动板2、轮子7以及扭簧3,其中,固定板I上形成有螺丝固定孔,用于将整个装置固定到门顶部;转动板2与固定板I垂直设置,且可相对于固定板I转动,转动板2的中间形成有安装孔,转动板2的两端借助于销钉8固定安装有轮子7 ;扭簧3设置在转动板2的顶面,扭簧3的两端形成有倒钩,分别用于钩住固定板I和转动板2。安装时,需要将扭簧3的轴向通孔与转动板2的安装孔重叠,然后借助于铆钉4,从上至下依次穿过扭簧3、转动板2和固定板1,从而将三者连接到一起,此时需保证转动板2相对于固定板I仍可以转动。
[0017]当推拉门运动时,由于扭簧3的作用,轮子7与轨道可以时刻保持良好的接触,二者之间的间隙消失,不仅避免了推拉门产生晃动,而且有效降低了轮子7与轨道之间因摩擦产生的噪音,具有良好的静音效果;另外,由于轮距可调,大大方便了将上轮装置安装到轨道内的操作。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转动板2的侧边形成有第一扭簧卡位9,其用于钩住扭簧3的一个倒钩。
[0019]更为优选的是,固定板I的侧边形成有第二扭簧卡位10,其用于钩住扭簧3的另一个倒钩。
[0020]为了减少固定板I与转动板2之间的硬碰硬的摩擦,固定板I与转动板2之间设置有垫圈6,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
[002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固定板I上安装有导柱5,导柱5竖直设置,与导轨上的导柱槽配合,可有效减少导轨侧壁与上轮装置之间的磨损。
[002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自动调节轮距的上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螺丝固定孔的固定板,与固定板垂直设置的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中间形成有安装孔,转动板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轮子;还包括:设置在转动板顶面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形成有倒钩,扭簧的轴向通孔与转动板的安装孔重叠,两端的倒钩分别钩住固定板和转动板;所述扭簧、转动板和固定板通过铆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调节轮距的上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的侧边形成有用于钩住扭簧的第一扭簧卡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自动调节轮距的上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侧边形成有用于钩住扭簧的第二扭簧卡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调节轮距的上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转动板之间设置有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调节轮距的上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竖直设置。
【文档编号】E05D13/00GK203684886SQ201320689998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4日
【发明者】刘芳 申请人:刘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