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的布置结构及核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7953发布日期:2020-05-26 18:35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的布置结构及核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的布置结构,以及一种采用所述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布置结构的核电站。



背景技术:

核电站核岛区域是整座核电站最重要的核心区域,其中反应堆厂房、燃料厂房、电气厂房、安全厂房及外层安全壳共同位于整体筏基之上,所以整体筏基的结构方案设计是关系到整座核电站各个厂房安全性的至关重要的内容。为进行内层安全壳的竖向倒u型预应力张拉,需在内层安全壳下方设置环形张拉廊道为张拉施工提供操作空间。

在国际上,美国的ap1000堆型采用的是钢制安全壳,没有设置预应力张拉廊道,而俄罗斯的vver堆型、法国的m310堆型和epr堆型以及我国的福清5、6号和巴基斯坦k2、k3项目的

“华龙一号”堆型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的结构布置方法都是将廊道设置在整体筏基之下,且不与整体筏基相连,该种布置方法存在诸多缺点:

1)由于整体筏基占地面积大,筏基的不均匀沉降对廊道设计有较大影响;

2)设计中需采用特殊方案保证廊道与整体筏基脱开,保证上部荷载不传递给廊道;

3)地基剖面标高起伏变化加大,负挖工作复杂,工程量较大;

4)有效的地基承载面积变小,整体筏基部分位置不与地基接触,计算分析较为复杂;

5)内外层安全壳及环形空间下方的筏基厚度较厚,消耗较多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量及结构布置空间。

因此,本领域亟待设计一种新的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的结构布置方案,来克服传统布置方案的不足,同时能更加便于施工,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完成了实用新型。

解决本实用新型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的布置结构,其中,所述廊道为环形,其设置在位于内、外层安全壳之间的环形空间下方的筏基内部。

可选地,所述廊道的高度为3m~5m;所述廊道内侧与外侧之间的距离为3m~5m。

可选地,所述廊道的高度为3.5m;所述廊道内侧与外侧之间的距离为3.6m。

可选地,所述廊道的顶部与反应堆厂房的底部平齐;所述廊道的底部高于跟所述环形空间位置相对应的那部分筏基的底部,二者之间的高度差为0.3m~0.8m。

可选地,所述廊道的底部与跟所述环形空间位置相对应的那部分筏基的底部之间的高度差为0.5m。

可选地,所述廊道的底部低于位于所述外层安全壳外侧的那部分筏基的底部,二者之间的距离为0.2m~0.7m。

可选地,所述廊道的底部与位于所述外层安全壳外侧的那部分筏基的底部之间的高度差为0.4m。

可选地,所述廊道的内侧与跟所述环形空间位置相对应的那部分筏基的内侧之间的距离为1.7m~2.2m;所述廊道的外侧与跟所述环形空间位置相对应的那部分筏基的外侧之间的距离为

2m~2.5m。

可选地,所述廊道的内侧与跟所述环形空间位置相对应的那部分筏基的内侧之间的距离为1.85m;所述廊道的外侧与跟所述环形空间位置相对应的那部分筏基的外侧之间的距离为2.15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核电站,其核岛区域包括:外层安全壳、内层安全壳,以及设置在内、外层安全壳下方的筏基,且内、外层安全壳之间形成有环形空间,其中,所述环形空间下方的筏基内部设置有上述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的布置结构。

有益效果:

1)将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整体移入环形空间下方的筏基内部后,极大地减少了预应力张拉廊道施工周期,而且筏基的结构形式更加规整,减少了负挖工程量,降低了负挖难度,降低了施工难度;

2)核电站核岛区域整体筏基受力更加合理,而且通过调整廊道的截面尺寸为预应力张拉施工提供充足的空间,还减少了混凝土、钢筋和预应力钢绞线的用量,节约了造价;

3)新型廊道布置结构有效地增加了整体筏基下的地基承载面积,有利于核电站标准化设计在软基场址上的应用,增强了我国自主设计的第三代核电站在国际核电市场中的竞争性;

4)避免了传统廊道布置结构中需采用特殊方案保证廊道与整体筏基脱开,并保证上部荷载不传递给廊道的施工操作程序,更加便于施工操作;

5)新型廊道布置结构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为我国后续其它堆型的核电站的设计提供了技术上的参考和借鉴,可用于后续其它的acp1000堆型核电项目,巴基斯坦c5项目等。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方法提供的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结构剖面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结构剖面布置图。

图中:1-反应堆厂房;2-外层安全壳;3-内层安全壳;4-环形空间;5-厂房筏基;6-廊道;7-填充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的设置目的在于,为进行内层安全壳的竖向倒u型预应力张拉提供施工的可操作空间和张拉锚固端。

图1示出了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的传统布置结构。如图1所示,廊道6与内、外层安全壳3和2下方的筏基5脱开,并在廊道6和筏基5之间补充了填充材料7,以保证上部荷载不传递给廊道。在传统布置结构中,廊道6的存在减小了内、外层安全壳3和2下方的筏基5的有效承载力面积,使计算分析工作更加复杂,筏基5的不均匀沉降也会对廊道6有较大的影响,同时环形空间4下方筏基5较厚,消耗了大量的混凝土和结构布置空间;除此之外,廊道6的存在也加大了地基剖面标高的高低起伏变化,给负挖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同时也增加了负挖的工作量。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的布置结构。如图2所示,廊道6为环形,其设置在位于内、外层安全壳3和2之间的环形空间4下方的筏基5内部。

可见,本实施例将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6整体移入了环形空间4下方的筏基5内部,相比于廊道6的传统布置结构,本实施例所述布置结构可以避免环形空间4下方的筏基5消耗较多的混凝土和结构布置空间,提高了可利用的操作空间,而且整体筏基5底部构型更加规则,受力更加合理,并有效地增加了整体筏基5下的地基承载面积,同时也减少了传统布置结构中廊道位置的负挖工程量及混凝土工程量,降低了施工难度。

而且,随着我国核电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基岩厂址却越来越少,土质地基厂址不得不成为备选厂址;同时,随着核电“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海外项目核电厂址选择可能受到一定的限制,也造成了土质地基厂址的出现,本实施例所述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的布置结构有效地增加了整体筏基下的地基承载面积,有利于核电站标准化设计在软基场址上的应用,对于核电厂址的选择,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当然,廊道6的截面尺寸需要同时满足受力的合理性和为预应力张拉施工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因此,本实施例中根据廊道受力分析和便于施工的考虑,相比于传统布置结构重新调整了廊道6的截面尺寸。

具体地,廊道6的高度h为3m~5m,优选为3.5m;廊道6内侧与外侧之间的距离l为3m~5m,优选为3.6m。

本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调整廊道6的截面尺寸,可为预应力张拉施工提供充足的空间,从而能有效地提高预应力施工的工效,减小竖向倒u预应力钢束的长度,节约钢束用量,缩短预应力张拉廊道施工周期,降低工程造价。

进一步地,廊道6的顶部与反应堆厂房1的底部平齐;廊道6的底部位于环形空间4对应的筏基5底部的上方,即廊道6的底部高于跟环形空间4位置相对应的那部分筏基5的底部,二者之间的高度差h1为0.3m~0.8m,优选为0.5m。

廊道6的底部低于位于外层安全壳2外侧的那部分筏基5的底部,二者之间的高度差h2为0.2m~0.7m,优选为0.4m。

廊道6的内侧与跟环形空间4位置相对应的那部分筏基5的内侧之间的距离l2为1.7m~2.2m,优选为1.85m;廊道6的外侧与跟环形空间4位置相对应的那部分筏基5的外侧之间的距离l1为2m~2.5m,优选为2.15m。

本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置廊道6的截面尺寸和相关尺寸,使得内、外层安全壳3和2下方的筏基5以及筏基5内部的廊道6的构形更加规则,受力也更加合理,通过计算分析,本实施例有效的减小了廊道6内侧和底部的受力,减小了此部分的配筋量,增加了筏基5的有效承载力面积,有利于核电站标准化设计在软基厂址上的应用。

综上,本实施例所述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的布置结构更加合理、有效,不仅能使核电站核岛区域整体筏基受力更加合理,同时还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核电站,其核岛区域包括:外层安全壳、内层安全壳,以及设置在内、外层安全壳下方的筏基,且内、外层安全壳之间形成有环形空间。其中,环形空间下方的筏基内部设置有如实施例1所述的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的布置结构。

本实施例所述核电站由于采用了实施例1所述的安全壳预应力张拉廊道的布置结构,不仅能使核电站核岛区域整体筏基受力更加合理,同时还能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