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阀盖和蒸汽阀及烹饪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069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蒸汽阀盖和蒸汽阀及烹饪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烹饪厨具的蒸汽阀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蒸汽阀盖,一种蒸汽阀以及一种烹饪厨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升,智能厨具越来越普及。例如,电饭煲是一种利用电能转变为内能的炊具,其可以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煨等多种操作功能,以缩短烹饪时间,并且使用方便,清洁卫生。

电饭煲的现有结构中,为了将使用过程中内部产生的蒸汽适当地排出,电饭煲的上盖上设置有蒸汽阀。蒸汽阀通过其底部的安装部装配在电饭煲的上盖上。而蒸汽阀的内部则形成有蒸汽通道,这样,蒸汽从蒸汽通道底部的进汽口进入蒸汽阀内,然后通过排汽口排出。

为了进一步方便使用者在烹饪过程中向煲内添加食材,一部分蒸汽阀设置为能够从上盖上取下,在添加完后则将蒸汽阀再次装配。这样,需要在上盖总成上开设手指避空缺口,从而方便使用者的手指进入以拆装蒸汽阀。但是,上盖开设手指避空缺口难免会破坏上盖总成外观的完整性和美观性,另外,缺口越大则外观越难看,而缺口小,则手指的避空空间不够,蒸汽阀就难以取出,不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阀盖,该蒸汽阀盖在实际使用中例如能够避免在电饭煲的上盖上开设手指避空缺口,保持上盖的美观性和完整性,便于使用者便捷地拆装蒸汽阀的同时避免烫伤手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阀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具有连接部和第一抓握部的把手,其中,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盖体,所述第一抓握部沿着所述外表面延伸,所述第一抓握部的朝向所述外表面的底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形成间距,该间距的大小满足使用者抓握所述第一抓握部时,使用者的手指并不接触所述外表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蒸汽阀盖的盖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把手,这样,该蒸汽阀盖和蒸汽阀座装配形成蒸汽阀后,使用者可以抓握该把手来便捷地将蒸汽阀相对于烹饪厨具的盖子拆装,避免在盖子上形成现有技术的手指避空缺口,从而显著提升烹饪厨具的盖子的美观性和完整性,同时,第一抓握部的朝向外表面的底表面和外表面之间形成的间距满足使用者抓握第一抓握部时,使用者的手指并不接触外表面,这样,使用者在便捷地抓握把手来取放蒸汽阀的同时,手指也不会接触到蒸汽阀盖表面,避免被烫疼或烫伤。这将显著提升烹饪厨具的整体品质。

进一步地,所述底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之间的间距为20mm以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抓握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和所述外表面之间的间距为30-35mm。

另外,所述第一抓握部悬空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抓握部的远端外边缘和所述连接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50-70mm。

更进一步地,所述距离为60mm。

另外,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外表面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外表面的中部;和/或,所述第一抓握部沿着所述外表面向外延伸。

另外,所述把手形成为L形件,其中,L形件的短部作为所述连接部而连接于所述外表面,L形件的长部作为所述第一抓握部而悬空。

另外,所述第一抓握部从连接部开始逐渐缩小。

另外,所述第一抓握部的各个表面之间弧形过渡连接,并且所述把手的背向所述外表面的表面形成有弧形表面。

另外,所述把手形成为具有均匀壁厚的中空结构。

另外,所述盖体的边缘处形成有蒸汽出口,其中,所述第一抓握部远离所述蒸汽出口延伸,使得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抓握部和所述蒸汽出口之间。

另外,所述把手包括与所述第一抓握部相对设置的第二抓握部,其中,所述第二抓握部和所述第一抓握部相同且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上,以形成T形把手。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阀,包括具有蒸汽入口的蒸汽阀座,和上述任一的蒸汽阀盖,其中,所述蒸汽阀盖和所述蒸汽阀座可拆卸地密封连接以在两者之间形成一端为蒸汽入口,另一端为蒸汽出口的蒸汽流动通道。

这样,如上所述的,通过该把手,使用者可以抓握该把手来便捷地将蒸汽阀相对于烹饪厨具的盖子拆装,同时,避免在盖子上形成现有技术的手指避空缺口,从而显著提升烹饪厨具的盖子的美观性和完整性,这将显著提升烹饪厨具的整体品质。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烹饪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室的本体和能够盖合在本体上的盖子,所述盖子上设置有和烹饪腔室相通的安装开口,上述的蒸汽阀可拆卸地密封装配在所述安装开口内。

这样,如上所述的,由于使用者可以抓握该把手来便捷地将蒸汽阀相对于烹饪厨具的盖子拆装,从而可以避免在盖子上形成现有技术的手指避空缺口,从而显著提升烹饪厨具的盖子的美观性和完整性,这将显著提升烹饪厨具的整体品质。

进一步地,所述烹饪厨具为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蒸汽阀的一个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蒸汽阀盖;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烹饪厨具中,盖子和蒸汽阀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烹饪厨具的盖子和蒸汽阀装配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盖体,2-外表面,3-连接部,4-抓握部,5-把手,6-弧形表面,7-底表面,8-蒸汽出口,9-蒸汽阀座,10-蒸汽阀盖,11-盖子,12-安装开口,13-蒸汽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所示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阀盖包括盖体1,盖体1的外表面2上设置有具有连接部3和第一抓握部4的把手5,其中,连接部3连接于盖体1,第一抓握部4沿着外表面2延伸,第一抓握部4的朝向外表面2的底表面7和外表面2之间形成间距,该间距的大小满足使用者抓握第一抓握部4时,使用者的手指并不接触外表面2。

这样,由于蒸汽阀盖的盖体1的外表面2设置有例如一体形成有把手5,而把手5则具有第一抓握部4,从而,该蒸汽阀盖和蒸汽阀座装配形成蒸汽阀后,使用者可以抓握该把手的第一抓握部4来便捷地将蒸汽阀相对于烹饪厨具的盖子例如电饭煲的煲盖拆装,同时,可以避免在盖子上形成现有技术的手指避空缺口,从而显著提升烹饪厨具的盖子的美观性和完整性。同时,第一抓握部4的朝向外表面2的底表面7和外表面2之间形成的间距满足使用者抓握第一抓握部4时,使用者的手指并不接触外表面,这样,使用者在便捷地抓握把手来取放蒸汽阀的同时,手指也不会接触到蒸汽阀盖表面,避免被烫疼或烫伤。这将显著提升烹饪厨具的整体品质。

当然,在实际的烹饪过程中,由于烹饪腔室内的高温蒸汽,特别是沸腾阶段,会使得蒸汽阀盖的表面温度较高,例如可以达到85°左右,因此,为了避免使用者在该阶段抓握把手时被烫伤,优选地,第一抓握部4的朝向外表面2的底表面7和外表面2之间的间距为20mm以上。这样,20mm以上的间距已经超过了手指的直径,从而即使在烹饪过程中取放蒸汽阀,手指也不会接触到蒸汽阀盖表面,避免被烫疼或烫伤。

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的,第一抓握部4远离连接部3的端部和外表面2之间的间距为30-35mm,由于第一抓握部4的远端能够提供更大的操作力矩,因此,使用者的手将在该远端施加更大的作用力,而30-35mm的间距可以提供更充分的手指操作空间,同时也确保把手5并不会太高。

另外,为了便于使用者抓握,优选地,第一抓握部4悬空布置,也就是,如图1所示的,第一抓握部4的远端并部通过另一连接部连接于盖体2,这样,使用者的手可以方便地从第一抓握部4的远端处的开口进入到第一抓握部4和外表面2之间的间距空间内而操作。

进一步地,第一抓握部4可以适当地延伸长度来便于使用者抓握,优选地,如图1所示的,第一抓握部4的远端外边缘和连接部3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为50-70mm。这样的距离在不过渡增大把手尺寸的同时,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使用者的抓握操作。

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的,该距离L为60mm。

当然,把手5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连接在盖体1上,例如,可以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固定在盖体1上,或者,为了避免把手5在长期使用后松动而脱落,优选地,连接部3一体形成在外表面2上,这样,可以显著提升把手5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阀盖中,把手5的连接部3可以根据需要一体形成在盖体1所需的部位,例如,在蒸汽阀和盖子铰接时,把手5的连接部3可以一体形成在蒸汽阀盖的与铰接部相对的边缘处;

又或者,为了提升美观性,并使得蒸汽阀和盖子满足多种形成的安装需求,例如密封旋装,或者如上所述的铰接,优选地,如图1所示的结构,在蒸汽出口8形成在盖体1的边缘处时,连接部3和外表面2的连接处位于外表面2的中部,可选择地,或者优选地,第一抓握部4则沿着外表面2向外延伸,这样,不论蒸汽阀和盖子如何装配,例如一体形成在外表面2中部的把手则能够便于使用者抓握,以将蒸汽阀从盖子上旋转完全拿下来,或者提拉蒸汽阀,使得蒸汽阀以铰接点上翻打开;另外,由于第一抓握部4则沿着外表面2向外延伸,从而更便于使用者抓握,如图1所示,第一抓握部4以基本平直的状态从外表面2的中心向外延伸,这样,当使用者抓握该第一抓握部4并提拉时,向外延伸的第一抓握部4将提供较大的提拉力矩,从而更便于使用者将蒸汽阀从盖子上取下或者上翻,或者,向外延伸的第一抓握部4将提供较大的旋转力矩,便于使用者转动蒸汽阀,如图3中箭头所示的,以将蒸汽阀从盖子上转动拆卸。

当然,第一抓握部4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第一抓握部4可以为与弯钩类似的形状,也就是,图1中的第一抓握部4的前端部向下弯曲形状弯折部,这样,弯折部和连接部之间将形成抓握段,通过弯折部的阻挡,使用者可以稳固地抓握。

又或者,如图1所示的,把手5形成为L形件,其中,L形件的短部作为连接部3而连接于外表面2,L形件的长部作为第一抓握部4而悬空。这样,L形件的长部就会沿着外表面2向外延伸,当使用者抓握该第一抓握部4并例如进行提拉时,向外延伸的第一抓握部4将提供较大的操作力矩,从而更便于使用者将蒸汽阀从盖子上取下或者上翻或者旋转。

另外,为了符合人体抓握物品时的手势,以便于使用者更舒适地抓握把手5,优选地,如图1所示的结构,第一抓握部4从连接部3开始逐渐缩小,这样,使用者握住第一抓握部4时,由于食指和大拇指形成的圈较大,从而可以握住第一抓握部4靠近连接部3的较大的部分,而小拇指弯曲形成的圈较小,从而可以握住第一抓握部4远端的较小的部分,这样,可以形成从食指到小拇指依次减小的抓握手势,提升抓握的舒适性。

另外,为了便于手与第一抓握部4的各个表面的贴合,避免产生明显的凸棱边,优选地,第一抓握部4的各个表面之间弧形过渡连接,并且把手5的背向外表面2的表面形成有弧形表面6。这样,通过弧形表面6和各个表面之间的弧形过渡,使用者可以更舒适地抓握把手。

另外,为了轻量化,优选地,把手5形成为具有均匀壁厚的中空结构。例如,可以通过吹塑成型工艺一体形成盖体和把手,均匀的壁厚在确保美观性的同时,还能够确保把手的自身强度,同时还能够避免由于壁厚不均匀时产生的把手表面收缩问题。

此外,为了便于蒸汽排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蒸汽阀盖的盖体1的边缘处形成有蒸汽出口8,其中,第一抓握部4远离蒸汽出口8延伸,使得连接部3位于第一抓握部4和蒸汽出口8之间。例如,连接部3一体形成在盖体1的中部,此时,连接部3将第一抓握部4和蒸汽出口8相互隔开,这样,通过连接部3的阻挡,可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抓握把手时,蒸汽出口8排出的蒸汽烫伤使用者的手。

另外,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形式,把手5包括与第一抓握部4相对设置的第二抓握部(未图示),其中,第二抓握部和第一抓握部4相同且连接在连接部3上,以形成T形把手。这样,当蒸汽温度较低时,使用者可以双手抓握两个抓握部来拆装蒸汽阀,而当蒸汽温度开始上升时,则如上所述的,可以仅通过第一抓握部4来拆装蒸汽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阀,参考图1和2所示的结构,该蒸汽阀13包括具有蒸汽入口的蒸汽阀座9,同时,该蒸汽阀13还包括上述任一的蒸汽阀盖10,其中,蒸汽阀盖10和蒸汽阀座9可拆卸地密封连接以在两者之间形成一端为蒸汽入口,另一端为蒸汽出口的蒸汽流动通道。

这样,如上所述的,通过该把手5,使用者可以抓握该把手5来便捷地将蒸汽阀13相对于烹饪厨具的盖子拆装,同时,避免在盖子上形成现有技术的手指避空缺口,从而显著提升烹饪厨具的盖子的美观性和完整性,这将显著提升烹饪厨具的整体品质。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还提供一种烹饪厨具,参考图2和3所示的结构,该烹饪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室的本体(未图示)和能够盖合在本体上的盖子11,盖子11上设置有和烹饪腔室相通的安装开口12,上述的蒸汽阀13可拆卸地密封装配在安装开口12内。

另外,进一步地,安装开口12可以占据盖子11的绝大部分,也就是,盖子11上的安装开口12可以为大蒸汽过孔设计,这样,使用者可以从盖子11上通过把手5取出蒸汽阀13,然后通过安装开口12来便捷地向烹饪腔室内添加所需的食材。同时,通过该安装开口12,还可以便捷地查看烹饪腔室内的烹饪状态。这样,如上所述的,由于使用者可以抓握该把手5来便捷地将蒸汽阀13相对于烹饪厨具的盖子11拆装,从而可以避免在盖子11上形成现有技术的手指避空缺口,从而显著提升烹饪厨具的盖子的美观性和完整性,这将显著提升烹饪厨具的整体品质。

进一步地,烹饪厨具可以为厨房中使用的任何可以产生蒸汽的厨具,例如,可以为电饭煲或者电压力锅。这样,如上所述的,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的用户好感得到显著提升。

如上所述的,在该烹饪厨具中,安装开口12设计为尽可能大,以便于使用者在烹饪过程中通过该安装开阔12向烹饪腔室内添加食材,同时,尽可能大的安装开口12将使得蒸汽阀13尽可能大,这样,可以使得蒸汽阀具有足够的空间将把手5和蒸汽出口8相互远离,例如把手5的连接部和蒸汽出口8之间的距离为60mm。例如,蒸汽阀13装配大安装开口12内后,蒸汽阀13的外表面面积占据盖子11的外表面面积的75%-85%,例如图3所示的,盖子11的上表面尺寸比如长度为240mm,而蒸汽阀13为圆形时直径为180mm,这样,蒸汽阀13可以占据盖子11的表面面积的75%,由于蒸汽阀较大,从而可以具有足够的空间将蒸汽出口8和把手5远离,以避免蒸汽出口8排出的蒸汽烫伤使用者抓握把手5的手。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