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便携式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9232发布日期:2019-02-22 21:5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便携式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理机,尤其涉及一种真空便携式料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户外活动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和减疲降压的活动,而能够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料理机成为人们户外活动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的必备之选。

目前市场上的便携式料理机多为一种带有搅拌和榨汁功能的杯子,使用者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待处理的食材放入杯子中,在口渴时,打开便携式料理机的开关,稍待片刻就可以喝到处理完成的饮品,从而在户外活动中满足使用者补充水分和营养的需求,但是这种便携式料理机在对食材进行破碎时,食材颗粒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产生快速的氧化,破碎产生的食材汁液与空气接触会产生较多的气泡,氧化的食材和食材汁液中产生的气泡不仅会降低食物的口感,还会使食材中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大量流失。另一方面,在食材放入杯子中或食材处理完毕后,由于杯子内充满空气,待处理食材和食材汁液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会与氧气接触过长时间,导致待处理食材和食材汁液氧化,甚至产生酸败现象,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利于料理机中食材和食材汁液的保存,造成食材营养的大量流失,需要对此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食材破碎搅拌过程中易产生气泡,影响饮用口感,待处理食材和已处理好的食材放置在料理机内易出现氧化甚至产生酸败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真空便携式料理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真空便携式料理机,包括杯体、搅拌盖组件,所述搅拌盖组件与所述杯体口部拆卸式连接,还包括密封盖组件、抽真空组件,所述密封盖组件与所述杯体口部拆卸式连接,所述搅拌盖组件内设置有与杯体内部以及外界相连通的第一上连接管,所述密封盖组件内设置有与杯体内部以及外界相连通的第二上连接管,所述杯体上设置有抽气连接组件且抽气连接组件在杯体上部形成有上抽气接口并在杯体下部形成有下抽气接口,所述抽真空组件设置于所述杯体底部并与所述下抽气接口相连通,所述搅拌盖组件盖合于杯体口部且第一上连接管与上抽气接口相连通时形成搅拌位置,所述密封盖组件盖合于杯体口部且第二上连接管与上抽气接口相连通时形成密封位置。

其中,杯体用于放置食材、饮料等饮食物品,搅拌盖组件用于对食材等进行搅拌,密封盖组件用于密封杯体,当然,搅拌盖组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杯体的密封作用,但密封盖组件相对于搅拌盖组件而言能够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而抽真空组件用于抽取杯体内部的空气,从而使得杯体内部形成真空状态,更有利于食材、饮料等饮食物品的搅拌以及保存。

具体的,搅拌盖组件内设置的第一上连接管用于连通杯体内部和外界,密封盖组件内设置的第二上连接管用于连通杯体内部和外界,使得抽气连接组件形成的上抽气接口能够通过第一上连接管或第二上连接管连通杯体内部,而抽气连接组件形成的下抽气接口用于与抽真空组件连通,使得抽气连接组件连通起杯体内部与抽真空组件,从而实现抽真空组件的抽真空功能。

则当抽真空组件进行抽真空时,能够通过抽气连接组件下部的下抽气接口与抽气连接组件上部的上抽气接口连通,从而要么通过第一上连接管与搅拌盖组件连通并抽取杯体内的空气,要么通过第二上连接管与密封盖组件连通并抽取杯体内的空气,从而保证杯体无论是在与搅拌盖组件或密封盖组件连接的情况下都能够实现抽真空功能,从而让使用者能够在搅拌前对杯体进行抽真空从而避免食材破碎搅拌过程中产生气泡或快速氧化,也能够在搅拌完之后对杯体进行抽真空从而防止待处理食材和已处理好的食材出现氧化甚至产生酸败的现象,延长食材的保存时间,保证使用者在户外运动中也能够喝到新鲜的饮品,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盖组件、密封盖组件、抽真空组件、杯体、抽气连接组件相互配合的方式,使得搅拌盖组件的搅拌功能能够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提高了食材处理后的饮用口感,延长食材保持新鲜的时间,同时密封盖组件与搅拌盖组件的替换使用,保证料理机在搅拌完成后,杯体能在密封盖组件的盖合下始终保持真空状态,延长处理后食材的保存时间,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携带和使用的便捷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真空便携式料理机,所述搅拌盖组件包括搅拌盖体、搅拌器组件、第一单向阀,所述搅拌盖组件、第一上连接管分别设置于搅拌盖体内,所述第一单向阀设置于第一上连接管与杯体内部的连通处。

搅拌盖体用于放置搅拌器组件、第一单向阀,搅拌器组件用于实现搅拌盖组件的搅拌功能,第一单向阀用于控制杯体内气体单向从第一上连接管流出,防止外部空气从第一上连接管流入杯体内,保证杯体内部的抽真空效果。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真空便携式料理机,所述密封盖组件包括密封盖体、第一密封圈、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上连接管设置于密封盖体内,所述第一密封圈套于密封盖体上并密封杯体口部与密封盖体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第二上连接管与杯体内部的连通处。

密封盖体用于放置密封盖组件的其它部件,第一密封圈用于封堵住杯体口部与密封盖体之间的间隙,防止空气从该间隙进入杯体内部,保证密封盖组件的密封效果,第二单向阀用于控制杯体内气体单向从第二上连接管流出,防止外部空气从第二上连接管流入杯体内,提高杯体内部的抽真空效果。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真空便携式料理机,所述密封盖组件内还设置有排气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排气按动杆、弹性件、排气密封圈,所述密封盖体内设置有与杯体内部以及外界相连通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按动杆位于所述排气通道内且排气按动杆上端部外露于所述密封盖组件外侧,所述排气密封圈设置于所述排气按动杆下端部并密封排气按动杆与排气通道之间的间隙,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排气按动杆上且为所述排气按动杆的复位提供弹性回复力。

密封盖组件盖合在杯体上后,杯体内才被抽真空组件抽成真空状态,使得杯体内部的压强远远小于外界,此时密封盖组件很难被打开,而排气组件用于将外界空气通入杯体内部,增大杯体内部压强,便于使用者打开密封盖组件,打开时更加省力。其中排气按动杆用于在排气通道内上下移动并通过排气按动杆的上下移动以及与排气密封圈的配合实现对排气通道的密封和打开,使得外部空气在排气按动杆打开排气通道时进入杯体内部,弹性件用于推动排气按动杆在外部空气进入杯体内后自动回复原位,保证密封盖组件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排气密封圈用于密封排气按动杆与排气通道之间的间隙,排气密封圈具有弹性,能够更紧密的压紧在排气通道上,提高排气组件对排气通道的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真空便携式料理机,所述排气按动杆内部设置有连通腔道,所述连通腔道一端与杯体内部相连通,连通腔道另一端与第二上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排气按动杆上并与连通腔道相配合。

连通腔道用于连通杯体内部与第二上连接管,从而使得密封盖体上无需再另外增设与第二上连接管以及杯体内部连通的孔洞,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密封盖体的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真空便携式料理机,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密封盖体上并位于杯体内部与第二上连接管之间。

过滤器用于在抽真空组件抽气时过滤杯体内部放置的食材汁液等,防止抽真空组件在抽气时将食材汁液吸出而造成抽真空组件、抽气连接组件、第二上连接管、下连接管的污染,同时也能够避免食材汁液的损失,提升产品使用时的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真空便携式料理机,所述抽气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支架、中间连接管,所述连接支架设置于所述杯体上,所述连接支架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容置孔,所述容置孔的上端形成所述上抽气接口,所述容置孔的下端形成所述下抽气接口,所述中间连接管设置于容置孔内并分别与上抽气接口、下抽气接口相连通。

连接支架一方面用于与杯体连接,从而无需直接对杯体进行额外的加工,减少生产成本。连接支架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容置孔放置中间连接管并在其两端形成上抽气接口、下抽气接口,防止中间连接管直接暴露在外面而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中间连接管的破损,影响中间连接管的密封性,中间连接管用于连通上抽气接口和下抽气接口,从而作为抽真空时的中间连接通道,保证抽真空时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真空便携式料理机,所述抽真空组件包括壳体、真空泵、下连接管、电源,所述真空泵、下连接管、电源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真空泵与下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下连接管另一端与所述杯体的下抽气接口相连通,所述电源与真空泵相连接。

壳体用于放置真空泵、下连接管和电源,一方面提升抽真空组件结构的紧凑度,减少占用空间,另一方面能够提升抽真空组件的美观度。其中下连接管用于与下抽气接口相连通,电源用于为真空泵供电,使真空泵工作运转,从而通过真空泵抽取杯体内部的空气,实现抽真空功能。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真空便携式料理机,所述壳体与杯体的底部拆卸式连接。

壳体与杯体底部拆卸式连接,便于使用者在需要对杯体进行使用时将抽真空组件整个拆下,从而减轻本实用新型的重量,从而更加便于使用者携带和使用。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真空便携式料理机,所述杯体为双层杯或单层杯或真空隔层杯。

杯体采用双层杯、单层杯或是真空隔层杯在满足使用者基本使用需求的同时,单层杯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双层杯、真空隔层杯能够提高杯体的保温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形成搅拌位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形成密封位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形成搅拌位置并处于抽真空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形成搅拌位置并处于搅拌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形成密封位置并处于抽真空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形成密封位置并处于密封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形成密封位置并处于排气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0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真空便携式料理机,包括杯体3、搅拌盖组件4,所述搅拌盖组件4与所述杯体3口部拆卸式连接,还包括密封盖组件5、抽真空组件1,所述密封盖组件5与所述杯体3口部拆卸式连接,所述搅拌盖组件4内设置有与杯体3内部以及外界相连通的第一上连接管44,所述密封盖组件5内设置有与杯体3内部以及外界相连通的第二上连接管54,所述杯体3上设置有抽气连接组件2且抽气连接组件2在杯体3上部形成有上抽气接口21并在杯体3下部形成有下抽气接口24,所述抽真空组件1设置于所述杯体3底部并与所述下抽气接口24相连通,所述搅拌盖组件4盖合于杯体3口部且第一上连接管44与上抽气接口21相连通时形成搅拌位置,所述密封盖组件5盖合于杯体3口部且第二上连接管54与上抽气接口21相连通时形成密封位置。

使用时,使用者先将食材放入杯体3中,此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将搅拌盖组件4或密封盖组件5与杯体3口部盖合,在此情况下使用者可选择四种操作方式。

第一种操作方式是当需要对食材进行处理时,则将搅拌盖组件4与杯体3口部盖合并使得第一上连接管44与抽气连接组件2的上抽气接口21连接,此时如图3所示先将抽真空组件1打开,并通过下抽气接口24、上抽气接口21、第一上连接管44将杯体3内部抽成真空状态,接着再如图4所示,将杯体3倒置使搅拌盖组件4位于下方,启动搅拌盖组件4对杯体3内的食材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搅拌破碎,则在搅拌过程中将不会产生气泡,也不会导致破碎的食材与空气充分接触而快速氧化。待食材破碎搅拌完成后,将杯体3翻转使杯体3口部朝上,此时可将杯体3静置一段时间,因搅拌盖组件4的密封效果不如密封盖组件5,则杯体3静置一段时间后杯体3的内外气压将逐渐恢复平衡,此时可打开密封盖组件5。当然,在搅拌盖组件4搅拌完毕后,也可以通过缓慢打开的方式来开启搅拌盖组件4,从而使得杯体3的内外气压在搅拌盖组件4缓慢打开的过程中慢慢恢复平衡。

第二种操作方式则是在需要对食材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先进行搅拌操作,再如图3所示进行抽真空动作,在抽真空完毕后可将杯体3静置或直接缓慢打开搅拌盖组件4从而对杯体3进行使用。

第三种操作方式则是在需要对食材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先进行搅拌操作,搅拌完毕后,将杯体3正向放置,然后将搅拌盖组件4从杯体3上取下,如图5所示替换上密封盖组件5对杯体3进行盖合并使第二上连接管54与上抽气接口21连通,密封盖组件5与杯体3紧密盖合后,使用者再打开抽真空组件1并通过下抽气接口24、上抽气接口21、第二上连接管54抽出杯体3内的空气,从而使得食材汁液处以真空状态以延长保存时长,抽真空操作完成后,使用者就可以随身携带盖合有密封盖组件5的杯体3,便于户外运动中随时饮用。

第四种操作方式则是在无需对食材进行处理的情况下,直接用密封盖组件5盖合杯体3,并用抽真空组件1抽出杯体3内的空气,从而对杯体3内的食材等进行真空密封保存。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基础操作方式,使用者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也可以自由选择其他操作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盖组件4包括搅拌盖体41、搅拌器组件42、第一单向阀43,所述搅拌盖组件4、第一上连接管44分别设置于搅拌盖体41内,所述第一单向阀43设置于第一上连接管44与杯体3内部的连通处。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盖组件5包括密封盖体52、第一密封圈55、第二单向阀56,所述第二上连接管54设置于密封盖体52内,所述第一密封圈55套于密封盖体52上并密封杯体3口部与密封盖体52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单向阀56设置于第二上连接管54与杯体3内部的连通处。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盖组件5内还设置有排气组件51,所述排气组件51包括排气按动杆512、弹性件514、排气密封圈513,所述密封盖体52内设置有与杯体3内部以及外界相连通的排气通道521,所述排气按动杆512位于所述排气通道521内且排气按动杆512上端部外露于所述密封盖组件5外侧,所述排气密封圈513设置于所述排气按动杆512下端部并密封排气按动杆512与排气通道521之间的间隙,所述弹性件514设置于所述排气按动杆512上且为所述排气按动杆512的复位提供弹性回复力。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按动杆512内部设置有连通腔道511,所述连通腔道511一端与杯体3内部相连通,连通腔道511另一端与第二上连接管54相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56设置于排气按动杆512上并与连通腔道511相配合。

作为优选,还包括过滤器53,所述过滤器53设置于密封盖体52上并位于杯体3内部与第二上连接管54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抽气连接组件2包括连接支架22、中间连接管23,所述连接支架22设置于所述杯体3上,所述连接支架22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容置孔221,所述容置孔221的上端形成所述上抽气接口21,所述容置孔221的下端形成所述下抽气接口24,所述中间连接管23设置于容置孔221内并分别与上抽气接口21、下抽气接口24相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抽真空组件1包括壳体11、真空泵12、下连接管13、电源14,所述真空泵12、下连接管13、电源14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1内,所述真空泵12与下连接管1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下连接管13另一端与所述杯体3的下抽气接口24相连通,所述电源14与真空泵12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11与杯体3的底部拆卸式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杯体3为双层杯或单层杯或真空隔层杯。

更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搅拌盖组件4盖合杯体3的情况下,当需要对杯体3内部进行抽真空时,使电源14与真空泵12接通从而使得真空泵12开始工作,则真空泵12通过下连接管13、中间连接管23、第一上连接管44抽取杯体3内的空气,此时杯体3内的空气在第一单向阀43的作用下单向往真空泵12方向流动并最终通过真空泵12排出壳体11外,其中壳体11上可设置专门用于排气的孔道或通过其他方式将真空泵12抽取的空气排出。

如图4所示,在搅拌盖组件4盖合杯体3并对杯体3内的食材进行搅拌的情况下,搅拌器组件42对杯体3内的食材进行搅拌动作,而此时第一上连接管44与杯体3的连通处被第一单向阀43所控制,使得杯体3内的食材无法进入到第一上连接管44中,保证了使用时抽真空通道的顺畅与卫生。

如图5所示,在杯体3口部盖合密封盖组件5并需要对杯体3内部进行抽真空时,使电源14与真空泵12接通从而通过下连接管13、中间连接管23、第二上连接管54对杯体3内进行抽真空操作,杯体3内的空气首先经过滤器53过滤掉被吸起的食材,再依次经过第二单向阀56、连通腔道511,流入到第二上连接管54中,第二上连接管54与上抽气接口21连通使得空气经中间连接管23、下连接管13流入真空泵12,并通过真空泵12最终排出壳体11外,从而完成真空泵12对杯体3内空气的抽取。

使用者在用密封盖组件5盖合并对杯体3进行抽真空处理后,可如图8所示将杯体3静置保存,而当需要饮用时,则如图9所示,按下排气按动杆512,则排气按动杆512向下移动并带动排气密封圈513向下移动从而露出排气按动杆512与排气通道521之间的间隙,使得外部空气从排气通道521进入杯体3内,在杯体3内的压强增大后,松开排气按动杆512,则排气按动杆512在弹性件514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自动回复原位并带动排气密封圈513向上移动从而重新密封住排气按动杆512与排气通道521之间的间隙。此时使用者可顺畅地拧开密封盖体52,从而食用杯体3内的食材或汁液等。此外,在具体生产中还可以在壳体11上设置开关并在壳体11内部设置与开关配合使用的开关控制板,将电源14、真空泵12连接在开关控制板上,使得电源14通过开关、开关控制板对真空泵12进行供电,从而进一步提升使用体验。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