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抽气口全钢化真空玻璃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93012发布日期:2021-07-30 18:02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抽气口全钢化真空玻璃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真空玻璃的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无抽气口全钢化真空玻璃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一步法、无抽气口”真空玻璃,在制作方面采用多个大型真空罐单罐生产形式,真空罐内部采用多层屉式货架结构,真空玻璃封边焊材所需的发热方面采用接触式加热方式,在加热器和被制作玻璃之间采用玻璃丝布或高硅氧布作为绝缘材料,采用陶瓷板或陶瓷砖作为绝缘材料,先将大型真空罐抽成高真空,然后通过接触加热将玻璃与玻璃之间用于封边的焊料融化,起到封边作用,封边金属后停止加热,停止抽真空,过一定时间后充气破真空,待罐内外压力均衡,再过一定时间后(过早将货架移出罐外,玻璃会因为罐内、外温差问题导致玻璃开裂),将整个货架连同里面玻璃及附件一同移出罐外。

但是该工艺在制造过程中难以掌控每层货架上的被加工玻璃的温度的一致性,温度的一致性得不到保证就会造成产品合格率下降,产量就会下降、制造成本就会提高;另外在制造过程中由于采用很多绝缘材料,该材料由于本身材料特性原因在生产过程中容易掉絮,絮材在真空环境下极易污染被加工真空玻璃的玻璃真空腔体,影响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产量高,同时产品的品质高的无抽气口全钢化真空玻璃生产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抽气口全钢化真空玻璃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tep1:在常温状态下夹紧两块钢化玻璃;

step2:将两片钢化玻璃放入常压低温预热箱内预热;

step3:将两片钢化玻璃放入低真空低温除气箱内第一次加热后除气;

step4:将两片钢化玻璃放入高真空高温脱气箱内第二次加热后脱气;

step5:将两片钢化玻璃放入高真空合片箱内先脱气后合片;

step6:将合片钢化玻璃放入真空过渡冷却箱内初步冷却降温;

step7:将合片钢化玻璃放入常压内循环热风冷却箱内第二次降温;

step8:将合片钢化玻璃放入常压外循环风冷却箱内降低到常温;

step9:将合片钢化玻璃检测包装出货。

进一步的,在step1中,夹紧两块钢化玻璃的流程如下:

①在一块钢化玻璃上印刷支持物以及放置焊料;

②将①中的钢化玻璃、支持物和放置焊料进行固化;

③将条状吸气剂放入下钢化玻璃上平面指定位置后,再将二块钢化玻璃重叠后,在上钢化玻璃处放置金属框;

④利用夹子将金属框和二块钢化玻璃夹紧。

进一步的,在step2中,将两片玻璃放入常压低温预热箱内预热10~50min后,两片玻璃的温度在100°~180°之间。

进一步的,在step3中,第一次加热两片玻璃后温度为200°~280°之间,再进行脱气20~30min。

进一步的,在step4中,第二次加热两片玻璃后的温度在320°~360°之间,再进行脱气20~30min。

进一步的,在step5中,两片玻璃在脱气时的温度为320°~360°,合片时两片玻璃的温度为420°~480°。

进一步的,在step6中,合片钢化玻璃冷却20~30min后温度处于180°~250°之间。

进一步的,在step7中,将合片钢化玻璃降温至100°~160°之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方案的无抽气口全钢化真空玻璃生产工艺,其实现了钢化玻璃的流水线型生产,设备占地面积更小,可实现智能化生产,降低人工周转成本和运行成本,电能耗更低,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产能,并且不会导致生产过程中污染真空玻璃腔和损坏设备,提高了产品的外观品质,生产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更节能、更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4为附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5为玻璃组件的主视图;

附图6为附图5的俯视图;

附图7为传输辊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滚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玻璃组件进入预热箱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玻璃组件进入低真空除气箱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玻璃组件进入高真空合片箱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玻璃组件进入真空过渡冷却箱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玻璃组件进入常压内循环热风冷却箱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为玻璃组件进入常压外循环风冷却箱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玻璃组件1、传输辊道2、真空阀3、预热箱4、低真空除气箱5、高真空脱气箱6、高真空合片箱7、真空过渡冷却箱8、常压内循环热风冷却箱9、常压外循环风冷却箱10、上钢化玻璃原片111、下钢化玻璃原片11、上金属框12、陶瓷夹13、条状吸气剂14、支持物15、滚轴20、支撑轴承21、轴承支架22、同步轮23、同步带24、支架25、伺服电机26、可调衬套27、第一箱体40、加热管41、红外线测温仪42、第二箱体50、真空泵51、真空计52、气动挡板阀53、第三箱体70、电涡流线圈板71、高真空泵泵组72、复合真空计73、第四箱体80、冷却水套管81、保温壳体90、第五箱体91、风道92、耐高温轴流风机93、热风发生器94、耐高温金属蝶阀95、第六箱体100、轴流风机101、空气过滤器102、上夹板130、销轴131、耐高温卡簧132、耐高温弹簧133、下夹板1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附图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无抽气口全钢化真空玻璃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tep1:在常温状态下夹紧两块钢化玻璃;

step2:将两片钢化玻璃放入常压低温预热箱内预热;

step3:将两片钢化玻璃放入低真空低温除气箱内第一次加热后除气;

step4:将两片钢化玻璃放入高真空高温脱气箱内第二次加热后脱气;

step5:将两片钢化玻璃放入高真空合片箱内先脱气后合片;

step6:将合片钢化玻璃放入真空过渡冷却箱内冷却降温;

step7:将合片钢化玻璃放入常压内循环热风冷却箱内第二次降温;

step8:将合片钢化玻璃放入常压外循环风冷却箱内降低到常温;

step9:将合片钢化玻璃检测包装出货。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在step1中,夹紧两块钢化玻璃的流程如下:

①在一块钢化玻璃上印刷支持物以及放置焊料;

②将①中的钢化玻璃、支持物和放置焊料进行固化;

③将条状吸气剂放入下钢化玻璃指定位置后,再将二块钢化玻璃重叠后,在上钢化玻璃上方处放置金属框;

④利用夹子将金属框和二块钢化玻璃夹紧。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在step2中,将两片玻璃放入常压低温预热箱内预热10~30min后,两片玻璃的温度在100°~180°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在step3中,第一次加热两片玻璃后温度为200°~280°之间,再进行除气20~30min。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在step4中,第二次加热两片玻璃后的温度在320°~360°之间,再进行脱气20~150min。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在step5中,两片玻璃在脱气时的温度为320°~360°,合片时两片玻璃的温度为420°~480°。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在step6中,合片钢化玻璃冷却20~60min后温度处于180°~250°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在step7中,将合片钢化玻璃降温至100°~160°之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在生产中采用到了如附图2所示的设备,其主要包括玻璃组件1、传输辊道2以及通过真空阀3串联的预热箱4、低真空除气箱5、高真空脱气箱6、高真空合片箱7、真空过渡冷却箱8、常压内循环热风冷却箱9和常压外循环风冷却箱10,利用传输辊道2将玻璃组件1送入上述箱体内依次进行加工。

其中,请参阅附图6-8,所述玻璃组件1包括上下设置的上钢化玻璃原片111和下钢化玻璃原片11;在所述上钢化玻璃原片111的上平面设有上金属框12;在所述下钢化玻璃原片的上平面上设有支持物15;所述下钢化玻璃的上平面的四周设有一定宽度的焊料;在所述玻璃组原片11的四周设有陶瓷夹13,所述陶瓷夹13用于将上金属框12、上钢化玻璃原片111和下钢化玻璃原片上11下依次夹紧,在所述上玻璃原片10和下玻璃原片11之间设有条状吸气剂14。

所述传输辊道2包括多根滚轴20;多根所述滚轴20的两侧设有支撑轴承21,支撑轴承21设置在轴承支架22上;多根滚轴20的一端均设有同步轮23;所述同步轮23之间通过同步带24相连;所述同步带24经由位于支架25上的伺服电机26驱动;所述滚轴20上设有多个依次分布的不同直径的位置可调的可调衬套27。

实际工作时,可以根据玻璃组件1中陶瓷夹13的位置来对几个可调衬套27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陶瓷夹13可以位于两个可调衬套27之间,起到一定的定位和固定作用。

另外,所述陶瓷夹13包括上夹板130、销轴131、耐高温卡簧132、耐高温弹簧133和下夹板134;所述下夹板134上设有销轴131;所述销轴131的两端设有耐高温卡簧132;在所述销轴131上设有可转动的上夹板130;所述上夹板130和下夹板134之间设有耐高温弹簧132。

本发明在生产过程中全部采用矩形容器,体积更小更合理,并且采用的是单片多组流水线生产形式。

在step1中:在常温状态下夹紧两块钢化玻璃。

具体的,工作时先根据要求将其中一块已经钢化好的钢化玻璃原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将液相或流装透明物印刷在钢化玻璃原片上表面待后续固化后作为支持物使用:接着印刷好支持物的钢化玻璃原片随着辊道运至布焊料平台,布焊料平台电脑根据已知玻璃尺寸输入料嘴运行轨迹将焊料通过料嘴喷涂在钢化玻璃原片上平面四周,作为将来第二块钢化玻璃原片周边密封条使用。

随后将已经布置好的支持物和焊料的钢化玻璃原片璃随着传输辊道进入固化炉,将支持物和焊料一起固化在钢化玻璃原片表面。

固化好的这块钢化玻璃原片随着传输辊道经过冷却风道运至另一平台,用机械手将专用条状吸气剂盒内吸气剂转移已固化好的钢钢化玻璃原片指定位置落下,随后用另一机械手将另一块待合片的钢化玻璃原片转移到固化好的这块钢化玻璃原片正上方落下,待二块钢化玻璃原片重叠后,该机械手从工具架上取下金属框,将金属框平铺于上钢化玻璃原片上方,并使该框边缘和两块钢化玻璃原片边缘重合,最后用另一专用机械手将夹子按照布局要求用夹子将二块钢化玻璃原片夹紧。

在step2中,将两片钢化玻璃放入常压低温预热箱内预热。

具体的,所述预热箱4的结构如附图9所示,其包括第一箱体40;所述第一箱40体内设有多个加热管41,多个加热管41上下分布在玻璃组件1的上方和下方,加热管41用于对玻璃组件1中的玻璃整体进行预加热,同时在玻璃组件1的上方还安装有2个对玻璃的温度进行测量的红外线测温仪42;其中,加热管41的加热管数根据玻璃运行方向长度,设定需要加热的管数量,根据需要设定好加热管的加热温度。

工作时,机械手将玻璃组件1夹取后放入传输辊道上,然后玻璃组件1随着传输辊道运行至预热箱进行整体预热,预热箱采用加热管配合风机循环风发热的方式将玻璃组件中的玻璃预热到需要的温度。

在step3中,将两片钢化玻璃放入低真空低温除气箱内第一次加热后除气。

具体的,请参阅附图10,低真空除气箱包括第二箱体50;所述第二箱体50内设有用于对钢化玻璃原片加热的多个加热管41,位于玻璃组件下方的加热管41安装于滚轴之间,位于玻璃组件上方的加热管分布在玻璃组件的上方,且和位于玻璃组件下方的加热管错位安装,同时还在玻璃组件的上方设有对钢化玻璃原片的温度进行测量的两个红外线测温仪42;在所述第二箱体50还设有真空泵51和真空计52;所述真空泵51和第二箱体50之间设有气动挡板阀53。

预热好的玻璃组件1随着传输辊道通过真空阀进入低真空除气箱内,玻璃组件通过真空阀后,真空阀立刻关闭,低真空除气箱抽真空待用。

工作时,玻璃组件进入到低真空除气箱内时,待玻璃组件的温度通过加热管达到设定值时,开启低真空除气箱配套的真空设备将箱内抽至设定真空值,将玻璃表面在低真空下除气,待初级阶段除气后的玻璃组件,在不需要破真空的情况下,玻璃组件随着传输辊道通过真空阀运行至后续的高真空脱气箱内。

在step4中,将两片钢化玻璃放入高真空高温脱气箱内第二次加热后脱气。

具体的,当玻璃组件1进入到高真空脱气箱6后,对应的真空阀立刻关闭,高真空脱气箱在玻璃组件未进入前,高真空脱气箱已经被真空设备抽至一设定高真空值,高真空脱气箱中加热管的加热管数根据玻璃运行方向长度,设定需要加热的管数量,根据需要设定好加热管的加热温度,待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该玻璃组件表面在高真空下连续脱气,待高真空脱气完成后的玻璃组件,在不需要破真空的情况下,玻璃组件随着传输辊道通过真空阀运行至后续的高真空合片箱内的指定位置中。

在step5中,将两片钢化玻璃放入高真空合片箱内先脱气后合片。

具体的,请参阅附图11所示的高真空合片箱7,其主要包括第三箱体70;所述第三箱体70内设有用于对玻璃进行加热的加热管41,并经由红外线测温仪42对玻璃的温度进行测量;所述第三箱体70内设有位于玻璃组件1上方的电涡流线圈板71;在所述第三箱体外还设有高真空泵泵组72以及复合真空计73;在所述高真空泵泵组72和第三箱体70之间还设有气动挡板阀53。

工作时,在玻璃组件未进入该高真空合片箱前,高真空合片箱已经被真空设备抽至一设定高真空值,高真空合片箱在传输辊道上方指定位置安装一块电涡流线圈板71,在滚轴与滚轴之间安装加热管41热管的加热管数根据玻璃运行方向长度,设定需要加热的管数量,根据需要设定好加热管的加热温度;目的一是将传输辊道加热以免玻璃组件来接触冷的传输辊道,杜绝因滚轴与玻璃组温差原因导致玻璃开裂;目的二是待被加热玻璃组件过来加热玻璃组件的下玻璃到另一设定温度。

待玻璃组件在高真空合片箱充分脱气后,启动玻璃组正上方电涡流线圈板71,通过电涡流线圈板71产生的磁切割线使玻璃与陶瓷夹之间的上金属框12充分发热,发热后的上金属框12通过玻璃传热使二块钢化玻璃原片间的焊料融化,在融化过程中结合陶瓷夹的外力,使焊料和二块钢化玻璃原片充分接触,当上金属框12上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电涡流线圈板71停止加热,下方的加热管同时停止加热,合片后的玻璃组件随着传输辊道通过真空阀运行至后续的真空过渡冷却箱中的指定位置。

在step6中,将合片钢化玻璃放入真空过渡冷却箱内初步冷却降温。

具体的,请参阅附图12所示的真空过渡冷却箱8,其主要包括第四箱体80;所述第四箱体80内设有用于对玻璃进行加热的加热管41,并经由红外线测温仪42对玻璃的温度进行测量;在所述第四箱体80外还设有高真空泵泵组72以及复合真空计73;所述高真空泵组72和第四箱体80之间设有气动挡板阀74;在所述第四箱体80的外壁还设有与第四箱体80内部相通的冷却水套管81。

工作时,在玻璃组件未进入该真空过渡冷却箱前,该箱已经被真空设备抽至一设定高真空值,该箱在滚轴与滚轴间隔之间同样安装加热管,加热管的加热管数根据玻璃运行方向长度,设定需要加热的管数量,根据需要设定好加热管的加热温度,目的是将滚轴加热以免热玻璃组过来接触冷滚轴,杜绝因为温差原因导致玻璃开裂。

当玻璃组件进入真空过渡冷却箱后,根据压力设定值,逐渐将箱内压力降至常压,使箱内外压力均衡后,该箱通过箱外壁上的冷却水套管81将箱内的热空气产生的热量源源不断的从箱内导出,从而使玻璃组件温度逐渐下降,待玻璃组件温度降至某一设定温度值;将含有一定温度的玻璃组件随着传输辊道通过真空阀运行至后续的常压内循环热风冷却箱的指定位置中。

在step7中将合片钢化玻璃放入常压内循环热风冷却箱内第二次降温。

具体的,请参阅附图13所示的常压内循环热风冷却箱9,其主要包括具有保温壳体90的第五箱体91;所述第五箱体91内设有用于对玻璃进行加热的加热管41,并经由红外线测温仪42对玻璃的温度进行测量;所述第五箱体91内设有上下设置的两个风道92;两个所述风道92均与设置在第五箱体91外的耐高温轴流风机93相通,所述耐高温轴流风机93经由热风发生器94提供热风;两个所述风道92与耐高温轴流风机93之间设有耐高温金属蝶阀95。

工作时,玻璃组件通过真空阀后,真空阀立刻关闭,前箱抽真空待用,该箱为常压箱,在箱外连接一热风发生器和耐高温轴流风机93,当玻璃组件进入该箱后,耐高温轴流风机93经由热风发生器94控制向箱内吹入低于玻璃组件温度的热风,使玻璃组件冷却到设定温度值,将含有一定温度的玻璃组件随着传输辊道通过真空阀运行至后续的常压外循环风冷却箱中的指定位置。

在step8中,将合片钢化玻璃放入常压外循环风冷却箱内降低到常温。

具体的,请参阅附图14所示的常压外循环风冷却箱10,其主要包括第六箱体100;所述第六箱体100内设有用于对玻璃进行加热的加热管41,并经由红外线测温仪42对玻璃的温度进行测量;所述第六箱体100内设有上下设置的两个风道92;两个所述风道92与轴流风机101相连;在所述轴流风机101的进风口处设有空气过滤器102。

工作时,玻璃组件通过真空阀后,真空阀立刻关闭,常压外循环风冷却箱10为开放式常压箱,在箱外连接一轴流风机101,当玻璃组件进入该箱后,轴流风机101向箱内吹入常压温度的空气,使玻璃组件冷却到设定的低温度值,低温度指到达后,玻璃组件随着传输辊道将已经加工好的成品真空玻璃运行至后续平台,等待检测包装出厂。

本发明的无抽气口全钢化真空玻璃生产工艺,其实现了钢化玻璃的流水线型生产,设备占地面积更小,可实现智能化生产,降低人工周转成本和运行成本,电能耗更低,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产能,并且不会导致生产过程中污染真空玻璃腔和损坏设备,提高了产品的外观品质,生产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更节能、更环保。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