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挖掘机的装配定位马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3079阅读:30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挖掘机装配、维修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挖掘机的装配定位马拉头,适用于挖掘机挖掘结构的高效、稳定的装配作业中。



背景技术:

挖掘机,又称挖掘机械(excavating machinery),又称挖土机,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挖掘机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经过预松后的土壤和岩石,从近几年工程机械的发展来看,挖掘机的发展相对较快,挖掘机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机械之一。

常见的挖掘机按驱动方式有内燃机驱动挖掘机和电力驱动挖掘机两种,其中电动挖掘机主要应用在高原缺氧与地下矿井和其它一些易燃易爆的场所。按照规模大小的不同,挖掘机可以分为大型挖掘机、中型挖掘机和小型挖掘机;按照行走方式的不同,挖掘机可分为履带式挖掘机和轮式挖掘机;按照传动方式的不同,挖掘机可分为液压挖掘机和机械挖掘机;机械挖掘机主要用在一些大型矿山上;按照用途来分,挖掘机又可以分为通用挖掘机,矿用挖掘机,船用挖掘机,特种挖掘机等不同的类别;按照铲斗来分,挖掘机又可以分为正铲挖掘机、反铲挖掘机、拉铲挖掘机和抓铲挖掘机。

现今的挖掘机占绝大部分的是全液压全回转挖掘机,液压挖掘机主要由发动机、液压系统、工作装置、行走装置和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控制阀、液压缸、液压马达、管路、油箱等组成,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监控盘、发动机控制系统、泵控制系统、各类传感器、电磁阀等。

由上可知,液压挖掘机主要由发动机、液压系统、工作装置、行走装置和电气控制等部分组成,马拉头属于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中重要组成部件,其需要对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进行稳定、精准的定位,所以需要具有较强的韧性及耐磨、耐腐蚀等性能,而当前用于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组装所使用的马拉头,其结构复杂、装配、拆卸及调整使用不便,同时韧性差使用中易出现断裂的现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已不能满足现有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的高效、安全及稳定的装配作业需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挖掘机的装配定位马拉头。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挖掘机的装配定位马拉头,其设计结构合理、一体成型的定位套、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第一限位圈、第二限位圈、第三限位圈、第四限位圈、第一定位圈和第二定位圈结构,其韧性强、寿命长,且无需常检修使用效率高,同时合理设计的相互配合使用的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和加强筋板,解决了现有马拉头不便装配、维护、调整和易断裂、不耐磨等问题,适用范围广。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挖掘机的装配定位马拉头,包括定位套,及均匀设置在定位套上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及设置在定位套一端上的第一限位圈、第二限位圈、第三限位圈和第四限位圈,及设置在第一限位圈内的第一定位圈、第二定位圈;所述定位套、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第一限位圈、第二限位圈、第三限位圈、第四限位圈、第一定位圈和第二定位圈为一体成型的铸钢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挖掘机的装配定位马拉头,还包括设置在定位套上且与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加强筋板,其中,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均设置为外大内小的锥形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限位圈、第二限位圈、第三限位圈、第四限位圈的直径依次递增且第二限位圈、第三限位圈、第四限位圈之间设置为阶梯型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定位圈的直径大于第二定位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挖掘机的装配定位马拉头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设计结构合理、一体成型的定位套、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第一限位圈、第二限位圈、第三限位圈、第四限位圈、第一定位圈和第二定位圈结构,其韧性强、寿命长,且无需常检修使用效率高;2、合理设计的相互配合使用的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和加强筋板,解决了现有马拉头不便装配、维护、调整和易断裂、不耐磨等问题,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挖掘机的装配定位马拉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定位套、2-加强筋板、3-第一定位孔、4-第二定位孔、5-第三定位孔、6-第一限位圈、7-第二限位圈、8-第三限位圈、9-第四限位圈、10-第一定位圈、11-第二定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挖掘机的装配定位马拉头,包括定位套1(中间为中空结构),及均匀设置在定位套1上的第一定位孔3、第二定位孔4、第三定位孔5,及设置在定位套1一端上的第一限位圈6、第二限位圈7、第三限位圈8和第四限位圈9,及设置在第一限位圈6内的第一定位圈10、第二定位圈11;定位套1、第一定位孔3、第二定位孔4、第三定位孔5、第一限位圈6、第二限位圈7、第三限位圈8、第四限位圈9、第一定位圈10和第二定位圈11为一体成型的铸钢结构,便于生产且其韧性强、耐磨、耐腐蚀,定位稳定可靠。

进一步优选的,应用于挖掘机的装配定位马拉头,还包括设置在定位套1上且与第一定位孔3、第二定位孔4、第三定位孔5相配合使用的加强筋板2,提高定位套1的强度及降低对第一定位孔3、第二定位孔4、第三定位孔5的磨损,其中,第一定位孔3、第二定位孔4、第三定位孔5均设置为外大内小的锥形结构,其与斗销进行稳定的连接,实现精准的固定;第一限位圈6、第二限位圈7、第三限位圈8、第四限位圈9的直径依次递增且第二限位圈7、第三限位圈8、第四限位圈9之间设置为阶梯型结构,及第一定位圈10的直径大于第二定位圈11,上述结构装配中与斗销和其它定位组件进行可靠、稳定的连接,保证装配后定位的精准性和稳定性。

具体为,装配时首先利用定位套1一端的第一限位圈6、第二限位圈7、第三限位圈8、第四限位圈9、第一定位圈10和第二定位圈11与挖掘机连接定位组件进行连接定位,再通过挖掘机连接定位组件与定位套1上的第一定位孔3、第二定位孔4、第三定位孔5连接固定即可。

本结构的用于挖掘机的装配定位马拉头,整体结构为一体成型的合金不锈钢结构,具有较强的韧性和耐磨、耐腐蚀性,且结构合理、便于进行高效、精准和稳定的装配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