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层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3734发布日期:2019-04-23 23:53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层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层锅,属于食品加热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夹层锅,通常由锅体和支脚组成,锅体是由内外球形锅体组成的双层结构形式,中间夹层通入蒸汽加热,夹层锅具有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等特点;夹层锅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的加工,也可用于大型餐厅或食堂熬汤、烧菜、炖肉、熬粥等,是提高食品加工质量、缩短时间、改善劳动条件的良好设备。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76285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夹层锅,包括机架及锅体,锅体凹陷形成有加热腔,且锅体内镂空形成有夹层;锅体通过转轴可转动架设于机架上,且所述机架上设有可联动转轴转动的手摇柄。

在利用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新型夹层锅进行食品加工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手摇柄及转轴驱动锅体翻转,并将锅体中的食品倾倒出来。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每倒完依次食品都无法保证锅体恢复直立状态;而在后续加工过程中,若锅体的倾斜幅度过大,将导致加热腔中热量分布不均匀,严重影响食品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层锅,综合利用第一传感器及定位组件,有效保证食品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夹层锅,包括机架、转动架设于机架上的锅体及用于驱动锅体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感应锅体位置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与驱动组件呈电性连接,且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限制锅体偏转的定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锅体内食品倾倒完成后,驱动组件驱动锅体自动回转;当第一传感器感应到锅体直立时,第二传感器向配套的控制器发出电信号,并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组件停止运转;此时,定位组件能够有效限制住锅体的继续偏转,从而将锅体定位在直立状态下,避免锅体发生严重倾斜,确保锅体内部热量分布均匀,有效保证食品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插销,所述插销活动插设于机架中;所述锅体靠近插销的外侧壁上对应固定有用于与插销插接配合的销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组件停止运转时,工作人员可将插销插入销座;此时,插销能够对锅体与机架实现联动效果,即机架能够通过插销限制住锅体的偏转,从而使锅体保持住直立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感应插销与销座插接状态的第二传感器,且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性连接有报警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确保插销插入销座,当驱动组件停止运转时,报警器启动并提醒工作人员将插销插入销座;当第二传感器感应到插销完全插入销座时,第二传感器向配套控制器发出电信号,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关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体上开设有蒸汽入口,所述蒸汽入口处设有蒸汽控制阀,所述蒸汽控制阀与第二传感器呈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传感器感应到插销完全插入销座时,第二传感器将向配套控制器发出电信号,控制器随之控制蒸汽控制阀开启,蒸汽从蒸汽入口进入锅体,并开始加热锅体中的食品;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全自动化食品加工作业,不仅大大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而且能够极大提高食品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体的两侧水平固定有转轴;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及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转轴同步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及转轴驱动锅体翻转,使得锅体能够自动完成食品倾倒作业,进一步提高食品加工的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轮蜗杆机构和皮带轮机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包括主动蜗杆和从动蜗轮,所述从动蜗轮与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皮带轮机构驱动主动蜗杆同步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电机开始驱动皮带轮机构运转时,皮带轮机构将带动主动蜗杆转动,而主动蜗杆将通过与之啮合的从动蜗杆带动转轴同步转动,从而间接实现锅体的翻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蜗杆的导程角小于从动蜗轮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主动蜗杆的导程角小于从动蜗轮的当量摩擦角,实现主动蜗杆与从动蜗轮的自锁,避免锅体在重力作用下自行回转或者发生晃动,有助于提高锅体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体上开设有取样口,且所述取样口处设有取样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打开取样阀,并通过取样口对锅体中的食品进行取样检测,不仅能够保证食品质量,而且能够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综合利用第一传感器和定位组件,确保锅体在完成食品倾倒后能够自动恢复直立状态,避免锅体在后续食品加工过程中出现严重倾斜,保证锅体内部热量分布的均匀性,极大提高食品加工质量;

2、综合利用驱动电机、皮带轮机构及蜗轮蜗杆机构,配合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实现锅体的全自动翻转作业,不仅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能极大提高食品加工效率;

3、借助高度自动化的食品加工模式,减少食品加工过程中人工参与的程度,避免污染源随人体混入食品,配合取样口对食品进行实时检测,不仅有效保证食品质量,还能极大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夹层锅整体结构的轴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传动机构;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及定位组件。

附图标记:1、机架;2、锅体;3、转轴;4、蒸汽入口;5、蒸汽控制阀;6、取样口;7、取样阀;8、驱动组件;9、传动机构;91、蜗轮蜗杆机构;911、主动蜗杆;912、从动蜗轮;92、皮带轮机构;10、驱动电机;11、第一传感器;111、探杆;12、定位组件;121、插销;122、销座;13、第二传感器;14、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一种夹层锅,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它包括机架1及架设于机架1上的锅体2,锅体2外侧壁相对的两侧对称设有转轴3,转轴3呈水平设置,并通过轴承与机架1转动连接,从而使得锅体2能够在机架1上灵活翻转,以实现食品倾倒。

结合附图2-3,锅体2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蒸汽入口4,蒸汽入口4处固定有蒸汽控制阀5,当蒸汽控制阀5被打开后,蒸汽能够从蒸汽入口4进入锅体2内的夹层,并加热锅体2内的食品。同时,为保证食品加工质量,锅体2上还设有取样口6,取样口6处设有取样阀7;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打开取样阀7,并通过取样口6对锅体2中的食品进行取样检测;实际取样检测的项目可以包括食品味道、火候、卫生情况等。

参见附图1,机架1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锅体2翻转的驱动组件8。驱动组件8包括驱动电机10及传动机构9,驱动电机10通过螺栓与机架1固定连接,并通过传动机构9与上述一转轴3相连;在实际工作中,驱动电机10能够通过传动机构9及转轴3驱动锅体2在机架1上翻转并自动完成食品倾倒作业。

结合附图2,传动机构9包括蜗轮蜗杆机构91,蜗轮蜗杆机构91包括主动蜗杆911和从动蜗轮912;其中,从动蜗轮912卡接固定在相邻转轴3上,而主动蜗杆911与从动蜗轮912保持啮合,并呈水平设置;主动蜗杆911远离相邻转轴3的一端通过皮带轮机构92与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相连。实际工作中,当驱动电机10启动后,驱动电机10能够通过皮带轮机构92带动主动蜗杆911转动,继而主动蜗杆911通过从动蜗轮912及转动带动锅体2在机架1上灵活翻转。

为提高锅体2的稳定性,上述主动蜗杆911的导程角应小于从动蜗轮912轮齿间的当量摩擦角,即主动蜗杆911与从动蜗轮912应满足自锁条件,从而有效防止

参见附图3,机架1的一侧固定有第一传感器11,第一传感器11与上述驱动电机10呈电性连接,并主要用于检测锅体2位置;第一传感器11上固定有探杆111,探杆111远离第一传感器11的一端搭接在锅体2的外侧壁上。在锅体2翻转过程中,锅体2会推动探杆111随之同步运动;当锅体2恰好呈直立状态时,探杆111变为水平状态;此时,第一传感器11会向其配套控制器发出电信号,并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10停止运转,避免锅体2继续偏转。

同时,机架1上还水平穿设有插销121,锅体2的外侧壁上对应焊接固定有销座122;当插销121被水平逐渐锅体2时,插销121将逐渐插入销座122;此时,插销121能够对机架1和锅体2起到联动作用,从而有效限制锅体2的继续偏转,故插销121与销座122共同构成定位组件12。

插销121下方还设有第二传感器13,第二传感器13与上述蒸汽控制阀5呈电性连接;在插销121水平插入销座122的过程中,插销121将推动第二传感器13;当插销121插到位后,第二传感器13向其配套控制器发出电信号,并通过该控制器控制蒸汽控制阀5开启,整体进入锅体2夹层并开始加热食品。另外,机架1上还设有报警器14,报警器14与第二传感器13呈电性连接,且该报警器14优选为指示灯;实际工作中,当驱动电机10停止运转时,报警器14启动;而当插销121完全插入销座122时,第二传感器13将向控制器发出电信号,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报警器14关停。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中,当食品加工完成后,驱动电机10启动并通过皮带轮机构92及蜗轮蜗杆机构91驱动锅体2在机架1上自动翻转并完成食品倾倒作业;在食品倾倒完成后,驱动组件8反向驱动锅体2回转;当锅体2恢复直立状态时,第一传感器11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10停止运转。此时,报警器14启动并提醒工作人员将插销121插入销座122中;在插销121完全插入销座122后,报警器14关停,且第二传感器13通过控制器控制蒸汽控制阀5开启,并开始下一个作业循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全自动食品加工作业,大大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在加工流程中的占比,有助于减少食品污染,并极大提高食品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