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地下建筑口部挡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连接牢固可靠的双下连杆挡水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挡水装置用于及时将雨水阻隔在地下建筑,如地下车库口部以外,以防止在暴雨、特大暴雨时大量进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中国发明专利“模块化自动挡水装置”(申请号:201610078353.2,公开日:2016.5.4,申请人:南京军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应大多数挡水现场需要的模块化自动挡水装置。其包括多个可拆式并列固连的挡水单元,每个挡水单元包括底座和面板,底座上并列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水腔,面板转动设置在底座上,通过面板的转动打开和关闭储水腔。为防止面板打开过度,导致无法重新与储水腔盖合,还设有由上连杆和下连杆组成的限位装置。上连杆上端与面板铰接,下端与下连杆的上端铰接,下连杆的下端与储水腔内与与面板转动轴垂直的纵梁活动连接。为保证上连杆与下连杆展开和弯折时的流畅、灵活、平稳,下连杆由分布于上连杆两侧的左、右两根下连杆组成,纵梁也包括左、右两根纵梁,左、右下连杆的下端分别与对应的左、右纵梁通过螺栓可拆式活动连接,面板关闭时,左、右下连杆收纳于左、右纵梁之间,上连杆收纳于左、右下连杆之间。左、右下连杆与左、右纵梁连接的螺栓可以是左右分别设置,也可以是一通长螺栓,同时连接左右下连杆与左、右纵梁。左、右纵梁与底座上与之对应的边框构成储水腔。面板下表面与储水腔对应的位置固定有浮板,以利用储水腔中的水对浮板的浮力打开面板。
无论连接左、右下连杆与左、右纵梁的螺栓是左右分别设置,还是通长螺栓一体设置,在左、右纵梁的储水腔一侧都存在螺帽或螺栓头,且为防止面板经上面车辆反复辗压使下连杆与纵梁的连接失效,栓杆往往都需要突出螺帽一定长度。
上述连接方式使挡水装置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挡水装置大部分时间是面板处于关闭状态,面板上表面车辆反复辗压,下连杆与纵梁的连接极易松脱,甚至于螺栓会折断,增加了设备维护量,减小了可靠性;
2、储水腔一侧存在的螺帽或螺栓头,限制了面板下表面浮板的运动,为保证浮板不受螺帽或螺栓头阻碍,只能减小浮板宽度,从而缩小了浮板的体积,导致浮板浮力减小,影响了面板工作的可靠性;
3、当左、右下连杆与左、右纵梁采用通长螺栓连接时,会出现左、右下连杆下端相互靠近,严重时上连杆无法及时容入左、右下连杆之间的空隙,使面板无法及时关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下连杆挡水装置,连接牢固可靠、维护简易。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双下连杆挡水装置,包括底座和后端与底座铰接的面板,底座内设有与面板转动轴垂直的左、右纵梁,将底座内部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储水腔,面板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与储水腔对应的浮板,还包括上连杆和左、右下连杆,所述上连杆上端铰接于面板下表面靠前部两浮板之间的部位,其下端两侧分别与左、右下连杆的上端铰接,左下连杆的下端置于左纵梁右侧,右下连杆的下端置于右纵梁左侧,还包括一圆柱状销轴,所述左、右下连杆的下端均开有供销轴穿过的连杆销孔,所述左纵梁、右纵梁中的一根纵梁前部两侧均开有纵梁销孔,另外一根纵梁靠连杆一侧开有纵梁销孔,销轴从两侧均开有纵梁销孔的纵梁外侧穿入,贯穿连杆销孔,并经一侧开有的纵梁销孔伸入另一根纵梁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1、连接牢固:圆柱状销轴从一侧贯穿右纵梁、左、右下连杆和左纵梁,使连接整体性好,牢固、可靠;
2、维护简易:单一的销轴可以方便地安装或拆卸,便于维护管理。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下连杆挡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面板处于打开状态)
图2为图1面板关闭时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a结点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左、右下连杆与上连杆及纵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面板1,底座2,左、右纵梁31、32,施工销孔311,纵梁销孔321、322、312,储水腔41、42,浮板51、52,上连杆6,左、右下连杆71、72,连杆销孔711、721,销轴8,弹簧9,挡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下连杆挡水装置,包括底座2和后端与底座2铰接的面板1,底座2内设有与面板1转动轴垂直的左、右纵梁31、32,将底座2内部空间分隔成至少两个储水腔41、42,面板1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与储水腔41、42对应的浮板51、52,还包括上连杆6和左、右下连杆71、72,所述上连杆6上端铰接于面板1下表面靠前部两浮板51、52之间的部位,其下端两侧分别与左、右下连杆71、72的上端铰接,左下连杆71的下端置于左纵梁31右侧,右下连杆72的下端置于右纵梁32左侧,还包括一圆柱状销轴8,所述左、右下连杆71、72的下端均开有供销轴8穿过的连杆销孔711、721,所述左纵梁31、右纵梁32中的一根纵梁32前部两侧均开有纵梁销孔321、322,另外一根纵梁31靠连杆一侧开有纵梁销孔312,销轴8从两侧均开有纵梁销孔321、322的纵梁32外侧穿入,贯穿连杆销孔711、721,并经一侧开有的纵梁销孔312伸入另一根纵梁31内。
左纵梁31、右纵梁32均为中空方管结构。也可用槽钢结构。
圆柱状销轴8从一侧贯穿右纵梁32、左、右下连杆71、72和左纵梁31,使连接整体性好,牢固性高,且安装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一侧开有纵梁销孔312的纵梁31另一侧与所述纵梁销孔312对应的位置开有一直径小于销轴8直径的用于拆除销轴8的施工销孔311。
在圆柱状销轴8前端所在纵梁31上设置直径小于销轴8直径的施工销孔311,一方面使销轴8止于该纵梁31外侧面的内壁,不使其贯通,便于销轴8定位,另一方面便于从该施工销孔311伸入细长物以反向顶出销轴8,便于拆卸、更换连接部件。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弹簧9,所述弹簧9套装在所述左、右下连杆71、72之间的销轴8上。
弹簧9套装在销轴8上,使左、右下连杆71、72下端相互分离,确保面板1关闭时,上连杆11能收纳于左、右下连杆71、72之间的间隙内,保证面板及时关闭。
优选地,所述销轴8长度大于左纵梁31与右纵梁32内侧之间距离与右纵梁32宽度之和,不大于左纵梁31与右纵梁32外侧之间距离。
采取上述长度的销轴8,使得销轴8从一侧纵梁(如右纵梁32)充分插入后,前端伸入对面纵梁(如左纵梁31)抵住该纵梁(如左纵梁31)个侧内壁,后端不会突出贯穿侧纵梁(如右纵梁32)的外侧,不至于妨碍浮板运动,从而,可以加大浮板宽度,增大浮板体积,提高浮板浮力,保证面板可靠工作打开。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刚性挡板10,所述挡板10一端铆接在两侧均开有纵梁销孔321、322的纵梁32外侧,另一端可转动遮蔽该外侧的纵梁销孔322。
设置简单易行的挡板10以螺栓结构,将销轴8封闭在连杆销孔和纵梁销孔内,可经受持续振动不松脱,且薄片状挡板的设置不影响浮板的设置宽度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