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公交立交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302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公交立交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交桥,具体地说是一种移动公交立交桥。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中私家车的不断增加,使现有的公路显得很拥 挤,经常出现堵车现象,而且由于等车时间长,候车人聚集的多 车来了也挤不上去。这个问题越来越显得严重,现有方案利用电 子信号灯合理按车流量分配时间来控制其通过路口指挥车辆的 通行,虽然能起到一定的缓解效果,但对日益严重的路口车辆堵 车现象还是无法得到解决,将传统的立交桥搬来建造在城市中的 道路交叉口,不但其造价特高,而且占地之大也是个问题,对路 口周围原建筑的拆动带来的一系问题,同样是不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不用对 路口周围原建筑进行拆动,节能环保、可有效解决交通拥挤的移 动公交立交桥。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完成的
一种移动公交立交桥,所述立交桥本体为内凸型结构,分为 四层,其中第一、二层的层面上设有车道,第三、四层的层面上 设有座椅,每两层之间均设有通道,所述第二、三层的两侧设有 伸縮通道,该伸縮通道两端均设有贯通的侧面出口,第四层的下 部设有驱动立交桥本体移动的车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该立交桥节能环保,能在不增加交通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解决交 通拥挤带来的不便。


图l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见图1,图2,图3 —种移动公交立交桥包括立交桥本体3、 伸縮通道2、第一层通道5、第二层通道4、第三层通道.12、第 三层座椅8、第四层座椅13、车轮l,所述立交桥本体3为内凸 型结构,分为一、二、三、四层,第一、二层6、 7的路面上设 有车道,第三、四层9、 13的层面上设有座椅8、 11,每两层之 间均设有通道5、 4、 12,所述第二、三层6、 7的两侧设有伸縮 通道2,该伸縮通道2两端均设有贯通的侧面出口 10,第四层13 的下部设有驱动立交桥本体移动的车轮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见图4,该移动公交在公路的两侧行驶,与公路内的其他车 辆互不干涉,其中重型车辆可在移动公交立交桥的内凹处通过, 该移动公交立交桥往返于各路口之间,在十字路口时,由四个移 动公交立交桥14、 15、 16、 17组成一个大立交桥,行人根据自 己的需要,选择去往禾多动公交立交桥的层面,其中短途的可以在三、 四层的座椅上等候,长途的可以去一、二层乘坐移动公交立交桥上的 公交车,当移动公交立交桥在十字路口会合时,行人根据自己的需要 选择去另一个移动公交立交桥上,还是下桥去别处。
当十字路口发生堵车时,该移动公交立交桥将伸縮通道放下, 使公路上的汽车通过伸縮通道进入移动公交立交桥进行分流,疏 散交通。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公交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交桥本体为内凸型结构,分为四层,其中第一、二层的层面上设有车道,第三、四层的层面上设有座椅,每两层之间均设有通道,所述第二、三层的两侧设有伸缩通道,该伸缩通道两端均设有贯通的侧面出口,第四层的下部设有驱动立交桥本体移动的车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交桥,具体地说是一种移动公交立交桥。所述立交桥本体为内凸型结构,分为四层,其中第一、二层的路面上设有车位,第三、四层的层面上设有座椅,每两层之间均设有通道,所述第二、三层的两侧设有伸缩通道,该伸缩通道两端均设有贯通的侧面出口,第四层的下部设有驱动立交桥本体移动的车轮。该立交桥节能环保,能在不增加交通基础设施的情况下,解决交通拥堵带来的不便。
文档编号E01D15/00GK101392499SQ20081017219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4日
发明者张宝宇 申请人:张宝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