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集装箱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433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标准集装箱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用于高等级沥青公路、机场、市政等路面修筑工程中的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标准集装箱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包括配料系统,干燥系统,热骨料提升、筛分、贮存、计量系统,混合料搅拌系统,导热油供给系统、沥青供给系统,粉料供给系统,除尘系统和成品料仓,其特征是它是由分别包括了按其功能划分了的上述系统和料仓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有一个国际标准集装箱规格的型钢框架,在每个框架的八个角位置分别焊有标准集装箱固定用的标准角件,模块间的连接包括竖立并列或累叠放置两种方式,在竖立连接中,两个模块侧面和顶面的接触角件上用桥码进行固定,在累叠连接中,两个模块上下接触面四角的角件分别用双头单锥进行定位,每两个相接的模块标准框架再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有与地面接触的模块标准框架底部角件下均带有增加接触面的承载垫板。这种设计方案可以使模块像集装箱一样进行叠放和固定,便于运输。本实用新型它可由分别包括配料器、干燥筒、导热油供给系统、粉料供给、振动筛、热料仓、称量拌和系统、中心控制室、两个除尘器、两个沥青罐、两个成品料仓及楼体底架的十五个模块组成,其中两个沥青罐和粉料罐三个模块竖立并列连接为一组,两个成品料仓模块竖立并列连接为一组,导热油供给系统、干燥筒、两个除尘器四个模块累叠放置为一组,振动筛、热料仓、称量拌和系统、楼体底架四个模块累叠放置为一组,热料提升机分成四段,并分别置于这四个模块的一端,在这四个模块的另一端、两个成品料仓模块的顶部及楼体底架内分别布有转运成品料的小车轨道,模块连接时热料提升机及小车轨道的各部分对接固定,配料器模块与干燥筒模块间有集料输送皮带机,干燥筒模块与一个除尘器模块间、沥青罐模块与导热油供给系统模块间、称量拌和系统模块与沥青罐模块、粉料罐模块、另一个除尘器模块间各自所附的管道相接,中心控制室模块与各模块间有电缆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完全的集装箱式结构设计,使设备发运迅速、安全。现有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在发货时,各总成之间连接平台、栏杆、梯子、除尘管道、沥青管道、热油管道、燃油管道及成品料仓轨道等需单独装箱或捆扎运输。由于品种、规格繁多,这就给发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设备中的超高、超宽部分运输时,甚至需要特种车辆才能解决,运输途中也易造成结构件的变形,直接影响设备的安装。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各模块均为标准集装箱设计,有整体框架的保护。发货时,设备可装于集装箱船、集装箱卡车或铁路货车运输,运输途中也不受道路条件的限制。2.安装、调试简便。现有沥青搅拌设备的安装需打地基,将设备固定在地基上。而且在装配时,要分别安装各种管道、轨道及相互连接件,有些试验只能等到工地全部安装后,才能进行,所以造成了一定的隐患,并且安装调试时间较长,设备从安装到生产需历时1-2个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装箱式沥青搅拌设备则不需地基,只要对地面稍作处理即可开始安装。模块之间的连接和固定极为简便,只需双头单锥、桥码和螺栓。所有的试验均可在厂内进行。设备从安装到正式生产小于7天。3.设备整体紧凑,占地面积小。本实用新型中干燥筒模块、导热油供给系统模块与除尘系统的模块是叠加在一起的,而现有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中干燥筒、导热油供给系统、除尘系统三部分均需分别固定在地基上。本实用新型在设计中将高达14米的热料提升机分成四段,并分别置于振动筛、热料仓、称量拌和系统、楼体底部四个模块的左部,同时,转运成品料的小车轨道也分别置于这四个模块的右部。在设备安装时,这四个模块叠加后,热料提升机和小车轨道可直接对接,再进行固定既可,运料小车贯穿于多个模块之间,轨道有弯曲部分,也有垂直提升部分,充分缩短搅拌锅与成品料仓之间的距离。而现有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中的搅拌锅与成品料仓之间的小车轨道是斜直线型,水平距离有20米以上。4.设备转场快捷。集装箱式的模块化设计,使得设备的拆迁、转场如设备的安装一样简便,能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有力地保证施工单位的工期要求。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干燥筒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尘器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除尘器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热油供给系统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沥青罐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粉料罐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振动筛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热料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称量拌和系统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楼体底架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成品料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成品料仓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心控制室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6为
图15俯视图。
其中1-集料输送皮带机;2-皮带给料机;3-料斗;4-摩擦驱动装置;5-进料口;6-筒体;7-骨料出料箱;8-燃烧器;9-一级除尘器;10-二级布袋除尘器;11-反吹清灰机构;12-一级除尘螺旋输送器;13-回收粉料称量螺旋输送器;14-一级除尘灰斗;15-二级除尘灰斗;16-二级除尘螺旋输送器;17-燃烧器;18-导热油炉体;19-膨胀罐;20-沥青罐罐体;21-导热油加热管;22-粉料罐罐体;23-插板阀门;24-粉料螺旋输送器;25-粉料上料管道;26-热料提升机顶部;27-振动筛;28-上部轨道;29-热料提升机中部;30-热料仓;31-中部轨道;32-气动放料门;33-溢料口;34-热料提升机中部;35-粉料称量斗;36-添加剂斗;37-骨料称量斗;38-沥青称量斗;39-送粉螺旋器;40-搅拌锅;41-中部轨道;42-热料提升机底部;43-运料小车;44-底部轨道;45-轨道;46-成品料仓顶气门;47-成品料仓仓体;48-成品料仓放料门;49-轨道;50-成品料仓顶气门;51-成品料仓仓体;52-成品料仓放料门;53-运料卡车;54-集料输送皮带机;55-标准集装箱固定用的标准角件;56-标准角件;57-标准角件;58-标准角件;59-标准角件;60-沥青罐模块;61-配料器模块;62-干燥筒模块;63-除尘器模块;64-除尘器模块;65-导热油供给系统模块;66-沥青罐模块;67-粉料罐模块;68-振动筛模块;69-热料仓模块;70-称量拌和系统模块;71-楼体底架模块;72-成品料仓模块;73-成品料仓模块;74-中心控制室模块;75-国际标准集装箱规格的型钢框架;76-型钢框架;77-型钢框架;78-型钢框架;79-型钢框架;81-型钢框架;82-型钢框架;83-型钢框架;84-型钢框架;85-型钢框架;86-型钢框架;87-型钢框架;88-型钢框架;89-型钢框架;91-标准集装箱固定用的标准角件;92-标准角件;93-标准角件;94-标准角件;95-标准角件;96-标准角件;97-标准角件;98-标准角件;99-标准角件。

图1所示,配料器模块61包括集料输送皮带机1、皮带给料机2、料斗3。框架81上部的四个料斗3分别装四种级配的骨料,四种骨料的配比是通过计算机控制每个料斗下的皮带给料机2来完成的,粗配后的骨料通过下面的集料皮带机1输送。在工地安装时,模块型钢框架81下需装配10个支腿,使模块与地面保持一定的高度,料斗边沿有挡料板,在设备安装时装配。
如图2所示,干燥筒模块62包括干燥筒6,下面有四个摩擦驱动装置4,四个电机带动的托轮固定在下部框架82上,在承托干燥筒筒体的同时,使筒体以一定的转速转动。筒体的一端为进料口5,另一端配有自动控制的燃烧器8,向筒体内喷射火焰,对骨料进行加热、烘干,并配有红外测温仪对加热后的骨料自动测温。筒体的另一端为出料箱7,由干燥筒6烘干后的骨料从此送出。干燥筒模块与配料器模块间有倾斜集料皮带输送机54,粗配后的骨料由倾斜集料皮带输送机54直接送至干燥筒进料口5。
如图3所示,除尘器模块63包括一级除尘器9和二级布袋除尘器10,为金属箱体,固定在框架83底部上,金属箱体两端头分别顶在框架83的内侧,以加强稳定,二级布袋除尘器10内部配有768个可耐250℃高温的除尘布袋,除尘器10顶部设有反吹清灰机构11,以清除布袋上的灰尘。除尘器模块63与干燥筒模块62间有管道连接,干燥筒6排出的烟气通过管道直接进入二级布袋除尘器10内进行过滤,再经一级除尘器9除尘后直接排放到空中。
如图4所示,除尘器模块64包括一级除尘灰斗14、二级除尘灰斗15,固定在框架84上端,并与除尘器模块63的底部相接,除尘器9、10两级除尘过滤下的粉尘,经除尘灰斗14、15,分别由一级除尘螺旋输送器12和二级除尘螺旋输送器16输送至回收粉称量螺旋输送器13。
如图5所示,导热油供给系统模块65包括燃烧器17、导热油炉18及其上部的一膨胀罐19。该系统固定在下框架85上,由可自动控制的燃烧器17对导热油炉18炉体内中的导热油进行加热,用于将沥青加热到所要求的温度。
如图6所示,两个沥青罐模块60和66各自包括一个圆柱体的沥青罐20,用以储存沥青。沥青罐20罐体上下分别与框架86焊接而固定。沥青罐内下部有导热油加热管21,并与导热油供给系统模块65之间有管道连接。由导热油供给系统加热后的导热油通过热油泵流到沥青罐中的导热油加热管21内,高温的循环导热油间接对沥青进行加热。这种间接加热对沥青性能没有任何破坏。沥青罐顶上有护栏,在设备安装时装配。
如图7所示,粉料供给模块67包括上部的粉料罐22,罐体下部有一插板阀门放料口23,其下有粉料螺旋输送器24,粉料经新粉上料管道25输送到粉料罐22的罐体内。
如图8所示,振动筛模块68其中部是振动筛27,通过焊接固定在框架88底部,它的作用是将骨料进行更准确的筛分,其内部有三层半式的筛网,由双偏心轴的转动带动筛网的振动。筛网共四种,可筛分出的骨料大小为0~4.5毫米、4.5~11.2毫米、1 1.2~22毫米、22~40毫米。大于40毫米的骨料由废料口排出。振动筛模块的两端部分别是热料提升机顶部26和运料小车上部轨道28。
如图9所示,热料仓模块69其中部是热料仓30,与框架89上下焊接固定,并与位于其上面的振动筛模块68连在一起,四种筛网下的四个仓斗30分别储存四种骨料,且各自有气动放料门32和溢料口33,合格骨料由放料门32放料,不合格的骨料经溢料口33排出。热料仓模块的两端部分别是热料提升机中部29和运料小车中部轨道31。

图10所示,称量拌和系统模块70其中部是称量拌和系统,包括粉料称量斗35、添加剂斗36、沥青称量斗38、骨料称量斗37、粉螺旋器39、搅拌锅40。该模块与沥青罐模块60和66、粉料罐模块67、除尘器模块64间有管道相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的沥青由沥青罐模块中的沥青罐20经沥青泵,通过连接管道输送到沥青称量斗38中,粉料由粉料罐模块中的粉料螺旋输送器24,通过连接管道输送到粉料称量斗35,骨料由热料仓模块中的放料门32送向骨料称量斗37。沥青、粉料、骨料分别经过沥青称量斗38、粉料称量斗35、骨料称量斗37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配比后,粉料经送粉螺旋器39送入搅拌锅40,沥青、骨料直接进入搅拌锅40,在搅拌锅40内进行充分搅拌。搅拌过程中从添加剂斗36中向混合料加入添加剂。由除尘器模块63中的除尘器9、10两级除尘过滤下的粉尘,经除尘器模块64中回收粉称量螺旋输送器13,通过连接管道直接进入搅拌锅40进行二次利用。称量拌和系统模块的两端部分别是热料提升机中部34和运料小车中部轨道41。

图11所示,楼体底架模块71位于称量拌和系统模块70下,其一端是热料提升机底部42,中部及另一端是运料小车43和底部轨道44。
本实用新型将高达14米的热料提升机分成四段,并分别置于振动筛、热料仓、称量拌和系统、楼体底部四个模块的一端,四个模块68、69、70、71叠加连接后,分别置于四个模块中的热料提升机顶部26、热料提升机中部29、热料提升机中部34、热料提升机底部42相连接形成了长筒形的热料提升机,由计算机控制的电机驱动其内的环型单链条,使链条上的88个小料斗上下运行,从干燥筒模块中出料箱7送出的烘干后的骨料被送进热料提升机底部42后,由小料斗提升并送入最上端的振动筛模块中的振动筛27。

图12、13所示,两个成品料仓模块72和73各自包括一个成品料仓47和51,分别固定在框架77、78内,容量分别为45吨和55吨。成品料仓47和51的顶部分别有仓顶气门46和50,底部有放料门48和52,外表面以矿棉和镀锌铁皮封盖,起到保温的作用。在设备安装中,两个成品料仓模块并列连接后,可将两个模块下部接触的框架拆除(运输时,可拆卸的框架通过螺栓与整体连接),形成运料卡车53的停车位,如
图15所示。两个成品料仓模块的顶部分别有运料小车轨道45、49。
本实用新型将运料小车轨道分别布置在振动筛、热料仓、称量拌和系统模块68、69、70的一端及楼体底部模块71的底部、两个成品料仓模块72、73的顶部,各模块连接后,分布在六个模块中的上部轨道28、中部轨道31、中部轨道41、底部轨道44及成品料仓顶部的轨道45、49直接对接,形成运料小车43的运行轨道。运料车通过计算机控制的电机带动钢丝绳牵引而运行。当搅拌锅40完成一次搅拌后,将成品料放入下面的运料车43,沿小车轨道提升。先到达成品料仓47的顶部,仓顶气门46自动打开,将成品料自动倒入成品料仓47仓体内,当成品料仓47装满后,小车自动运行至成品料仓51的顶部,同样,仓顶气门50自动打开,成品料自动倒入成品料仓51仓体内。当需将成品混合料运往工地时,两个料仓底部的两个放料门48、52打开放料,装入停于料仓下的运料卡车53。

图14所示,中心控制室模块74是集装箱式的房型结构,内部设置有电器控制柜和控制台,与各模块之间以电缆连接,以对设备进行整体的运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并且每个模块外形设计采用了国际标准集装箱的标准,每个模块的八个角位置分别焊有标准集装箱固定用的角件,这种设计可以使模块像集装箱一样进行叠放和固定。在设备的总体结构上,除配料器和中心控制室外,其余总成模块以并列或累叠两种方式进行连接,并以固定集装箱专用的桥码和双头单锥在角件的位置将两个模块准确连接在一起,而且在每两个连接的模块边框上,同时用数个螺栓固定,使模块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在工艺流程方面与一般的强制间歇固定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完全一样。如
图15、16所示,配料器模块61中的各种骨料根据一定的级配要求被送到干燥筒模块62中进行烘干,再经过模块68、69、70、71的左半部分叠加所形成的热料提升系统进入模块68中部的振动筛进行筛分,然后进入模块69中部的热料仓,根据计算机设定的配比要求进入模块70中部的骨料称量斗,模块67中的粉料也是根据设定的配比要求直接进入模块70中部的粉料称量斗。模块60、66中的沥青经过模块65的加热后根据设定的配比要求直接进入模块70中部的沥青称量斗。最后三种材料均进入到模块70中部的搅拌锅中进行充分搅拌后即形成了成品沥青混合料。转运成品料小车的轨道贯穿于模块71,模块70、69、68的右部分和模块72、73的顶部,这样小车可以及时将成品料送到成品料仓中进行保温存贮。运料的卡车可以在成品料仓下装载成品料,运向工地。整套设备的运转均由模块14全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式模块化设计构思也可应用到稳定土搅拌设备上。可由五个40英尺的标准集装箱(12192×2438×2896)组成,第一个为左骨料斗,第二个为右骨料斗,第三个为左粉料仓,第四个为右粉料仓,第五个为主框架,其中包括搅拌器、粉料输送机、骨料皮带称重给料机、供水系统、添加剂供给系统。集装箱之间横向采用桥码和和螺栓,垂直方向采用双头单锥和螺栓进行连接,即可成为一个无基础的标准集装箱式稳定土搅拌设备。
权利要求1.一种标准集装箱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包括配料系统,干燥系统,热骨料提升、筛分、贮存、计量系统,混合料搅拌系统,导热油供给系统、沥青供给系统,粉料供给系统,除尘系统和成品料仓,其特征是它是由分别包括了按其功能划分了的上述各系统及料仓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有一个国际标准集装箱规格的型钢框架,在每个框架的八个角位置分别焊有标准集装箱固定用的标准角件,模块间的连接方式包括竖立并列和累叠放置,用固定集装箱专用连接件连接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准集装箱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其特征是在竖立连接中,两个模块侧面和顶面的接触角件上用桥码进行固定,在累叠连接中,两个模块上下接触面四角的角件分别用双头单锥进行定位,每两个相接的模块标准框架再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有与地面接触的模块标准框架底部角件下均带有增加接触面的承载垫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标准集装箱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其特征是它由分别包括配料器、干燥筒、导热油供给系统、粉料供给、振动筛、热料仓、称量拌和系统、中心控制室、两个除尘器、两个沥青罐、两个成品料仓及楼体底架的十五个模块组成,其中两个沥青罐和粉料罐三个模块(60、66、67))竖立并列连接为一组,两个成品料仓模块(72、73)竖立并列连接为一组,导热油供给系统、干燥筒、两个除尘器四个模块(65、62、64、63)从下至上依次累叠放置为一组,振动筛、热料仓、称量拌和系统、楼体底架四个模块(68、69、70、71)从上至下依次累叠放置为一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标准集装箱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其特征是热料提升机分成四段,并分别置于振动筛、热料仓、称量拌和系统、楼体底架四个模块的一端,各模块连接时分布在四个模块中的热料提升机的各部分对接固定,形成长筒形的热料提升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标准集装箱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其特征是在振动筛、热料仓、称量拌和系统、楼体底架四个模块的另一端、两个成品料仓模块的顶部及楼体底架模块内分别布有小车轨道,模块连接时分布在各模块中的小车轨道的各部分对接固定,形成运送成品料的小车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标准集装箱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其特征是配料器模块(61)与干燥筒模块(62)间有集料输送皮带机(54),干燥筒模块(62)与除尘器模块(63)间、沥青罐模块960、66)与导热油供给系统模块(65)间、称量拌和系统模块(70)与沥青罐模块(60、66)、粉料罐模块(67)、除尘器模块(64)间各自所附的管道相接,中心控制室模块(74)与各模块间有电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标准集装箱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其特征是配料器模块(61)包括集料输送皮带机(1)、皮带给料机(2)、料斗(3),干燥筒模块62包括干燥筒(6),其下面有四个摩擦驱动装置(4),四个电机带动的托轮固定在下部框架(82)上,筒体的一端为进料口(5),另一端配有自动控制的燃烧器(8),并配有对加热后的骨料自动测温的红外测温仪,筒体的另一端为出料箱(7),干燥筒模块与配料器模块间有倾斜集料皮带输送机(54)至干燥筒进料口(5),除尘器模块(63)包括一级除尘器(9)和二级布袋除尘器(10),为金属箱体,固定在框架(83)底部上,金属箱体两端头分别顶在框架(83)的内侧,二级布袋除尘器(10)内部配有768个可耐250℃高温的除尘布袋,除尘器(10)顶部设有反吹清灰机构(11),除尘器模块(63)与干燥筒模块(62)间有管道连接,除尘器模块(64)包括一级除尘灰斗(14)、二级除尘灰斗(15),固定在框架(84)上端,并与除尘器模块(63)的底部相接,位于除尘器(9、10)下,除尘灰斗(14、15)下分别有一级除尘螺旋输送器(12)和二级除尘螺旋输送器(16),一级除尘螺旋输送器(12)和二级除尘螺旋输送器(16)通至回收粉称量螺旋输送器(13)。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标准集装箱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其特征是导热油供给系统模块(65)包括燃烧器(17)、导热油炉(18)及其上部的一膨胀罐(19),该系统固定在下框架(85)上,两个沥青罐模块(60)和(66)各自包括一个圆柱体的沥青罐(20),沥青罐(20)罐体上下分别与框架(86)焊接而固定,沥青罐内下部有导热油加热管(21),并与导热油供给系统模块(65)之间有管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标准集装箱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其特征是振动筛模块(68)其中部是振动筛(27),通过焊接固定在框架(88)底部,其内部有三层半式的筛网,筛网有0~4.5毫米、4.5~11.2毫米、11.2~22毫米、22~40毫米四种,热料仓模块(69)其中部是热料仓(30),与框架(89)上下焊接固定,并与位于其上面的振动筛模块(68)连在一起,振动筛(27)的四种筛网下是热料仓(30)的四个仓斗,它们各自有气动放料门(32)和溢料口(33),热料仓模块下面是称量拌和系统模块(70),其中部是称量拌和系统,包括粉料称量斗(35)、添加剂斗(36)、沥青称量斗(38)、骨料称量斗(37)、粉料螺旋器(39)、搅拌锅(40),该模块与沥青罐模块(60和66)、粉料罐模块(67)、除尘器模块(64)间有管道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标准集装箱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其特征是两个成品料仓模块(72和73)各自包括一个成品料仓(47、51),分别固定在框架(77、78)内,成品料仓(47、51)的顶部分别有仓顶气门(46、50),底部有放料门(48、52),外表面以矿棉和镀锌铁皮封盖,在设备安装中,两个成品料仓模块并列连接后,将两个模块下部接触的框架拆除,形成运料卡车(53)的停车位。
专利摘要一种标准集装箱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主要用于高等级沥青公路、机场、市政等路面修筑工程。其特征是它是由若干分别包括了将配料系统,干燥系统,热骨料提升、筛分、贮存、计量系统,混合料搅拌系统,导热油供给系统、沥青供给系统,粉料供给系统,除尘系统和成品料仓按其功能划分了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有一个国际标准集装箱规格的型钢框架,在每个框架的八个角位置分别焊有标准集装箱固定用的标准角件,除配料器和中心控制室外,其余模块以并列或累叠两种方式进行连接,并以固定集装箱专用的桥码和双头单锥在角件的位置将两个模块准确连接在一起。这种设计方案可以使各模块像集装箱一样进行叠放和固定,非常便于运输和安装。
文档编号E01C19/02GK2515229SQ0127959
公开日2002年10月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7日
发明者李晓东, 李世坤, 赵雄志, 党森纪, 郑辽远, 曹永涛 申请人: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