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527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挡装置,特别是一种打开门以后,可将门固定于墙壁上的装置,其主要是由定位于墙壁上的套管及固定于门上的插柱组成,其中,套管的一端具有弹性夹,而插柱上具有第一、第二凹缘,当插柱的第一凹缘插入弹性夹内时,可使门与墙壁之间的空间较大,以挂设衣物,而当风大时,则可使第二凹缘插入弹性夹,以做双重卡扣,防止门自动关上。
早先较简陋的门皆未设有门挡,故打开门以后即无法固定,使得门扇会随意幌动甚至关上,于是人们便以砖块或重物将门挡住,颇为不便,且当风较大时,砖块往往无法抵挡而使得门被吹动甚至关上,骤然发出的声响极易使人受到惊吓,有鉴于此,便有人设计出一种门挡装置,其可使门打开以后直接固定于门后的墙上,勿需再以他物挡住,该门挡装置如图3所示,其是由固定于墙壁30的定位柱40及固定于门31的固定座50所组成,其中,定位柱40的前端设有球型定位座41其中间并夹固一磁性体42,而固定于门31的扁平状固定座50中间则相对设有一金属块51,金属块51的中间设为凹弧,以便以较大面积吸附于磁性体42,当人们打开门31并使其压向墙壁30时,即可使门后的金属块51吸附于定位柱40的磁性体42,而将门31固定住,风吹时亦不致关上。
上述磁性门挡装置虽可改进以往未设门挡而藉砖块定位的缺失,但一般社会大众的使用经验发现,由于磁性体42(一般是以磁体做成)的质地较脆硬,且其定位方式并无弹性空间,若开门太大力时,会使金属块51猛力撞击磁性体42而破裂,以致无法使用。
另就制造者而言,定位柱40、磁性体42、固定座50及金属块51需分别制造,再予以组装,不论制造或组装皆极耗工时,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门挡装置,其主要由一固定于墙壁的套管与固定于门上的插柱所组成,该套管一端设有一弹性夹,弹性夹内设有突缘,而插柱则相对设有凹缘,当插柱插入套管内,即可使两构件相扣合,不致脱出;且插柱的凹缘分为第一凹缘与第二凹缘,使其可做两段扣合,以提高实用性。而由于本实用新型构件简单,更可减少制造及组装的工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措施本实用新型的门挡装置,主要是于墙壁上固设一座体,而相对的门板上亦固定一座体,其特征在于两座体相对的一侧延伸有可相互插套的套管以及插柱,套管近开口端设有一可呈扩张状态的弹性夹,弹性夹内部并设有朝中心凸出的突缘,而插柱近末端处设有外径大于突缘的卡缘,而卡缘与座体之间并凹设有直径略小于突缘的凹缘。
本实用新型的门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周壁可设有数道贯穿的轴向剖槽,以形成数片可呈扩张状态的弹性块。
本实用新型的门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的卡缘可设第一卡缘及第二卡缘,第一卡缘与第二卡缘之间并设为第一凹缘,而第二卡缘与座体之间并设有第二凹缘。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1.制造方便由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不需另外组装,故可简化制造程序,提高效率。
2.实用性强由于插柱具有第一、第二凹缘,故可分段与套管插扣,当其藉第一凹缘扣合时,门与墙壁之间的空间较大可吊挂衣物,另外,当风较大时,为防止门被吹关上,故可使插扣继续插入,以第二凹缘插扣,而由于其具有二段式的插扣设计,故可提高其实用性。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
图3为现有的磁性门挡外观分解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门挡装置,其主要由定位于墙壁30上的套管10及定位于门31上的插柱20所组成,其中,套管10为一中空管体,一端具有盘状座体11,藉以固定于墙壁30上,而另一端则设有弹性夹12,弹性夹12近开口端设有内径较小的突缘121,其周壁并设有数道贯穿的轴向剖槽13,以形成数片弹性块14,使其呈可扩张的状态。
而设于门31后的插柱20一端亦设有盘状座体21,以固定于门31上,插柱20的前端并设为圆锥状,而周缘则设有两道卡缘,其由外而内分别为第一、第二卡缘22、23,外径并大于弹性夹12的突缘121内径,另于第一、第二卡缘22、23之间,以及第二卡缘23与座体21之间分别设有第一、第二凹缘24、25,凹缘的外径并略小于弹性夹12的突缘121内径。
当打开门31,并将门31推向墙壁30时,即可使插柱20插入套管10的弹性夹12内(请同时参阅图2所示),而第一卡缘22的外径虽大于弹性夹12的突缘121内径,但由于弹性夹12具有可扩张的弹性,故可供第一卡缘22顺利插入,使第一凹缘24扣于弹性夹12的突缘121内,而由于第一卡缘22的外径大于突缘121,故非使用外力无法拔出,此时,门31与墙壁30之间的空间较大,可挂置衣物。另当风力较大,为防止门31会被吹关上,即可于将门31再推入,使插柱20的第二凹缘25卡于弹性夹12的突缘121内,如此一来,即使门板被强大风力吹动,而使第二凹缘25脱离弹性夹12时,仍有第一凹缘24卡于弹性夹12内,而形成双重扣合效果。另由图2所示的平面图可看出,该插柱20的第一卡缘22与第一凹缘24相接处(即背向弹性夹12该端),以及第二卡缘23与第二凹缘25相接处斜度皆较陡,而相对的另一端则较缓和,如此的设计是为使插柱20较易插入扣合,而不易脱出,以增加其扣合的紧度。
权利要求1.一种门挡装置,主要是于墙壁上固设一座体,而相对的门板上亦固定一座体,其特征在于两座体相对的一侧延伸有可相互插套的套管及插柱,套管近开口端设有一可呈扩张状态的弹性夹,弹性夹内部设有朝中心凸出的突缘,插柱近末端处设有外径大于突缘的卡缘,卡缘与座体之间凹设有直径略小于突缘的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周壁设有数道贯穿的轴向剖槽,以形成数片可呈扩张状态的弹性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柱的卡缘设为第一卡缘及第二卡缘,第一卡缘与第二卡缘之间设为第一凹缘,第二卡缘与座体之间设有第二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设于墙壁上,所述插柱相对设于门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挡装置,其主要是由定位于墙上的套管及定位于门上的插柱所组成,其中,套管的一端具有弹性夹,而插柱上则具有凹缘,当插柱的凹缘与弹性夹互相插置时,即可使门固定而不致随意晃动。
文档编号E05F5/00GK2228954SQ9520481
公开日1996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3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3日
发明者吴大伟 申请人:吴大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