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用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943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次用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废水进行二次利用 的用水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平时洗手、洗衣服、洗瓜果蔬菜后的水还比较清洁,直接排入污水 管道很可惜。
如何将这些水进行再利用是摆在科技技术人员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二次用水装置,旨在解 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水槽、与水槽相连的排污管;还包括在贴近水槽 底部的侧壁上的第 -出水口,在第一出水口上方的第二出水口;在水槽1 下方的储水箱;所述的储水箱的上部侧壁上有与第一出水口对应的第一进 水口和与第二出水口对应的第二进水口;在第一出水口处安置一个第一控 水开关,在第二出水口处安置一个第二控水开关;储水箱的下部安置一个 第三出水口,在第三出水口处安置一个第三控水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能去除一次利用后水 中的沉淀物和浮游物,使水再次利用于水质要求不高的场所使用,例冲卫 生间、拖地板、浇草坪,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节水即是节能。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水槽1、与水槽1相连的排污管11; 还包括在贴近水槽1底部的侧壁上的第一出水口 12,在第一出水口 12上 方的第二出水口 13;在水槽1下方的储水箱2;所述的储水箱2的上部侧 壁上有与第一出水口 12对应的第一进水口 21和与第二出水口 13对应的第 二进水口 22;在第一出水口 12处安置一个第一控水开关14,在第二出水 口 13处安置一个第二控水开关15;储水箱2的下部安置一个第三出水口 23,在第三出水口 23处安置一个第三控水开关24;
所述的第二出水口 13在第一出水口 12上部的3厘米左右处。
本实用新型在用水的水槽上开二个出水管道机构 一个出水管道口设
置在贴近水槽底的侧壁上,称作一号出水口,另一个出水口机构在离水槽
底3cm高的侧壁上称作二号出水口。在水槽的底部再设置一储水箱,储水 箱的上部侧壁上平行开二个进水管口,由橡胶管分别与水槽的一号出水口、 二号出水口连接起来。储水箱的底部开设一个出水口,需二次用水时打开 出水口的开关,供二次用水。
本实用新型在水槽的侧壁上开了二个出水口,近池底的侧壁上叫一号 出水口, 一号出水口排出的水一般没有沉淀物,所以接近池底的侧壁开口。
二号出水口开设在近池底3cm的侧壁上,主要考虑有沉淀物,使沉淀 物沉淀在出水口下面,使排出的水比较洁净。
如果水中有油污或飘浮物,只要有排水时,在水面接近排水管口 (一 号或二号)上部2至3cm时关闭排水管口,阻止油污或飘浮物从一号二号 管口排出。最后沉淀物、油污或飘浮物水从水池底部的排污水口排出。
从一号或二号排水口排出的水接通橡胶管使水储存在蓄水箱中,如果 冲刷卫生厕、拖地板、浇灌花草树木、地上洒水,这时蓄水箱中的水就起 到了二次用水的作用,也就是节水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二次用水装置,包括水槽(1)、与水槽(1)相连的排污管(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贴近水槽(1)底部的侧壁上的第一出水口(12),在第一出水口(12)上方的第二出水口(13);在水槽(10下方的储水箱(20;所述的储水箱(20的上部侧壁上有与第一出水口(12)对应的第一进水口(21)和与第二出水口(13)对应的第二进水口(22);在第一出水口(12)处安置一个第一控水开关(14),在第二出水口(13)处安置一个第二控水开关(15);储水箱(2)的下部安置一个第三出水口(23),在第三出水口(23)处安置一个第三控水开关(2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出 水口 (13)在第一出水口 (12)上部的3厘米左右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用水装置,包括水槽(1)、与水槽(1)相连的排污管(11);还包括在贴近水槽(1)底部的侧壁上的第一出水口(12),在第一出水口(12)上方的第二出水口(13);在水槽(10下方的储水箱(20;储水箱(20的上部侧壁上有与第一出水口(12)对应的第一进水口(21)和与第二出水口(13)对应的第二进水口(22);在第一出水口(12)处安置一个第一控水开关(14),在第二出水口(13)处安置一个第二控水开关(15);储水箱(2)的下部安置一个第三出水口(23),在第三出水口(23)处安置一个第三控水开关(24);使水再次利用于水质要求不高的场所使用,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节水即是节能。
文档编号E03B11/02GK201010937SQ200620049440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2日
发明者吴马綮, 陆心媛, 陆艺丽 申请人:上海市枫泾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