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机头观察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4799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机头观察座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尤其涉及一种输送机头观察座椅。



背景技术:

综采工作面在割煤期间,输送机机头位置都要安排专人对输送机链条进行观察,以防止废旧的支护锚杆或金属网等杂物进入转载机内,损坏设备。目前观察人员都是站在输送机机头位置向机尾方向观察,由于机头位置较高,作业人员需站立垫脚探头向外观察,劳动强度较大,观察效果极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作业人员观察的输送机头观察座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输送机头观察座椅,包括底座、靠背和固定板;所述靠背与所述底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一连接板与所述底座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四角各开有一个通孔;所述连接板倾斜设置,所述底座平面高于所述固定板固定位置,以抬高所述底座的高度,方便作业人员观察输送机内部情况。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两侧通过焊接连接还固定设置有多个踏板,方便作业人员上下作业。

优选地,所述踏板表面设置有条形凸起,增大摩擦力,防止发生意外。

优选地,所述靠背的表面为弧形,使作业人员坐上去更加稳定和舒适。

优选地,所述靠背与所述底座半包围连接,提高舒适感和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底座平面与所述固定板平面垂直,方便固定所述固定板。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腰型孔,所述通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座平行,以在不同情况下方便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观察座椅还包括一个紧固板,所述紧固板表面开有两条平行的腰型孔,两条所述腰型孔之间的宽度与两个平行的所述通孔之间的宽度相同,所述腰型孔的长度与同一轴向上的两个所述通孔的最远点之间的距离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所述固定板和倾斜的所述连接板抬高所述底座的高度,作业人员坐上去后能够很方便的观察输送机里面的情况;弧形的所述靠背使作业人员与椅背接触面更大,提高舒适度和稳定性;所述通孔设计为腰型孔,方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螺栓位置;所述连接板上设置踏板,方便作业人员上下作业,所述踏板上设置条形凸起,增加了表面的摩擦力,提高安全性;所述观察座椅还设置了包括两个所述腰型孔的紧固板,在不方便直接打孔固定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用用螺栓固定所述紧固板和固定板,夹紧支撑物,来固定所述观察座椅。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输送机头观察座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方便了观察作业,提高作业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输送机头观察座椅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输送机头观察座椅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输送机头观察座椅的紧固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输送机头观察座椅,包括底座1、靠背2和固定板3;所述底座1一端与所述靠背2固定连接,所述靠背2的表面为弧形,所述靠背2与所述底座1半包围连接,提高作业人员的舒适感和安全性;所述固定板3通过一连接板4与所述底座1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4两侧通过焊接设置有多个踏板5,以供作业人员上下作业,所述踏板5表面设置有条形凸起(图中未画出),增大表面摩擦力,提高安全性;所述固定板3四角各开有一个通孔31,所述通孔31为腰型孔;所述连接板4倾斜设置,所述底座1所在的平面高于所述固定板3的固定位置,以保证将固定板3固定在输送机头后,作业人员坐在所述底座1上能够方便的观察输送机内的情况。

使用本使用新型公开的输送机头观察座椅时,可以直接在输送机头挡板上钻孔然后用螺栓将所述固定板3固定在输送机头位置,固定好所述观察座椅后,作业人员通过所述踏板5坐在所述底座1上,由于所述底座1高于所述固定板3的固定位置,作业人员坐在高处能够方便的观察到输送机内的情况,及时发现有无杂物混入转载机内,防止损坏设备。

对于不方便钻孔固定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紧固板6来辅助所述观察座椅的固定,参考图3,所述紧固板6表面开有两条平行的腰型孔61,两条所述腰型孔61之间的宽度与两个平行的所述通孔31之间的宽度相同,所述腰型孔61的长度与同一轴向上的两个所述通孔31的最远点之间的距离相同。

如图2所示,采用所述紧固板6固定时,将所述固定板3放置于输送机头栏杆的T型交叉处,用螺栓固定所述固定板3和紧固板31,注意调整螺栓位置,将螺栓在所述通孔31中向内侧移动,让螺栓抵住栏杆的立杆部分,以提高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