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风冷的大体积混凝土冷却装置、施工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07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风冷的大体积混凝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由风机和通风管道组成的风冷机构、加湿机构和温度监测机构,通风管道穿过混凝土且一端通过变径连接件与风机连接,加湿机构包括湿度控制箱,湿度控制箱的水雾出口处设有湿气输送主管,湿气输送主管通过支管与通风管道连接,温度监测机构包括数条数据线和设置于混凝土内部、上表面及外界的测温构件,测温构件分别通过数据线与温度采集器连接,信号通过无线数据传输至控制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大体积混凝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的进气口端部设有倾斜50-70°的泄气阀,泄气阀的出气口朝向风机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大体积混凝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径连接件的大口径端与风机的出风管道连接,小口径端与通风管道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大体积混凝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管道由导热系数不低于200W/m.K,壁厚不大于0.6mm的金属管道相互凹槽配接而成,且通风管道两端与混凝土交接处的管体上套设长20cm的阻水管。

5.一种基于风冷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搭建建筑物的支架并进行钢筋绑扎,并于目标位置处绑扎U型定位槽,将通风管道与U型定位槽卡接,同时将通风管道伸出建筑物的管体上套设阻水管并绑扎;

2)在建筑物内部埋设混凝土测温构件、在建筑物外设置环境测温构件,并在混凝土浇筑后于混凝上表面设置养护水温度测温构件,测温构件通过数据线与外界的温度采集器连接,安装模板,并在模板上焊接临时支撑点,临时支撑点上放置减震橡胶垫,将风机承重定位平台及遮阳防雨棚放置在防震橡胶垫上,将风机和加湿机构分别固定,风机通过变径连接件与通风管道连接,加湿机构通过湿气输送主管和支管与通风管道连接;

3)检测风机、加湿机构及由温度采集器、数据线和测温构件组成的温度监测机构的运行稳定性,且在运行稳定后对建筑物进行混凝土浇筑及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捣,振捣时应避开通风管道、测温构件和数据线,同时监测通风管道和测温构件的运行状况并保证其运行稳定;

4)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解除阻水管的固定并将其插入混凝土内,混凝土终凝后在建筑物顶面蓄水养护,运行风机、加湿机构、温度监测机构,当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混凝土表面5cm处温度差为15℃~20℃或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模板表面温度温差为20℃~25℃或模板表面与环境温度温差≥15℃时,对建筑物侧面覆盖保温层;

5)在混凝土水化过程中,控制其阶段性降温如下:以≤2.0℃/d的整体降温速率降温至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高于40℃且内表面温差不高于20℃,然后关闭风机进行自然冷却;

6)混凝土水化完成后,切割通风管道暴露出混凝土的管体,并对混凝土内部的管体进行真空压浆处理即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风冷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风机为可变速风机,通风管道内的风速不低于10m/s。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风冷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真空压浆采用不低于42.5级的低碳硅酸盐水泥,水泥浆的水胶比不超过0.3,流动度30~50s,体积收缩率小于1%。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风冷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浇筑采用整体浇筑,通风管道采用1~1.2m的间距多层布管,每根通风管道的加湿耗水量不低于5L/h。

9.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冷却装置和权利要求5-8所述的施工方法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中的应用。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