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尘盒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6408发布日期:2018-06-08 17:5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尘器尘盒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电的吸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吸尘器内部的一种吸尘器尘盒保护装置和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机带动扇叶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部形成强大的空气负压,通过吸口将灰尘碎屑等吸入尘盒。吸尘器内部包含电机和其他重要的电子器件,这些部件均需要防尘处理,当用户忘记放入尘盒而开启吸尘器工作时,灰尘和碎屑极易进入风机内部,会对高速旋转的电机和扇叶造成损坏,且吸入的灰尘和碎屑没有经过集尘盒滤网的过滤,直接由出风口吹出,会对室内环境形成二次污染,且当尘盒未放入到吸尘器内部时吸尘器工作容易导致用户使用不安全,带来事故隐患。

目前,部分吸尘器的相关技术中提出了采用设置微动开关来检测尘盒是否在位的检测方式,主要为当尘盒放入到吸尘器内部时,尘盒实现按压微动开关产生开闭的信号来完成尘盒在位检测功能。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下述问题:

1.微动开关的弹片在长期多次使用后会发生形变,从而无法准确检测尘盒是否在位;且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由按压次数决定,由于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部分微动开关不能达到设计时的使用寿命。

2.微动开关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存在装配差异,从而导致检测不精准,容易检测异常。

3.微动开关内部采用弹簧件,尘盒上面设置突起相互压接实现检测效果,当用户装卸尘盒不当时容易导致弹片撞断而检测失效。

4.尘盒中的灰尘容易进入到微动开关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导致控制电路失效无法检测。

所以根据上述情况而设计一种合理有效可靠的尘盒在位检测装置,来对电机等部件进行保护和防止室内环境空气的二次污染,杜绝用户操作使用不安全的问题,正是发明人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尘器尘盒保护,该装置实现了尘盒的检测保护,提高了尘盒的检测精度,避免了异常检测,更安全可靠,且生产成本更低。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吸尘器尘盒保护装置,包括:吸尘器本体外壳、尘盒、接触开关、控制器、提示器五部分,接触开关、提示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尘盒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内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侧面与尘盒侧面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接触开关,尘盒的侧面位置设置有与接触开关位置对应的导通件。

前述的一种吸尘器尘盒保护装置,所述接触开关为分体式,至少设置有金属可导通的弹片,弹片包括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弹片为弧形或方形。

前述的一种吸尘器尘盒保护装置,所述导通件安装在所述尘盒的侧面部分,所述导通件为金属可导通。

前述的一种吸尘器尘盒保护装置,所述尘盒在位时,所述导通件同时接触贴合所述接触开关的两个弹片,所述导通件与所述接触开关接触形成通路。

前述的一种吸尘器尘盒保护装置,所述尘盒不在位时,所述导通件至少与所述接触开关的一个或多个弹片不接触,所述导通件与所述接触开关不接触形成断路。

前述的一种吸尘器尘盒保护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接触开关电性连接,控制器根据接触开关的两个弹片接触情况与预先设置的阈值相比较。

前述的一种吸尘器尘盒保护装置,所述提示器与根据接触开关的两弹片接触情况判断尘盒状态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一种吸尘器尘盒保护装置,包括:吸尘器本体外壳、尘盒、接触开关、控制器、提示器五部分,接触开关、提示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尘盒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内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底部与尘盒底部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接触开关,尘盒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与接触开关位置对应的导通件。

前述的一种吸尘器尘盒保护装置,所述接触开关为分体式,至少设置有两个弹片,所述弹片和所述导通件均为金属可导通,所述接触开关安装在所述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方案包括吸尘器本体外壳、尘盒、接触开关、控制器、提示器五部分,接触开关、提示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尘盒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内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侧面与尘盒侧面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接触开关,尘盒的侧面位置设置有与接触开关位置对应的导通件;接触开关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侧面上,通过在尘盒与吸尘器本体外壳之间设置接触开关来实现尘盒的在位检测,达到了对尘盒检测的效果,能准确提醒用户注意尘盒的状态,特别是当用户取出尘盒倒垃圾后忘记把尘盒放入到吸尘器的内部时,能及时提醒用户必须放入尘盒后吸尘器才能工作,杜绝了用户的不安全操作,同时杜绝了灰尘对吸尘器内部元器件的损害和对室内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本实用新型方案设置接触开关和导通件,通过设置接触开关为分体式,至少设置有金属可导通的弹片,弹片包括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弹片为弧形或方形,也可为其他形状;通过设置导通件安装在所述尘盒的侧面部分,所述导通件为金属可导通;通过设置控制器与接触开关电性连接,控制器根据接触开关的两个弹片接触情况与预先设置的阈值相比较;通过设置提示器与根据接触开关的两弹片接触情况判断尘盒状态的控制器电性连接;尘盒在位时,所述导通件同时接触贴合所述接触开关的两个弹片,所述导通件与所述接触开关接触形成通路;尘盒不在位时,所述导通件至少与所述接触开关的一个或多个弹片不接触,所述导通件与所述接触开关不接触形成断路。本实用新型根据尘盒对接触开关的导通通路与断路的情况来判断尘盒的在位检测,检测尘盒是否放入到吸尘器内部。

当尘盒放置到吸尘器的内部时即为尘盒在位时,所述导通件同时接触贴合所述接触开关的弹片,所述导通件与所述接触开关接触形成通路;即为导通件与接触开关的两个弹片接触,弹片分别为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实现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通过导通件接触贴合形成三者之间的连接通路,实现控制器的连接通路,控制器可以预先设置阈值,当控制器检测到为一个完整的通路时,确定接触开关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接通,控制器把接触开关的两弹片已经接触的情况与阈值相比较,判断此时尘盒为放置在吸尘器的内部,吸尘器可以正常开机工作,并通过提示器提示用户,提示内容可以为:“尘盒已安装”或“尘盒正常”或“吸尘器可开机工作”等,及时提醒用户可正常使用吸尘器,避免不安全操作导致吸尘器的损害和环境的灰尘污染。

当尘盒取出到吸尘器的外部时即为尘盒不在位时,所述导通件至少与所述接触开关的一个或多个弹片不接触,所述导通件与所述接触开关不接触形成断路即为导通件与接触开关的两个弹片不接触,弹片分别为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尘盒取出后此时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独立分开没有相对的接触贴合,实现控制器的连接断路,控制器可以预先设置阈值,当控制器检测到为无法接通的断路时,确定接触开关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不接触而无法接通,控制器把接触开关的两弹片没有接触相通的情况与阈值相比较,判断此时尘盒没有放置到吸尘器的内部,吸尘器无法正常开机工作,并通过提示器提示用户,提示内容可以为:“尘盒未安装”或“尘盒异常”或“吸尘器无法开机工作”等,及时提醒用户必须放入尘盒,避免吸尘器异常启动工作,杜绝了吸尘器无尘盒时工作的问题,使用更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吸尘器尘盒保护装置,包括:吸尘器本体外壳、尘盒、接触开关、控制器、提示器五部分,接触开关、提示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尘盒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内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底部与尘盒底部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接触开关,尘盒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与接触开关位置对应的导通件;所述接触开关为分体式,至少设置有两个弹片,所述弹片和所述导通件均为金属可导通,所述接触开关安装在所述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底部;尘盒向下放入到吸尘器的内部时,利用尘盒的重力向下压接实现导通件压接在接触开关两弹片的顶部端面上,导通件分别与接触开关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接触导通形成一个通路,控制器可以预先设置阈值,控制器把接触开关的两弹片已经接触的情况与阈值相比较,判断此时尘盒为放置在吸尘器的内部,吸尘器可以正常开机工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尘盒的底部设置导通件,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底部设置接触开关,接触开关设置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通过利用尘盒的重力来实现对接触开关的弹片向下压接贴合接触检测,达到了接触效果更好、可靠性更高,且接触开关更容易安装到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底部,尘盒底部的导通件保护效果更好,减少了导通件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侧面时的摩擦力接触,使用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尘盒在位检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尘盒不在位检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尘盒在位检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尘盒在位检测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尘盒在位检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图9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尘盒不在位检测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1中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连接的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吸尘器本体外壳,2-尘盒,201-导通件,3-接触开关,301-第一弹片,302-第二弹片,4-控制器,5-提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效果更加的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依据。

实施例:一种吸尘器尘盒保护装置,构成如图1至图13所示,包括:吸尘器本体外壳1、尘盒2、接触开关3、控制器4、提示器5五部分,接触开关3、提示器5分别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尘盒2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内部,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侧面与尘盒2侧面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接触开关3,尘盒2的侧面位置设置有与接触开关3位置对应的导通件201。

所述接触开关3为分体式,至少设置有金属可导通的弹片,弹片包括第一弹片301和第二弹片302,弹片为弧形或方形;所述导通件201安装在所述尘盒2的侧面部分,所述导通件201为金属可导通;所述尘盒2在位时,所述导通件201同时接触贴合所述接触开关3的两个弹片,所述导通件201与所述接触开关3接触形成通路;所述尘盒2不在位时,所述导通件201至少与所述接触开关3的一个或多个弹片不接触,所述导通件201与所述接触开关3不接触形成断路;所述控制器4与接触开关3电性连接,控制器4根据接触开关3的两个弹片接触情况与预先设置的阈值相比较;所述提示器5与根据接触开关3的两弹片接触情况来判断尘盒2状态的控制器4电性连接。

一种吸尘器尘盒保护装置,包括:吸尘器本体外壳1、尘盒2、接触开关3、控制器4、提示器5五部分,接触开关3、提示器5分别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尘盒2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内部,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底部与尘盒2底部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接触开关3,尘盒2的底部位置设置有与接触开关3位置对应的导通件201;所述接触开关3为分体式,至少设置有两个弹片,所述弹片和所述导通件201均为金属可导通,所述接触开关3安装在所述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在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侧面与尘盒2侧面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接触开关3,尘盒2的侧面位置设置有与接触开关3位置对应的导通件201,通过在尘盒2与吸尘器本体外壳1之间设置接触开关3来实现尘盒2的在位检测;尘盒2可以为方形,尘盒2的侧面与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侧面之间设置接触开关3,接触开关3可在如图5中的C位置,来实现尘盒2的在位检测;同样的方案,如图5中的C0或C1或C2的位置均可设置与C位置同样的接触开关检测方案,均能实现尘盒2的在位检测;且还可以为在如图5中的C、C0、C1、C2位置同时设置一个或多个接触开关3来实现尘盒2的在位检测,实现了尘盒2的高可靠性多重检测效果,能更优的杜绝尘盒2的在位检测异常,更安全可靠。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尘盒2与吸尘器本体外壳1之间设置接触开关3,接触开关3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侧面上,利用接触开关3与导通件201之间的接触通路或不接通断路来检测尘盒2是否在吸尘器的内部;当尘盒2放入到吸尘器的内部即尘盒2在位时,导通件201同时接触贴合接触开关3的两弹片,实现导通件201分别与接触开关3的第一弹片301和第二弹片302接触,且导通件201与接触开关3接触形成通路;当尘盒2取出到吸尘器的外部时即尘盒2不在位时,导通件201至少与接触开关3的一个或多个弹片不接触,实现导通件201与接触开关3上的第一弹片301和第二弹片302之间不接触导通,即为导通件201与接触开关3不接触形成断路;此时并通过设置接触开关3、提示器5分别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来实现对接触开关3的通路或短路的检测,并把接触开关3的通路或短路的情况与控制器4预先设置的阈值相比较来判断尘盒2是否在位,当检测到尘盒2是否在位后,控制器4通过控制提示器5并输出检测结果来提示用户,用户根据提示器5的提示来正确控制操作吸尘器进行室内清扫工作。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