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玻璃垫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8395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玻璃垫块。



背景技术:

门窗在安装玻璃时,玻璃下端需要垫玻璃垫块,以免玻璃与窗框直接接触。玻璃垫块的主要作用是分解安装在扇框内玻璃的自重,开窗无论是内平开窗还是外平开窗,由于开启窗的转轴均在窗的一边,在自重的作用下必然引起窗扇的荷载偏移,使得窗扇变形,致使开启、关闭不灵活;轻则造成气密性能下降,重则导致窗扇不能正常开启或关闭。现有各种增强角部强度的做法大多难以长时间奏效,同时为之付出的成本难以让客户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整体高度可调,定位灵活的复合玻璃垫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玻璃垫块,包括玻璃垫桥和玻璃垫块,所述玻璃垫块上设有凸条,玻璃垫桥上设有与凸条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凸条和凹槽的横截面均呈梯形,且凸条的梯形底角大于凹槽的梯形底角。

进一步,所述凸条和凹槽的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

进一步,所述玻璃垫桥的材质为邵氏硬度为70~90的硬塑料材质。

进一步,所述玻璃垫块的材质为邵氏硬度为65的软垫材质。

进一步,所述凸条的梯形底角为55~70°。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梯形底角为30~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凸条与凹槽设计成梯形,且凸条的梯形底角大于凹槽的梯形底角,一方面使得凸条与凹槽能够紧密卡合在一起,另一方面,通过变化凸条在凹槽内的位置产生不同的垫块高度,实现连续性变化的调整,可有效消除偏差,解决窗扇变形的问题,且大大降低了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玻璃垫块,包括玻璃垫桥1和玻璃垫块2,玻璃垫块2上设有凸条21,玻璃垫桥1上设有与凸条21相适配的凹槽11,凸条21和凹槽11的横截面均呈梯形,且凸条21的梯形底角大于凹槽11的梯形底角。

本实施例通过将凸条21与凹槽11设计成梯形,且凸条21的梯形底角大于凹槽11的梯形底角,一方面使得凸条21与凹槽11能够紧密卡合在一起,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凸条21在凹槽11内的位置实现玻璃垫桥1和玻璃垫块2的整体高度调节。

具体地,本实施例凸条21和凹槽11的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凸条21的梯形底角为60°,凹槽11的梯形底角为45°,这样,当凸条21卡入凹槽11内时,玻璃垫块2与玻璃垫桥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参与装配时,由于玻璃与窗扇框之间有间隙,并且玻璃和窗扇框也会各自存在偏差,所以可通过调节凸条21在凹槽11内的嵌入位置来将整体的高度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另外,本实施例中玻璃垫桥1的材质为邵氏硬度为90的硬塑料材质,玻璃垫块2的材质为邵氏硬度为65的软垫材质,这样,将玻璃垫桥1和玻璃垫块2整合一起时,既满足承重,又保证了玻璃垫桥1与玻璃垫块2之间的软接触,使得凸条21与凹槽11之间不会因为接触面积小、压力大而产生摩擦受损的现象,还确保了玻璃垫块2的方便和任意定位。另外,由于玻璃垫块2为软垫材质,可便于将凸条21轻松卡入凹槽11内,可以倾斜插入,倾斜拔出,省时省力;当凸条21卡入凹槽11后便会牢固卡紧,不易产生滑动,进而不会影响玻璃的装配。

本实施例玻璃垫桥1的底脚12的尺寸与窗框或门框的安装部位吻合,能够在50N的作用力下按进去卡紧。

本实施例通过将凸条21设计成相对凹槽11而言较软的材质,且凸条21的梯形底角大于凹槽11的梯形底角,通过变化凸条21在凹槽11内的位置产生不同的垫块高度,实现连续性变化的调整,可有效消除偏差,解决窗扇变形的问题,且大大降低了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了加工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