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涵洞的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6196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混凝土涵洞的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间的抗剪连接构造,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涵洞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RC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为了提高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间的整体性,其连接构造普遍采用的构造方式有:方法一、预制构件端部预留钢筋,采用后浇湿接缝的方式将构件连成整体;方法二、预制构件留有预留孔道,采用张拉预应力筋的方法,将构件连成整体;方法三、在预制构件的一侧预留钢筋,在其另一侧留有预留孔道,采用植筋胶进行连接;方法四、类似于隧道管片间采用在板肋中预留孔道,通过高强螺栓将管片连接。

采用预留筋,后浇湿接缝的工艺,增加了现场浇筑混凝土的工作量,不利于现场的管理和质量控制;采用预应力筋的连接构造,适用于跨度大,所受弯矩大的结构;采用植筋胶连接,要求安装精度高,对构件的安装带来一定的困难;而采用高强螺栓的连接构造,更是适用于带有板肋的预制构件。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预制构件连接构造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利用空压效应的孔内销件移动的装置和使用方法,提高预制构件的安装便捷性,使用安全性能,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预制构件连接构造存在的局限性和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利用空压效应的孔内销件移动的装置和使用方法,提高预制构件装配的便捷性、安装成本的经济性以及增加安装构件的适用性,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制混凝土涵洞的连接构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及设置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剪力销,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构件的端部并向其内部延伸设有若干个第一销孔,每个第一销孔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预留孔,第一预留孔从第一构件的侧面连通第一销孔;

在第二构件的端部并向其内部延伸设有若干个第二销孔,每个第二销孔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预留孔,第二预留孔从第二构件的侧面连通第二销孔;

若干个第一销孔与若干个第二销孔能够一一对应且同轴线的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剪力销端部套设有密封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剪力销中部外周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钢筋。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三个定位钢筋互呈120°夹角环绕设置在所述定位销外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销孔垂直于所述第一预留孔;所述第二销孔垂直于所述第二预留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每个第一销孔均对应设置有两个第一预留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销孔的深度等于所述剪力销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销孔深度大于所述剪力销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预留孔连通在第一销孔的最底端,至少一个第二预留孔连通在第二销孔的最底端。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销孔对应设置两个第一预留孔,其中一个第一预留孔连通所述第一销孔的最底端,另一个第一预留孔连通所述第一销孔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针对连接构造进行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向每个第一销孔内插入剪力销,且所述剪力销全部位于第一销孔内;

(2)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相对设置,保持若干个第一销孔与若干个第二销孔能够一一对应且同轴线的相对设置;

(3)将空气压缩机逐一连接到一第一预留孔,该第一预留孔为连通所述第一销孔最底端的第一预留孔,然后空气压缩机产生高压空气推动剪力销移动到第二销孔内,直到所有第一销孔内的剪力销均移动到对应的第二销孔内;

(4)通过各个第一预留孔和各个第二预留孔分别向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灌入水泥砂浆,使剪力销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可以通过第二预留孔观察剪力销是否移动到预定位置:如果从第二预留孔底部未观察到剪力销,即剪力销未移动到预定位置,需要空气压缩机再次补吹;如果从第二预留孔底部观察到剪力销,即剪力销移动到了预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将剪力销带有密封橡胶圈的一端插入到第一销孔内。

本实用新型利用空压效应进行孔内销件移动的连接构造及使用方法具有下列优点:与传统的预制构件间连接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空压效应的孔内销件移动的装置通过优化结构设计,采用高压空气推动孔道内的销件移动到相应位置,通过注浆孔灌注水泥砂浆,固定销件位置,实现销件的受剪作用。销件上设有定位钢筋,保证钢筋被水泥砂浆充分的包裹。在销件的端部安装有密封橡胶圈,保证空气压力作用到销件上。本连接构造的最大优点是,施工后,预制结构外表美观,预制构件安装快捷方便,降低了安装的成本造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混凝土涵洞的连接构造;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构造的侧面剖视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构造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剪力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1-1向的侧视图;

图6为图4中2-2向的侧视图;

图中:1、第一销孔,2、第二销孔,3、第一预留孔(进气孔),4、第一预留孔(排气孔、泌水孔)、,5、第二预留孔(注浆孔、排气孔),6、钢棒,7、定位钢筋,8、密封橡胶圈,9、空气压缩机,10、预制涵洞调节段,11、涵洞节段调节构造。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利用空压效应的孔内销件移动的装置和使用方法及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一种预制混凝土涵洞的连接构造,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及设置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的剪力销,在第一构件的端部并向其内部延伸设有若干个第一销孔1,每个第一销孔1均对应设置有两个第一预留孔3、4,第一预留孔3、4从第一构件的侧面连通第一销孔1;在第二构件的端部并向其内部延伸设有若干个第二销孔2,每个第二销孔2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二预留孔5,第二预留孔5从第二构件的侧面连通第二销孔2;若干个第一销孔1与若干个第二销孔2能够一一对应且同轴线的相对设置。

剪力销端部套设有密封橡胶圈8,剪力销中部外周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钢筋7,三个定位钢筋7互呈120°夹角环绕设置在定位销外周。

第一销孔1垂直于第一预留孔3、4;第二销孔2垂直于第二预留孔5。

第二销孔2的深度等于剪力销长度的二分之一,第一销孔1深度大于剪力销的长度。

两个第一预留孔3、4中的一个第一预留孔3连通第一销孔1的最底端,另一个第一预留孔4连通第一销孔1的中部,第二预留孔5连通在第二销孔2的最底端。

一种针对连接构造进行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向每个第一销孔1内插入剪力销,且剪力销全部位于第一销孔1内;

(2)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相对设置,保持若干个第一销孔1与若干个第二销孔2能够一一对应且同轴线的相对设置;

(3)将空气压缩机9逐一连接到一第一预留孔3,该第一预留孔3为连通第一销孔1最底端的第一预留孔3,然后空气压缩机9产生高压空气推动剪力销移动到第二销孔2内,直到所有第一销孔1内的剪力销均移动到对应的第二销孔2内;

(4)通过各个第一预留孔3、4和各个第二预留孔5分别向第一销孔1和第二销孔2灌入水泥砂浆,使剪力销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销孔1和第二销孔2内。

步骤(3)中可以通过第二预留孔5观察剪力销是否移动到预定位置:如果从第二预留孔5底部未观察到剪力销,即剪力销未移动到预定位置,需要空气压缩机9再次补吹;如果从第二预留孔5底部观察到剪力销,即剪力销移动到了预定位置。将剪力销带有密封橡胶圈8的一端插入到第一销孔1内。

实施例

如图所示利用空压效应的孔内销件移动的装置包括有:第一销孔1、第二销孔2,第一预留孔(进气孔)3,第一预留孔(排气孔、泌水孔)4、第二预留孔(注浆孔、排气孔)5,钢棒6,定位钢筋7,密封橡胶圈8和空气压缩机9。

利用空压效应的孔内销件移动的装置主体由预留孔、销孔和销件组成,其中第一销孔1与第二销孔2之间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一销孔1的长度为2.5L,第二销孔2的长度为L,第一销孔1和第二销孔2为水平孔道;竖向孔道由第一预留孔(进气孔)3、第一预留孔(排气孔、泌水孔)4、第二预留孔(注浆孔、排气孔)5共三部分组成,竖向孔道与水平向孔道相垂直并贯通。剪力销由钢棒6、定位钢筋7以及密封橡胶圈8三部分组成,其长度为2L。钢棒6的长度要小于第一销孔的长度,以保证剪力销可以全部装入第一销孔中,方便预制构件的安装,保证剪力销在安装过程中,不被碰撞。密封橡胶圈8起到增加空气阻力,以保证销件6被高压空气推动。定位钢筋7的主要作用有两个,其一,在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之间有错台时,剪力销端部不会发生阻挡;其二,保证剪力销可以被水泥砂浆充分包裹,增加剪力销与预制构件间的整体性。

一种利用空压效应的孔内销件移动的装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制备剪力销,剪力销的主体部分为钢棒6,长度为2L,在钢棒的端部安装有密封橡胶圈8,在钢棒的中部焊接有定位钢筋7,定位钢筋7由三根较细钢筋组成,呈120°夹角布置;

(2)制作预制构件,并在预制构件中预埋数排预埋孔道(1)、(2)、(3)、(4)、(5)共5个孔道;

(3)安装第一片预制构件,并将剪力销带有密封橡胶圈安装到预留孔道(1)中;

(4)安装下一片预制构件,并将孔道(1)与孔道(2)对齐;

(5)使用空气压缩机产生的高压空气通过孔道(3)推动剪力销,并将其推到另一个孔道(2)中;

(6)通过孔道(5)观察剪力销是否移动到位,对移动未到位的剪力销,进行二次补吹;

(7)通过孔道(5)灌入水泥砂浆,使剪力销固定在孔道中,将其它孔用砂浆进行封堵;

(8)重复上述步骤,依次施工各个剪力销。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构件一端均设置第一销孔1,第二构件一端设置第二销孔2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存在以下延伸:

1.同一个构件的一端设置第一销孔,另一端设置第二销孔,不同的两个构件带有不同销孔的端部相互对接。

2.构件X的同一端可以同时设置两种销孔,如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交替排列在同一端,而构件Y的一端部与构件X对接时只要保证构件X上的第一销孔可以跟构件Y的第二销孔同轴线,同时构件X上的第二销孔可以跟构件Y的第一销孔同轴线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