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钢缆约束下箱涵接口缝的防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84117发布日期:2021-07-30 13:3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钢缆约束下箱涵接口缝的防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缆约束下箱涵接口缝的防水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管廊的施工方法正在由现浇法向预制法过度,目前,预制法存在接口防水要求高,耐久性差的问题,给业者带来困惑,防水可靠性差,影响工期,也需要改进。在管廊使用期间,高压电缆、通讯光缆、燃气管道、大口径水管都安装就位,使得维修空间狭窄,作业非常危险及困难。

整体预制箱涵的接缝分两种,其中一种是相邻箱涵用螺栓或者预应力钢缆拉紧栓在一起,是基本不产生相对位移的接口缝。称为箱涵接口缝。

现有的几种用于基本不产生相对位移的箱涵接口缝典型防水构造,在接口缝设置了6道防水措施,但存在防水措施多,防水效果却一般,亦不能适应在高水压环境下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预应力钢缆约束下箱涵接口缝的防水系统,具有防水措施少、防水效果却突出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钢缆约束下箱涵接口缝的防水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箱涵;设于所述箱涵接口缝端面的聚异丁烯胶泥;设于所述箱涵接口缝两端的、由o型止水带连接成圈的o型密封圈,以及,设于所述o型密封圈外侧的粘合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箱涵接口缝两端、且位于所述粘合剂外侧还设有聚硫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箱涵开设有与所述o型密封圈导通的注浆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o型止水带采用耐老化的软质pvc。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粘合剂采用改性环氧树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聚异丁烯胶泥和o型密封圈两道防水措施,使得整体系统简单而可靠,胜过现行工艺中6道不可靠的防水措施。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有聚硫胶,有效保护o型密封圈,提高了o型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系统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箱涵1接口缝端面粘贴聚异丁烯胶泥的示意图;

图2是在箱涵1接口缝两端放入o型止水带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张紧预应力钢缆的示意图;

图5是将o型止水带连接成圈的示意图;

图6是将o型止水带连接成圈的示意图;

图7是将o型止水带连接成圈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涵;2、聚异丁烯胶泥;3、o型止水带;4、o型密封圈;5、粘合剂;6、聚硫胶;7、预应力钢缆;8、内衬管;9、加热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缆约束下箱涵接口缝的防水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至少两个箱涵1;设于箱涵1接口缝端面的聚异丁烯胶泥2;设于箱涵1接口缝两端的、由o型止水带3连接成圈的o型密封圈4,以及,设于o型密封圈4外侧的粘合剂5。通过设有聚异丁烯胶泥2和o型密封圈4两道防水措施,使得整体系统简单而可靠,胜过现行工艺中六道不可靠的防水措施。其中,聚异丁烯胶泥2,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防水材料,施工容易,防水可靠,使用寿命非常可观。原有的防水系统是采用橡胶止水带,但橡胶止水带和混凝土之间存在渗漏缝隙,防水可靠性低,现采用o型密封圈4不会有这个问题,而且还通过设有粘合剂5,使得o型密封圈4紧固的装配在箱涵1接口缝两端。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箱涵1接口缝两端、且位于粘合剂5外侧还设有聚硫胶6。表面涂覆有聚硫胶6,能有效保护o型密封圈4,提高了o型密封圈4的使用寿命,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系统的防水效果。

作为又一个优选的方案,箱涵1开设有与o型密封圈4导通的注浆管(未图示)。预留有注浆管,如果有渗漏,可以在狭窄空间里进行维修。必要时注柔性环氧树脂。粘接o型密封圈4的环氧树脂熔融温度在200多度,可以用手持电烙铁(500度)把它解开,再粘接一条新o型密封圈4,不需要很大的操作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o型止水带3采用耐老化的软质pvc。在无紫外线的地下,使用寿命长

在本实施例中,粘合剂5采用改性环氧树脂。改性环氧树脂具有极低的吸水率,极抗水解,经过4年的浸水催化老化试验,粘接强度仍超过pvc本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述:设置了两道防水措施:聚异丁烯胶泥2、o型密封圈4。这2道防水措施的可靠性高,粘合剂5的作用是粘紧o型密封圈4,聚硫胶6的作用是保护o型密封圈4。这个系统简单可靠。胜过现行工艺中六道不可靠的防水措施。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施工上述的预应力钢缆约束下箱涵接口缝的防水系统。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聚异丁烯胶泥2、o型止水带3、粘合剂5和聚硫胶6,清理基面;

s2、在箱涵1接口缝端面粘贴聚异丁烯胶泥2;

s3、合拢箱涵1;

s4、张紧预应力钢缆7;

s5、在箱涵1接口缝两端放入o型止水带3;

s6、将o型止水带3连接成圈;

s61、通过加热模具9同时加热o型止水带3一端和内衬管8,表面热熔后插入、焊接成一体;

s62、通过加热模具9同时加热o型止水带3另一端和内衬管8,表面热熔后插入、焊接成一体;

s63、把o型止水带3连接成o型密封圈4;

s7、在o型密封圈4外侧涂覆粘合剂5;

s8、在箱涵1接口缝两端、且位于粘合剂5外侧涂覆聚硫胶6。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模具9为热融器,可以实现无缝隙热融焊接。该方法施工工艺简单方便;还能兼顾成本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钢缆约束下箱涵接口缝的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箱涵(1);设于所述箱涵(1)接口缝端面的聚异丁烯胶泥(2);设于所述箱涵(1)接口缝两端的、由o型止水带(3)连接成圈的o型密封圈(4),以及,设于所述o型密封圈(4)外侧的粘合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缆约束下箱涵接口缝的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涵(1)接口缝两端、且位于所述粘合剂(5)外侧还设有聚硫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钢缆约束下箱涵接口缝的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涵(1)开设有与所述o型密封圈(4)导通的注浆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钢缆约束下箱涵接口缝的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止水带(3)采用耐老化的软质pvc。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钢缆约束下箱涵接口缝的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5)采用改性环氧树脂。


技术总结
一种预应力钢缆约束下箱涵接口缝的防水系统,它涉及工程防水技术领域。它包括:至少两个箱涵;设于所述箱涵接口缝端面的聚异丁烯胶泥;设于所述箱涵接口缝两端的、由O型止水带连接成圈的O型密封圈,以及,设于所述O型密封圈外侧的粘合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防水措施少、防水效果却突出,可适应在高水压环境下使用的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吴兆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兆圣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