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岛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636阅读:10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浮岛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岛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将浮岛固 定于硬驳岸边的固定装置,属于环保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河水污染的日趋严重,目前各城市环保部门已引起了很大的 重视。为维护生态环境,绿化工程针对水质被污染的不同性质,设法 在水面上养植多种植物,以帮助水质的净化。水上浮岛种植技术已逐 步成熟,但是往往由于许多客观的因素,使浮岛常易出现分裂的现象。 比如由于河水的不稳定性,其主要表现为a、河水随降水的变化 而涨落;b、河水随外来补水的变化而涨落;C、由于大风、船只行驶 的外力而产生拔浪等。这些因素都会使浮在水面上的浮岛跟着上下颠 簸,那么浮岛将难以控制或者严重的导致板面断裂,浮岛很容易被散 开,影响了其观赏价值,并且为养护浮岛和维修承载浮岛的板面会带 来极高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易于安装的浮岛固定装置,有利于保护浮岛的完整性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浮岛固定装置,包括浮岛和硬驳 岸,其特征在于硬驳岸上以水平面为基准的上下位置分别固设有定
位杆,浮岛的一端通过弹性紧固件固定于上下定位杆之间,弹性紧固
件的两端部分别与上下定位杆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硬驳岸靠水的一面为竖直平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硬驳岸靠水的一面为圆弧形凸面或其
它工程曲面。
本实用新型又进一步设置为上下定位杆成一直线且与水平面相 垂直,较上方的定位杆固定于硬驳岸的最高水位记载的位置,较下方 的定位杆固定于硬驳岸的最高水位记载的位置。首先上下位置的定位 杆成一直线与水平面垂直,便于将浮岛有效定位;有水位记载点的按 最高记载水位和最低记载水位,若无水位记载的就在尽可能高和尽可 能低的位置安装固定定位杆,以满足水位的大幅度变化时浮岛仍然漂 浮在水面并位于上下定位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设置为定位杆上设有螺纹的一端与固定于 硬驳岸内的膨胀螺栓螺旋式连接。膨胀螺栓与硬驳岸紧固相连,带螺 纹的定位杆旋入膨胀螺栓内,定位杆就牢固在硬驳岸上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浮岛与弹性紧固件的相连处设有孔, 孔与弹性紧固件为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定位杆与弹性紧固件相连的该端端 部设有螺纹;或者定位杆与弹性紧固件相连的该端端部设有沟槽;或 者定位杆与弹性紧固件相连的该端端部设有通孔。在定位杆的一端外 部设置螺纹或沟槽或是通孔,皆有利于弹性紧固件的连接,使之不会
脱落。若采用螺纹或沟槽,那么弹性紧固件紧绕在螺纹或沟槽处后系
结,便使弹性紧固件与定位杆相连了;若采用通孔,那么将弹性紧固 件一端穿过通孔后系结,也即使弹性紧固件与定位杆有效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弹性紧固件采用牛胫或尼龙绳。采 用牛胫的使用效果为最佳;由于考虑成本问题, 一般可采用尼龙绳来 代替,既节约成本又能达到有效的效果;或者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 能力的,即抗拉能力较好的,又具有防晒、防腐功能的材料皆可。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定位杆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加 工而成的圆空心管。由于材料的特性,使定位杆具有防晒、防腐、韧 性好的特点,即使受外力影响也不易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上下两根定位杆互相平行,其均与弹性紧 固件构成直角,弹性紧固件穿过浮岛端部的孔中,无论水位上升或是 下降,浮岛始终连接着弹性紧固件,浮在水面上,又在上下定位杆之 间。而且这样不但可以固定这第一块浮岛,还完全可以一次固定多块 的浮岛,即在第一块浮岛的后端或两侧端通过弹性紧固件将其串联起 来。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的特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为第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为第二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图4、图5均为本实用新型三种结构不同的定位杆。l一浮岛,2—弹性紧固件,3—定位杆,4—膨胀螺栓,5—硬驳 岸,6—水平面,7—岸边,,8—水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一种浮岛固定装置。包括浮岛1和硬驳岸5,硬驳
岸5靠水的一面为竖直平面。硬驳岸5上以水平面6为基准的上下位 置皆固设有定位杆3,上下位置的定位杆3成一直线且与水平面6相 垂直。前述作为基准面的水平面6,是指正常情况下的水位,或者说 除了涨潮时和旱水时以外的正常水位。较上方的定位杆3a固定于硬 驳岸5的最高水位记载的位置,较下方的定位杆3b固定于硬驳岸5 的最高水位记载的位置;若无水位记载的,将较上方的定位杆3a固 定于硬驳岸最高点以下50cm的适当位置,较下方的定位杆3b固定于 滩底。浮岛1的一端设有与弹性紧固件2相适配的孔11,孔11距离 浮岛1的顶端在20cm左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孔11的直径略 大于弹性紧固件2的外直径。弹性紧固件2穿过孔11,弹性紧固件2 与孔11为活动式连接。弹性紧固件2的两个端点分别连接在定位杆 3a、 3b上。弹性紧固件2与上下定位杆3a、 3b构成一具有两直角的 开口框架。定位杆3上设有螺纹32,该端与固定于硬驳岸5内的膨 胀螺栓4螺旋式连接。
为使本实用新型达到更好的效果,如图3所示,定位杆3与弹性 紧固件2相连的该端端部设有螺纹31a。加大定位杆3的摩擦力,使
弹性紧固件2的绕在定位杆3的螺纹31a上打结后牢固连接。另一种 优选方案,如图4所示,定位杆3与弹性紧固件2相连的该端端部设 有沟槽31b,使弹性紧固件2嵌入与沟槽31b内,然后打结固连。本 实用新型的最佳优选方案是,如图5所示,定位杆3与弹性紧固件2 相连的该端端部设有通孔31c。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紧固件2采用牛胫 或尼龙绳;定位杆3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加工而成圆空心管。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紧固件2、定位杆3及膨胀螺栓4皆可从市场 采购所获,便于部件替换。其中定位杆3的外直径与膨胀螺栓4相配 合,其长度可根据需要截取。安装时要求左右定位杆3保持平行,使 弹性紧固件2与更驳岸也保持平行,这样有利于保证浮岛在水平上的 平稳性。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 一种浮岛固定装置。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 l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硬驳岸5靠水的一面为圆弧形凸面或 其它工程曲面。
安装时,先在硬驳岸5的靠水一面上并且在水位记载的最高和最 低位置分别用电锤钻两个孔,孔的位置上下对齐,然后将膨胀螺栓4 专业安装入 L,使膨胀螺栓4紧固与硬驳岸5内,膨胀螺栓4的出口 端与硬驳岸5的靠水平面相平齐,接着将带螺纹32的该端定位杆3 旋入膨胀螺栓4内,再将弹性紧固件2的一端穿过浮岛1 一端的孔 11且两端部分别与定位杆3a、 3b设有如通孔31c的端部相连,弹性
紧固件2穿过通孔31c后打结即可。若有多块浮岛l,则在第一块浮 岛的后端与第二块浮岛的相连端的两侧均用弹性紧固件2平行串联 起来即可,两块浮岛相连间距在12 15cm之间为宜,以后第三块、 第四块等依此相连。在硬驳岸5的靠水面为垂直式的情况下,将第一 块浮岛1的顶端离岸约10 15cm为宜,相应的定位杆3a、 3b皆露出 硬驳岸5靠水面的长度与第一块浮岛1的顶端离岸的距离相等;在硬 驳岸5为凸面的情况下,将较下方的定位杆3b的安装点伸出长度不 小于所在硬驳岸凸面的最凸点,以超出硬驳岸凸面的最凸点1 10cm 为宜。
权利要求1、浮岛固定装置,包括浮岛(1)和硬驳岸(5),其特征在于硬驳岸(5)上以水平面(6)为基准的上下位置分别固设有定位杆(3a)、(3b),浮岛(1)的一端通过弹性紧固件(2)固定于定位杆(3a)、(3b)之间,弹性紧固件(2)的两端部分别与定位杆(3a)、(3b)相连。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岛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硬驳岸(5)靠水的一面为竖直平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岛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硬驳岸(5)靠水的一面为圆弧形凸面或其它工程曲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项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浮岛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定位杆(3a)、 (3b)成一直线且与水平面(6)相垂直, 定位杆(3a)固定于硬驳岸(5)的最高水位记载的位置,定位杆(3b) 固定于硬驳岸(5)的最低水位记载的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岛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定 位杆(3)上设有螺纹(32)的一端与固定于硬驳岸(5)内的膨胀螺 栓(4)螺旋式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岛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浮 岛(1)与弹性紧固件(2)的相连处设有孔(11),孑L (11)与弹性 紧固件(2)为活动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浮岛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3)与弹性紧固件(2)相连的该端端部设有螺纹(31a) 或沟槽(31b)或通孔(31c)。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浮岛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性紧固件(2)采用牛胫或尼龙绳。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岛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定位杆(3)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加工而成的圆空心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浮岛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将浮岛固定于硬驳岸边的固定装置,属于环保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浮岛和硬驳岸,硬驳岸上以水平面为基准的上下位置分别固设有定位杆,浮岛的一端通过弹性紧固件固定于上下定位杆之间,弹性紧固件的两端部分别与上下定位杆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的特点。
文档编号E02B17/00GK201068568SQ200720112218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4日
发明者张水菊 申请人:张水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