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吸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583阅读:7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力吸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设备,特别是一种采用风力吸尘的风力吸尘车。
现有的清扫车一般是采用真空吸尘的工作原理,设备制作难度较大,一次清扫的面积有限,工作效率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一次清扫面积大,生产制作方便的风力吸尘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力吸尘车,包括车箱1,车箱1内设有发动机2,发动机2通过传动轴3与变速箱4连接,变速箱4与皮带轮5连接,皮带轮5与风扇6连接;在车箱1前部设有吸尘口7,吸尘口7两侧安装有万向轮8,万向轮8上方的拉紧弹簧9固定在支撑杆10上,支撑杆10安装在支座11上,支撑杆10与万向轮8之间通过液压杆12连接;吸尘口7上有多路吸气管13,吸气管13进入车箱1下部的多个积尘仓14中,积尘仓14下部的放尘口21与螺旋推尘器16相通,积尘仓14上都设有与放尘口21相应的液压活塞17,积尘仓14内还设有过滤网18,积尘仓14通过上吸口19与过滤仓20相通,过滤仓20下部设有落尘口15与积尘仓14相通,过滤仓20之间通过通风口22相通,过滤仓20中设有过滤板23。过滤板23上设有多个倾斜排列的挡风板24。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风力吸尘车,吸尘口的宽度可大于车箱的宽度,一次清扫的面积大,采用风力吸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制作难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过滤板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结构一种风力吸尘车,包括车箱1,车箱1内设有发动机2,发动机2通过传动轴3与变速箱4连接,变速箱4与皮带轮5连接,皮带轮5与风扇6连接;在车箱1前部设有吸尘口7,吸尘口7两侧安装有万向轮8,万向轮8上方的拉紧弹簧9固定在支撑杆10上,支撑杆10安装在支座11上,支撑杆10与万向轮8之间通过液压杆12连接;吸尘口7上有多路吸气管13,吸气管13进入车箱1下部的多个积尘仓14中,积尘仓14下部的放尘口21与螺旋推尘器16相通,积尘仓14上部设有与放尘口21相应的液压活塞17,积尘仓14内还设有过滤网18,积尘仓14通过上吸口19与过滤仓20相通,过滤仓20下部设有落尘口15与积尘仓14相通,过滤仓20之间通过通风口22相通,过滤仓20中设有过滤板23。过滤板23上设有多个倾斜排列的挡风板24。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发动机2起动,通过传动轴3与变速箱4带动皮带轮5转动,皮带轮5带动风扇6转动,使吸尘口7内产生负压,吸尘车在行驶过程中,各种灰尘、树叶等垃圾被吸进入吸尘口7,通过吸气管13进入积尘仓14,经过积尘仓14中的过滤网18过滤后,部分垃圾落在积尘仓14中,由于风力的作用,剩余垃圾通过上吸口19进入过滤仓20中,在由于过滤仓20中的过滤板23上设有倾斜的挡风板24,剩余的垃圾吸附在挡风板24上。工作完成后,关闭发动机1使风扇6停止转动,挡风板24上的垃圾通过落尘口15进入积尘仓14中,打开积尘仓14的液压活塞,过滤仓20落下及积尘仓14内的垃圾通过放尘口21进入螺旋推尘器16,开动螺旋推尘器16,即可将垃圾从出口推出。
吸尘口两端的万向轮8及液压杆12可控制吸尘口7的方向,并将吸尘口7抬升,支撑杆10上的拉紧弹簧9可保证吸尘口7的平稳运行。
权利要求1.一种风力吸尘车,包括车箱(1),车箱(1)内设有发动机(2),发动机(2)通过传动轴(3)与变速箱(4)连接,变速箱(4)与皮带轮(5)连接,其特征在于皮带轮(5)与风扇(6)连接;在车箱(1)前部设有吸尘口(7),吸尘口(7)两侧安装有万向轮(8),万向轮(8)上方的拉紧弹簧(9)固定在支撑杆(10)上,支撑杆(10)安装在支座(11)上,支撑杆(10)与万向轮(8)之间通过液压杆(12)连接;吸尘口(7)上有多路吸气管(13),吸气管(13)进入车箱(1)下部的多个积尘仓(14)中,积尘仓(14)下部的放尘口(21)与螺旋推尘器(16)相通,积尘仓(14)上部设有与放尘口(21)相应的液压活塞(17),积尘仓(14)内还设有过滤网(18),积尘仓(14)通过上吸口(19)与过滤仓(20)相通,过滤仓(20)下部设有落尘口(15)与积尘仓(14)相通,过滤仓(20)之间通过通风口(22)相通,过滤仓(20)中设有过滤板(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吸尘车,其特征在于过滤板(23)上设有多个倾斜排列的挡风板(2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吸尘车,属于一种清洁设备。它主要由吸气口、吸气管、积尘仓、过滤仓、螺旋推尘器、风扇等组成,工作原理是通过风扇的高速旋转产生负压将垃圾吸入积尘仓及过滤仓中,再通过螺旋推尘器将其排放。本实用新型一次清扫面积大,制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E01H1/00GK2426811SQ00230138
公开日2001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9日
发明者耿兆彬 申请人:耿兆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