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榨汁机。
背景技术:
目前,榨汁机包括机座、分离器、网孔筒组件、螺杆及杯盖组件,分离器设置在机座上,网孔筒组件设置在分离器内,螺杆可转动地设置在网孔筒组件内,杯盖组件盖设在分离器上,汁液容易沿着螺杆的中心旋转轴的向下流出分离器,进而使得汁液容易沿着机座的输出轴向下流到机座内,从而影响榨汁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榨汁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汁液容易流入机座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榨汁机,包括:机座,机座具有第一安装孔及从第一安装孔伸出的输出轴;分离器,安装在机座上,分离器的底部具有第二安装孔;螺杆,可转动地设置在分离器内,螺杆具有穿设在第二安装孔中的螺杆轴,螺杆轴与输出轴驱动连接;榨汁机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套设安装在输出轴上,第一密封件的顶端位于第一安装孔的上方,第一密封件从其顶端至其底端逐渐扩张地向下延伸,第一密封件的底端密封第一安装孔,第一密封件的顶端向下延伸至第一安装孔中并安装于输出轴中,和/或,第二密封件,套设安装在螺杆轴上,第二密封件的顶端位于第二安装孔的上方,第二密封件从其顶端至其底端逐渐扩张地向下延伸,第二密封件的底端密封第二安装孔,第二密封件的顶端向下延伸至第二安装孔中并安装于螺杆轴中。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件套设安装在输出轴上时,第一密封件的顶端向下延伸至第一安装孔中后沿输出轴的径向方向延伸并安装于输出轴中。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件套设安装在输出轴上时,第一密封件的顶端逐渐扩张地向下延伸至第一安装孔中。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件套设安装在输出轴上时,第一密封件的顶端的内壁上具有向输出轴延伸的第一环形凸筋。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件套设安装在输出轴上时,第一密封件的顶端与输出轴之间具有间隙或者第一密封件的顶端与输出轴相接触。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件套设安装在螺杆轴上时,第二密封件的顶端向下延伸至第二安装孔中后沿螺杆轴的径向方向延伸并安装于螺杆轴中。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件套设安装在螺杆轴上时,第二密封件的顶端逐渐扩张地向下延伸至第二安装孔中。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件套设安装在螺杆轴上时,第二密封件的顶端的内壁上具有向螺杆轴延伸的第二环形凸筋。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件的底端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挡水环,和/或,第二密封件的底端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挡水环。
进一步地,第二密封件套设安装在螺杆轴上时,第二密封件的顶端和螺杆轴之间具有间隙或第二密封件的顶端和螺杆轴相接触。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密封件的顶端向下延伸至第一安装孔中并安装于输出轴中,第一密封件可随输出轴一起旋转,第一密封件的底端密封第一安装孔,防止分离器渗出的液体沿着输出轴向下流动至机座的内部,进而防止分离器渗出的液体进入机座内,保证榨汁机的正常工作。第二密封件的顶端向下延伸至第二安装孔中并安装于螺杆轴中,第二密封件可随螺杆轴一起旋转,第二密封件的底端密封第二安装孔,防止分离器内的汁液沿着螺杆轴向下流动并从分离器流出,进而防止分离器内的液体渗出。上述结构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液体容易进入机座内的问题,起到双重密封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榨汁机的实施例一的分解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榨汁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榨汁机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3的榨汁机的第一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的榨汁机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榨汁机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榨汁机的第一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榨汁机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的榨汁机的第一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榨汁机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1示出了图10的榨汁机的第一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机座;11、第一安装孔;12、输出轴;20、分离器;21、第二安装孔;30、螺杆;31、螺杆轴;41、第一密封件;411、第一环形凸筋;412、第一挡水环;51、第二密封件;60、网孔筒组件;70、杯盖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及图5所示,实施例一的榨汁机包括:机座10、分离器20、螺杆30、第一密封件41及第二密封件51。机座10具有第一安装孔11及从第一安装孔11伸出的输出轴12;分离器20安装在机座10上,分离器20的底部具有第二安装孔21;螺杆30可转动地设置在分离器20内,螺杆30具有穿设在第二安装孔21中的螺杆轴31,螺杆轴31与输出轴12连接;第一密封件41套设安装在输出轴12上,第一密封件41的顶端位于第一安装孔11的上方,第一密封件41从其顶端至其底端逐渐扩张地向下延伸,第一密封件41的底端密封第一安装孔11,第一密封件41的顶端向下延伸至第一安装孔11中并安装于输出轴12中,第二密封件51套设安装在螺杆轴31上,第二密封件51的顶端位于第二安装孔21的上方,第二密封件51从其顶端至其底端逐渐扩张地向下延伸,第二密封件51的底端密封第二安装孔21,第二密封件51的顶端向下延伸至第二安装孔21中并安装于螺杆轴31中。
应用实施例一的榨汁机,第一密封件41的顶端向下延伸至第一安装孔11中并安装于输出轴12中,第一密封件41可随输出轴12一起旋转,第一密封件41的底端密封第一安装孔11,防止分离器20渗出的液体沿着输出轴12向下流动至机座10的内部,进而防止分离器20渗出的液体进入机座10内,保证榨汁机的正常工作。第二密封件51的顶端向下延伸至第二安装孔21中并安装于螺杆轴31中,第二密封件51可随螺杆轴31一起旋转,第二密封件51的底端密封第二安装孔21,防止分离器20内的汁液沿着螺杆轴31向下流动并从分离器20流出,进而防止分离器20内的液体渗出。上述结构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液体容易进入机座内的问题,起到双重密封的效果。
为了便于将第一密封件41安装在输出轴12上,如图4所示,第一密封件41的顶端向下延伸至第一安装孔11中后沿输出轴12的径向方向延伸并安装于输出轴12中。输出轴12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密封件41的顶端向下延伸至第一安装孔11中后沿输出轴12的径向方向延伸且卡设在第一环形凹槽中,这样,第一密封件41可随输出轴12一起旋转。
为了便于将第二密封件51安装在螺杆轴31上,第二密封件51的顶端向下延伸至第二安装孔21中后沿螺杆轴31的径向方向延伸并安装于螺杆轴31中。螺杆轴31的外周面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第二密封件51的顶端向下延伸至第二安装孔21中后沿螺杆轴31的径向方向延伸且卡设在第二环形凹槽中,这样,第二密封件51可随螺杆轴31一起旋转。
第一密封件41从其顶端至其底端逐渐扩张地向下延伸,第二密封件51从其顶端至其底端逐渐扩张地向下延伸。也就是说,第一密封件41和第二密封件51的结构形状类似于伞状结构,如果有液体流到第一密封件41和第二密封件51的表面上,第一密封件41和第二密封件51的表面起到导流的作用,将液体导流出去。
第一密封件41的顶端与输出轴12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密封件51的顶端与螺杆轴31之间具有间隙。
第一密封件41连接在输出轴12的下端,第二密封件51连接在螺杆轴31的下端。
如图1和图2所示,榨汁机还包括网孔筒组件60和杯盖组件70,网孔筒组件60设置在分离器20内,杯盖组件70盖设在分离器20上。
图6和图7示出了本申请的榨汁机的实施例二的结构,实施例二的榨汁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密封件41和第二密封件51的结构不同。在实施例一中,第一密封件41的顶端的内壁上和第二密封件51的顶端的内壁上均没有设置环形凸筋。而在实施例二中,第一密封件41的顶端的内壁上具有向输出轴12延伸的第一环形凸筋411,第二密封件51的顶端的内壁上具有向螺杆轴31延伸的第二环形凸筋。环形凸筋减小密封件的顶端与轴的间隙,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液体流入密封件与轴之间。
在实施例二中,第一密封件41和第二密封件51上均具有环形凸筋。当然,也可以仅在第一密封件41和第二密封件51中的一个上设置环形凸筋。
图8和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榨汁机的实施例三的结构,实施例三的榨汁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密封件41和第二密封件51的结构不同。在实施例一中,第一密封件41的底端和第二密封件51的底端均没有设置挡水环。而在实施例三中,第一密封件41的底端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挡水环412,第二密封件51的底端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挡水环。挡水环起到止挡液体的作用。
在实施例三中,第一密封件41和第二密封件51上均具有挡水环。当然,也可以仅在第一密封件41和第二密封件51中的一个上设置挡水环。
图10和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榨汁机的实施例四的结构,实施例四的榨汁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密封件41和第二密封件51的结构不同。在实施例一中,第一密封件41的顶端竖直向下延伸至第一安装孔11中,第二密封件51的顶端竖直向下延伸至第二安装孔21中。而在实施例三中,第一密封件41的顶端逐渐扩张地向下延伸至第一安装孔11中,第二密封件51的顶端逐渐扩张地向下延伸至第二安装孔21中。这样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液体流入密封件与轴之间。
为了更好地起到密封的作用,在实施例四中,第一密封件41的顶端与输出轴12相接触,第二密封件51的顶端和螺杆轴31相接触。有效地提高密封的密封性能,有效地防止液体流入密封件和轴之间。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整机工作时,机座内的电机的输出轴12转动,带动第一密封件41转动,防止分离器20中渗出的液体进入机座内。输出轴12通过螺杆轴31带动螺杆30转动,螺杆30带动第二密封件51转动,防止分离器20中的液体渗出。
由上述可知,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输出轴12和螺杆轴31上均设置有密封件。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输出轴上设置密封件,或者,也可以仅在螺杆轴上设置密封件,密封件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密封件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