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集冷凝水的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6304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收集冷凝水的电热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烹饪电器,尤其是一种可收集冷凝水的电热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热锅,如电饭煲、电压力锅、微压煲等,在烹饪结束打开锅盖后,蒸汽在锅盖内侧面凝结成水滴,若不设置专门收水设计,冷凝水会顺着锅盖内侧面流淌到锅体以及桌面,污染锅体及其周边环境,给厨房清洁带来不便。

现有电热锅上的收水设计通常是在锅体上设置收水圈,从锅盖滴淌下来的冷凝水可流入收水圈中,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收水圈收集冷凝水的效果并不理想,还是会有部分冷凝水会回流到内锅中,影响食物口感,而且收水圈的清洗也较为不便;部分电热锅还会在锅体后侧设置接水盒,收水圈收集的冷凝水可汇集到接水盒中,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户拆下接水盒进行清理。由于接水盒设置在锅体后侧,多数用户无法直接观察到接水盒中的水量,容易忽略接水盒的清洗,同时这种接水盒的拆装也不够便利,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收集冷凝水的电热锅,能方便观察收水盒水量,且便于收水盒取放。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收集冷凝水的电热锅,包括锅体、锅盖和内锅,所述锅盖铰接在所述锅体后部,所述内锅容置在所述锅体内,所述电热锅还包括收水盒和容纳所述收水盒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由所述内锅和锅体后部之间的锅体上表面下凹形成,所述收水盒顶部设有向外的翻边,所述翻边与锅体上表面之间有间隙。

在上述的可收集冷凝水的电热锅中,所述间隙宽度为3mm~8mm。

在上述的可收集冷凝水的电热锅中,所述锅体上表面沿着所述安装槽槽口设有挡筋。

在上述的可收集冷凝水的电热锅中,所述翻边抵靠在所述挡筋上,所述收水盒底部与安装槽底部之间有间隙。

在上述的可收集冷凝水的电热锅中,所述翻边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挡筋的宽度。

在上述的可收集冷凝水的电热锅中,至少部分翻边向上翘起且与锅体上表面之间形成预定夹角。

在上述的可收集冷凝水的电热锅中,所述翻边的上表面设有引导冷凝水向收水盒内流动的导流斜面。

在上述的可收集冷凝水的电热锅中,所述收水盒的前侧壁与所述内锅口部相匹配。

在上述的可收集冷凝水的电热锅中,所述收水盒由上而下呈渐缩状。

在上述的可收集冷凝水的电热锅中,所述锅体后部设有向上凸出的铰接座,所述锅盖铰接在所述铰接座上,所述铰接座前端面与安装槽后侧面位于同一竖向平面,所述收水盒后侧壁贴靠该安装槽后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可收集冷凝水的电热锅,包括锅体、锅盖和内锅,所述锅盖铰接在所述锅体后部,所述内锅容置在所述锅体内,所述电热锅还包括收水盒和容纳所述收水盒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由所述内锅和锅体后部之间的锅体上表面下凹形成,所述收水盒顶部设有向外的翻边,所述翻边与锅体上表面之间有间隙。用户打开锅盖后,冷凝水因重力沿锅盖内侧面下滑并流入收水盒中,用户可以直接观察到收水盒中的水量,在收水盒水满之前及时倒掉存水;由于收水盒顶部设有向外的翻边,用户可以通过手指或者工具夹住翻边将收水盒从安装槽内平稳取出,避免在取出收水盒时因为操作不便致使收水盒倾斜导致存水溢出的情况,用户的体验效果更佳。

所述间隙宽度为3mm~8mm,如果间隙宽度小于3mm,翻边下方空间过小,不便于操作,如果间隙宽度大于8mm,收水盒露出锅体上表面的部分较多,影响外观,而且容易干涉到锅盖的正常闭合。

锅体上表面沿着所述安装槽槽口设有挡筋,设置该挡筋的目的在于防止锅体上表面的水等液体不会流到安装槽内,保持安装槽内清洁卫生。

翻边抵靠在所述挡筋上,所述收水盒底部与安装槽底部之间有间隙。避免收水盒与安装槽过分贴合而不方便取出。

翻边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挡筋的宽度,防止冷凝水等落到挡筋上进而在表面张力作用下顺流到安装槽内,且加宽翻边能增加收水盒的接水面积,利于冷凝水收集。

至少部分翻边向上翘起且与锅体上表面之间形成预定夹角,使操作更为便利。

所述收水盒的前侧壁与所述内锅口部相匹配,充分利用内锅和锅体后部之间的空间,增加收水盒容积,提升收水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电热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电热锅的后部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收水盒放置到锅体安装槽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收水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顶”、“底”、“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出的可收集冷凝水的电热锅,包括锅体1、锅盖2和内锅5,锅盖2铰接在锅体1后部,内锅5容置在锅体1内,该电热锅还包括收水盒3和容纳收水盒3的安装槽11,安装槽11由内锅5和锅体1后部之间的锅体1上表面下凹形成,收水盒3顶部设有向外的翻边31,翻边31与锅体1上表面之间有间隙。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锅体1上表面通常是指锅体1上部朝向锅盖2的平面,而在本实施例中,在锅体1上部设有收水圈4,收水圈4具有下凹的收水槽41,此时,锅体1上表面可以理解为收水槽41的底面。上述电热锅烹饪结束后,当用户打开锅盖2时,凝结在锅盖2内侧面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沿着锅盖2内侧面下滑流入收水盒3中,由于收水盒3位于内锅5和锅体1后部之间的位置,用户在电热锅前方就可以直接观察到收水盒3中的存水量,在收水盒3水满之前及时倒掉存水;由于收水盒3顶部设有向外的翻边31,用户可以通过手指或者工具夹住翻边31将收水盒3从安装槽11内平稳取出,避免在取出收水盒时因为操作不便致使收水盒倾斜导致存水溢出的情况,用户的体验效果更佳。

参照图2,较佳的,翻边31与锅体1上表面之间的间隙宽度H为3mm~8mm,如果间隙宽度H小于3mm,翻边31下方空间过小,不便于操作,如果间隙宽度H大于8mm,收水盒3露出锅体1上表面的部分较多,影响外观,而且容易干涉到锅盖2的正常闭合,将间隙宽度H控制在3mm~8mm范围内,兼顾外观和使用效果,本实施例的间隙宽度H优选为3mm、4mm、5mm、6mm、7mm、8mm。

较佳的,锅体1上表面沿着安装槽11槽口设有挡筋12,锅体1上表面挡筋12以外区域的水等液体受到挡筋12的阻挡而不会流入安装槽11内,保持安装槽11内的清洁卫生,给用户清洁带来方便;更佳的,翻边31抵靠在该挡筋12上,将收水盒3抬起一定高度,使得收水盒3底部与安装槽11底部之间有一定间隙,避免收水盒3与安装槽11过分贴合而不方便取出。当然,在其他的次优实施例中,也可以依靠安装槽底面来支撑收水盒,使翻边与锅体上表面之间留出间隙。

在设置有挡筋12的情况下,翻边31的宽度要大于或等于挡筋12的宽度,如此能防止冷凝水落到挡筋12上进而在表面张力作用下顺流到安装槽11内,且加宽翻边31能增加收水盒3的接水面积,利于冷凝水收集。尤其在依靠挡筋12支撑翻边31的情况下,翻边31的宽度要大于挡筋12的宽度,以便用户拿捏翻边31来取放收水盒3。更佳的:在翻边31的上表面设有引导冷凝水向收水盒3内流动的导流斜面311,该导流斜面311由翻边31的外侧向内侧方向由高到低倾斜设置,滴落到翻边31上的冷凝水能沿着导流斜面311流入收水盒3内。

结合图4,本实施例的收水盒3由上而下呈渐缩状,如此设计节省材料,而且取放收水盒3时能减少收水盒3侧壁与安装槽11的接触摩擦,使得收水盒3取放时更加平稳。本实施例收水盒3的翻边31向上翘起且与锅体1上表面之间形成预定夹角,该夹角优选为3°~15°,如此更加方便用户拿捏,而且上翘的翻边31使得翻边31的上表面直接形成上述的导流斜面311。实际应用时,可以是收水盒3局部的翻边31上翘,比如收水盒3左右两侧的翻边31向上翘起或者是收水盒3前侧的翻边31向上翘起,也可以是全部的翻边31均向上翘起。

结合图4,本实施例为了提升收水盒3的收水能力,收水盒3的前侧壁32与内锅5口部相匹配,也就是说,收水盒3的前侧壁32沿着内锅5口部轮廓设计成弧形,如此设计,收水盒3与锅体1的整体视觉效果更好,而且收水盒3两侧的空间要比普通矩形结构的收水盒两侧空间要大,增加了收水盒3容积,由此充分利用内锅5和锅体1后部之间的空间,提升收水能力。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锅体1后部设有向上凸出的铰接座13,前述的锅盖2铰接在铰接座13上,该铰接座前端面131与安装槽后侧面111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如此可以节省装配空间,使锅体1该部位机构更加简洁,从而易于清洁;收水盒3后侧壁上部不设置翻边,使得收水盒3后侧壁能直接贴靠在安装槽后侧面111上,这样不仅便于收水盒3的定位,而且能使铰接座前端面131顺流下来的冷凝水尽量沿着收水盒3后侧壁流入收水盒3中,而不是从收水盒3后侧壁与安装槽后侧面111的配合间隙流入安装槽11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于电压力锅、电饭煲等电热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