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横向分加侧面内加装填式管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20833发布日期:2021-04-02 09:43阅读:77来源:国知局
预应力横向分加侧面内加装填式管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横向分加侧面内加装填式管廊。



背景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来,因气候变化引发的大暴雨使城市内涝成为了常见灾害,其损害程度在连年上升和加重。尤其是近两年长江中下游以及广东、福建等地区更为严重,个别地区成为了内涝重灾区。如何建立雨水循环体系和新型的排水体系,如何建立径流污染防治体系,已成为现代化城镇建设第一层次的目标。

在发达地区建立可持续排水体系的创新理念,已逐渐盛行起来。建造海绵城市的呼声已特别高涨,实际上多数的工程都是地面工程。真正的渗水、吸水、蓄水、用水的功能,并没有受到重视。由此,海绵城市工程应和综合管廊工程相结合,才能发挥应用的作用。

随着管廊工程的超速发展,建造多舱结构的带有交通功能的管廊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依据国家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研究开发公共交通舱和管廊一体化的带排水功能的双层管廊是特别及时地的,也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上、下层相连,将四舱分为两部分填加,减少管廊主体的连接缝,提高拼装工效的预应力横向分加侧面内加装填式管廊。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纵向设置在混凝土垫层上的拼填管廊体以及设置在拼填管廊体端部的节点连接箱;在拼填管廊体内竖向设置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均沿纵向延长;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之间的分隔板内以及下层舱室底板内横向设置的预应力筋在横向两端固定,在中部相对张拉;上层舱室顶板横向内的预应力筋横向两端张拉;拼填管廊体纵向内的预应力筋在纵向两端张拉;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外侧壁的预应力筋在上、下端固定,在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之间的外侧壁内相对张拉;下层舱室横向包括三个分舱室;在下层舱室的下方设置预制底板,在下层三个分舱室以及上层舱室内壁均对应设置预制隔板,在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顶部分别对应设置与预制隔板连接的预制上盖板,在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的横向两端外侧设置预制侧面板;在对应的预制底板、预制隔板、预制侧面板和预制上盖板之间设置支撑定位架;相对应的预制隔板之间以及预制隔板和预制侧面板之间沿纵向交错设置并延长,其之间的预留缝隙为t型拼填缝,在t型拼填缝内填加混凝土。

本实用新型在预制底板和预制上盖板内均设置里层骨架,在预制底板和预制上盖板上方设置外层骨架,在外层骨架的里侧设置横向筒管,分别在预制底板和预制上盖板与横向筒管之间设置纵向筒管;相应的预应力筋设置在横向筒管和纵向筒管内;在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之间的分隔板以及下层舱室底板横向两端内对应设置固定锚具,在中部设置横向连接盒,在横向连接盒两端内对应设置预应力锚具,横向筒管内的预应力筋分两段与对应的固定锚具固定连接,穿过横向连接盒内的预应力筋对应的两端通过设置在其内的预应力锚具相对张拉锚固;上层舱室顶板横向两端凹槽内对应设置预应力锚具,穿过横向连接盒内的预应力筋两端通过对应的预应力锚具张拉;在上层舱室顶板、上层舱室和下层舱室之间的分隔板以及下层舱室底板内纵向两端均分别设置纵向连接盒,在纵向连接盒的两端对应安装预应力锚具,纵向筒管内设置的预应力筋两端通过相应的预应力用锚具张拉锚固;在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外侧的预制侧面板和预制隔板之间均竖直对应设置侧面筒管,在上层舱室外侧的预制侧面板和预制隔板之间的上端以及对应的下层舱室外侧的预制侧面板和预制隔板之间的下端对应设置固定锚具,在上层舱室和下层舱室之间的外侧壁内竖直设置侧面内拉盒,在侧面内拉盒的上、下端内分别设置预应力锚具,侧面筒管的预应力筋分两段与对应的固定锚具固定连接,穿过侧面内拉盒内的预应力筋对应的两端通过设置在其内的预应力锚具相对张拉锚固。

本实用新型在相对的两个拼填管廊体之间设置后加连接段,在后加连接段内设置的预应力筋两端与相邻的拼填管廊体内纵向连接盒对应端的预应力用锚具张拉锚固,后加连接段的z向截面与拼填管廊体的z向截面相同;在拼填管廊体下层舱室的顶部设置有通风口和安全口。

本实用新型在拼填管廊体与节点连接箱之间设置后加连接段,在后加连接段与节点连接箱对应的端部内设置固定锚具,在后加连接段内设置的预应力筋一端与固定锚具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拼填管廊体内的纵向连接盒外端的预应力锚具张拉锚固。

本实用新型t型拼填缝包括平式t型拼填缝和立式t型拼填缝,所述平式t型拼填缝为预制隔板之间以及预制隔板和预制侧面板之间,所述立式t型拼填缝为预制上盖板和预制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在预留伸缩缝内设置橡胶止水带;节点连接箱中部与拼填管廊体对应的箱体以及后加连接段的z向截面均与拼填管廊体的z向截面相同。

本实用新型下层舱室的三个分舱室以及上方的上层舱室的z向截面均为方形,上层舱室为公共交通舱;下层三个分舱室从右向左依次为天然气舱、综合舱和电力舱;在所述天然气舱内顶部一侧通过支架安装通风管,在底部通过支座安装天然气管;在所述综合舱内上部一侧通过支架安装自来水管,在综合舱内上部另一侧通过支架安装再生水管,在综合舱内底部通过支座安装热力管;在所述电力舱一侧壁上设置电缆支架,在电缆支架上设置电缆线;在节点连接箱顶部设置中部进料口,在中部进料口两侧分别设置与公共交通舱对应的左站台和右站台,在左站台左侧设置左车站房,在右站台右侧设置右车站房;在节点连接箱一侧端设置与电力舱连通的监测中心,在节点连接箱另一侧端设置与天然气舱连通的通风房。

本实用新型所述横向连接盒、纵向连接盒以及侧面内拉盒均为铁质为铁质且顶面敞口的方形盒体,在横向连接盒、纵向连接盒以及侧面内拉盒均设置安装预应力锚具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采用四舱连接填加方式,把上、下层相连,四舱分为两部分填加,用分加预应力的新工艺,新技术,把上、下四个舱的管廊体连在一起,解决了多舱大截面装填式管廊的技术难题。

本实用新型在四舱结构体的上部和下部设置侧面张拉盒,把上下两层拼填管廊体施加预应力,可提高拼装管廊体的抗压和抗震的能力,在侧面施加预应力属结构创新,能提高拼填管廊体的建造水平和使用寿命,还能提高机械化建造水平。

本实用新型在管廊体的上层设置公共交通舱,公共交通舱一舱多用,即能用于排雨水,防止大雨内涝,又能用于公共地下交通,为新能源汽车创造条件。还可建立自动物流系统,用于城镇地下物流送货,能提高管廊外联功能,增加管廊收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四个舱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拼填管廊体和节点连接箱连接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拼填管廊体、2混凝土垫层、3预制底板、4预制隔板、5预制侧面板、6预制上盖板、7t型拼填缝、8支撑定位架、9外层骨架、10里层骨架、11纵向筒管、12横向筒管、13预应力筋、14横向连接盒、15侧面张拉盒、16侧面筒管、17固定锚具、18综合舱、19天然气舱、20电力舱、21公共交通舱、22预应力锚具、23电缆支架、24电缆线、25自来水管、26热力管、27再生水管、28天然气管、29通风管、30纵向连接盒、31后加连接段、32安全口、33通风口、34节点连接箱、35预留伸缩缝、36橡胶止水带、37右车站房、38右站台、39通风房、40中部进料口、41左站台、42左车站房、43、监测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为拼填管廊体的长度方向,横向为拼填管廊体的宽度方向,z向为拼填管廊体的高度方向,z向截面垂直于长度方向。

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纵向设置在混凝土垫层2上的拼填管廊体1以及设置在拼填管廊体1端部的节点连接箱34;在拼填管廊体1内竖向设置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均沿纵向延长;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之间的分隔板内以及下层舱室底板内横向设置的预应力筋13在横向两端固定,在中部相对张拉;上层舱室顶板横向内的预应力筋13横向两端张拉;拼填管廊体1纵向内的预应力筋在纵向两端张拉;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外侧壁的预应力筋13在上、下端固定,在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之间的外侧壁内相对张拉;下层舱室横向包括三个分舱室;在下层舱室的下方设置预制底板3,在下层三个分舱室以及上层舱室内壁均对应设置预制隔板4,在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顶部分别对应设置与预制隔板4连接的预制上盖板6,在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的横向两端外侧设置预制侧面板5;在对应的预制底板3、预制隔板4、预制侧面板5和预制上盖板6之间设置支撑定位架8;相对应的预制隔板4之间以及预制隔板4和预制侧面板5之间沿纵向交错设置并延长,其之间的预留缝隙为t型拼填缝7,在t型拼填缝7内填加混凝土;t型拼填缝7包括平式t型拼填缝和立式t型拼填缝,所述平式t型拼填缝为预制隔板4之间以及预制隔板4和预制侧面板5之间,所述立式t型拼填缝为预制上盖板6和预制底板3上。

本实用新型在预制底板3和预制上盖板6内均设置里层骨架10,在预制底板3和预制上盖板6上方设置外层骨架9,在外层骨架9的里侧设置横向筒管12,分别在预制底板3和预制上盖板6与横向筒管12之间设置纵向筒管11;相应的预应力筋13设置在横向筒管12和纵向筒管11内;在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之间的分隔板以及下层舱室底板横向两端内对应设置固定锚具17,在中部设置横向连接盒14,在横向连接盒14两端内对应设置预应力锚具22,横向筒管12内的预应力筋13分两段与对应的固定锚具17固定连接,穿过横向连接盒14内的预应力筋13对应的两端通过设置在其内的预应力锚具22相对张拉锚固;上层舱室顶板横向两端凹槽内对应设置预应力锚具22,穿过横向连接盒14内的预应力筋13两端通过对应的预应力锚具22张拉;在上层舱室顶板、上层舱室和下层舱室之间的分隔板以及下层舱室底板内纵向两端均分别设置纵向连接盒30,在纵向连接盒30的两端对应安装预应力锚具22,纵向筒管11内设置的预应力筋13两端通过相应的预应力用锚具22张拉锚固;在下层舱室和上层舱室外侧的预制侧面板5和预制隔板4之间均竖直对应设置侧面筒管16,在上层舱室外侧的预制侧面板5和预制隔板4之间的上端以及对应的下层舱室外侧的预制侧面板5和预制隔板4之间的下端对应设置固定锚具17,在上层舱室和下层舱室之间的外侧壁内竖直设置侧面内拉盒15,在侧面内拉盒15的上、下端内分别设置预应力锚具22,侧面筒管16的预应力筋13分两段与对应的固定锚具17固定连接,穿过侧面内拉盒15内的预应力筋13对应的两端通过设置在其内的预应力锚具22相对张拉锚固。所述横向连接盒14、纵向连接盒30以及侧面内拉盒15均为铁质为铁质且顶面敞口的方形盒体,在横向连接盒14、纵向连接盒30以及侧面内拉盒15均设置安装预应力锚具22的通孔,完工后将横向连接盒14、纵向连接盒30以及侧面内拉盒15用高标号水泥砂浆注满密封。

当相对施工80-300米以上的超长管体时,在相对的两个拼填管廊体1之间设置后加连接段31,在后加连接段31内设置的预应力筋13两端与相邻的拼填管廊体1内纵向连接盒30对应端的预应力用锚具22张拉锚固,后加连接段31的z向截面与拼填管廊体1的z向截面相同;在拼填管廊体1下层舱室的顶部设置有通风口33和安全口32。当相背施工80-300米以上的超长管体时,在拼填管廊体1与节点连接箱34之间设置后加连接段31,在后加连接段31与节点连接箱34对应的端部内设置固定锚具17,在后加连接段31内设置的预应力筋13一端与固定锚具17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拼填管廊体1内的纵向连接盒30外端的预应力锚具22张拉锚固。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节点连接箱34和后加连接段31之间设置预留伸缩缝35,在预留伸缩缝35内设置橡胶止水带36;节点连接箱34中部与拼填管廊体1对应的箱体以及后加连接段31的纵截面均与拼填管廊体1的纵截面相同。

本实用新型拼填管廊体1、下层舱室的三个分舱室以及上方的上层舱室的截面均为方形,上层舱室为公共交通舱21;下层三个分舱室从右向左依次为天然气舱19、综合舱18和电力舱20;在所述天然气舱19内顶部一侧通过支架安装通风管29,在底部通过支座安装天然气管28;在所述综合舱18内上部一侧通过支架安装自来水管25,在综合舱18内上部另一侧通过支架安装再生水管27,在综合舱18内底部通过支座安装热力管26;在所述电力舱20一侧壁上设置电缆支架23,在电缆支架23上设置电缆线24;在节点连接箱34顶部设置中部进料口40,在中部进料口40两侧分别设置与公共交通舱21对应的左站台41和右站台38,在左站台41左侧设置左车站房42,在右站台38右侧设置右车站房37;在节点连接箱34一侧端设置与电力舱20连通的监测中心43,在节点连接箱34另一侧端设置与天然气舱19连通的通风房39。

本实用新型设置后加连接段31,能把若干拼填管廊体连接成整体,还能为整体管廊增加功能,解决了预制拼装对接的特大技术难题,可在后加连接段的底部设置集水井,用于排舱内的废水,可设置减压装置,用于热力管道的安全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填加连接方式,特别适合机械化制造各种规格的预制板,还特别适合机械化施工,可用专用的拼填机按工序进行施工,可以达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产业开发。

本实用新型适合南方经常下大雨或下暴雨的地区,特别适合大中城市的干线管廊工程,在今后管廊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可以把本实用新型升级为样板工程,还可以打造成为走出国门的示范工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