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板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1200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门板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板,尤其涉及门板边框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门板纵向边框和横向边框,装配时是将榫头对准卯孔,用锤子敲打构件的另一端,将榫头强行推入卯孔中。这种方法要求榫头和卯孔之间的形状及大小尺寸非常吻合,否则将无法装配,或装配时易出现废品,或装配好后,榫卯结合不牢,使用时易脱落。因此,榫卯加工的难度很大,工艺要求很高。而且即使是加工装配时完全合格的现有结构的榫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经常摇动,而使榫头从卯孔中脱落,至始门板边框出现破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连接牢固的门板装配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门板装配结构,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其特征在于该装配结构还包括连接销,所述第一边框的端部具有第一榫头及靠近第一榫头的第一卯孔,对应地,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部具有第二榫头及靠近第二榫头的第二卯孔,所述第一边框的端部开设第一内置槽,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内置槽,装配时,前述的第一榫头装配于第二卯孔内并涂胶,前述的第二榫头装配与第一卯孔内并涂胶,前述的连接销两端分别装配与第一内置槽和第二内置槽并涂胶。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内置槽部分开设于第一榫头上,部分开设于第一卯孔内,对应地,所述的第二内置槽部分开设于第二榫头上,部分开设于第二卯孔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边框的端部具有一沿着第一边框长度方向45°的倾斜端面,所述的第一榫头及第一卯孔成形于该第一边框的倾斜端面上,对应地,所述第二边框的端部也具有一沿着第二边框长度方向45°的倾斜端面,所述的第二榫头及第二卯孔成形于该第二边框的倾斜端面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边框的端部边缘处成形有内凹的第一台阶部,对应地,所述第二边框边缘处具有外凸的且与前述第一台阶部定位配合的第二台阶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榫头截面呈矩形,对应地,所述第二卯孔截面也呈矩形,所述第二榫头截面呈直角梯形,对应地,所述第一卯孔截面也呈直角梯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双榫卯结构连接,并配合连接销,使得整体连接牢固,不易松脱,能保证长期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分解图。

图3为图2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分解图。

图6为图5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门板装配结构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边框1和第二边框2及连接销3,第一边框1的端部具有第一榫头41及靠近第一榫头41的第一卯孔51,对应地,第二边框2的端部具有第二榫头42及靠近第二榫头 42的第二卯孔52,第一边框1的端部开设第一内置槽71,第二边框2的端部开设有第二内置槽72,装配时,第一榫头41装配于第二卯孔52内并涂胶,第二榫头42装配与第一卯孔51内并涂胶,连接销3两端分别装配与第一内置槽71和第二内置槽72并涂胶。

第一内置槽71部分开设于第一榫头41上,部分开设于第一卯孔51内,对应地,第二内置槽72部分开设于第二榫头42上,部分开设于第二卯孔52内。

第一边框1的端部边缘处成形有内凹的第一台阶部71,对应地,第二边框2边缘处具有外凸的且与第一台阶部71定位配合的第二台阶部72。

第一榫头41截面呈矩形,对应地,第二卯孔52截面也呈矩形,第二榫头42截面呈直角梯形,对应地,第一卯孔51截面也呈直角梯形。

实施例2,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边框1的端部具有一沿着第一边框1长度方向45°的倾斜端面,第一榫头41及第一卯孔51成形于该第一边框1 的倾斜端面上,对应地,第二边框2的端部也具有一沿着第二边框2长度方向45°的倾斜端面,第二榫头42及第二卯孔52成形于该第二边框2的倾斜端面上。

第一榫头41和第二榫头42的截面均呈矩形,对应地,第一卯孔51和第二卯孔52 的截面也均呈矩形。

其他结构参考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