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耐用的折叠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7566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便耐用的折叠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便耐用的折叠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汤勺、叉子等餐具,通常都是一体式的,这种汤勺、叉子的长度较长,在野外旅行或者探险需要携带餐具时,这种餐具不适宜随身携带。虽然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折叠式的汤勺、叉子。但其汤勺、叉子在打开后,由于没有限位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晃动,给使用造成了不便。通常,在野外拓展旅游时所使用的餐具的制造材料一般都是不锈钢或者塑料,塑料虽然携带轻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用力过大很容易折断,而且不易清洗,容易在餐具表面滋生细菌。不锈钢材料虽然能够抗腐蚀和强度高,但是由于其密度大,携带起来相对较重,当旅行者需要行走较长的旅途时,会造成不少的负担。

在现有市面上的餐具功能相对单一,大部分只能用作餐具使用,不能用作其他用途,例如提供攀岩中的8字环、登山扣、主锁等工具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轻便耐用的折叠勺。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便耐用的折叠勺,包括勺子、勺柄和旋转连接轴,所述勺子的一端和勺柄的一端设置有有连接通孔,所述勺子和勺柄通过连接通孔和所述旋转连接轴相互铰接;所述勺子、勺柄和旋转连接轴材料为钛金属。

进一步说明,所述勺柄靠近所述连接通孔的近端部设置有一止动凸起;所述勺子的连接通孔的外边缘设置有止动块;当所述轻便耐用的折叠勺完全打开时,所述止动块与所述止动凸起相互卡合。

更优的,所述勺柄还设置有开瓶部,所述开瓶部设置于所述勺柄的的另一端。

更优的,所述勺柄还设置有登山扣,所述登山扣设置于所述勺柄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内容,提出一种轻便耐用的折叠勺。所述折叠勺的勺子和勺柄能够相对转动,可以实现勺子和勺柄的折叠和延展。折叠勺可以作为普通勺子进行使用,也可以在不使用勺子时,折叠起来,方便携带。勺柄的一端设置有开瓶部或者外挂,能够开启罐头、瓶子等,或者可以作为外挂,方便携带行李。在旅途中只需要携带一种轻便耐用的折叠勺,可以实现勺子、开瓶器、外挂等功能,给户外旅游或者家庭生活带来方便和乐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例的旋转连接轴连接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勺子1;止动块11;勺柄2;止动凸起21;开瓶部22;登山扣23;旋转连接轴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4所示,一种轻便耐用的折叠勺,包括勺子1、勺柄2和旋转连接轴3;所述勺子1的一端和勺柄2的一端设置有有连接通孔;所述勺子1和勺柄2通过连接通孔和所述旋转连接轴3相互铰接;所述勺子1、勺柄2和旋转连接轴3的材料为钛金属。所述旋转连接轴3相连接的勺子1和勺柄2组成的折叠勺,能够相对旋转,勺柄2增长了勺子1的使用长度,使用者握住勺柄2夹取食物,距离食物较远,不容易被食物烫伤。当不需要使用折叠勺时,将勺子1旋转至勺柄2下方,方便使用收纳和携带。所述勺子1、勺柄2和旋转连接轴3为钛金属材料,钛金属材料密度低,不易腐蚀生锈,而且质量轻但是硬度高,在户外使用时不易划伤变形,便于清洗;同时钛有抑菌功能,有害细菌在钛环境中会很快死亡,所以折叠勺可以起到干净、科学卫生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勺柄2靠近所述连接通孔的近端部设置有一止动凸起21;所述勺子1的连接通孔的外边缘设置有止动块11;当所述轻便耐用的折叠勺完全打开时,所述止动块11与所述止动凸起21相互卡合。使用者打开折叠准备使用时,完全打开折叠勺,勺子1一端的止动块11和勺柄2一端的止动凸起21相互配合,能够防止在使用折叠勺抓取食物的过程中,勺子1和勺柄2的相对转动,影响抓取食物的动作,提高抓取食物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勺柄2还设置有开瓶部22,所述开瓶部22设置于所述勺柄2的另一端。

或者,所述勺柄还设置有登山扣23,所述登山扣23设置于所述勺柄的另一端。

户外旅游爱好者在户外探险时,往往不会携带太多的行李,减轻负重以保存体力,就不可能携带多种餐具去旅游。折叠勺的勺柄2的另一端设计为开瓶部22,可以作为开启罐头、瓶子的开瓶器使用。或者,折叠勺的勺柄2的另一端设计为登山扣23,当使用者行李较多时,或者登山攀岩的时候,勺柄2的所设计的登山扣23能够悬挂行李和作为登山攀岩的绳扣,为旅途、户外拓展运动带来方便。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