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卧式道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027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卧式道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通行限制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限制车辆通行的道闸。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公路收费站、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等路口限制车辆、行人自由通过的汽车道闸大多是依靠道杆的升降来实现的,由于道杆体积较长,因此很容易发生折断现象,不仅使用寿命短,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此,人们曾采用多种技术方案试图加以解决,但效果均不甚理想,如中国专利CN 200420092887.3公开的一种《带有收缩杆装置的道闸》,它主要由机架和主道杆组成,主道杆顶端采用收缩杆装置套装有副道杆,副道杆上固装有齿条,收缩杆装置设置有齿轮微型电机,微型电机带动变速齿轮组,再由变速齿轮组通过齿条带动副道杆活动。这种道闸虽具有占地面积小、不易折断的优点,但结构比较复杂,产品造价较高,使用和维护存在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安全方便的新型卧式道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卧式道闸,包括底板支架、立杆、横杆、主轴及其驱动装置,主轴通过轴承支架横向地安装在底板支架的下方,其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中部与立杆顶端垂直连接,立杆底端与横杆中部垂直连接,主轴在立杆两侧分别设置有正、反转调控装置。
所述主轴上的正转调控装置包括正旋扭转器以及与其相连的助力固定块,正旋扭转器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用于调节松紧的锁块,反转调控装置包括反旋扭转器以及与其相连的助力固定块,反旋扭转器的两侧也设置有两个用于调节松紧的锁块。
所述立杆与主轴在其中部通过支夹器垂直连接,立杆位于支夹器下方,并支夹在中间通过横销固定。
所述底板支架下方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用于将支夹器固定在翻转位置的电磁吸盘或电磁横销。
所述支夹器下方两边装有两只弧形塑料锁块,该锁块与立杆外径活动配合。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机,其输出轴与主轴通过连轴器同心传动。
所述立杆为具有伸缩结构的圆管,其上安装有显示屏。
所述横杆外部包裹有塑料包皮,其上设有横向排列的发光二极管。
所述支夹器的内壁两侧对称地安装有活动顶块,活动顶块的背后设有弹簧和限位销。
所述立杆和横杆在180度范围内工作,前后摆动90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道闸的立杆与地面相垂直时,横杠下放,车道处于关闭状态,当有车辆通过时,根据进出方向控制道闸正转或反转抬起90度,道闸正方向抬起时,正旋扭转器受力平衡电机扭力正转,反旋扭转器的助力固定块在90度空档里不助力,道闸反方向抬起时,反旋扭转器受力平衡电机扭力反转,正旋扭转器的助力固定块在90度空档里不助力,当主轴带动横杆正、反向旋转90度后,便会被底板支架上的电磁吸盘吸住固定(如第一方案图2所示)或被电磁横销销住固定(如第二方案图5所示),车辆通过后,再控制电机放下道闸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独特的抬起、下放方式,结构科学合理、性能稳定可靠,操作和使用也十分的简便,整个装置位于车道上方,只占用很小的空间位置,无需改变通行设施高度,横杠在180度范围内工作,上、下、前、后转动,确保了通行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卧式道闸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卧式道闸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正旋扭转器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横杆抬起90度被定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主轴2——轴承支架3——底板支架4——电机5——减速机 6——连轴器7——立杆8——显示屏9——支夹器 10——横销
11——塑料锁块 12——电磁吸盘13——正旋扭转器 14——正旋扭转器固定块15——正旋扭转器锁块 16——反旋扭转器17——反旋扭转器固定块 18——反旋扭转器锁块19——横杆 20——塑料包皮21——发光二极管 22——弹簧23——限位螺销 24——活动顶块25——回位弹簧 26——横销固定导具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卧式道闸,主轴1通过轴承支架2横向地安装在底板支架3的下方,其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另一端安装有接近开关,驱动装置由电机4和减速机5组成,其输出轴与主轴1通过连轴器6同心传动,立杆7为具有伸缩结构的圆管,其上安装有显示屏8,以便向进出车辆显示提示信息,立杆7与主轴1在其中部通过支夹器9垂直连接,立杆7位于支夹器9下方,支夹在中间通过横销10固定,支夹器9下方两边装有两只弧形塑料锁块11,该锁块与立杆外径活动配合,当道闸横杠受里过大时,可自动向前或向后分开,绕支夹器横销10向前或向后推出,从而保证横杠不会损坏,如图4所示,支夹器9的内壁两侧对称地安装有活动顶板24,活动顶板24的背后各设有两根弹簧22和一根限位螺销23,以便夹紧立杆。底板支架3下方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用于将支夹器9固定在翻转位置的电磁吸盘12,主轴1在立杆7两侧分别设置有正、反转调控装置,正转调控装置包括正旋扭转器13以及与其相连的助力固定块14,正旋扭转器13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用于调节松紧的锁块15,反转调控装置包括反旋扭转器16以及与其相连的助力固定块17,反旋扭转器16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用于调节松紧的锁块18,立杆7底端与横杆19中部垂直连接,横杆19的外部包裹有塑料包皮20,塑料包皮内安装有横向排列的发光二极管21,能时刻警示车辆安全通过,当横杆19抬起90度与支夹器9底部平衡时,即被第二方案图5所示的电磁横销销住固定。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卧式道闸,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支架、立杆、横杆、主轴及驱动装置,主轴通过轴承支架横向地安装在底板支架的下方,其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中部与立杆顶端垂直连接,立杆底端与横杆中部垂直连接,主轴在立杆两侧分别设置有正、反转调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卧式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上的正转调控装置包括正旋扭转器以及与其相连的助力固定块,正旋扭转器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用于调节松紧的锁块,反转调控装置包括反旋扭转器以及与其相连的助力固定块,反旋扭转器的两侧也设置有两个用于调节松紧的锁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卧式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与主轴在其中部通过支夹器垂直连接,立杆位于支夹器下方,并支夹在中间通过横销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卧式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支架下方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用于将支夹器固定在翻转位置的电磁吸盘或电磁横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卧式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夹器下方两边装有两只弧形塑料锁块,该锁块与立杆外径活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卧式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机,其输出轴与主轴通过连轴器同心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卧式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为具有伸缩结构的圆管,其上安装有显示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卧式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外部包裹有塑料包皮,其上设有横向排列的发光二极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卧式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夹器的内壁两侧对称地安装有活动顶块,活动顶块的背后设有弹簧和限位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卧式道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和横杆在180度范围内工作,前后摆动9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卧式道闸,包括底板支架、立杆、横杆、主轴及驱动装置,主轴通过轴承支架横向地安装在底板支架的下方,其一端与驱动装置相连,中部与立杆顶端垂直连接,立杆底端与横杆中部垂直连接,主轴在立杆两侧分别设置有正、反转调控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独特的抬起、下放方式,整个装置位于车道上方,只占用很小的空间位置,无需改变通行设施高度,确保了通行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安全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E01F13/00GK2903171SQ20062011600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4日
发明者王华英 申请人:王华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