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孔金属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946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孔金属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孔金属声屏障,包括面板、吸声材料层、背板、顶板、底板和两块侧板,所述顶板、底板均设在背板同一面相对的两端、且与背板垂直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面板与顶板、底板均为卡销连接;所述两块侧板分别镶嵌在面板和背板之间,侧板一端与顶板连接,侧板另一端与底板连接;所述面板、顶板、底板、背板和两块侧板构成中空结构,吸声材料层设在中空结构的空腔内;所述面板为穿孔金属板,面板孔径为1.5-2.5mm,穿孔率为5-10%,厚度为1-2mm。本实用新型穿孔金属声屏障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长度能任意调整,能提高面板的声阻,增强吸声效果,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穿孔金属声屏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降噪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穿孔金属声屏障。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噪声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目前,噪声污染已同空气污染、水污染一起,被公认为当代世界三大环境公害。噪声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仅美国每年由噪声带来的损失就近40亿美元。可见,控制噪声已成为人类的当务之急,对吸声降噪材料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0003]目前,应用最广的吸声降噪材料为金属声屏障,但现有的金属声屏障的孔径一般在3-6mm,穿孔率在25%以上,一方面使空腔内受压迫的空气很容易从孔板中排出,另一方面使金属声屏障的声阻减小,吸声效果变差。同时,这种金属声屏障生产工艺复杂,工序多,侧板是和面板或背板连接在一起,长度不可调,非标准板需重新生产,生产效率低下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吸声效果好、生产效率高、长度可任意调整的穿孔金属声屏障。
[0005]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穿孔金属声屏障,包括面板、吸声材料层、背板、顶板、底板和两块侧板,所述顶板、底板均设在背板同一面相对的两端、且与背板垂直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面板与顶板、底板均为卡销连接;所述两块侧板分别镶嵌在面板和背板之间,侧板一端与顶板连接,侧板另一端与底板连接;所述面板、顶板、底板、背板和两块侧板构成中空结构,吸声材料层设在中空结构的空腔内;所述面板为穿孔金属板,面板孔径为1.5-2.5mm,穿孔率为5-10%,厚度为l_2mm。
[0006]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穿孔金属声屏障,通过对面板上穿孔的穿孔率、穿孔孔径、面板厚度的改进结合吸声材料层,增加声阻,提高吸声效果;侧板通过嵌合与面板和背板组合成一个整体结构,采用外嵌结构,能使面板和背板长度可调,利用结构特征固定成型,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0007]所述面板的上、下两端设有卡销,且与面板之间形成槽型结构,顶板和底板上设有与槽型结构对应的卡板;侧板上设有与面板上的卡销对应的两个卡口。
[0008]使用时卡板插入槽型结构中,实现了面板与顶板和底板的连接,而卡销又可插入卡口中,进而实现了面板与侧板的连接。
[0009]所述面板上设有一道以上加筋槽,所述侧板上设有与加筋槽对应的第一凹口,能增加面板的强度。
[0010]所述背板上设有喇叭槽,所述侧板上设有与喇叭槽对应的喇叭口,能增加背板的强度。[0011 ] 所述顶板上设有公槽,底板上设有母槽,所述侧板顶端设有与公槽对应的凸块,侧板底端设有与母槽对应的第二凹口,能进一步增加面板的强度。
[0012]所述侧板与背板还通过铆钉连接,能防止侧板移位。
[0013]优选,所述面板、背板和侧板均为铝合金板或镀锌钢板。
[0014]优选,所述吸声材料层为离心玻璃棉层、矿棉层、硅酸铝棉层或密胺泡沫层。
[0015]优选,所述吸声材料层外设有无纺布层或玻纤布层。
[001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穿孔金属声屏障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长度能任意调整,能提高面板的声阻,增强吸声效果,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面板侧视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板侧视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穿孔金属声屏障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I为面板,2为背板,3为侧板,4为顶板,5为底板,6为卡销,7为卡口,8为加筋槽,9为第一凹口,10为喇叭槽,11为喇叭口,12为公槽,13为母槽,14为凸块,15为第二凹口,16为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3]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的穿孔金属声屏障,包括面板1、吸声材料层、背板2、顶板4、底板5和两块侧板3,所述顶板4、底板5均设在背板2同一面相对的两端、且与背板2垂直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面板I与顶板4、底板5均为卡销6连接;所述两块侧板3分别镶嵌在面板I和背板2之间,侧板3 —端与顶板4连接,侧板3另一端与底板5连接;所述面板1、顶板4、底板5、背板2和两块侧板3构成中空结构,吸声材料层设在中空结构的空腔内;所述面板I为穿孔金属板,面板I孔径为1.5-2.5mm,穿孔率为5_10%,厚度为l_2mm。面板I的上、下两端设有卡销6,且与面板I之间形成槽型结构,顶板4和底板5上设有与槽型结构对应的卡板16 ;侧板3上设有与面板I上的卡销6对应的两个卡口 7。面板I上设有两道加筋槽8,侧板3上设有与加筋槽8位置对应的第一凹口 9 ;背板2上设有加筋的喇叭槽10,侧板3上设有与喇叭槽10位置对应的喇叭口 11 ;顶板4上设有公槽12,底板5上设有母槽13,侧板3顶端设有与公槽12对应的凸块14,侧板3底端设有与母槽13对应的第二凹口 15 ;所述侧板3与背板2还通过铆钉连接;面板1、背板2和侧板3均为铝合金板;吸声材料层为离心玻璃棉层;吸声材料层外设有无纺布层。
[0024]本实用新型穿孔金属声屏障,通过对面板I上穿孔的穿孔率、穿孔孔径、面板I厚度的改进结合吸声材料层,增加声阻,提高吸声效果;侧板3通过嵌合与面板I和背板2组合成一个整体结构,采用外嵌结构,利用结构特征固定成型,组装方便、生产效率高。
[0025]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面板I穿孔孔径为2mm,穿孔率为7%,面板I厚度为1.5mm,面板1、背板2和侧板3均为镀锌钢板;吸声材料层为矿棉层;吸声材料层外设有玻纤布层。[0026]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面板I穿孔孔径为2.5mm,穿孔率为10%,面板I厚度为2mm,吸声材料层为娃酸招棉层。
[0027]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吸声材料层为密胺泡沫层。
[00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穿孔金属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I)、吸声材料层、背板(2)、顶板(4)、底板(5)和两块侧板(3),所述顶板(4)、底板(5)均设在背板(2)同一面相对的两端、且与背板(2)垂直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面板(I)与顶板(4)、底板(5)均为卡销(6)连接;所述两块侧板(3 )分别镶嵌在面板(I)和背板(2 )之间,侧板(3 ) 一端与顶板(4 )连接,侧板(3 )另一端与底板(5)连接;所述面板(I)、顶板(4)、底板(5)、背板(2)和两块侧板(3)构成中空结构,吸声材料层设在中空结构的空腔内;所述面板(I)为穿孔金属板,面板(I)孔径为1.5-2.5mm,穿孔率为 5_10%,厚度为 l_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金属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I)的上、下两端设有卡销(6),且与面板(I)之间形成槽型结构,顶板(4)和底板(5)上设有与槽型结构对应的卡板(16 );侧板(3 )上设有与面板(I)上的卡销(6 )对应的两个卡口( 7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金属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I)上设有一道以上加筋槽(8),所述侧板(3)上设有与加筋槽(8)对应的第一凹口(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金属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2)上设有喇叭槽(10),所述侧板(3)上设有与喇叭槽(10)对应的喇叭口( 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金属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上设有公槽(12),底板(5)上设有母槽(13),所述侧板(3)顶端设有与公槽(12)对应的凸块(14),侧板(3)底端设有与母槽(13)对应的第二凹口(15)。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穿孔金属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与背板(2)还通过铆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穿孔金属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I)、背板(2 )和侧板(3 )均为铝合金板或镀锌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穿孔金属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材料层为离心玻璃棉层、矿棉层、硅酸铝棉层或密胺泡沫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孔金属声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材料层外设有无纺布层或玻纤布层。
【文档编号】E01F8/00GK203782598SQ201420121454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8日
【发明者】王卫东, 蒋立新, 张营, 宣君 申请人:江苏新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