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6409发布日期:2018-06-08 17:5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电的吸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吸尘器内部的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和吸尘器。



背景技术:

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机带动扇叶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部形成强大的空气负压,通过吸口将灰尘碎屑等吸入尘盒。吸尘器内部包含电机和其他重要的电子器件,这些部件均需要防尘处理,当用户忘记放入尘盒而开启吸尘器工作时,灰尘和碎屑极易进入风机内部,会对高速旋转的电机和扇叶造成损坏,且吸入的灰尘和碎屑没有经过集尘盒滤网的过滤,直接由出风口吹出,会对室内环境形成二次污染,且当尘盒未放入到吸尘器内部时吸尘器工作容易导致用户使用不安全,带来事故隐患。

目前,部分吸尘器的相关技术中提出了采用设置微动开关来检测尘盒是否在位的检测方式,主要为当尘盒放入到吸尘器内部时,尘盒实现按压微动开关产生开闭的信号来完成尘盒在位检测功能。但是该技术方案存在下述问题:

1.微动开关的弹片在长期多次使用后会发生形变,从而无法准确检测尘盒是否在位;且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由按压次数决定,由于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部分微动开关不能达到设计时的使用寿命。

2.微动开关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存在装配差异,从而导致检测不精准,容易检测异常。

3.微动开关内部采用弹簧件,尘盒上面设置突起相互压接实现检测效果,当用户装卸尘盒不当时容易导致弹片撞断而检测失效。

4.尘盒中的灰尘容易进入到微动开关内部的控制电路板,导致控制电路失效无法检测。

所以根据上述情况而设计一种合理有效可靠的尘盒在位检测装置,来对电机等部件进行保护和防止室内环境空气的二次污染,杜绝用户操作使用不安全的问题,正是发明人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实现了尘盒的检测保护,提高了尘盒的检测精度,避免了异常检测,更安全可靠,且生产成本更低。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包括:吸尘器本体外壳、尘盒、传感器、控制器、提示器五部分,传感器、提示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尘盒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内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侧面与尘盒侧面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传感器,尘盒的侧面位置设置有与传感器位置对应的反光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侧面位置设置有与传感器位置对应的吸光部。

前述的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所述传感器为一体式传感器,包括发射传感器信号的发射部和接收发射部所发射出的传感器信号的接收部。

前述的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尘盒在位时,所述反光部至少部分反射发射部所发出的传感器信号,且反射的传感器信号被接收部所接收。

前述的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尘盒不在位时,所述吸光部能吸收发射部发出的传感器信号,且接收部无法接收到发射部发出的传感器信号。

前述的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接收部电性连接,控制器根据接收部接收的传感器信号情况与预先设置的阈值相比较。

前述的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所述提示器与根据传感器信号判断尘盒状态的控制器电性连接。

前述的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所述尘盒的侧面位置的反光部为反光材料或为尘盒侧面粘贴有反光材料。

前述的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所述吸尘器本体外壳的侧面位置的吸光部为吸光材料或为侧面粘贴有吸光材料。

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包括:吸尘器本体外壳、尘盒、传感器、控制器、提示器五部分,传感器、提示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尘盒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内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底部与尘盒底部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传感器,尘盒底部设置有与传感器位置对应的反光部分。

前述的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所述传感器为一体式传感器,包括发射部和接收部,传感器的发射部和接收部对应尘盒的底面向上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方案包括吸尘器本体外壳、尘盒、传感器、控制器、提示器五部分,传感器、提示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通过设置尘盒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内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侧面与尘盒侧面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传感器,尘盒的侧面位置设置有与传感器位置对应的反光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侧面位置设置有与传感器位置对应的吸光部;传感器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侧面上,通过在尘盒与吸尘器本体外壳之间设置传感器来实现尘盒的在位检测,达到了对尘盒检测的效果,能准确提醒用户注意尘盒的状态,特别是当用户取出尘盒倒垃圾后忘记把尘盒放入到吸尘器的内部时,能及时提醒用户必须放入尘盒后吸尘器才能工作,杜绝了用户的不安全操作,同时杜绝了灰尘对吸尘器内部元器件的损害和对室内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设置一体式传感器,包括发射传感器信号的发射部和接收发射部所发射出的传感器信号的接收部,且控制器与接收部电性连接,提示器与根据传感器信号判断尘盒状态的控制器电性连接,当尘盒放入到吸尘器的内部,尘盒在位时,尘盒侧面上的反光部至少部分反射传感器发射部所发出的传感器信号,且反射的传感器信号被接收部所接收;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接收部接收的传感器信号情况与预先设置的阈值相比较,控制器可以预先设置阈值,当传感器接收部接收到发射部发出的传感器信号时,控制器把传感器信号与阈值相比较,判断此时尘盒为放置在吸尘器的内部,吸尘器可以正常开机工作,并通过提示器提示用户,提示内容可以为:“尘盒已安装”或“尘盒正常”或“吸尘器可开机工作”等,及时提醒用户可正常使用吸尘器,避免不安全操作导致吸尘器的损害和环境的灰尘污染。

本是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体式传感器,包括发射传感器信号的发射部和接收发射部所发射出的传感器信号的接收部,且控制器与接收部电性连接,提示器与根据传感器信号判断尘盒状态的控制器电性连接,当尘盒未放入到吸尘器的内部,尘盒不在位时,吸尘器本体外壳侧面上的吸光部能吸收传感器发射部发出的传感器信号,且传感器的接收部无法接收到发射部发出的传感器信号,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接收部接收到发射部发出的传感器信号的情况与预先设置的阈值相比较,控制器可以预先设置阈值,当传感器接收部未接收到传感器信号时,控制器把传感器接收部的无传感器信号情况与阈值相比较,判断此时尘盒没有放置到吸尘器的内部,吸尘器无法正常开机工作,并通过提示器提示用户,提示内容可以为:“尘盒未安装”或“尘盒异常”或“吸尘器无法开机工作”等,及时提醒用户必须放入尘盒,避免吸尘器异常启动工作,杜绝了吸尘器无尘盒时工作的问题,使用更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尘盒的侧面上设置反光部和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侧面上设置吸光部来实现传感器的检测效果,通过对传感器信号的反射与吸收来判定尘盒的状态,其中尘盒的侧面位置的反光部为反光材料或为尘盒侧面粘贴有反光材料,即为尘盒本身可以是一种具有反光材料的材质制成,也可以是尘盒的侧面部分为一种具有反光材料的材质制成,还可以是在尘盒的侧面上粘贴一小块具有反光材料的标签或贴片,都能满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达到对传感器信号的反射效果,进而可满足对尘盒的反射信号检测效果。其中吸尘器本体外壳的侧面位置的吸光部为吸光材料或为侧面粘贴有吸光材料,即为吸尘器本体外壳可以是一种具体吸光材料的材质制成,也可以是吸尘器本体外壳的侧面部分为一种具有吸光材料的材质制成,还可以是吸尘器本体外壳的侧面上粘贴一小块具有吸光材料的标签或贴片,都能满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达到对传感器信号的吸收效果,进而可满足尘盒是否在位的检测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反光部和吸光部来检测传感器信号,检测效果更可靠,且影响的因素较少,保证了尘盒的精准检测,用户体验使用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尘盒检测装置包括:吸尘器本体外壳、尘盒、传感器、控制器、提示器五部分,传感器、提示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尘盒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内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底部与尘盒底部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传感器,尘盒底部设置有与传感器位置对应的反光部分;传感器为一体式传感器,包括发射部和接收部,传感器的发射部和接收部对应尘盒的底面向上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尘盒的底部设置反光部,吸尘器本体外壳的底部设置传感器,当尘盒放入到吸尘器的内部时,反光部反射发射部发出的传感器信号,并被传感器接收部接收到信号,控制器则通过对传感器信号与预先设置的阈值比较判断尘盒安装到位,吸尘器可正常开机工;当尘盒被用户取出时,吸尘器对应放置尘盒的内部空间区域内无任何的遮挡,传感器发射部发出的信号向上一直发射,因空间区域无任何物体对传感器信号干扰或改变传感器信号的方向,使得传感器信号一直处于向上发射的状态,传感器的接收部不能接收到传感器信号,进而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接收部的无传感器信号情况与阈值相比较,判断吸尘器的尘盒没有放置到吸尘器内,吸尘器无法正常开机启动工作,吸尘器处于异常状态下,并通过提示器提醒用户进行正确操作,提示用户必须放入尘盒后吸尘器才能正常工作,避免了用户的不安全操作和误操作带来的不安全使用问题发生。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在尘盒的底部设置反光部,避免了尘盒反光部容易损坏或脏污的问题,提高了反光部的反射效果,提高了传感器信号反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尘盒在位检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尘盒不在位检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尘盒在位检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尘盒在位检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7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尘盒不在位检测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连接的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吸尘器本体外壳,101-吸光部,2-尘盒,201-反光部,3-传感器,301-接收部,302-发射部,4-控制器,5-提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效果更加的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依据。

实施例: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构成如图1至图10所示,包括:吸尘器本体外壳1、尘盒2、传感器3、控制器4、提示器5五部分,传感器3、提示器5分别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尘盒2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内部,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侧面与尘盒2侧面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传感器3,尘盒2的侧面位置设置有与传感器3位置对应的反光部201,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侧面位置设置有与传感器3位置对应的吸光部101。

所述传感器3为一体式传感器,包括发射传感器信号的发射部302和接收发射部302所发射出的传感器信号的接收部301;尘盒2在位时,所述反光部201至少部分反射发射部302所发出的传感器信号,且反射的传感器信号被接收部301所接收;尘盒2不在位时,所述吸光部101能吸收发射部302发出的传感器信号,且接收部301无法接收到发射部302发出的传感器信号;所述控制器4与接收部301电性连接,控制器4根据接收部301接收的传感器信号情况与预先设置的阈值相比较;所述提示器5与根据传感器信号判断尘盒2状态的控制器4电性连接;所述尘盒2的侧面位置的反光部201为反光材料或为尘盒2侧面粘贴有反光材料;所述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侧面位置的吸光部101为吸光材料或为侧面粘贴有吸光材料。

一种尘盒的检测装置,包括:吸尘器本体外壳1、尘盒2、传感器3、控制器4、提示器5五部分,传感器3、提示器5分别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尘盒2为可拆卸地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内部,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底部与尘盒2底部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传感器3,尘盒2底部设置有与传感器3位置对应的反光部201;所述传感器3为一体式传感器,包括发射部302和接收部301,传感器3的发射部302和接收部301对应尘盒2的底面向上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方案通过在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侧面与尘盒2侧面的对应位置设置有传感器3,尘盒2的侧面位置设置有与传感器3位置对应的反光部201,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侧面位置设置有与传感器3位置对应的吸光部101,通过在尘盒2与吸尘器本体外壳1之间设置传感器3来实现尘盒2的在位检测;尘盒2可以为方形,尘盒2的侧面与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侧面之间设置传感器3,传感器3可在如图5中的C位置,来实现尘盒2的在位检测;同样的方案,如图5中的C0或C1或C2的位置均可设置与C位置同样的传感器检测方案,均能实现尘盒2的在位检测;且还可以为在如图5中的C、C0、C1、C2位置同时设置一个或多个传感器3来实现尘盒2的在位检测,实现了尘盒2的高可靠性多重检测效果,能更优的杜绝尘盒2的在位检测异常,更安全可靠。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尘盒2与吸尘器本体外壳1之间设置传感器3,传感器3安装在吸尘器本体外壳1的侧面上,利用传感器3的发射部302发射传感器信号,接收部301接收传感器信号,且尘盒2与传感器3对应位置设置反光部201,来实现对传感器信号的反射效果,吸尘器本体外壳1与传感器3对应位置设置吸光部101,来实现对传感线信号的吸收效果,进而实现尘盒2的在位检测;通过设置传感器3、提示器5分别与控制器4电性连接来实现对传感器3的控制,并控制传感器信号与预先设置的阈值相比较来判断尘盒2是否在位,当检测到尘盒2是否在位后,控制器4通过控制提示器5并输出检测结果来提示用户,用户根据提示器5的提示来正确控制操作吸尘器进行室内清扫工作。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