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454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临时支护使用的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



背景技术:

在地下结构的施工中,土方开挖需要事先设有支护设施,地下结构也需要设四周围护结构。土方开挖的支护设施是独立的临时支护体,其目的是保证地下结构施工过程外围土体稳定和施工安全。因此支护设施要求高,但地下工程完工后又将其废弃,不仅浪费人力、财力,而且容易对环境产生污染等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临时支护使用的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包括薄壁筒体,所述薄壁筒体可以是矩形、圆形或多边形的薄壁筒体。所述薄壁筒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翼板和后翼板,所述前翼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前压桩后翼板导向拼接的扣接部;所述前压桩是指在先压入土中的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所述后压桩是指在后压入土中的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所述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的桩底设置有尖刃,以便能顺利压入土中。

所述薄壁筒体的尖刃上间隔设置有加强刃。所述加强刃与尖刃构成局部的十字刃,既保证了尖刃的稳固,又强化了压切效果。

在桩先后压连方向的后端的底部增设斜刃,即所述薄壁筒体的后端和/或其后翼板底部增设有斜刃,保证桩压切过程中能紧靠到前压桩上。

为了减少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压入和拔出土中时土的摩擦阻力,所述薄壁筒体的内外壁面上和/或前后翼板的内外壁面上沿高度方向水平设置有若干条弧形减摩外凸加强带。

为了配合桩内侧安装水平支护梁的需要,所述薄壁筒体的筒壁上设有若干待连螺母孔,所述待连螺母孔内设有保护螺塞,以防止土的污染或封堵。为了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局部加厚待连螺母孔的筒壁,且加厚部位的周边为弧形过渡,以便减少桩压拔时的摩擦力。

所述薄壁筒体由多节薄壁筒体依次上下对接而成。上下两节薄壁筒体经水平螺栓连接,下节薄壁筒体的上端具有外扩搭接部,上节薄壁筒体的下端插置在外扩搭接部的内侧,水平螺栓穿设在外扩搭接部和上节薄壁筒体的下端部上。为了减少桩压拔时的摩擦力,所述水平螺栓为沉头螺栓,外扩搭接部上设置有相应的沉孔,或者所述水平螺栓为盘头螺栓。

在相邻桩紧靠连接控制上,所述薄壁筒体的前翼板上成对地设置扣接部,所述扣接部的横截面形状为折线型或弧线型,所述扣接部的接触端与前压桩后翼板的外侧面接触,所述扣接部的接触端为弧形面,一对扣接部的两接触端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薄壁筒体的后端翼板相应连接部的间距。

所述薄壁筒体的后翼板末端面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外凸的弧形减摩齿。

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的压切和拔出须有工具型的桩顶盖,即所述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还包括桩顶盖,所述桩顶盖为倒扣凹形盒体,所述倒扣凹形盒体的下周与薄壁筒体的上端部可拆连接,所述桩顶盖为增强均力厚板,传递压桩设备的压力,所述桩顶盖上设置有挂孔,以便与升拔设备吊挂,实现该土芯桩的升拔。所述桩顶盖内设置有反压芯土的抵压板,压杆竖直穿过桩顶盖,压杆的下端抵触在抵压板上。升拔时,压杆经抵压板施力于桩芯土,防止桩芯土随桩筒体一起被带出。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可作为支护体及应急水工抢险等临时设施。它由金属构成,该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可分节分段依次压入土中,形成前后相连接的土芯桩,作为土方开挖的支护体。闭合的薄壁筒体及其两翼板与土芯的共同作用,增强了桩筒的空间刚度和支护的稳定性。同时又不用对土进行重新改造,避免对周围居民的产生扰动,降低施工成本。支护完成后,可将其升拔出来,可多次重复使用,达到省工,省料,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带加强刃的尖刃断面示意图。

图4是上下节薄壁筒体对接部的局部断面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桩顶盖、抵压板和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薄壁筒体,2—前翼板,3—后翼板,4—扣接部,5—尖刃,6—加强刃,7—斜刃,8—弧形减摩外凸加强带,9—待连螺母孔,10—弧形减摩齿,11—水平螺栓,12—下节薄壁筒体,13—外扩搭接部,14—上节薄壁筒体,15—桩顶盖,16—挂孔,17—抵压板,18—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能更明显易懂,下面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包括薄壁筒体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薄壁筒体1为矩形薄壁筒体。所述薄壁筒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翼板2和后翼板3,所述前翼板2上还设置有用于与前压桩后翼板导向拼接的扣接部4。所述前压桩是指在先压入土中的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所述后压桩是指在后压入土中的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所述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的桩底设置有尖刃5,以便能顺利压入土中。

在相邻桩紧靠连接控制上,所述薄壁筒体1的前翼板2上成对地设置扣接部4,所述扣接部4的横截面形状为折线型或弧线型,图1中为折线型。所述扣接部4的接触端与前压桩后翼板的外侧面接触,所述扣接部的接触端为弧形面,一对扣接部的两接触端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薄壁筒体的后端翼板相应连接部的间距。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薄壁筒体的尖刃5上间隔设置有加强刃6。所述加强刃6与尖刃5构成局部的十字刃,既保证了尖刃的稳固,又强化了压切效果。

如图2所示,在桩先后压连方向的后端的底部增设斜刃7,即所述薄壁筒体的后端和/或其后翼板底部增设有斜刃7,保证桩压切过程中能紧靠到前压桩上。

为了减少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压入和拔出土中时土的摩擦阻力,所述薄壁筒体的内外壁面上和/或前后翼板的内外壁面上沿高度方向水平设置有若干条弧形减摩外凸加强带8。

如图2所示,为了配合桩内侧安装水平支护梁的需要,所述薄壁筒体的筒壁上设有若干待连螺母孔9,待连螺母孔9在未连接使用时,所述待连螺母孔内设有保护螺塞,以防止土的污染或封堵。为了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局部加厚待连螺母孔的筒壁,且加厚部位的周边为弧形过渡,以便减少桩压拔时的摩擦力。

如图2所示,所述薄壁筒体的后翼板末端面沿高度方向设有若干外凸的弧形减摩齿10。

如图4所示,所述薄壁筒体由多节薄壁筒体依次上下对接而成。上下两节薄壁筒体经水平螺栓11连接,下节薄壁筒体12的上端具有外扩搭接部13,上节薄壁筒体14的下端插置在外扩搭接部13的内侧,水平螺栓11穿设在外扩搭接部13和上节薄壁筒体14的下端部上。为了减少桩压拔时的摩擦力,所述水平螺栓为沉头螺栓,外扩搭接部上设置有相应的沉孔,或者所述水平螺栓为盘头螺栓。

如图5所示,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的压切和拔出须有工具型的桩顶盖15,即所述带翼薄壁筒式土芯桩还包括桩顶盖15,所述桩顶盖为倒扣凹形盒体,所述倒扣凹形盒体的下周与薄壁筒体的上端部可拆连接,例如采用螺栓连接。所述桩顶盖为增强均力厚板,传递压桩设备的压力,所述桩顶盖上设置有挂孔16,以便与升拔设备吊挂,实现该土芯桩的升拔。所述桩顶盖内设置有反压芯土的抵压板17,压杆18竖直穿过桩顶盖,压杆的下端抵触在抵压板上。升拔时,压杆18经抵压板17施力于桩芯土,防止桩芯土随桩筒体一起被带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