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结构的被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6590发布日期:2018-11-02 21:0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纺织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结构的被套。



背景技术:

家用纺织品广泛的用于家具上,按照其不同功能,主要分为以下种类床上四件套、沙发巾、防尘巾等,起到装饰、防尘以及防止细菌等作用。

顾名思义,床上四件套是指一对枕套、被套以及被单。其中,由于被芯难以清洗,被套主要作用是保护被芯,避免与外界直接接触,延长被芯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的被套,包括:单层结构的表层和里层,其面料一般均采用涤纶或全棉或混纺,可以阻挡日常干燥灰尘和人体磨蹭的污渍,从而一定程度上达到防止被芯受脏而无法清洗的效果,并使使用寿命延长。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被套仅能防尘和人体磨蹭的污渍,无法防止污渍、水渍的浸入被芯,导致被芯内滋生霉菌和螨虫,从而若继续使用会影响人体健康,若丢弃则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被套,以解决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层结构的被套,包括被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套本体包括:与身体接触的里层,以及与所述里层相背离的表层,

所述里层为由外层的布料层和内层的防浸层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表层为由布料组成的单层结构;

通过所述防浸层防止水渍或污渍的浸入。

上述多层结构的被套,所述布料层为由全棉布、针织布或竹纤维布构成的材料层。

上述多层结构的被套,所述表层为由全棉布、针织布或竹纤维布构成的材料层。

上述多层结构的被套,所述防浸层通过车缝缝接于所述布料层上。

上述多层结构的被套,所述防浸层通过扣合件和所述布料层连接。

上述多层结构的被套,所述扣合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浸层上的多个扣子,以及设置于所述布料层上,与多个所述扣子一一对应的多个扣槽。

上述多层结构的被套,所述里层和表层通过车缝缝接为一端具有豁口的袋状体。

上述多层结构的被套,所述豁口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由链环和链齿组成的拉链结构。

上述多层结构的被套,所述被套本体外设置有可脱卸的防汗罩,所述防汗罩为多个防汗渍布料构成的防汗渍层。

上述多层结构的被套,所述里层内侧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和电热层,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无线连接及控制的无线控制电路,以及与无线控制电路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电热层,

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被套本体内的温度,当温度超出阈值范围时,所述无线控制电路发出检测得到的温度数据并控制所述电热层发热/停止发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层结构的被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外层的布料层与人体接触,具有亲肤舒适感,即使是过敏肤质也不会引起过敏;通过内层的防浸层的防浸入性,有效防止污渍、水渍透过布料层浸入被芯,从而抑制被芯内滋生霉菌和螨虫,进而可继续使用该被芯,也不会因为丢弃被芯而增加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层结构的被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多层结构的被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里层;2、表层;11、布料层;12、防浸层;3、豁口;4、拉链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结构的被套,包括被套本体,被套本体是指用以装入被芯的载体,其由与身体接触的里层1,和与里层1相背离的表层2组成;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里层1和表层2通过车缝缝接为一端具有豁口3的袋状体,通过豁口3将被芯装入被套本体中,并拉平整。进一步的,所述豁口3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由链环和链齿组成的拉链结构4,当被芯装入完毕后,通过拉动链环使链齿闭合,从而能够防止被芯外露,初步达到了保护被芯的作用。所述被套本体包括:与身体接触的里层1,以及与所述里层1相背离的表层2,相背离,被套本体的两面,其中一面为里层1,另一面即为相背离的表层2;所述里层1为由外层的布料层11和内层的防浸层12组成的双层结构,通过所述防浸层12防止水渍或污渍的浸入;里层1为双层结构,外层的布料层11人体接触时,具有亲肤舒适感,即使是过敏肤质也不会引起过敏;内层的防浸层12,通过其防浸入性,有效防止污渍、水渍透过布料层11浸入被芯,从而抑制被芯内滋生霉菌和螨虫,进而可继续使用该被芯,也不会因为丢弃被芯而增加了使用成本。所述表层2为由布料组成的单层结构;表层2为单层结构,具有抗菌抗起球,轻薄透气舒适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层2和/或所述布料层11为由同一块布料构成的一体结构,一端具有豁口3,一端通过车缝缝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表层2和/或所述布料层11采用拼接的形式,包括:被子框架布和拼接布,所述拼接布可以为全棉布、针织布或竹纤维布,拼接于拼接框架布的表层2和里层1上,并且拼接的形式为粘结、拉链连接等形式,从而两面的面料均可自由变换,轻松应对各类需求的人群,从婴儿到老人都可以自行定做。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拼接框架布的里层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浸层12。

实际使用多层结构的被套时,将被芯通过豁口3装入,再通过拉链结构4封住豁口3即得到被子,当将该被子盖于人体时,人体的油渍、杂质等污渍,以及汗水、饮用水等水渍透过布料层11进入防浸层12,由于防浸层12的作用,将上述污渍、水渍挡在被芯的外面,落在防浸层12上,从而在对该被子进行清洁时,仅需要清洗被套即可,避免了难以清洗被芯的情况出现。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布料层11为由全棉布、针织布或竹纤维布构成的材料层。进一步的,所述表层2为由全棉布、针织布或竹纤维布构成的材料层。通过上述布料可以使表层2和布料层11达到抗菌抗起球,轻薄透气舒适的效果;进一步的,通过上述布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布料层11,达到同等的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防浸层12通过车缝缝接于所述布料层11上。将防浸层12完全固定于布料层11的内侧面上,形成双层结构,达到连接牢靠的目的,进而可以防止污渍、水渍浸入到被芯的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防浸层12通过扣合件和所述布料层11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扣合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防浸层12上的多个扣子,以及设置于所述布料层11上,与多个所述扣子一一对应的多个扣槽。防浸层12和布料层11间通过可拆卸的卡合件进行连接,在清洗被套时,将防浸层12从中取出,从而可以对防浸层12上与布料层11相对的面,以及布料层11上与防浸层12相对的面进行有针对的清洗,将残留在其上的污渍、水渍清洗干净,从而进一步的抑制了被芯内滋生霉菌和螨虫。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被套本体外设置有可脱卸的防汗罩,所述防汗罩为多个防汗渍布料构成的防汗渍层。通过防汗渍层防止被套本体的外表面(即表层2和里层1)泛黄,从而增加了被套的使用寿命,并保持其美观性。

作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里层1内侧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和电热层,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无线连接及控制的无线控制电路,以及与无线控制电路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电热层,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被套本体内的温度,当温度超出阈值范围时,所述无线控制电路发出检测得到的温度数据并控制所述电热层发热/停止发热。里层1内侧还设有发热层,发热层一端具有插头,从被套本体中探出,与外界电源连接,以提供发热的电量。发热层可以为电阻丝发热,并且在电阻丝外增设一绝缘层;也可以由石墨烯电发热材料组成,均能达到发热的效果,从而可以在天气寒冷时,进行发热,为人们的睡眠提供舒适的环境。还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被窝里的温度,当温度过高时(高于阈值范围的上限值),通过无线控制器控制发热层停止发热,以防止过热导致的人体不舒适,并且为自动控制,提升了便利性;当温度低于阈值范围的下限值时,通过无线控制器控制发热层发热,达到御寒的作用。同时,将检测到的温度统计成温度数据后,发给与其无线连接的设备,通过该设备查看温度情况;提升了事后追溯的能力。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手机对阈值范围进行设置,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的人群对温度的要求,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石墨烯制成的发热片、发热膜等均通电可以生热。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