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可调节座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621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可调节座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结构,特别涉及是具有缓冲功能的可调节座椅结构。



背景技术:

椅具为人类居家或者办公、阅读时提供人体重量的重要休憩用具。现有常见椅具具有一座垫部可以提供人体臀部的支撑,且使得腿部因为有所支撑而获得暂时抒压,还设有椅背部,可以使得人体的背部获得倚靠。椅背部及座垫部通常形成“L”形,因此身体仅能被限制在一个“L”形的姿态。

虽然部分椅具已经设计椅背部能够进行倾摆,以提供背部的俯仰角度变化而增加座椅的灵活性以及较为符合人因工学,但是由于往往该倾摆造成角度过大而使得人体在座椅上的重心失衡,甚至可能产生摔倒或椅具过度倾摆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缓冲功能、可防止椅背部倾摆角度过大造成重心失衡的座椅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缓冲功能的可调节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座部、靠部和缓冲装置,所述靠部与所述座部连接并可相对所述座部形成倾摆;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摆杆、滑块、导轨和弹性件,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靠部固定连接,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座部底面;所述滑块置于所述导轨内部,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远离所述靠部的端面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为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摆杆的另一端形成通孔,转轴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条形槽将所述摆杆与所述滑块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装置为两组,所述摆杆设置在所述靠部的两侧面,所述导轨对应设置在所述座部底面两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装置为一组,所述摆杆设置在所述靠部背面的中部,所述导轨对应设置在所述座部底面中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靠部为一框体,所述框体上包覆网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靠部和座部之间设置缓冲装置,可避免因瞬间重力使得靠部倾摆角度过大而造成人体在座椅上重心失衡;由于缓冲装置中设置弹性件,座椅靠部可根据人体施加的重力自动调整倾摆角度;座椅靠部采用网层包覆框体的结构,利用网层的韧弹性起到缓冲作用,使得人体倚靠更舒适,同时网层也使座椅的透气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座椅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座部;20靠部;30支撑座; 40缓冲装置;41摆杆;42导轨;421条形槽;43滑块;44弹簧;45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缓冲功能的可调节座椅结构,包括座部10,与座部10大致呈“L”形连接的靠部20,和与座部10的底面固定连接用以将支撑的支撑座30,靠部20可相对于座部10形成倾摆,人体倚靠靠部20可调整不同姿势。座部10和靠部20之间连接有缓冲装置40。缓冲装置40包括一摆杆41,摆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靠部20上。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组缓冲装置40,两根摆杆41分别设置在靠部20的左右两侧。当然也可以只设置一组缓冲装置40,此时摆杆41可设置在靠部20背面中部。摆杆41的另一端与滑块43转动连接。导轨42固定在座部10的底面,位置与摆杆41相对应。导轨42设有内腔,滑块43置于导轨内腔中,滑块43可在导轨42内往复移动,滑块43和导轨42远离靠部20的端面之间连接有弹簧44。导轨42的侧壁上开设有条形槽421,摆杆41的另一端形成通孔,转轴45通过通孔和条形槽421将摆杆41和滑块43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靠部20的结构可以设置为一框体,框体上包覆具有韧弹性的网层。

当人体用力倚靠靠部20时,靠部20相对于座部10形成倾摆,此时与靠部20固定连接的摆杆41同时向后摆动,在摆杆41的作用下,滑块43在导轨42内腔中向前移动,压缩弹簧44。当人体施加在靠部20的重力减小时,弹簧44复位,推动滑块43向后移动,摆杆41往前摆动,靠部20的倾摆角度减小。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更动及润饰的等效替换,仍为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