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吸尘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吸尘器一般具有手持式清洁模式及延长杆清洁模式。当消费者使用延长杆清洁时,市场上大部分吸尘器采用的是单独扣位,使得实际使用中不能很准确地控制扣合力度。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延长杆与吸尘器机体的安装和拆卸都很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延长杆与机体安装及拆卸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机体,具有安装孔;延长杆,具有安装在安装孔内的装配状态及与机体分离的分离状态,延长杆的底部设置有驱动部,延长杆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凹部;锁定机构,设置在机体上,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头及驱动锁定头的操作部,锁定头具有伸入至安装孔内的伸出状态及离开安装孔的回缩状态,当延长杆处于装配状态且锁定头处于伸出状态时,锁定头伸入至限位凹部内以锁定延长杆。
进一步地,锁定机构还包括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向锁定头施加弹性力以使锁定头在自由状态下处于伸出状态。
进一步地,机体具有安装腔,安装腔包括与安装孔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孔及贯穿机体表面的第二连通孔,锁定机构可移动地安装在安装腔内,锁定头穿设在第一连通孔处,操作部穿设在第二连通孔处。
进一步地,锁定机构还包括主体部,锁定头装配至主体部上,操作部与主体部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主体部具有导向杆,弹性复位件为套设在导向杆上的弹簧。
进一步地,锁定头的自由端端部具有导向面。
进一步地,锁定头呈杆状并具有中心通孔。
进一步地,操作部为拨钮结构。
进一步地,拨钮结构上设置有操作凸筋。
进一步地,延长杆包括杆体及安装在杆体底部的引导帽,驱动部为设置在引导帽上的驱动斜面。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吸尘器包括机体、延长杆及锁定结构。其中,机体具有安装孔。延长杆具有安装在安装孔内的装配状态及与机体分离的分离状态,延长杆的底部设置有驱动部,延长杆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凹部。锁定机构设置在机体上,包括锁定头及驱动锁定头的操作部,锁定头具有伸入至安装孔内的伸出状态及离开安装孔的回缩状态,当延长杆处于装配状态且锁定头处于伸出状态时,锁定头伸入至限位凹部内以对延长杆实现锁定。在本申请中,当消费者需要使用延长杆进行清洁时,将延长杆通过安装孔插入机体,在此过程中,设置在延长杆上的驱动部会使锁定头从伸出状态移动至回缩状态。这样可以使延长杆顺利地向下移动。当限位凹部移动至锁定头所在位置时,锁定头会由回缩状态移动至伸出状态进而伸入至限位凹部内,这样延长杆被锁定。当消费者不使用延长杆时,即进行手持式清洁时,拨动锁定机构的操作部,操作部驱动锁定头由伸出状态移动至回缩状态,此时可以直接将延长杆取出。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得延长杆的安装及拆卸过程更加容易、快捷。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实施例的延长杆处于装配状态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中吸尘器的取出延长杆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机体;11、安装孔;20、延长杆;21、驱动部;22、限位凹部;23、引导帽;30、锁定机构;31、锁定头;32、操作部;33、弹性复位件;34、主体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的实施例的延长杆处于装配状态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吸尘器包括:机体10、延长杆20及锁定机构30。其中,机体10具有安装孔11。延长杆20具有安装在安装孔11内的装配状态及与机体10分离的分离状态,延长杆20的底部设置有驱动部21,延长杆20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凹部22。锁定机构30设置在机体10,包括锁定头31及驱动锁定头的操作部32,锁定头31具有伸入至安装孔11内的伸出状态及离开安装孔11的回缩状态,当延长杆20处于装配状态且锁定头31处于伸出状态时,锁定头31伸入至限位凹部22内以锁定延长杆20。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消费者需要使用延长杆20进行清洁时,将延长杆20通过安装孔11插入机体10,在此过程中,设置在延长杆20上的驱动部21会使锁定头31从伸出状态移动至回缩状态。这样可以使延长杆顺利地向下移动。当限位凹部移动至锁定头所在位置时,锁定头会由回缩状态移动至伸出状态进而伸入至限位凹部内,这样延长杆被锁定。当消费者不使用延长杆20时,即进行手持式清洁,拨动锁定机构30的操作部32,操作部驱动锁定头31由伸出状态移动至回缩状态,此时可以直接将延长杆20取出。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得延长杆20的安装及拆卸过程更加容易、快捷。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锁定机构30还包括弹性复位件33,弹性复位件33向锁定头31施加弹性力以使锁定头31在自由状态下处于伸出状态。上述弹性复位件33使得锁定头31在自由状态下处于伸出状态,这样能够自动实现对延长杆20的锁定。并且,弹性复位件33能够提高锁定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机体10具有安装腔,安装腔包括与安装孔11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孔及贯穿机体10表面的第二连通孔,锁定机构30可移动地安装在安装腔内,锁定头31穿设在第一连通孔处,操作部32穿设在第二连通孔处。安装腔用于容纳锁定机构30,设置安装腔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装配更容易。第一锁定头31处于回缩状态时,第一锁定头31不会突出于上述第一连通孔,第一锁定头31处于伸出状态时,第一锁定头31从上述第一连通孔中伸出。操作部32穿设在第二连通孔处使得消费者更容易对操作部32进行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锁定机构30还包括主体部34,锁定头31装配至主体部34上,操作部32与主体部34为一体结构。如图1所示,主体部34及操作部32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技术,结构加工简单,容易成型。锁定头31装配至主体部34上使得锁定头31、主体部34及操作部32更容易地装入到安装腔内。具体地,主体部34及操作部32可以通过第二连通孔装入至安装腔内,将锁定头31从第一连通孔装入至安装腔内并与主体部34连接。
如图1所示,锁定头31的周向侧面上设置有装配槽,主体部34上设置有装配凸块,锁定头31通过装配槽和凸块的配合装配至主体部34上的。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34具有导向杆,弹性复位件33为套设在导向杆上的弹簧。导向杆和弹性复位件33的配合使用能够保证锁定机构30沿着水平位置进行移动,有助于保证运动稳定性。弹簧为标准件,因此降低了生产成本。
当消费者使用延长杆20进行清洁时,将延长杆20插入机体10,在此过程中,延长杆20的驱动部21会推动设置在机体10的锁定机构30上的锁定头31,使锁定头31从伸出状态移动至回缩状态。当设置在延长杆20的限位凹部22与锁定头31吻合时,发出咔哒声,锁定头31恢复伸出状态,机体10与延长杆20达到连接的目地。当消费者使用手持式清洁时,拨动操作部32,操作部32驱动锁定头由伸出状态移动至回缩状态,锁定头31与延长杆20的限位凹部22处于离合状态,轻轻的将延长杆20取出即可。拔出延长杆20后的吸尘器如图2所示。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锁定头31的自由端端部具有导向面。当延长杆20的驱动部21推动锁定头31时,锁定头31的自由端端部的导向面使得锁定头31更容易被推动,不易出现卡死。此外,当限位凹部22与锁定头31配合时上述导向面使得锁定头31能够顺利地插入至限位凹部22内以对延长杆20实现锁定,使得延长杆20的安装更加容易、方便。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锁定头31呈杆状并具有中心通孔。上述中心通孔能够防止锁定头31在注塑时出现缩水问题。优选地,锁定头31为金属材质。
优选地,操作部32为拨钮结构。拨钮结构便于消费者操作,能够提高消费者的体验。
优选地,拨钮结构上设置有操作凸筋。凸筋能够增加拨钮结构与消费者的手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延长杆20的解锁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在安装过程中,延长杆20可以自由插入机体,拆卸时只需按住操作凸筋即可轻松取出延长杆20,使用方便快捷。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延长杆20包括杆体及安装在杆体底部的引导帽23,驱动部21为设置在引导帽23上的驱动斜面。驱动斜面使得延长杆20在插入机体10过程中更容易推动锁定头31,驱动斜面结构简单,容易加工。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当消费者需要使用延长杆进行清洁时,将延长杆通过安装孔插入机体,在此过程中,设置在延长杆上的驱动部会使锁定头从伸出状态移动至回缩状态。这样可以使延长杆顺利地向下移动。当限位凹部移动至锁定头所在位置时,锁定头会由回缩状态移动至伸出状态进而伸入至限位凹部内,这样延长杆被锁定。当消费者不使用延长杆时,即进行手持式清洁时,拨动锁定机构的操作部,操作部驱动锁定头由伸出状态移动至回缩状态,此时可以直接将延长杆取出。从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得延长杆的安装及拆卸过程更加容易、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