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94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锚固系统,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基部和插口部,其中,所述插口部固定到所述基部;

校平器,所述校平器定位在所述插口部中并且被配置成可调整地接合到搁架系统的多个支柱中的一个支柱;以及

紧固器,所述紧固器将所述校平器固定到所述插口部,

其中,所述校平器能够被调整以改变所述搁架系统中的所述多个支柱中的所述一个支柱相对于其他支柱的高度,由此对所述搁架系统校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校平器包括头部、隔离件和螺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头部是由金属形成的六边形部并且包括延伸穿过所述头部的用于接纳所述紧固器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隔离件是由金属形成的圆柱形部并且固定地接合到所述头部,并且所述隔离件的直径小于所述头部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螺纹部是由金属形成的圆柱形部并且固定地接合到所述隔离件,并且所述螺纹部的直径与所述隔离件的直径相同并且小于所述头部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螺纹部包括3/8-16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插口部包括用于接纳所述紧固器的多个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多个槽对称地设置在所述插口部上,使得所述紧固器在不弯曲的情况下穿过所述多个槽中的两个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基部能够被固定到墙壁或地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基部由金属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基部包括多个孔,所述多个孔用于接纳将所述基部固定到固定式结构的固定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基部呈具有与固定式结构的一个或更多个平面表面配对的多个平坦侧面的多边形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紧固器是叉杆销。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插口部是1.25英寸的壁厚级别为40的插口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校平器的高度在所述插口部的长度以上延伸至少0.375英寸。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插口部由金属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插口部通过焊接固定地接合到所述基部,并且所述焊接是在所述插口部与所述基部的相交处围绕所述插口部的外壁延伸的填角焊。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锚固系统被配置成用作地震锚固系统,以将所述搁架系统固定到不可移动的结构,尤其是在地震活动期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固系统,其中,所述紧固器包括杆和夹子,所述插口部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并且所述校平器包括第三孔,使得所述杆穿过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以将所述校平器保持在所述插口内的位置,并且所述杆接纳所述夹子以将所述杆保持在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中。

20.一种锚固系统,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基部和插口部并且固定到不可移动的结构,其中,所述插口部固定到所述基部并且包括在所述插口部上对称地间隔开的第一孔和第二孔;

校平器,所述校平器具有头部、螺纹部和隔离件,所述头部定位在所述插口部中并且还包括延伸穿过所述头部的第三孔,所述螺纹部被配置成可调整地接合到搁架系统的多个支柱中的一个支柱并且被接纳在所述一个支柱的孔中,并且所述隔离件保持所述多个支柱中的所述一个支柱与所述头部之间的间距;以及

紧固器,所述紧固器具有杆和夹子,所述杆穿过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以将所述校平器保持在所述插口内的位置,并且所述杆接纳所述夹子以将所述杆保持在所述第一孔、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三孔中,

其中,所述校平器能够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以调整所述螺纹部在所述一个支柱中的位置,由此调整所述多个支柱中的所述一个支柱相对于其他支柱的高度,以对所述搁架系统校平,

其中,所述锚固系统被配置成用作地震锚固系统以将所述搁架系统固定到所述不可移动的结构,尤其是在地震活动期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