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土地翻松使用的挖掘机挖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4431发布日期:2018-06-15 23:0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土地翻松使用的挖掘机挖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挖掘机配件、机头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土地翻松使用的挖掘机挖头。



背景技术:

挖土机,是一种工程施工机械。挖土机由行走底盘、旋转平台、大型铲子以及机械手臂组成。挖掘机一般也被用于土地挖掘使用,通过挖掘机挖头将土地掘起,形成一块块闲散的土块,利于在通过其它设备进行打散操作,但该方式效率低廉,其耗费的资金较多,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故现在需要一种集挖掘及打散于一体的挖掘打散设备。

例如申请号:201610957409.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挖掘机用铲斗及挖掘机,铲斗包括斗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斗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拼合连接形成本体,斗底板包括前直板、多块弧形板和后直板,前直板、多块弧形板和后直板拼合连接,前直板的末端连接有齿刃板,齿刃板上设置有多个齿座,齿座装配连接有齿尖,左侧板的末端和右侧板的末端分别连接有侧刃板,侧刃板上装配连接有侧齿,后直板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两块耳板,在左侧板和前直板之间连接有加强角筋,在右侧板和前直板之间连接有加强角筋,在左侧板和后直板之间连接有三角形加强板,在右侧板和后直板之间连接有三角形加强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作业效率高,整体强度显著提高,提高了铲斗以及焊缝位置处的耐磨性。

例如申请号:201610920636.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农机挖斗设备,包括挖斗本体、斗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挖斗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条状的槽口,所述的斗齿本体由若干斗齿条组成,并在斗齿条的末端通过横向连接的连接杆组成,所述的斗齿条与槽口相互卡合连接,连接杆的两端嵌入设置在挖斗本体内侧面底部的滑槽内,并且在连接杆与滑槽接触的部位设置有锁紧扣。整个装置既能进行翻土操作又可形成盛土运输转移操作。操作便捷,可被进一步推广应用。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人发现,上述两个专利及现有市场上的挖掘机挖斗/挖头,均不具备集挖掘及打散于一体的功能,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适用于土地翻松使用的挖掘机挖头,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适用于土地翻松使用的挖掘机挖头,以解决现有骨科用夹板功能单一,压力不可调而且对病患处的给药速度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土地翻松使用的挖掘机挖头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适用于土地翻松使用的挖掘机挖头,包括挖头本体、电机、齿座板、斗齿、转轴、轴承、打散器具、内弧板、弹簧、天然橡胶片、金属件、紧固螺栓、弧形凸起、弧形调整腔室、器具本体、三角锥形凸起和弧形凸起头;所述挖头本体的开口端的底部前端焊接有一块所述齿座板,且齿座板的前端呈有序状焊接有五块所述斗齿;所述挖头本体的后端外壁上设置有一块与挖头本体为一体式结构的弧形凸起,故挖头本体内壁的后端同样为弧形状;所述挖头本体内壁对应于弧形凸起的轴心位置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根所述转轴;所述挖头本体的左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一组所述电机,且电机与轴承之间转动相连接;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五个所述打散器具;所述挖头本体内壁对应于弧形凸起的弧形内端面位置处设置有一块所述内弧板,且内弧板通过弹簧与挖头本体内壁相连接;所述内弧板的首端及与靠近挖头本体内壁对应于弧形凸起的弧形内端面边缘位置处的挖头本体内壁之间设置有一块所述天然橡胶片,且天然橡胶片的首尾两端分别各通过一块所述金属件压制在内弧板的首端及与靠近挖头本体内壁对应于弧形凸起的弧形内端面边缘位置处的挖头本体内壁上,且两块所述金属件上均内嵌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有序排列且贯穿所述金属件、天然橡胶片和内弧板并螺纹固定连接在挖头本体内壁的所述紧固螺栓;所述内弧板的尾端端及与靠近挖头本体内壁对应于弧形凸起的弧形内端面边缘位置处的挖头本体内壁之间同样也设置有一块所述天然橡胶片;且该块所述天然橡胶片的首尾两端也分别各通过一块所述金属件压制在内弧板的尾端及与靠近挖头本体内壁对应于弧形凸起的弧形内端面边缘位置处的挖头本体内壁上,且该两块所述金属件上也均内嵌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有序排列且贯穿所述金属件、天然橡胶片和内弧板并螺纹固定连接在挖头本体内壁的所述紧固螺栓;所述内弧板与挖头本体内壁对应于弧形凸起的弧形内端面之间形成一处所述弧形调整腔室。

进一步的,所述打散器具由器具本体、三角锥形凸起和弧形凸起头共同组成,且打散器具的首尾两端各设置有一块与器具本体为一体式结构的所述弧形凸起头,且对应于两块所述弧形凸起头的左右两侧外壁均各焊接有三块所述三角锥形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的五个所述打散器具之间呈矩形状排列,且在矩形阵列排列的基础上呈环形阵列状排列,故转轴上固定安装的五个所述打散器具之间并不相接触,且所焊接的三角锥形凸起之间呈相错状。

进一步的,组成所述打散器具的两块所述弧形凸起头的首端均为钝状结构。

进一步的,组成所述打散器具的两块所述弧形凸起头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各所焊接的三块所述三角锥形凸起的尖锐首端均被切除,其切除后首端为三角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打散器具的整体大小小于内弧板内端面的半径大小,故打散器具不接触内弧板的内端面。

进一步的,两块所述天然橡胶片在固定状态下呈可在使用调节范围的微松弛状。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件的首尾两端均呈倾斜面结构,且倾斜面的低处边缘线接触在与其底端面相接触的零件端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挖头本体的内腔设置的转轴上固定安装的五个打散器具,且五个打散器具之间呈矩形状排列,且在矩形阵列排列的基础上呈环形阵列状排列,故五个打散器具之间并不相接触,且所焊接的三角锥形凸起之间呈相错状,利于当挖头本体挖起土块时,由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使得转轴上固定安装的五个打散器具对凝结在一起土块进行打散操作,从而起到土地翻松的效果,无需像以往一样,挖头挖起后还需其他设备进行打散操作,进一步的,打散器具的两块弧形凸起头的首端均为钝状结构,打散器具的两块弧形凸起头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各所焊接的三块三角锥形凸起的尖锐首端均被切除,其切除后首端为三角状结构,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利于在打散操作时,如果接触到土块中所包含的石块时,因打散器具的弧形凸起头及三角锥形凸起并不为尖锐状,降低弧形凸起头及三角锥形凸起因与石块碰撞接触而造成损坏的可能性。

2.本实用新型挖头本体内壁对应于弧形凸起的弧形内端面位置处设置有一块内弧板,且内弧板通过弹簧与挖头本体内壁相连接,利于当遇到土块中所包含的石块时,内弧板受到压力使得弹簧压缩,使得空间变大,利于堵塞的石块从该空间内滑落出或由打散器具带出,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因石块堵塞而造成无法使用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打散器具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图6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图6中B处局部放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挖头本体,2-电机,3-齿座板,4-斗齿,5-转轴,6-轴承,7-打散器具,8-内弧板,9-弹簧,10-天然橡胶片,11-金属件,12-紧固螺栓,101-弧形凸起,102-弧形调整腔室,701-器具本体,702-三角锥形凸起,703-弧形凸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适用于土地翻松使用的挖掘机挖头,包括挖头本体1、电机2、齿座板3、斗齿4、转轴5、轴承6、打散器具7、内弧板8、弹簧9、天然橡胶片10、金属件11、紧固螺栓12、弧形凸起101、弧形调整腔室102、器具本体701、三角锥形凸起702和弧形凸起头703;所述挖头本体1的开口端的底部前端焊接有一块所述齿座板3,且齿座板3的前端呈有序状焊接有五块所述斗齿4;所述挖头本体1的后端外壁上设置有一块与挖头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的弧形凸起101,故挖头本体1内壁的后端同样为弧形状;所述挖头本体1内壁对应于弧形凸起101的轴心位置处通过轴承6转动连接有一根所述转轴5;所述挖头本体1的左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一组所述电机2,且电机2与轴承6之间转动相连接;所述转轴5上固定安装有五个所述打散器具7;

所述挖头本体1内壁对应于弧形凸起101的弧形内端面位置处设置有一块所述内弧板8,且内弧板8通过弹簧9与挖头本体1内壁相连接;所述内弧板8的首端及与靠近挖头本体1内壁对应于弧形凸起101的弧形内端面边缘位置处的挖头本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一块所述天然橡胶片10,且天然橡胶片10的首尾两端分别各通过一块所述金属件11压制在内弧板8的首端及与靠近挖头本体1内壁对应于弧形凸起101的弧形内端面边缘位置处的挖头本体1内壁上,且两块所述金属件11上均内嵌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有序排列且贯穿所述金属件11、天然橡胶片10和内弧板8并螺纹固定连接在挖头本体1内壁的所述紧固螺栓12;所述内弧板8的尾端端及与靠近挖头本体1内壁对应于弧形凸起101的弧形内端面边缘位置处的挖头本体1内壁之间同样也设置有一块所述天然橡胶片10;且该块所述天然橡胶片10的首尾两端也分别各通过一块所述金属件11压制在内弧板8的尾端及与靠近挖头本体1内壁对应于弧形凸起101的弧形内端面边缘位置处的挖头本体1内壁上,且该两块所述金属件11上也均内嵌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有序排列且贯穿所述金属件11、天然橡胶片10和内弧板8并螺纹固定连接在挖头本体1内壁的所述紧固螺栓12;所述内弧板8与挖头本体1内壁对应于弧形凸起101的弧形内端面之间形成一处所述弧形调整腔室102。

其中,所述打散器具7由器具本体701、三角锥形凸起702和弧形凸起头703共同组成,且打散器具7的首尾两端各设置有一块与器具本体701为一体式结构的所述弧形凸起头703,且对应于两块所述弧形凸起头703的左右两侧外壁均各焊接有三块所述三角锥形凸起702,通过该结构的设计,利于在转轴5的带动下,打散器具7可对凝结的土块进行均匀的打散操作,无需后续其它设备进行打散。

其中,所述转轴5上固定安装的五个所述打散器具7之间呈矩形状排列,且在矩形阵列排列的基础上呈环形阵列状排列,故转轴5上固定安装的五个所述打散器具7之间并不相接触,且所焊接的三角锥形凸起702之间呈相错状,便于进行均匀的打散操作。

其中,组成所述打散器具7的两块所述弧形凸起头703的首端均为钝状结构,降低弧形凸起头因与石块碰撞接触而造成损坏的可能性。

其中,组成所述打散器具7的两块所述弧形凸起头703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各所焊接的三块所述三角锥形凸起702的尖锐首端均被切除,其切除后首端为三角状结构,降低三角锥形凸起因与石块碰撞接触而造成损坏的可能性。

其中,所述打散器具7的整体大小小于内弧板8内端面的半径大小,故打散器具7不接触内弧板8的内端面,便于较小块的石块的通过。

其中,两块所述天然橡胶片10在固定状态下呈可在使用调节范围的微松弛状,利于当较大块的石块堵塞时,内弧板8向内被压缩,天然橡胶片10在因其材料特性及微松弛状的因素下随内弧板8的压缩而被拉伸伸长。

其中,所述金属件11的首尾两端均呈倾斜面结构,且倾斜面的低处边缘线接触在与其底端面相接触的零件端面上,利于土块通过,不会造成阻碍,不会造成土壤的残留。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挖头本体1固定安装在挖掘机上,且电机2直接从挖掘机上外接电源,当挖掘机驱动挖头本体1挖起一大块凝结的土块时,因电机2外接电源已经启动,转轴5带动其上所固定安装的五个打散器具7对进入到挖头本体1内腔的凝结的土块进行打散操作,通过五个打散器具7的三角锥形凸起702和弧形凸起头703设计及五个打散器具7之间呈矩形状排列,且在矩形阵列排列的基础上呈环形阵列状排列的设计,利于对凝结的土块进行均匀的打散操作,使得挖掘机挖掘后无需后续其它设备进行打散,进一步的,打散器具7的两块弧形凸起头703的首端均为钝状结构,打散器具7的两块弧形凸起头703的左右两侧外壁上各所焊接的三块三角锥形凸起702的尖锐首端均被切除,其切除后首端为三角状结构,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利于在打散操作时,如果接触到土块中所包含的石块时,因打散器具7的弧形凸起头703及三角锥形凸起702并不为尖锐状,降低弧形凸起头703及三角锥形凸起702因与石块碰撞接触而造成损坏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在打散操作时,如果出现较大的石块发生堵塞时,内弧板8将会受到挤压,使得内弧板8和对应于弧形凸起101的弧形内端面之间的弹簧9被压缩,且同时天然橡胶片10在因其材料特性及微松弛状的因素下随内弧板8的向内压缩而被拉伸伸长,使得打散器具7至内弧板8之间空间变大,利于堵塞的石块在空间内自行滑落出或由打散器具7带出,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因石块堵塞而造成无法使用的现象。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