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门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297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盗门锁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盗门上的一种锁定装置。
由于社会治安状况欠佳等方面的原因,安置防盗门的人越来越多,而现有防盗门一般在其一侧焊接一把普通门锁做为锁定装置,其优点是简单易做,其缺点则是不牢固、欠安全。本专利申请人以前发明的一种板式防盗门(CN96234756.6)对锁具等做了若干改进,安全性有所提高,但仍不十分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创造一种牢固的锁定装置,四边锁定,且具有密码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门板、门框、锁、锁爪、铰链组成,其特点是该门设计了一个四向联锁机构,该联锁机构由插头连杆、拨叉、固定轴及门锁上的凸头组成,拨叉用固定轴活动固定于门板上,拨叉与插头连杆活动连接,凸头穿在横杆的孔中,锁爪连接在插头连杆的一端。锁定时锁爪张开。
该锁定装置可以设有密码控制机构,即插头连杆上设有挡块,其上方还设有密码器、卷闸门锁、密码器与卷闸门锁相配合。
锁爪由上夹板、左齿片、右齿片、铆钉或螺钉及下夹板组成,锁爪的数量为1-8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安全可靠,制动灵活,可以设置密码控制开关等等。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图3为锁爪(齿片张开状态)主视图图4为锁爪(齿片张开状态)仰视图图5为锁爪(齿片闭合状态)主视图如
图1、2所示,防盗门锁定装置主要由门板1、门框2、门锁3、铰链5、锁爪[4]组成,门板1通过铰链5活动固定于门框2上,门锁3装于门板一侧;其特点是该门板内设计了一个四向联锁机构,该联锁机构由插头连杆11、拨叉12、固定轴13及门锁3上的凸头31组成,拨叉12用固定轴11活动固定于门板1上,拨叉12与插头连杆11活动连接,凸头31穿在横杆111的孔中,锁爪4连接在插头连杆[11]的一端。门板1是用铁皮外壳17做成一个薄盒式的板体,四向联锁机构及锁芯藏于盒体内。
该锁可设置一个密码控制机构,即插头连杆11上设有挡块16,其上方设有密码器14,卷闸门锁15,密码器与卷闸门锁15相配合。
如图3、4、5所示,锁爪[4]主要由上夹板44、左齿片41、右齿片45、铆钉或螺钉[42]及下夹板46组成,左、右齿片41、45分别活动固定于上、下夹板44、46之间,上、下夹板用铆钉或螺钉42固定。该门的锁爪4数量共为8个,即每个插头连杆上装有工作。可视需要装上适量的锁爪。
传动机构是这样工作的人在门外通过钥匙或室内通过旋扭18带动锁芯19上凸头31运动,凸头带动横杆111,横杆又牵动插头连杆11,插头连杆拉动拨叉12,拨叉同时带动另外三个插头连杆插进门框的插孔,四向锁爪同时张开,使门页锁定在门框上,整个制动过程是同时、同步的。此外,门便锁定。反之,门被打开。
如果启动密码控制机构,则密码对时,卷闸门锁15两头收缩进去(离开挡块16),此时,插头连杆11可自由伸缩。反之,则被卡住。
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门锁定装置,主要由门板[1]、门框[2]、门锁[3]、锁爪[4]、铰链[5]组成,其特征在于该门板[1]内设计了一个四向联锁机构,该联锁机构由插头连杆[11]、拨叉[12]、固定轴[13]及门锁[3]上的凸头[31]组成,拨叉[12]用固定轴[11]活动固定于门板[1]上,拨叉与插头连杆[11]活动连接,凸头[31]穿在横杆[111]的孔中,锁爪[4]连接在插头连杆[1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插头连杆[11]上可设有一个密码控制机构,即插头连杆上设有挡块[16],其上方还设有密码器[14],卷闸门锁[ 15],密码器[14]与卷闸门锁[15]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爪[4]主要由上夹板[44]、左齿片[41]、右齿片[45]、铆钉或螺钉[42]及下夹板[46]组成,左、右齿片[41、45]分别活动固定于上、下夹板[44、46]之间,上、下夹板用铆钉或螺钉[42]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爪[4]的数量为1-8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防盗门锁定装置,它主要由门板、门板、门框、门锁、锁爪组成,该门锁设计了一个四向联锁机构,该联锁机构由插头连杆、拨叉及门锁上的凸头组成。拨叉用固定轴活动固定于门板上,拨叉与插头连杆活动连接,凸头穿在插头连杆的横杆的孔中,锁爪连接在插头连杆的一端。该锁定装置还可设置一个密码控制机构。该锁定装置安全性极好。
文档编号E05C17/00GK2339713SQ9823018
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24日
发明者张立成 申请人:张立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