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621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座椅。



背景技术:

座椅一般由椅面、椅腿、椅背和扶手组成。座椅的种类很多,按材质分类,可分为木椅、玻璃椅、铁艺椅、塑料椅、布艺椅等;按用途分类,则可分为办公椅、餐椅、吧椅、休闲椅、躺椅、专用椅等。

但是,现有的座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缺陷:

⑴座椅的椅背和椅面一般呈平板状,其造型不符合人体工学,坐靠时,舒适感差。

⑵椅面和椅背透气性差,使用者坐靠时间稍长就会感到不舒服。

⑶座椅的造型比较死板,而且椅面和椅背多为固定式,只能满足使用者坐靠的需求,而不能满足躺卧的需求,因此,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舒适感好且美观的新型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座椅,包括椅面、椅背和椅腿,所述椅背位于椅面的后侧,所述椅腿设于椅面的下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椅面和椅背是一体制成的网格片状体,所述椅面和椅背的内表面形状与人体坐卧时的背面形状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椅面和椅背是一体制成的网格片状体,透气性好且美观,由于椅面和椅背的内表面形状与人体坐卧的背面形状相适应,符合人体工学,具有较好的舒适感;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实用性强,可适用于各种款式的座椅,适于广泛推广和适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椅面上设有椅垫。人体坐卧时,舒适感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椅面和椅背为金属网格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椅腿为框架结构,所述椅腿主要由一对位于椅面和椅背两侧的框体组成,所述框体的顶部与所述椅面和椅背相铰接,且在铰接部位设有用于将椅面和椅背定位于某一角度的定位部件,在该对框体之间设有一对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分别位于椅面和椅背的前方和后方。椅面和椅背可以转动,且定位在某一角度,能够满足使用者坐靠和躺卧的不同需求,而且椅腿为框架结构,透视感强,进一步增强了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以下改进,所述椅面和椅背的内表面呈内凹状形成内凹部,内凹部的周缘向外延展,且与人体的手臂相适应的部位是从内凹部向外延展形成的扶手,而与人体颈部相适应的部位是从内凹部向外延展形成的颈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⑴本实用新型的椅面和椅背是一体制成的网格片状体,透气性好,而且美观性强。

⑵本实用新型由于椅面和椅背的内表面形状与人体坐卧时的背面形状相适应,符合人体工学,具有较好的舒适感。

⑶本实用新型的椅面和椅背可以转动,且定位在某一角度,能够满足使用者坐靠和躺卧的不同需求。

⑷本实用新型的椅腿为框架结构,透视感强,进一步增强了美观性。

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实用性强,可适用于各种款式的座椅,例如办公座椅,因此本实用新型适于广泛推广和适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座椅,包括椅面1、椅背2和椅腿3,椅背2位于椅面1的后侧,椅腿3设于椅面1的下表面上,椅面1和椅背2是一体制成的网格片状体,透气性好且美观,椅面1和椅背2的内表面形状与人体坐卧时的背面形状相适应,符合人体工学,具有较好的舒适感。椅面1和椅背2的内表面呈内凹状形成内凹部6,内凹部6的周缘向外延展,且与人体的手臂相适应的部位是从内凹部6向外延展形成的扶手5,椅面1和椅背2的内表面呈内凹状形成内凹部,内凹部的周缘向外延展,而与人体颈部相适应的部位是从内凹部向外延展形成的颈托9。

在本实施例中,椅面1和椅背2为金属网格状,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制成。在椅面1上设有椅垫,人体坐卧时,舒适感更好。

椅腿3为框架结构,椅腿3主要由一对位于椅面1和椅背2两侧的框体4组成,框体4的顶部与椅面1和椅背2相铰接,且在铰接部位8设有用于将椅面1和椅背2定位于某一角度的定位部件,在该对框体之间设有一对加强杆7,加强杆7分别位于椅面1和椅背2的前方和后方。椅面1和椅背2可以转动,且定位在某一角度,能够满足使用者坐靠和躺卧的不同需求,而且椅腿为框架结构,透视感强,进一步增强了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