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7447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淘米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米装置。



背景技术:

米里含有维生素和无机盐,这两样东西容易溶于水,在淘米的过程中如果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或是过分搓洗,米的表层营养都易被破坏掉。为了达到即不过分破坏营养物质又能淘洗干净,市场上有不少淘米工具,比如公开号为CN204245989U,名称为新型多功能淘米机的中国专利文献就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淘米机,包括:淘米器内胆、淘米器顶盖和提把,所述的淘米器内胆和所述的淘米器顶盖相连接,且所述的淘米器顶盖设置于所述的淘米器内胆的顶部,所述的淘米器顶盖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的进水口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的淘米器内胆的表面上设置有提把。此淘米机可以在需要淘大量米的时候,使用机器自动淘米,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工作效率,操作简单方便。但此方案结构和设计都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洗米装置,利用小巧、灵活的结构就可以满足一般家庭对淘米的需求,该技术方案是:一种洗米装置,包括圆筒状的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圆筒状的、带有漏孔的内壳2,所述内壳2上端轴心处设置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穿过外壳1的上端面后设置有把手4,所述内壳2下端面轴心处设置有振动旋转轴,所述振动旋转轴包括圆柱状的轴座5、突出于轴座5的轴杆6,所述轴座5的外端面均匀设置有振动突起7,所述外壳1内腔底部轴心设置有与振动旋转轴配套的振动旋转座8,所述振动旋转座是带有与轴杆6配套的轴孔9的圆柱状结构,在振动旋转座8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振动突起7相同的振动突座10。

本技术方案可以优化为,所述振动突起7和振动突座10均为8个。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漏孔为直径是1-3mm的圆孔,所述外壳1上端面上设置有注水孔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可靠,使用过程简捷,维护成本低,在淘米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破坏小,淘米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动旋转轴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外壳;2、内壳;3、旋转轴;4、把手;5、轴座;6、轴杆;7、振动突起;8、振动旋转座;9、轴孔;10、振动突座;11、注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洗米装置,利用小巧、灵活的结构就可以满足一般家庭对淘米的需求,该技术方案是:一种洗米装置,包括圆筒状的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圆筒状的、带有直径为3mm的圆形的漏孔的内壳2,所述内壳2上端轴心处设置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穿过外壳1的上端面后设置有把手4,所述内壳2下端面轴心处设置有振动旋转轴,所述振动旋转轴包括圆柱状的轴座5、突出于轴座5的轴杆6,所述轴座5的外端面均匀设置有8个振动突起7,所述外壳1内腔底部轴心设置有与振动旋转轴配套的振动旋转座8,所述振动旋转座是带有与轴杆6配套的轴孔9的圆柱状结构,在振动旋转座8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振动突起7相同的8个振动突座10,所述外壳1上端面上设置有注水孔11。

使用过程:将被淘洗大米装入内壳2中,将淘洗水加入到外壳1中,用手转动把手4,使内壳2转动。由于振动突座10和振动突起7的相互作用,使内壳2在旋转的同时发生振动,使大米中的小沙石自漏孔中被洗出。可以反向旋转把手4以提高淘洗效果。使用本产品可以快速将大米中的小沙石等杂物淘出,不使大米在水中过长时间浸泡和搓洗,以尽量保护营养物质不被过分破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