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抽吸清洁设备的抽吸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2323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用于抽吸清洁设备的抽吸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抽吸清洁设备的抽吸嘴,所述抽吸嘴具有壳体和通入抽吸口的用于与抽吸清洁设备的风扇相连的抽吸通道,其中,抽吸口和/或抽吸通道能够借助致动器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尤其从硬地板位置移动至地毯位置,并且反向地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尤其从地毯位置移动至硬地板位置。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有抽吸嘴的抽吸清洁设备以及一种用于运行抽吸嘴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上述类型的抽吸嘴是已知的。所述抽吸嘴可以要么按照配件设备的方式布置在抽吸清洁设备的基础设备上,要么是抽吸清洁设备的不可分离的部件。抽吸清洁设备或者可以是仅设计用于抽吸的清洁设备,或者可以设计为既用于抽吸又用于擦拭的清洁设备。此外,抽吸清洁设备也可以能通过使用者被手持导引或能自行移动,例如可以是清洁机器人。

为了实现在不同类型的待清洁表面上均匀良好的清洁效果,已知的是,根据待清洁表面的不同类型可逆地调整抽吸嘴。例如抽吸嘴针对硬地板的设置不同于针对地毯地面的设置。所述设置的区别在此尤其在于连接在抽吸通道上的抽吸口和/或密封元件、例如刷元件相对于待清洁表面的间距不同。在硬地板位置中,抽吸嘴通常借助密封元件放置在待清洁表面上,由此造成或增大抽吸口与待清洁表面之间的间距。这避免在硬地板上的刮擦。在地毯地面位置中,抽吸口通常贴在待清洁表面上导引移动,从而与硬地板位置的情况相比降低了抽吸口与地毯地面或地毯之间的间距。

文献wo2011/007160a1公开了一种抽吸嘴,其中,根据待清洁表面的类型来移动布置在抽吸嘴上的刷单元,由此还同时使抽吸嘴的壳体朝待清洁表面下降或从待清洁表面上抬升。刷单元与空气弹簧相连,所述空气弹簧在硬地板的情况下发挥作用使刷单元从壳体的外圆周弹出,并且在地毯地面的情况下发挥作用使得刷单元收回到壳体中。

在此弊端在于,抽吸嘴的壳体基于刷单元的移动而同样也移动而且在此具有相对于待清洁表面不同的间距。尤其由于壳体从待清洁的硬地板的抬升能够达到抽吸嘴的高度,所述高度阻挡或至少妨碍了对柜子下方或类似位置的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抽吸嘴,其中,放置在待清洁表面上的抽吸嘴的高度基本上保持不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规定,抽吸嘴具有与致动器形成作用连接的传动装置、尤其可移动地布置在壳体上的导引滑槽,所述导引滑槽具有用于使抽吸通道和/或抽吸口相对于壳体移动的第一移动装置和用于使密封元件、尤其刷元件相对于壳体移动的第二移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由此不仅密封元件而且抽吸通道或者说抽吸口也相对于抽吸嘴的壳体移动,因此在抽吸通道/抽吸口朝待清洁表面的方向移动时可以实现密封件的反向移动,并且反之亦然。在此,壳体有利地具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抽吸通道和/或抽吸口的端部止挡和密封件,从而使经过壳体向外移动的密封件的硬地板位置和抽吸通道的地毯地面位置与抽吸嘴的壳体相对于待清洁表面的相同间距相对应。传动装置在此可以设计成一件式的并且包括第一移动装置以及第二移动装置。然而作为备选,第一移动装置也可以设计在第一传动子装置中,而第二移动装置设计在与第一传动子装置相连的第二传动子装置中。为本发明推荐的是,两个传动子装置在操作致动器时指向相同并且在相同的圆周上被操作,从而使无论第一移动装置还是第二移动装置都相对于抽吸嘴的壳体经历相同的运动。如果传动装置例如是两件式的导引滑槽,则两个移动装置有利地沿相同方向且移动相同量。抽吸通道/抽吸口和密封件的移动可以在时间上彼此协调、尤其在时间上依次先后进行,从而使抽吸嘴的壳体在抽吸通道/抽吸口从例如硬地板位置移动至地毯地面位置的移动过程中相对于待清洁表面具有恒定不变的间距,并且抽吸嘴在待清洁表面上的高度由此基本上保持不变。

根据规定,第一移动装置基于致动器的作用方向、尤其基于背离致动器的作用方向为抽吸通道和/或抽吸口的咬合元件提供了上升的第一导引面,从而使抽吸通道和/或抽吸口能够基于抽吸嘴在正常的抽吸运行过程中的定向从待清洁表面上移开。为此,抽吸通道或抽吸口例如可移动地支承的抽吸嘴的壳体上,例如能够绕摆动轴线摆动。在此提供的是,所述摆动轴线与和待清洁表面形成接触的抽吸口之间的间距在尺寸设计上尽可能大,从而为使抽吸嘴从地毯地面位置过渡至硬地板位置所施加的力尽可能小。抽吸通道或抽吸口的咬合元件嵌合在第一移动装置中,从而在操作传动装置时、例如在导引滑槽移动时导致抽吸通道和/或抽吸口的移动。在操作致动器时导引滑槽例如相对于抽吸嘴的壳体移动,其中,咬合元件沿着第一导引面运动并且在此因循第一导引面的斜度。咬合元件由此基于抽吸嘴的定向在抽吸运行过程中从待清洁表面移动离开,从而使抽吸通道或抽吸口提升并且抽吸口不再与待清洁表面形成接触。这描述了抽吸嘴的硬地板位置,其中,应该通过抽吸口从待清洁表面的提升避免损伤、尤其刮擦。致动器用于将抽吸通道/抽吸口从地毯地面位置移动至硬地板位置的作用方向或相反的作用方向基本上通过致动器与抽吸通道/抽吸口之间经传动装置的机械作用连接来确定。相应地,作为备选也可以对于致动器的反向的作用方向设置上升的导引面,所述导引面引发抽吸通道从待清洁表面移动离开。

此外还规定,第二移动装置基于致动器的作用方向、尤其基于背离致动器的作用方向同样也提供了用于密封件的咬合元件的第二导引面,从而使密封件能够基于抽吸嘴在正常抽吸运行过程中的定向朝待清洁表面移动。在操作致动器时,密封件的咬合元件由此沿着下降的第二导引面运动,从而使密封件朝待清洁表面运动。抽吸通道或抽吸口的咬合元件以及密封件的咬合元件的运动方向有利地是相反的,从而抽吸通道/抽吸口的咬合元件沿着上升的第一导引面的移动随着密封件的咬合元件的沿着下降的第二导引面的移动同时出现。相互反向的运动通过致动器沿作用方向的唯一操作被触发,从而不需为了抽吸通道/抽吸口的移动以及密封件的移动而使用相互独立的致动器。该致动器由此满足两个移动任务,由此一方面能够实现移动运动在时间上的协调,而且另一方面抽吸嘴的制造是特别简单且成本低廉的。

导致导引滑槽移动的致动器例如可以是空气弹簧、伺服电机、起重磁铁或类似部件。如果例如将空气弹簧用作致动器,则该致动器可以通过空气加载而膨胀或通过排气而收缩,其中,与空气弹簧相连的传动装置被操作。在此,致动器的线性运动例如转换为抽吸通道/抽吸口或密封件的摆动运动。可以为空气弹簧配置阀门、尤其与抽吸通道形成流体连接的阀门,所述阀门能够根据待清洁表面的类型被操作。通过操作阀门可以使空气弹簧被加载或排空,从而使空气弹簧膨胀或压缩。通过阀门可以使空气弹簧经抽吸通道被排空,这会导致空气弹簧的收缩和进而例如导致抽吸口下降到待清洁表面上和密封件的提升,这与地毯地面位置相对应。当阀门关闭时,空气弹簧通过周围空气通风并且膨胀,从而使抽吸口从待清洁表面上提升,这与硬地板位置相对应。空气弹簧的阀门可以被自动操作,例如借助控制装置被操作,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当前待清洁表面的类型操作所述阀门,这例如结合地面传感器完成。借此由地面传感器探测到的表面类型引发操作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又一方面移动抽吸通道或抽吸口并且另一方面移动密封件。

建议,第一移动装置和/或第二移动装置具有多个操作区域,所述操作区域与抽吸通道和/或抽吸口和/或密封件相对于壳体的不同位置相对应。

尤其建议,第一移动装置的操作区域具有导引面区段,所述导引面区段带有彼此不同的用于导引抽吸通道和/或抽吸口的咬合元件的斜度。第一移动装置由此具有基本上不恒定的斜度并且被划分成多个操作区域,这些操作区域的过渡部位可以设计成或者连续的或者不连续的。第一移动装置的第一操作区域的斜度例如设计用于在从硬地板位置运动至地毯地面位置时使抽吸口迅速下降。第二操作区域可以相对于第一操作区域具有较小的斜度,从而使抽吸口朝待清洁表面的方向的下降比穿过第一操作区域运动的过程更为缓慢。与第二操作区域邻接的第三操作区域可以例如设计成与致动器的作用方向平行且有利地还与待清洁表面平行,从而使抽吸口基于该操作区域不再继续移动。该操作区域可以例如用于使密封件移动,亦即使密封件反向运动,从而实现密封件从待清洁表面的提升。

此外还相应地建议,第二移动装置的操作区域具有导引面区段,所述导引面区段带有彼此不同的用于导引密封件的咬合元件的斜度。如上针对抽吸通道或抽吸口所述,由此密封件也可以快慢不同地朝待清洁表面下降或从待清洁表面上提升。基于硬地板位置,其中密封件安置在待清洁表面上,第二移动装置的第一导引面区段由此例如与沿地毯地面模式的方向邻接的导引面区段相比具有不同的斜度。同样地,第三导引面区段可以具有比第二导引面区段更大的斜度,从而首先使得密封件从待清洁表面缓慢地提升,随后与其相比更迅速地提升。相应地也适用于相反方向,亦即从地毯地面位置朝硬地板位置的方向。在此,密封件首先迅速地朝待清洁表面的方向移动,并且随后更缓慢地移动,从而避免密封件对待清洁表面的冲击。

此外还建议,第一移动装置的操作区域的导引面区段和第二移动装置的操作区域的导引面区段设计成与致动器的作用方向平行。各个移动装置的设计成与致动器的作用方向平行的导引面区段发挥作用,使得在沿作用方向操作致动器时不会导致抽吸通道/抽吸口或密封件的移动。因此操作区域可以用于,仅借助相应其他的移动装置进行移动。具体而言是指,第一移动装置的与致动器的作用方向平行设计的导引面区段与第二移动装置的导引面区段协同作用,从而在维持抽吸通道/抽吸口的位置的情况下实现密封件的移动,或反之在维持密封件的位置的情况下实现抽吸通道/抽吸口的移动。通过该设计,抽吸口和密封件的移动在时间上依次先后完成,其中,当抽吸口已经安置在待清洁表面上时,才完成例如密封件从待清洁表面上的提升。

相应地建议,第一移动装置的导引面区段和第二移动装置的导引面区段彼此相对布置,从而在抽吸通道和/或抽吸口的咬合元件相对于致动器的作用方向平行移动时,同时实现了密封件的咬合元件不平行于作用方向的移动,反之亦然。这实现了如上所述的抽吸通道/抽吸口或密封件的移动的协调。

另外建议,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尤其第一移动装置的导引面区段和第二移动装置的导引面区段彼此相对地布置且设计成,使得基于抽吸嘴在正常抽吸运行过程中的位置,在抽吸通道和/或抽吸口上升移动时还同时实现密封件的下降移动,并且反之亦然。在该设计方式中,抽吸通道和密封件同时移动。由此省去了与致动器的作用方向平行的操作区域。此外得到的优点还在于,密封件能够从待清洁表面上迅速提升,并且抽吸嘴的使用者由此仅需短时地克服在地毯地面与密封件之间提高的摩擦阻力。

除了上述抽吸嘴之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有上述类型抽吸嘴的抽吸清洁设备。抽吸清洁设备可以或者设计为仅用于抽吸的清洁设备,或者可以设计为既用于抽吸又用于擦拭的清洁设备。此外,清洁设备还可以是手持导引式的清洁设备或可自动行走的清洁设备、例如清洁机器人。

最后,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运行抽吸嘴、尤其上述抽吸嘴的方法,其中,抽吸嘴的抽吸口和/或通入抽吸口中的抽吸通道能够借助致动器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尤其从硬地板位置移动至地毯地面位置,并且能反向移动,其中,不论抽吸通道和/或抽吸口还是密封件、尤其刷元件都相对于抽吸嘴的壳体移动、尤其反向移动,从而使壳体基于抽吸嘴在正常抽吸运行过程中的定向而相对于带清洁表面保持恒定的间距。针对抽吸嘴所做的实施方式也相应地适用于所建议的方法。

附图说明

以下借助附图对实施例进行更详尽地阐述。在附图中:

图1示出带有抽吸嘴的抽吸清洁设备,

图2示出处于硬地板位置中的抽吸嘴的纵剖面,

图3示出处于第一中间位置中的抽吸嘴,

图4示出处于第二中间位置中的抽吸嘴,

图5示出处于地毯地面位置中的抽吸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示出带有抽吸嘴1的抽吸清洁设备2。所述抽吸清洁设备2设计为手持式吸尘器。抽吸嘴1设计为单独的附件设备,所述附件设备能够从抽吸清洁设备2的基础设备24上取下。抽吸嘴1具有带有两个轮子30的壳体3,抽吸嘴1能够利用所述轮子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杆部25与基础设备24相连,所述杆部在此可伸缩地布置在基础设备24上。杆部25具有带有开关27的手柄26。开关27在此是接通和关断开关。此外,电缆28导引穿过杆部25。

抽吸清洁设备2以普通的方式和方法仅具有风扇(未示出),利用所述风扇能够将抽吸物经抽吸嘴1从待清洁表面上接收去除。为此,风扇产生抽吸空气流,所述抽吸空气流加载抽吸嘴1的抽吸通道4和与抽吸嘴相连的抽吸口29。

在正常的抽吸运行过程中,抽吸清洁设备2利用抽吸嘴1在待清洁表面上移动。在此,使用者通常将抽吸清洁设备2在待清洁表面上前后运动。根据待清洁表面类型的不同、例如硬地板或地毯地面,抽吸嘴1为达到优化的清洁效果以及为避免易受损表面的损伤而发生改变。尤其抽吸口29相对于待清洁表面的间距发生改变。为了清洁地毯地面,抽吸口29通常例如安置在地毯地面上,而抽吸口29为了清洁硬地板而从待清洁表面上提升,以便避免刮擦。

图2示出抽吸嘴1的纵剖面。抽吸嘴1具有壳体3,在所述壳体中布置抽吸通道4。抽吸通道4通入与抽吸通道4固定相连的抽吸口29中并且能够相对于壳体3移动。抽吸通道尤其是可摆动的,从而使抽吸口29运动到更靠近待清洁表面或离待清洁表面更远。抽吸通道4能够借助致动器5相对于壳体3移动。致动器5在此是空气弹簧。然而作为备选,致动器5也可以具有伺服电机、起重磁体或类似部件。

致动器5与抽吸通道4通过传动装置6、在此通过导引滑槽相连。传动装置6可移动地布置在壳体3中,以至于传动装置能够沿致动器5的作用方向x移动。抽吸嘴1还具有密封件9,所述密封件在此具有刷元件。密封件9可摆动地支承在支座31上,从而使密封件9能够从待清洁表面提升并且至少部分进入壳体3中。出于此目的,密封件9还通过传动装置6与致动器5相连。

传动装置6具有第一移动装置7和第二移动装置8。所述移动装置7、8设计为传动装置6中的长孔。第一移动装置7用于容纳抽吸通道4的咬合元件12,而第二移动装置8用于容纳密封件9的咬合元件13。每个移动装置78都具有导引面10、11,亦即第一移动装置7具有第一导引面10,并且第二移动装置8具有第二导引面11。相应的咬合元件12、13分别沿着导引面10、11滑动,与此同时致动器5沿作用方向x被操作,这在此相当于空气弹簧的膨胀或收缩。在空气弹簧膨胀时,传动装置6在图面中向左移动,从而使咬合元件12、13相应地在移动装置7、8内部向右迁移。当空气弹簧收缩时,传动装置6相应地向右牵引,从而使咬合元件12、13在移动装置7、8内部向左迁移。

移动装置7、8具有多个操作区域14至18,所述操作区域定义了抽吸通道4或密封件9的不同位置。例如第一移动装置7具有三个用于抽吸通道4的操作区域14、15、16,分别为所述操作区域配置了导引面区段19、20、21。第一操作区域14基本上与致动器5的作用方向x平行布置,随后的第二操作区域15相较而言具有斜度,亦即相对于致动器5的作用方向x大于0°的角度、在此例如为10°。随后的第三操作区域16相较而言具有更大的斜度,亦即例如相对于作用方向x为80°的角度。用于密封件9的第二移动装置具有两个操作区域17、18,其中,第一操作区域17不平行于致动器5的作用方向x地布置,亦即在此例如成80°的角度,并且其中,随后的操作区域18平行于作用方向x地布置。

在图2中所示的抽吸嘴1的硬地板位置中,致动器5最大程度地膨胀,亦即在图面中向左移动。由此咬合元件12、13处于移动装置7、8的最靠外的右端部区域中。具体而言,抽吸通道4的咬合元件12处于操作区域16中,该操作区域的导引面区段21具有最大的斜度。由此抽吸通道4向上、亦即相对于待清洁表面远离地移动,并且抽吸口29不贴放在待清洁表面上。相应地,密封件9的咬合元件13在导引面区段22的内部在平行于致动器5的作用方向x布置的导引面区段22上移动,从而使密封件9尽可能远地从抽吸嘴1的壳体3向外移动,并且在此与待清洁表面形成接触。密封件9由此主要用作用于壳体3的间隔保持件,从而使壳体或抽吸口29不会引起对待清洁表面的损伤。

抽吸通道4和密封件9的相对置的位置通过第一和第二移动装置7、8的形状确定。因为配属于抽吸通道4的第一移动装置7设计成沿与致动器5收缩相对应的方向上升,在致动器5收缩时导致抽吸口29朝待清洁表面的下降。相应地,配属于密封件9的第二移动装置8设计成沿与致动器5收缩的作用方向x上升,从而在致动器5收缩时引发密封件9上升。由此根据待清洁表面的类型而始终使或者抽吸口29或者密封件9贴放在待清洁表面上。

致动器5的操作(所述操作引发抽吸通道4和密封件9的位置改变)根据待清洁表面的类型被控制。这通常借助地面传感器完成,所述地面传感器探测当前待清洁表面的类型并且随后控制对致动器5(在此为空气弹簧)的鼓风或排气。对待清洁表面类型的探测在此可以借助光学测量方法、接触测量方法或者还根据在抽吸口29中具有的负压来控制。当然也可以考虑其他类型的地面传感器,其中,地面传感器的类型和致动器5的类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无影响。

随后的图3和图4示出了从图2中所示的抽吸嘴1的硬地板位置开始直至图5所示的地毯地面位置之间的两个中间位置。

根据图3,抽吸嘴1处于第一中间位置中。在此,致动器5从图2所示的完全膨胀位置开始收缩一定的部分量,从而使传动装置6朝致动器5的方向、亦即在图纸平面中向右移动。相应地,抽吸通道4和密封件9的咬合元件12、13在相应的移动装置7、8内部分别向左迁移。抽吸通道4的咬合元件12从操作区域16移动至操作区域15。通过操作区域16的导引面区段21的与操作区域15相比相对较大的斜度,抽吸通道4或抽吸口29由此相对较迅速地朝待清洁表面的方向移动。相应地,操作区域15的导引面区段20具有较小的斜度,从而在致动器5继续收缩的情况下实现抽吸通道4朝待清洁表面的相对较缓慢的移动。抽吸口29在该中间位置中尚未贴放到待清洁表面上。密封件9相应地如上所述且不变地贴放在待清洁表面上,因为密封件9的咬合元件13仅沿着与致动器5的作用方向x平行设计的导引面区段22移动。由此咬合元件13没有沿垂直于作用方向x的方向移动。

在图4所示的抽吸嘴1的中间位置中,致动器5进一步收缩,从而使抽吸通道4的咬合元件12朝操作区域14与操作区域15之间的过渡部位移动。密封件9的咬合元件13不再处于平行的导引面区段22的操作区域18中,而是处于上升的操作区域17、亦即处于上升的导引面区段23上。在致动器5继续压缩时,密封件9的咬合元件13由此沿着操作区域17的斜度从待清洁表面远离,亦即在图中向上移动。由此密封件9从待清洁表面提升。抽吸通道4的咬合元件12同时达到了第一移动装置7内部的最深点,亦即平行于作用方向x设计的操作区域14内部的最深点。由此,抽吸口29安置在待清洁表面上。第一移动装置7内部的咬合元件12的继续移动没有带来抽吸通道4或抽吸口29的继续移动,而是仅使密封件9的咬合元件13在第二移动装置8的内部移动,从而使密封件9从待清洁表面上提升。

在致动器5完全收缩时,最终实现图5所示的地毯地面位置,在此位置时,两个咬合元件12、13达到移动装置7、8的端部位置。

通过第一移动装置7和第二移动装置8的带有平行且上升的导引面区段19至23的形状,由此得到了从所示抽吸嘴1的硬地板位置至地毯地面位置的运动流程,该运动流程包括抽吸通道4首先朝待清洁表面的迅速下降,在此期间,密封件9维持其位置,随后进行抽吸通道4的相对较为放缓的下降,在此期间,密封件9始终尚未运动,并且最后密封件9从待清洁表面上提升,在此期间,抽吸通道4保持在下降至待清洁表面上的位置中。

作为对此的备选,同样也可以考虑抽吸嘴1的一种运动流程,其中,抽吸通道4和密封件9同时运动,也就是说移动装置7、8所具有的操作区域14、18不带有与致动器5的作用方向x平行构成的导引面区段19、22。此外的优点还在于,密封件9能够特别迅速地从待清洁表面上离开,并且抽吸嘴1的使用者因此仅需短时间地克服待清洁表面、例如地毯地面与密封件9之间的高摩擦阻力。

尽管仅借助抽吸嘴1从硬地板位置至地毯地面位置的移动阐述了本发明,然而显然,运动方向也是可以反向的,从而(从收缩的致动器5开始)抽吸通道4和密封件9从地毯地面位置过渡至硬地板位置。

附图标记清单

1抽吸嘴

2抽吸清洁设备

3壳体

4抽吸通道

5致动器

6传动装置

7第一移动装置

8第二移动装置

9密封件

10第一导引面

11第二导引面

12咬合元件

13咬合元件

14操作区域

15操作区域

16操作区域

17操作区域

18操作区域

19导引面区段

20导引面区段

21导引面区段

22导引面区段

23导引面区段

24基础设备

25杆部

26手柄

27开关

28电缆

29抽吸口

30轮子

31支座

x作用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