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家用电器的干燥系统及用水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365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用水家用电器的干燥系统及用水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水家用电器的干燥系统及用水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家用电器在中国家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对用水家用电器性能要求越来越大。

目前用水家用电器,例如是洗碗机为了提高餐具的干燥效果,都装有直流风机加速用水家用电器内胆空气流动。但是在用水家用电器内胆出风口处,内胆潮湿的暖空气和外面的冷空气相遇会导致暖空气冷却形成很多水滴。水滴导致出风口附近发霉和其他影响用水家用电器性能因素发生。其次,在冬天用水家用电器内干净的餐具比较冰冷,当消费者取出餐具时会手上感到寒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水家用电器的干燥系统及用水家用电器。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用水家用电器的干燥系统,该用水家用电器包括内胆和安装于该内胆底部的水杯,该内胆开设有出风口,该干燥系统包括控制电路、风机和半导体温控元件,该控制电路连接该风机和该半导体温控元件,该风机用于从该出风口抽气,该半导体温控元件设置在该风机的出风道内,该风机的出风道连通该水杯,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该半导体温控元件的电流方向以使该半导体温控元件冷却或加热该风机的出风道内的空气。

上述用水家用电器的干燥系统中,半导体温控元件可冷却或加热风机的出风道内的空气,在冷却时,空气中的湿气冷凝成水并流回水杯中,如此,可改善用水家用电器的干燥效果,避免出风口回潮和影响用水家用电器的性能;在加热时,可对内胆中的餐具进行预暖,如此,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受。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干燥系统包括湿度传感器,该控制电路连接该湿度传感器,该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该风机的出风道内的湿度,该控制电路用于判断从该湿度传感器获取的该湿度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若该湿度大于该第一阈值,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该半导体温控元件冷却该出风道内的空气直至该湿度小于该第一阈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控制电路用于每隔设定时长扫描一次该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湿度信号以获取该湿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该湿度大于该第一阈值,该控制电路用于判断该湿度是否小于第二阈值,该第二阈值大于该第一阈值,

若该湿度小于该第二阈值,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该半导体温控元件以第一功率制冷以冷却该出风道内的空气;

若该湿度大于该第二阈值,该控制电路用于判断该湿度是否小于第三阈值,该第三阈值大于该第二阈值,

若该湿度小于该第三阈值,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该半导体温控元件以第二功率制冷以冷却该出风道内的空气,该第二功率大于该第一功率;

若该湿度大于该第三阈值,该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该半导体温控元件以第三功率制冷以冷却该出风道内的空气,该第三功率大于该第二功率。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驱动电路和开关电路,该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和第四开关元件,若该湿度大于该第一阈值,该控制器用于产生第一驱动信号至该驱动电路;

该驱动电路用于根据该第一驱动信号控制该第二开关元件和该第四开关元件断开,控制该第一开关元件和该第三开关元件的导通时间以输出不同占空比的脉冲信号至该半导体温控元件以使该半导体温控元件以该第一功率、该第二功率或该第三功率制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控制器用于产生第二驱动信号至该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用于根据该第二驱动信号控制该第二开关元件和该第四开关元件导通,控制该第一开关元件和该第三开关元件断开以使该半导体温控元件制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干燥系统包括按键,该按键连接该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接收该按键的输入信号,并根据该输入信号产生该第二驱动信号以使该半导体温控元件制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该输入信号之后进行计时,并在预设的周期内判断是否一直接收到该输入信号,及在所述预设的周期内一直接收到所述输入信号时产生所述第二驱动信号以使该半导体温控元件制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开关元件、该第二开关元件、该第三开关元件和该第四开关元件均为场效应管。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驱动电路包括达林顿晶体管和稳压管电路,该控制器用于输出该第一驱动信号至该达林顿晶体管,该达林顿晶体管连接该稳压管电路,该达林顿晶体管用于增强该第一驱动信号的驱动能力,该稳压管电路用于使该第一开关元件、该第二开关元件、该第三开关元件和该第四开关元件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势差下拉至设定电压以防止该第一开关元件、该第二开关元件、该第三开关元件和该第四开关元件的误导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该干燥系统包括壳体,该壳体开设有该风机的出风道,该半导体温控元件设置在该壳体内并贴合在该壳体的内表面,该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器,该壳体的外表面与该壳体的内表面为相背的两个面。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用水家用电器,包括内胆、水杯和如上任一实施方式的干燥系统,该水杯安装于该内胆底部,该内胆开设有出风口,该风机用于从该出风口抽气。

上述用水家用电器中,半导体温控元件可冷却或加热风机的出风道内的空气,在冷却时,空气中的湿气冷凝成水并流回水杯中,如此,可改善用水家用电器的干燥效果,避免出风口回潮和影响用水家用电器的性能;在加热时,可对内胆中的餐具进行预暖,如此,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受。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水家用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水家用电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水家用电器的干燥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水家用电器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水家用电器的壳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壳体沿VI-VI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水家用电器的干燥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水家用电器的干燥系统的另一电路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水家用电器的干燥系统的风道湿度检测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水家用电器的干燥系统的按键信号检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定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定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水家用电器100的干燥系统102,用水家用电器100包括内胆104和安装于内胆104底部的水杯106,内胆104开设有出风口108。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用水家用电器100为洗碗机。当然,用水家用电器100还可为其它利用水对待清洁物进行清洗并干燥的家用电器。

干燥系统102包括控制电路110、风机112和半导体温控元件114,控制电路110连接风机112和半导体温控元件114,风机112用于从出风口108抽气,半导体温控元件114设置在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内,风机112的出风道116连通水杯106,控制电路110用于控制半导体温控元件114的电流方向以使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冷却或加热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内的空气。

上述干燥系统102中,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可冷却或加热风机的出风道内116的空气,在冷却时,空气中的湿气冷凝成水并流回水杯106中,如此,可改善用水家用电器100的干燥效果,避免出风口108回潮和影响用水家用电器100的性能;在加热时,可对内胆104中的餐具进行预暖,如此,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受。

具体地,内胆104开设有洗涤腔室118,洗涤腔室118用于放置餐具。出风口108连通洗涤腔室118。较佳地,出风口108开设有内胆104的侧面靠近顶面的位置,如此,便于干燥系统102的安装和湿热气流的抽出。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风机112包括进风端120和出风端122,进风端120通过出风口108伸进内胆104内,进风端120可通过紧固件124固定在内胆104上,例如,进风端120呈圆柱形,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紧固件124是紧固螺母,进风端120伸进内胆104后,在内胆104内部利用紧固件124与螺纹的配合连接而将风机112紧锁在内胆104上。

为防止内胆104内的水经出风口108与风机112之间的间隙流出内胆104,干燥系统102包括密封圈126,密封圈126设在进风端120上,紧固件124将密封圈126压紧在内胆104的内表面上。

半导体温控元件114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帕尔帖原理,当向半导体温控元件114通不同方向的电流时,半导体温控元件114的一面制冷或制热,另一面制热或制冷进而实现对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内的空气进行温度调节。

可以理解,在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制冷或制热时,控制电路110可开启风机112以加快空气流动,使干燥和预暖更快,用户等待时间少。空气流动的方向如图1中的小箭头所示方向。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图4至图6,干燥系统102包括壳体128,壳体128开设有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半导体温控元件114设置在壳体128内并贴合在壳体128的内表面,壳体128的外表面设置有散热器130,壳体128的外表面与壳体128的内表面为相背的两个面。

如此,将半导体温控元件114设置在壳体128内,使得半导体温控元件114能够较容易地对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内的空气进行温度调节,和易于半导体温控元件114的安装,同时,壳体128的外表面的散热器130可对半导体温控元件114进行散热,避免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制冷时过热。

具体地,壳体128包括进口端132和出口端134,进口端132可通过连接管136连接风机112的出风端122,出口端134可通过软管138连接水杯106。较佳地,当壳体128安装到内胆104的侧面时,进口端132的位置高于出口端134的位置,以便于壳体128内的冷凝水经出口端134的出口和软管138流至水杯106中。

为方便说明,将半导体温控元件114与壳体128贴合的一面称为第一面140,与第一面140相背的表面为第二面142。第二面142暴露在壳体128内的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内以调节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内的空气。

当向半导体温控元件114通第一方向的电流时,第二面142制冷,第一面140制热,制冷的第二面142对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制热的第一面140通过壳体128和散热器130与外界进行热交换。

当向半导体温控元件114通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电流时,第二面142制热,第一面140制冷,制热的第二面142对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制冷的第一面140通过壳体128和散热器130与外界进行热交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干燥系统102包括湿度传感器144,控制电路110连接湿度传感器144,湿度传感器144用于检测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内的湿度,控制电路110用于判断从湿度传感器144获取的湿度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若湿度大于第一阈值,控制电路110用于控制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冷却出风道116内的空气直至湿度小于第一阈值。

如此,通过检测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内的湿度来判断是否开启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制冷,便利了用户的操作。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较佳地,湿度传感器144设置在连接管136内以较准确地检测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内的空气湿度。

另外,控制电路110可以在用水家用电器100进入干燥阶段时判断湿度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在一个例子中,第一阈值是20%的湿度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110用于每隔设定时长扫描一次湿度传感器144检测到的湿度信号以获取湿度。

如此,降低了干燥系统102的能耗。

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设定时长为10毫秒(ms),也就是说,控制电路110每隔10毫秒扫描一次湿度传感器144检测到的湿度信号。在其它例子中,设定时长可为其它值,上述具体数值只是作为例子说明,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若湿度大于第一阈值,控制电路110用于判断湿度是否小于第二阈值,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

若湿度小于第二阈值,控制电路110用于控制半导体温控元件114以第一功率制冷以冷却出风道116内的空气。

若湿度大于第二阈值,控制电路110用于判断湿度是否小于第三阈值,第三阈值大于第二阈值。

若湿度小于第三阈值,控制电路110用于控制半导体温控元件114以第二功率制冷以冷却出风道116内的空气,第二功率大于第一功率。

若湿度大于第三阈值,控制电路110用于控制半导体温控元件114以第三功率制冷以冷却出风道116内的空气,第三功率大于第二功率。

如此,在不同湿度下,控制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利用不同的功率制冷,可优化半导体温控元件114的工作状态,提高干燥效率。

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第一阈值是20%的湿度值,第二阈值是50%的湿度值,第三阈值是80%的湿度值。

半导体温控元件114的功率可通过控制对半导体温控元件114的通电时长的大小来控制。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图3,控制电路110包括控制器146、驱动电路148和开关电路150,开关电路150包括第一开关元件A、第二开关元件B、第三开关元件C和第四开关元件D,若湿度大于第一阈值,控制器146用于产生第一驱动信号至驱动电路148。

驱动电路148用于根据第一驱动信号控制第二开关元件B和第四开关元件D断开,控制第一开关元件A和第三开关元件C的导通时间以输出不同占空比的脉冲信号至半导体温控元件114以使半导体温控元件114以第一功率、第二功率或第三功率制冷。

如此,通过输出不同占空比的脉冲信号来控制半导体温控元件114以不同功率制冷,实现方式简单,降低了干燥系统102的成本。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46包括单片机152(MCU),湿度传感器144连接至单片机152的引脚1和引脚2,单片机152可扫描湿度传感器144检测到的湿度信号。

另外,控制器146还包括电阻R16,R17,R18,R19,电阻R16,R17,R18,R19为单片机152引脚输出的上拉电阻。

第一开关元件A、第二开关元件B、第三开关元件C和第四开关元件D连接形成矩阵式的开关电路150。

当第二开关元件B和第四开关元件D断开,第一开关元件A和第三开关元件C导通时,半导体温控元件114的电流从A1到B1,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处于制冷状态。通过控制第一开关元件A和第三开关元件C的导通时间,使得输出不同占空比的脉冲信号至半导体温控元件114,进而控制半导体温控元件114的功率。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功率对应的占空比的脉冲信号为占空比为50%的脉冲信号,第二功率对应的占空比的脉冲信号为占空比为80%的脉冲信号,第三功率对应的占空比的脉冲信号为占空比为100%的脉冲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例子中,干燥系统102的风道湿度检测可参图9所示的流程图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占空比是指在预设的周期内半导体温控元件通电时间占预设的周期的比重,例如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在20秒内的通电时间为10秒,剩余10秒断开,即占空比为10/20=50%。其中,预设的周期可为脉冲信号的一个周期。脉冲信号的周期与其频率相关。需要指出的是,脉冲信号的占空比和频率变化越小,控制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工作的数据越多,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制冷和制热可调的速度就越细,如此,可达到微调或无级调节半导体温控元件114的功率的目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46用于产生第二驱动信号至驱动电路148,驱动电路148用于根据第二驱动信号控制第二开关元件B和第四开关元件D导通,控制第一开关元件A和第三开关元件C断开以使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制热。

如此,通过开关电路150可控制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制热以加热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内的空气,实现方式简单,降低了干燥系统102的成本。

具体地,当第一开关元件A和第三开关元件C断开,第二开关元件B和第四开关元件D导通时,半导体温控元件114的电流从B1到A1,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处于制热状态。在一个例子中,通过控制第二开关元件B和第四开关元件D的导通时间,使得输出占空比为100%的脉冲信号并且持续时间5分钟以加热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内的空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制冷或制热,是指半导体温控元件114主要起到调节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内的空气温度的某个面的工作状态,例如,请参图6,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制冷或制热,是指半导体温控元件114的第二面142的工作状态。当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制冷时,半导体温控元件114的第二面142制冷,第一面140制热,此时,第二面142主要起到调节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内的空气温度的作用;当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制热时,半导体温控元件114的第二面142制热,第一面140制冷,此时,第二面142主要起到调节风机112的出风道116内的空气温度的作用。

第二驱动信号可根据某些条件触发产生,例如,由用户触发来产生。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干燥系统102包括按键154,按键154连接控制器146,控制器146用于接收按键154的输入信号,并根据输入信号产生第二驱动信号以使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制热。

如此,干燥系统102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对餐具进行预暖,减少了能耗和提高了用户体验。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按键154包括电阻R21和轻触开关SW1,电阻R21和轻触开关SW1串联在单片机152的引脚24和引脚22之间,电阻R21为限流电阻。在用水家用电器100开始工作时,单片机152的引脚22不停输出高电平信号,引脚24设置为信号输入状态。每次轻触开关SW1被按下,引脚24检测到有持续一段时间的高电平输入信号,单片机152认为用户按下按键,进而控制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制热以对用水家用电器的内胆104内的餐具进行预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46用于在接收到输入信号之后进行计时,并在预设的周期内判断是否一直接收到输入信号,及在预设的周期内一直接收到输入信号时产生第二驱动信号以使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制热。

如此,控制器146可对按键154的输入信号进行去干扰处理,以防止按键154抖动误动作和外部复杂电磁环境对按键154造成干扰,提高了可靠性。

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预设的周期为80ms,请结合图10,在用水家用电器100进入上电状态后,控制器146的单片机152每隔10ms扫描一次引脚24所在的端口。当单片机152在某一时刻T检测到一次高电平的输入信号Bm时,单片机152从时刻T开始计时,在时刻T起接下来80ms时间内,如果单片机152每次扫描时都检测到高电平的输入信号Bm,则单片机152判断用户触摸到按键。

如果在80ms内检测到某一次低电平的输入信号Bm,则单片机152对计时清零。单片机152继续扫描引脚24所在的端口。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关元件A、第二开关元件B、第三开关元件C和第四开关元件D均为场效应管。

如此,场效应管的控制较容易实现,而且成本低、安全性能高和无触点控制。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开关元件的断开是指场效应管的截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请参图7,驱动电路148包括达林顿晶体管156和稳压管电路158,控制器146用于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至达林顿晶体管156,达林顿晶体管156连接稳压管电路158,达林顿晶体管156用于增强第一驱动信号的驱动能力,稳压管电路158用于使第一开关元件A、第二开关元件B、第三开关元件C和第四开关元件D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势差下拉至设定电压以防止第一开关元件A、第二开关元件B、第三开关元件C和第四开关元件D的误导通。

如此,达林顿晶体管156可保证控制器146的驱动信号具有足够的驱动能力以驱动开关元件动作,稳压管电路158可防止开关元件的误导通,提高了干燥系统102的可靠性。

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达林顿晶体管156可采用型号为ULN2003的晶体管芯片。

以下用第一开关元件A来说明达林顿晶体管156和稳压管电路158的原理和作用。

达林顿晶体管156的信号取反向直接接到第一开关元件A的栅极G1,其中高电平为12V,低电平为0V。第一开关元件A的源极S1部分电压由稳压管电路158提供,12V电压经过电阻R10和5.6V稳压管DZ1负极之后电压稳定在5.6V,所以第一开关元件A的源极S1保持5.6V不变。当达林顿晶体管156输出高电平12V时,第一开关元件A的栅极G1与源极S1的5.6V之间电势差为+6.4V,第一开关元件A导通。当达林顿晶体管156输出低电平0V时,第一开关元件A的栅极G1与源极S1的5.6V之间电势差为-5.6V,第一开关元件A截止。-5.6V电势差能够防止第一开关元件A被干扰而误导通。

类似地,第二开关元件B、第三开关元件C和第四开关元件D的控制方法也一样。

进一步地,稳压管电路158包括电容C2,C3,C8,C9,C10,C11,C12,C13,电容C2,C3,C8,C9,C10,C11,C12,C13为滤波电容。开关电路150包括4组RC滤波组合R5/C4,R6/C5,R8/C7,R7/C6。RC滤波组合连接在开关元件的漏极与源极之间以吸收开关元件在导通和截止瞬间尖峰电压与电流。

当第一开关元件A的栅极G1和第三开关元件C的栅极G3同时为高电平输出时,第一开关元件A和第三开关元件C导通。半导体温控元件114电流方向为A1到B1,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处于制冷状态。当第二开关元件B的栅极G2和第四开关元件D的栅极G4同时为高电平输出时,第二开关元件B和第四开关元件D导通,半导体温控元件114电流方向为B1到A1,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处于加热状态。

另外,电阻R1、R2、R3、R4分别作为达林顿晶体管156的上拉电阻。电阻R9,R11,R13,R15为开关元件的栅极和源极的驱动电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达林顿晶体管156也用于增强第二驱动信号的驱动能力。

请参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用水家用电器100,包括内胆104、水杯106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干燥系统102,水杯106安装于内胆104底部,内胆104开设有出风口108,风机112用于从出风口108抽气。

上述用水家用电器100中,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可冷却或加热风机的出风道内116的空气,在冷却时,空气中的湿气冷凝成水并流回水杯106中,如此,可改善用水家用电器100的干燥效果,避免出风口108回潮和影响用水家用电器100的性能;在加热时,可对内胆104中的餐具进行预暖,如此,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受。

干燥系统102可配合用水家用电器100的工作状态来运行,例如,当用水家用电器100进入干燥阶段后,干燥系统102可开启风机112对内胆104进行抽风,控制电路110可根据出风道116内的湿度是否开启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制冷。当用水家用电器100进入保管阶段,控制电路110可检测按键154是否被按下,以判断是否开启半导体温控元件114制热。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